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东 叶倩
摘要 “双减”政策落地后,寒暑假作业设计呈现出四个新变化:作业目标由学科教学转向全面育人;作业行为由纸笔做答转向实践操作;作业设问由答案单一转向高度开放;作业过程由单学科思维转向跨学科思维。在作业批改方面,需要评价学生的作业态度、作业结果、作业过程、作业亮点和作业订正。在评价管理方面,需要合理安排寒暑假作业批改反馈工作,专题研究新型作业批改与反馈,开展优秀作业展评交流活动,举办新型作业答辩会,并把寒暑假作业评价纳入学生过程性评价。
关键词 双减政策 寒暑假作业 作业批改 作业评价 作业管理
引用格式 王旭东,叶倩.“双减”背景下寒暑假作业管理新样态[J].教学与管理,2022(19):76-79.
作业是学校教师依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布置给学生并且利用非教学时间完成的学习任务,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的重要载体。作业设计须基于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体现课程性质,能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指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1]。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为贯彻落实国家“双减”政策有关要求,进一步规范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质量,坚决扭转部分学校作业数量过多、质量不高、功能异化等突出问题,很多省市都出台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作业管理指导意见》,各地各校纷纷开展作业改革,特别是对于寒暑假作业的改革,呈现出一些新的变化。
一、“双减”背景下寒暑假作业设计的新变化
寒暑假作业按内容属性可以分为学科性作业和非学科性作业两大类。学科性寒暑假作业分为本学科作业和跨学科作业。本学科作业内容侧重本学科课程标准要求的知识、能力、实践技能和学科素养。跨学科作业,一般会以本学科内容为主,兼顾其他学科的STEAM学习、项目化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属于本学科的拓展性作业。非学科性寒暑假作业的内容指向学生的人格品质和学习品质培养,具有鲜明的育人功能。
我们把非学科性、跨学科性和非纸笔性的寒暑假作业称为新型寒暑假作业。根据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魅力寒假”活动方案征集情况和网络媒体报道信息,结合作业改革新方向可以看出,新型寒暑假作业具有四个明显的变化特点。
1.作业目标:学科教学转向全面育人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假期学习与在校学习是两个互相补充不能替代的学习,假期学习是弥补学校教育缺失的学习[2]。仅在校园成长的孩子犹如“温室里花朵”,必有局限性。寒暑假学习要让学生个性化成长和社会化培育有机整合,让学生做一些在校期间少做、难做、没有做的作业,多做一些自主、自律、自立、自强的作业,做一些社会性、实践性、体验性强的作业,引导学生融进生活、融进社会、融进世界。
彰显育人导向的寒暑假作业有两类。一类是学科教师“跨出学科篱笆墙”,布置一些具有素养导向的育人性学科作业,这类比较少;一类是学校或班主任统一布置的涉及德育、传统文化、劳动等方面的作业,这类比较普遍。例如,要求学生主动和同学、邻居、亲戚或家长一起走进家乡的红色教育基地,开展沉浸式红色研学活动,学生通过文字、绘画、摄影、短视频等形式分享活动过程和收获,传承红色精神;要求学生参加街道、乡村、社区组织的志愿者活动,学会跨年龄、跨阶层的人际交往,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国家的欣欣向荣;要求学生观看北京冬奥开幕式、中国队比赛和闭幕式,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与国际和平教育。再如,浙江省许多学校结合《浙江省中小学家庭劳动清单》布置寒假家务作业,要求学生每天就洗菜、烧菜、洗碗,整理餐桌书桌,捡垃圾、倒垃圾、扫地,叠被子、刷鞋子、洗衣服、浇水花草等家务行为打卡。
2.作业行为:纸笔做答转向实践操作
实践操作性作业通常要求学生在个人生活情境、学校生活情境和科学情境中,运用习得的知识完成某项任务或解决某个问题,以提高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操作实践技能、交流合作和批判性思考等多种复杂的能力,优化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类作业主要有家庭生活类、社会实践类、家庭实验室类等与课本内容紧密相关的实践性和活动性作业。与纸笔作业相比,表现性作业有很强的活动性和趣味性,容易被学生喜欢,并且有利于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3]。
通常情况下,侧重学科实践技能作业涉及的学科知识内容和学科能力综合性较强,需要学生投入较多的作答时间。在校期间,受时间限制,本学科作业内容往往侧重知识和能力。寒暑假时间比较充裕,适合学生做一些实践操作性作业,从“写作业”转向“做作业”,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培养其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弥补其在校期间的文本式学习、纸笔式学习的不足。
本学年寒假作业,“纸笔性、应试性”作业减少了,操作实践型作业多了。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布置小观察、小制作、小实验、小发明等作业;语文、英语学科布置学生听、说、读、讲、演等作业;数学学科布置学生模型制作、实物测量、实地调查统计等作业,如用萝卜和牙签搭建高塔;体育学科布置学生结合冬奥会精神每天进行一个小时锻炼活动;音乐学科布置学生定期演奏乐器和歌唱;美术学科布置学生绘画、剪纸、手工等作业。
3.作业设问:答案单一转向高度开放
每门学科都会布置不同类型的假期作业,让学生经历与体验多样的学习方式,养成主动探索的学习习惯。新型寒暑假作业类型非常丰富,有实践型、综合型、创新型、研究型、STEAM型、项目型、素养型和育人型等,有利于创新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新型寒暑假作业的共性是作业设问具有高度开放性,学生做答方法和做答结果呈多样化。
常见寒暑假作业有对家乡名人、胜地、传统民风民俗的走访记录和考证调研探究等,对地方社会现象、经济文化的调研体验,对地域性海洋文化、山地文化、水乡文化特色的研究性活动。例如,温州市蒲州育英学校给小学生布置“小小职业人”和“小小规划师”作业。“小小职业人”作业要求学生填写“我与未来有个约定”表格,表格上有职业梦想、自我剖析优势与不足、完成这个职业梦想要具备的能力、实現梦想的步骤和行动等内容;同时要求学生做职业体验,采访身边职业人。“小小规划师”作业要求学生填写自己下学期奋斗的目标,填写学习计划名称、前期准备、计划中要完成的事项、对计划事项按轻重缓急进行分类、使用的手段、学习计划中的具体措施、可能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案等。
4.作业过程:单学科思维转向跨学科思维
项目化学习有助于落实“实践育人”的课程改革理念,为发展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提供载体[4]。跨学科项目化作业能引导学生从学科学习走向综合学习,从被动学习走向自主学习,从校园走向大自然,从课本走向真实社会,有益于学生全面发展和高层次发展。跨学科项目化作业具有挑战性、社会性、实践性、劳动性,备受学生的喜欢。为此,学生付出很多心思也乐在其中,很多家长也参与其中。
在校期间,绝大部分作业凸显学科属性,跨学科和非学科性作业的数量较少。随着中央两办“双减”政策的颁布、省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作业管理指导意见的实施和项目化学习在我国的全面推广,寒暑假作业出现了许多跨学科项目化学习型作业。
例如:有学校设计研究拉力和弹簧长度的关系并制作简易体重器的作业,做到数学和物理相结合;设计“冬奥里的数学”,做到数学和体育相结合;让学生制作冰墩墩,观看冬奥会比赛,利用超轻粘土制作项目标志性动作模型,做到体育和艺术相结合;设计财商项目化作业,让学生盘点自己去年的“收支”账目,做好新年“开支”规划;布置“‘健康淘金项目化学习”、国医中草药项目化学习,让学生学习并应用健康保健知识。又如:要求学生和同学、或同社区其他学校跨年龄学生一起组建研究小组,一起研究“探秘浙南土壤‘变形记”“探究空心村发展困境,助力乡村振兴”和“浙南科技城假期行”等[5]。
二、寒暑假作业批改的新评价
学科类作业的批改在乎答案的正确性,其答案和过程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客观性和统一性。选择题、填空题、简单的计算题和问答题可以让学生自行批改,中等难度的计算题和问答题可以让同学互相批改,难度较大的开放性、综合性等题目由老师批改。凡是学生批改的题目,要求学生首先按规范订正,并说明原因;再上报正误数据,用于诊断性分析;最后请其他同学复查作业、批改和订正的情况。
新型寒暑假作业与传统学科类作业明显不同,不能由学生批改,只能由老师亲自批改。
1.评价学生的作业态度
寒暑假时间长,娱乐活动多,没有教师实时管理,学生很容易自我放松。作业态度反映出学生的自主自律,而自主自律是学生自我发展的最重要保障。自主能力也是国际PISA监测项目的重要指标,教师要评价学生有没有按行事历有计划、有节奏地完成作业,而不是在假期快结束时匆匆忙忙突击性完成作业;教师要评价学生有没有一贯性认真对待作业,而不是波动性的时好时坏,更不是抄袭、潦草、应付等。
2.评价学生的作业结果
不管作业开放性如何,必有结果或结论,教师可以通过实物模型、照片视频、调查研究报告、实验报告等评估学生作业的结论,基于新型寒暑假作业结果或结论评价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评价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评价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合作能力等水平状况。
3.评价学生的作业过程
完成新型寒假作业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新型寒暑假作业通常是基于真实情境的真问题,解决问题的真实过程更有利于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业过程的实践性、创新性、科学性、实效性、完美性是作业评价的重点。比如写对联作业,不能简单评价字写得好坏,而是要评价学生如何挑选对联内容、如何购买或裁剪纸张、如何练笔、如何正确粘贴等。
4.评价学生的作业亮点
教师要从作业中发现学生的创新点、潜力点和优点,加以欣赏、肯定和表扬。有些学生在校园里的表现未必会被教师认可,但在社会性、实践性活动中的表现可能会让人刮目相看。教师要特别留意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没有被观察到的优点,例如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家务能力、自我管理和责任担当、求真的科学精神、活动组织能力、跨年龄人际沟通协调能力等。
5.指导学生的作业订正
因为新型寒暑假作业的作答过程本身比较复杂,具有很多不确定性,不太可能一次性完美实现,所以和常规作业一样也需要“订正”环节。教师可以通过评语、面批和谈话等方式逐一指导学生哪些题目、哪些环节需要“补做”“订正”和“优化”,并通过订正指导引导学生查缺补漏。还可以将部分作业作为项目化学习、研究性学习继续延伸拓宽,而这些作业可能会影响着学生未来的高考专业选择和未来职业发展。
三、寒暑假作业评价的新管理
1.严格规范寒暑假作业批改反馈工作
以往的寒暑假作业,开学初对学生催交很紧,教师批改却是轻描淡写,也因此常常有学生敷衍了事。寒暑假作业数量很多,新型作业批改难度很大,需要投入大量的批改时间。开学初,学校各项工作繁多,教师时间精力有限,寒暑假作业批改工作成为一种“两难”——担心学生没有认真做,担心自己无法认真改。
寒暑假作业也是作业,我们必须把寒暑假作业和常态作业一样看待,也要及时全批全改,以掌握学生寒暑假学习情况,检验是否达到布置作业的教学目标和自己设计的愿景,绝不能用一个“阅”字忽略学生一两个月的辛苦。如果教师简单粗暴地批改,无效地批改,就会辜负学生认真做作业的努力和热情,也就辜负了老师自己精心设计作业的初心,辜负了家长的参与,辜负了双减新政。
虽然开学工作千头万绪,但是也要保障教师有足够时间批改寒暑假作业,在规定时间内加以反馈。建议合理化开学初工作,给教师两三周时间认真批改寒暑假作业;统一寒暑假作业批改、评价和反馈的基本要求。统一规定反馈的时间和方式。
2.组织新型寒暑假作业批改反馈专题研究
研讨寒暑假作业的設计和批改,也是当下中小学教育科研的重要内容。教师需要收集并分析研究新型寒暑假作业的共性问题和优点,以优化今后新型寒暑假作业的设计和批改。不同学科和不同学段可结合作业内容特点、类型特点、要求特点等,设计作业批改的评价标准、作业反馈的主次轻重,提高作业批改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建议从作业态度、作业结果、作业过程、作业亮点、作业订正五个方面给予等第评价和主观评价语。再结合本学科寒暑假所有作业给予综合评价,各学科教师给每一名学生一张《寒暑假作业批改反馈单》(见表1),以提高作业反馈指导的精准性和全面性。
3.开展优秀寒暑假作业展评交流活动
展示优秀的“作品”,不仅仅是表彰,更方便其他学生学习模仿。优秀作业的评价不仅是答案正确、书写工整、描绘漂亮的“形式美”的作业,更是富有科学创新的结论、深度学习的过程、良好的思维品质等“有内涵”的作业。例如学生采取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方式解答一道题目,又如学生对自己做错的题目及时订正并注明解题反思;再如实践性题目附上自己的思考、策划、方法、行动、操作、困难、反思等。老师必须对优秀作业“作品”给予精彩点评,并引导其他学生学习模仿。
寒暑假作业展示可以分为班级和学校两个层次。班主任和学科教师根据寒暑假作业内容特点进行分类分组,同时参考学生的意愿,把全班学生分组成若干“评审小组”,先由“评审小组”对作业进行评价,评出总体作业一、二、三等奖和单项作业一、二、三等奖,并对获一等奖的作业进行班级展示,请全班同学“审议”。各班级再推荐一等奖作业参加学校总评审,评出校级一、二、三等奖,并组织寒暑假作业展示活动,对获奖者给予表扬奖励。同时,可以按学科、年级班级、专题、类别等分类开展校级优秀寒暑假作业交流会,让获奖者交流作业心得,分享经验。学校要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观摩,重点观摩本学段优秀作业作品,通过同学或老师的点评提高观摩效果。
4.举办研究性寒暑假作业现场答辩会
新型寒暑假作业的特点决定了作业结果结论的多样化和不确定性,不像学科作业那样有标准答案,学生可以自行校对、自我批改,甚至学科教师都难以判断作业答案的准确性和做答过程的科学性。如果教师武断下结论发生错判,很容易给学生留下“没水平”“瞎批改”的印象,不仅破坏教师的权威性,被贻笑大方,还可能影响学生的学业规划。
针对一些评价疑难、专业性强的作业,学校可以组织作业成果答辩会,专家团由校外专家、本校老师、家长和学生组成,以体现学校对寒暑假作业的重视,以及对作业批改的认真态度,同时以点带面引导广大师生追求“求真”的科学精神。
5.把寒暑假作业纳入学生过程性学业评价
在校期间,学生常态作业具有过程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的功能。寒暑假作业虽不是在校期间完成,但作为学生学习行为之一,也应该纳入过程性评价。这样有利于提高教师和学生对作业的重视程度,促进学生寒暑假学习的自主性和自律性,弥补寒暑假学习评价的空白,完善学生全学年的过程性评价。
建议学校汇总学生各学科作业批改反馈单,班主任还可以写学生寒暑假作业表现综合述评,一式两份,一份印发给学生和家长,一份存档。以后布置寒暑假作业的同时,也可以将上一学期寒暑假作业反馈单再发给他们,提醒学生扬长补短。
寒暑假作业是课程改革、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双减背景下,我们既要研究常态课堂作业教学和管理的优化,也要研究寒暑假作业的设计、批改、评价和管理的优化;要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校内学习和校外寒暑假学习有机融合起来,科学有效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浙江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作业管理指导意见[EB/OL].https://www.zjjys.org/xwdt/jydt/item/18931-2021-09-06-
08-54-56.
[2] 王旭东.让寒假作业成为一种别样生活[N].中国教师报,2019-02-27(006).
[3] 王旭东.假期作业要触发假期学习的真实意义[N].浙江教育报,2017-02-20(004).
[4] 王旭东.精设计 巧管理:作业改革促“减负”精准落地[J].中小学管理,2018(07):46-48.
[5] 杨明全.核心素养时代的项目化学习:内涵重塑与价值重建[J].课程·教材·教法,2021,41(02):57-63.
[6] 言宏.“双减”之下寒假活动新变化:体现素养导向[N].浙江教育报,2022-02-18(005).
【责任编辑 郑雪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