摘 要:《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放在关键位置,这被视为素质教育的再出发。结合初中英语课程教学目标,深刻把握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与学生核心素养的融合路径,为初中英语教学指明了新的前进方向。在当前核心素养目标下,立足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与问题的有关情况进行相关实践探索与研究,这对英语核心素养培育与落实工作具有极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基于此,本文結合文献综述法,立足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际,探讨了核心素养视域下英语教学的新出路。
关键词:初中英语;核心素养;阅读教学;语言能力;思维品质
伴随核心素养的提出与发展,如何将核心素养渗透在阅读教学环节已成为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四大要素包括: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各要素指标需借助各学科间的通力合作实现。而英语作为教育体系中重要的基础科目,研究核心素养目标下的英语阅读教学显得极为重要。教师必须要重视阅读、重视核心素养,帮助学生运用多元化的学习方式与积累方式获得阅读能力的提升,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自身成长与发展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
一、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剖析
(一)片面认识学习价值,学生兴趣不高
从当前经济社会层面考虑,很多学生在英语阅读学习中总会将最终的目的与经济联系起来,如考证、工作、考学等,对于学生而言,他们认为自己在阅读学习过程中投入的时间、精力等必须要在未来得到某种物质上的补偿或报酬,导致英语阅读的学习价值已完全背离了实质上的阅读学习。除此之外,很多学生也在日常阅读学习过程中陷入了英语内容、评价等方面的“工具性误区”,久而久之,他们对阅读学习甚至英语学习也失去了主动性与自觉性。
(二)能力竞赛趋于功利,学生体验较差
英语能力竞赛也是阅读教学的重要表现。虽然这些竞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提升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与英语学习能力,同时也能让他们增广见闻,但赛制的设置让教师成了竞赛的裁判者,潜意识中他们往往会认为成绩低则意味着失败,显然,这打击了绝大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加之,很多学生与家长对这些英语竞赛的认知仅停留在有其他优势、考试加分等浅层面上,而不是看重学生素养与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上,久而久之,学生们无法体验到英语学习的成就感,核心素养的培育更无从谈起。
(三)过分看重英语成绩,忽视素养培育
站在客观角度来说,学生们在英语阅读学习时面临的是一场又一场的考试,最终目的是考取重点高中。此外,虽然阅读教学环节培养与发展了学生的各项能力,但最终评定指标还是学生的成绩。这样的方式也无疑会使更多学生过度关注分数,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自身兴趣的培养与自身素养的提升。
二、在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路径
(一)设置语言环境,发展语言能力
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在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极为关键。该能力的培养不能仅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层面上。语言能力是一种交际宽泛的个人能力,而学生对其的应用也都体现在日常生活与交流中。因此,从英语学科的语言功能出发,教师必须要有意识地将英语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连联系起来,创设与之相关的情境,真正给学生营造能够锻炼他们听、说、读、写能力的语言环境。在这样真实的环境中,学生对语言的学习欲望、应用能力才有可能真正被激发出来,从而更自然而然地进入与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
例如,在“Food and lifestyle”的教学中,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食物名称、有关人生活方式的具体信息。该部分内容也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极强的关联性,教师可以结合初中生爱思考、活泼好动等的性格特点,加入各类食物读音与讲解的视频、音频。之后,让学生们在边听边看的过程中练习听力、牢记重点单词,还能够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当学生记忆一段时间后,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的图片展示功能,呈现各类食物及各项运动,组织相应的听说训练,帮助学生巩固学过的单词。在本单元语法的教学中,教师还可以设置相应的模拟情景“××的一天”,让学生们描述该同学的生活方式并以 “should”的形式给别人提建议。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演讲训练,进一步锻炼学生们对英语的应用能力,如让学生们以“良好生活方式伴我行”为主题组织语言进行论证。这样一来,学生们在讲解、陈述与传递的过程中既能够锻炼语言表达能力,也更好地体现了核心素养要求下的语言能力培养目标。由此可见,当语言融入特定情境中时,方能凸显其生命力,也更容易被学生理解、消化与吸收。在情景模拟过程中,教师也要潜移默化地带动、指导学生,让他们领悟应该在怎样的语言情境下具体使用哪些语言知识,顺利帮助学生提高对英语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二)多种学习方式,促成学习能力
学生的终身发展是学校一以贯之的宗旨。而自主学习能力又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必备能力。从核心素养培育目标来看,初中英语课堂必须要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放在关键位置,在教学中有意识、有计划地训练与培养学生归纳与学习重点词汇、分析复杂语句等重要能力,以及能够从上下文判断、思考与分析重点语句的能力。如此一来,学生能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阅读文本,他们的学习能力也自然而然地形成。不同的教学方式引领下的学习方式也有所不同。英语教学的本质无外乎听、说、读、写,因此,针对不同的教学指标与教学任务,教师也不能以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一以贯之,应当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帮助他们更好地提升学习能力。
例如,在“Welcome to Sunshine Town”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课文教学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结合在一起,重点放在探索、实践与合作等方面,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预习、复习与练习的学习习惯,从而让他们在做中学,在学中乐,更能在乐中有所收获,不断成长。本篇课文主要在于让学生掌握精读、略读、寻读等阅读技巧,了解文章大意,积累课文中与生活方式、活动等有关的专业词汇,谈论自己的家乡。基于此,首先,针对“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本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两个任务,让学生们在小组中讨论完成,不仅有利于学生们互相表达,交流自己的看法,促成学生的预习习惯,还能让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其次,还可以结合本篇课文主题,让学生们以自己的家乡为主,组织Free talk:If your friends come to your place to visit you, what can you invite them to do?让各小组集思广益,看哪组表达得更具体、更完整、逻辑更清晰,以这样的小组合作形式推进阅读教学,提升学生阅读学习的体验感、交流感与成就感,既能够帮助他们构建自主学习、表达交流的意识,还能促进他们学习能力的发展。另外,针对当前教育教学中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及各类学习软件的开发,对于初中生来说,这样的线上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更能促进他们开展多样化学习,从而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如针对学生课外阅读环节,教师可以推荐相关的公众号、网站、英语学习软件等,让学生们在校内校外都能广泛接触到英语,通过英语了解其所描述的世界。这样一来,充分把自主权交到学生手中,让他们在长期的英语学习过程中形成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并帮助其逐步发展成可以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自主学习能力,实现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升的目标。
(三)基于问题导向,培养思维品质
提问,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进而点燃其思维的火花。应试教育环境下以灌输式教育为主。客观地说,虽然它能够提升教学效率,但却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这对其思维品质的培养十分不利。相反,如果在課堂教学中,教师能够以学生为主体,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心理特点,以问题为载体精心设计各类教学问题并在恰当时机提出,促进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往往能够促成他们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提升其思维的敏捷性与深刻性。
例如,在“Wild animals”的教学中,文章讲解了各类野生动物的英文名称及其基本情况。对此,教师可以提问学生“野生动物对自然界、对环境、对人类有何积极意义?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他们?”以此引发学生的思考,并组织相应的辩论活动,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帮助他们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与印象,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而学生们通过阅读课文与小组讨论,首先理清了对野生动物的看法,然后再参与辩论活动。更为关键的是,在这一辩论过程中,学生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其思维的创造性、深刻性有了一定的提升。在发表观点时,其思维的灵活性与批判性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训练。值得一提的是,思维品质的培养是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部分,其必然要和人文素养有机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思想觉悟。比如,在谈论野生动物话题时,教师对于“为什么要保护野生动物?”进行拓展性提问,并向学生征求解决问题的意见或建议,探讨青少年、社会、政府等各不同主体层面应采取怎样的措施?用这些方式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应如何保护野生动物,这样一来,学生们的学习与生活完全融合到了英语课堂中,这才是真正的素养培养。以问题为导向,学生的思考为主要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
(四)挖掘隐含信息,渗透文化意识
语言是各地区不同文化、风俗习惯等长期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因此,对于语言的学习,研究其背后的文化背景极为关键,这不仅能够为后续日常交流做铺垫,也避免了可能由于不了解文化而带来的尴尬。通过英语,了解与认识世界,学生们可以开阔自身的国际视野,了解更多国家背后的文化背景、文化观念、文化意识。通过对这些隐含内容的挖掘,学生对英语文章、报刊的理解也能更上一层楼。语言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的。因此,从这一层面来看,学生对西方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才能更好、更精准地把握阅读学习的目标,也能更好地理解英语语言的本质及其内涵。
例如,在“Travelling”的教学中,本课的重难点在于整理、归类并谈论个人旅行经历所需要的主要信息,能够与其他同学讨论文章的构思结构,详细描述自己的旅行或者度假的经历与感受。基于此,针对文中谈到的重点词汇,在讲解、翻译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加入一些与旅行这一主题相关的价值观念,呈现如新西兰、夏威夷、香港、四川、西安等不同地方的风俗习惯,并介绍各类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方式话题。另外,语法的讲解是英语教学的重难点。而这一环节也包含了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差异。所以,在语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有意识地对比中西方思维模式与句式结构的明显差异,介绍有关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也大有裨益。而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也会导致语法、句子结构等的不同。例如,中国人在思考问题时习惯于从整体到部分,这一形式往往意味着他们对于问题首先进行全面综合的思考,然后再细化到细枝末节。而西方则恰恰相反。特别是对于信封地址的排列,凸显了中西方思维方式明显的差异。与此同时,对于差异的存在,在教学时,教师要尽可能地挖掘其背后隐含的文化信息,帮助学生理解句法语篇中隐含的文化内涵,逐步让学生理解。另外,视觉、听觉也是教师可以把握的教学特点,如对于信息技术设备的引入,呈现中外各地不同的交往方式、生活方式、节日庆祝形势等的直观材料,带领学生挖掘其背后隐含的文化信息,培养学生开放包容的态度。这一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本土文化,也能让他们了解不同国家、民族的不同文化取向。更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教师,我们也要抓住机遇,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这样才能游刃有余地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因素,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核心素养的培育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盲目追求新概念,而是教育教学的应有之义,更是顺应时代之举。因此,在初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紧紧围绕核心素养培育目标,设计与实施阅读教学环节,紧密围绕课程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培育目标,采取与之相对应的教学方式,培养国际化人才。
参考文献:
[1]宋鹏超.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9(36):84,86.
[2]阮超.核心素养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J].校园英语,2020(5):172.
[3]刘敏.核心素养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少年,2018(19):92.
作者简介:绪开敏,扬州市邗江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