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夕华
摘 要:通过对优秀古诗词的诵读和学习,学生可以更加贴近古人在创作时的心境和情绪,提高学生的文字感受力和欣赏能力。语文知识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既可以让学生在认知生字生词基础上对于大段的文字性表述产生正确的理解,将其用于自己的口语表达和写作创作中,還可实现对类似文字性内容、关键信息的提取,并借由文字这一形式实现对自己思想感情、意志品质、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影响和塑造。教师要结合该年龄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创新教学理念和策略,以带动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古诗词赏析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既可以增加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了解,也可以提高初中语文的成绩,一举两得。对古诗词进行赏析,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在诗词方面的能力。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赏析初中古诗词,理解古诗词背后的故事和时代背景。古诗词作为语文教材的重要内容,其蕴含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可以有效丰富中学生的情感。
关键词:初中语文 古诗词鉴赏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2.07.007
传统初中语文教学目标多以远期的高考目标和近期的中考目标为靶向,教学方法多以认字背词,逐字逐句拆解文章、挑选其中的教学重难点进行反复讲解,并利用背诵、写作等方式巩固教学结果等为主。这种教学方法已不适应现阶段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习惯,不能实现基于学生发展、社会发展、学科发展的教学创新,使得学生的认知能动性得不到调动与开发。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师并没有完全摆脱“灌输式”教育的藩篱,使得学生课堂的主体性无法实现,这种教学方式抑制了学生对于问题的想象和质疑能力。此外,很多教师的教学手段并没有与时俱进,对于现代技术的运用不到位,导致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降低,进而导致学习效率不高。很多时候语文课堂会给学生一种轻松的感觉,大部分语文教师仍以完成教学任务,或满足自己的教学需求为方向去开展教学活动,忽略了学生在整个环节中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忘却了对学生学习需求的考虑,刻板的教学思维使得教学活动程序化,教学氛围僵滞化,师生之间缺乏积极有效的互动。
虽然素质教育模式不断推广,但实际情况是,长期的应试教育风气和影响依然很严重,学校教育中主要以学生的分数为评判标准,各学科教学主要以知识点的传授为主要内容,在语文学科中强调死记硬背,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人文情感的熏陶明显不足。尤其是古诗词教学,更是只注重背诵与默写,生硬地把对古诗词的字词句的学习与理解灌输给学生,但是对诗歌中的情感、意蕴教学不到位,完全背离了诗歌教学的本来目的。更为严重的一种情况是,由于在考试中古诗词的分值不大,很多教师就把教学的重心放到写作中去,忽视了诗歌教学的重要意义。在我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无数古代先贤创造出大量的文化瑰宝,沉淀了大量的历史底蕴,学习这些古诗词文化对学生而言不仅是一种锻炼,更具有传承中华民族优秀古典文化的作用。了解历史,传承文化,是每一个华夏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古诗词诵读教学不仅对学生成长有所促进,也是一种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古诗词中特有的意境和韵律,并不是教师通过逐字逐句的翻译和解释就能让学生真正领悟和理解到的,因此,要带领学生进行一定的诵读练习,结合自身的情绪对古诗词内容进行理解和感悟。有些古诗词的品读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和艺术品位。例如在古代,律诗对格式、平仄的要求是十分苛刻的,那么在律诗的品读方面,如果没有较高的文学欣赏能力和艺术造诣,对其中所蕴含的奇妙之处自然知之甚少。通过诵读练习和感受,在不知不觉之间,学生的品读和鉴赏能力能得到充分培养和提升。
针对以上问题,教师必须采取适当的方法和策略,对教学加以改进,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一、了解韵律,感受音乐美,体会韵律
课本古诗词中很大一部分选取的是中华文化中十分优秀的诗词内容,学生所接触到的也大多是一些理解起来不算太难,却有着深远意境的诗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将这些诗词内容利用起来,在教学期间,教师应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一篇古诗古词之所以能被诵读,是因为内容本身就是十分优秀的。那么作为一篇古诗词最基本的韵律,教师也应在教学中有所体现,引导学生对古诗词中的原理、规律进行理解和学习。在诵读中,学生应把握自身的语调变化,在学习中领悟古诗词中的韵律规律。以古诗为例,在古诗中,平仄是基础 ,学生应按照相应的韵律规则,在诵读中领悟内容的起承转合,即使学生一开始无法完全领悟其中的平仄,但是通过潜移默化中的教育和学习,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在诵读过程中,应注重语调的高低,语速的缓急,要按照诗词中的规律来,这是诵读古典诗词的第一步,也是最基本的要求。
古诗词具有形式美的特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这方面入手,体会古诗词的音乐性。不少学生对古诗词的韵律知之甚少,只知道押韵,所以教师要先给学生介绍一些格律知识,让学生了解古体诗、律诗、绝句中不同的韵律要求。这样学生会发现原来律诗、绝句、古风、词牌、曲牌等都有自己不同的格律要求,汉字韵脚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例如学习《望岳》时,有学生提出:“《望岳》是一首律诗吗?”教师可趁机引导学生了解律诗的特点,并对照《望岳》进行分析。教师可以先鼓励学生诵读其他律诗作品,总结其格律特点。律诗一般都有平仄的要求,而且强调用韵,不能换韵。此后教师再鼓励学生诵读《望岳》,说说其韵律特点,总结其是否属于律诗。学生发现《望岳》的平仄不符合律诗的要求,不仅有出律的地方,而且有的地方还出现“三平尾”的现象,这在律诗中是十分少见的,因此《望岳》不属于律诗。教师再引导学生思考:“《望岳》押韵的字都是仄声,这符合律诗的要求吗?”学生对比阅读杜甫的另一首作品《春望》,发现《春望》的韵脚很严谨,平仄也符合要求,属于律诗。在对比诵读的过程中,学生发现了不同类型诗歌的特点,同时也发现了古人创作并非完全依律,有时会有部分变化。
古诗词最讲究形式和韵律,有着“随律押韵”“随调则韵”的特点,独特的韵律美在鉴赏中不容忽视。互联网背景下可以利用智能朗诵点评的方式,从古诗词韵律的角度,点评朗诵过程中学生对对称、押韵、平仄、对偶等句式的音律美的掌握。如在古诗词教学中,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古诗词知识竞赛,让学生在课件营造的各种古诗词场景中,学习了解古诗词相关的各种文化。这样学生在赶、超、比、拼的诗歌竞赛中学习古诗词相关知识,自主探究古诗词的韵律美,不仅学习兴趣较高,而且学习的质量也较高。
二、合理利用教学情境,深化古诗词教学意境
教学情境的营造对于学生的引领作用十分重要,能让学生更好地抓住学习重点。例如,学习《天净沙·秋思》时,考虑到学生对诗词的兴趣不够强烈,可以用一个游戏导入课堂,教师可以请学生阅读古詩词,然后根据个人理解将诗词中的场景或用笔画出,或用文字描述出来,由于大家的理解能力不同,那么做出的回答一定是不同的。他们将自己心中的诗词意境展现出来,心中会对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产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充分调动,之后教师开始讲授诗句内容,加入了教师的引导,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就会更加容易,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整篇诗词也就更加轻松了,这样的课堂对学生来说是轻松、活跃的,他们更愿意跟随教师的安排开展课堂任务,学习课堂知识,除了学习了基础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绘画或者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一举多得,课堂质量更高。
初中生思维仍以感性思维为主,抽象思维为辅,教师应结合这一思维特点,深化情境教学在实践中的应用,可以把握不同教学内容,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不断对应自己的思考内容去完善文章的深度解析,边阅读边记录,边记录边思考。遇到一些情绪非常饱满的古诗词时,教师应提前熟悉相关内容,然后创设一些相应的诵读情境,教师可以根据诵读内容本身,收集一些相应的古典诗词墨宝图片、视频、音乐等,讲述一些作者相关的生平事迹,在讲课的时候,总结一些古诗词中具备的内容,为学生进行范读。例如陶渊明《饮酒》这首诗太过经典,很多学生或多或少都接触过那么一两句,所以读起来会更加顺畅。加上古诗中原本就有的韵律,学生在诵读的时候很容易语速变得非常快,原本十分具有意境的田园诗在学生的口中变成了“打油诗”的感觉。因此,在让学生开始诵读之前,可以播放古典音乐《高山流水》,以音乐的旋律展开,让学生通过欣赏音乐,领悟作者怡然自得,豁然开朗的心境。伴随着音乐的展开,教师在班级中进行范读,展示诗词中具备的情感和气势。学生沉浸在优美的音乐中,通过宁静舒适的情感,近距离感知陶渊明大隐隐于市的外化心境。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可根据教师的表现进行模仿,由浅入深地领悟古诗词中的内容和情感,对古诗词产生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学习。
古诗词诵读教学的开展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和思维能力,这是由于古诗词本身的内容形式是有固定的标准和要求的,篇幅和字数都非常短,但其中所蕴含的道理和思想却包罗万象。想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深入领悟其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我们应在教学中,对古诗词相关的一些作者生平、时代特点等等进行介绍,让学生从本质上学习,了解古诗词的奇妙之处。例如《泊秦淮》是一首亡国诗,作者忧国忧民,对身居高位贪图享乐的官府以及不知国仇家恨的戏子充满了讽刺之情,通过对秦淮河边景象的描述,侧面反映出时代的苍凉和作者的无奈。那么这样的情绪如果只是通过对字面意思的理解和直接的讲述,学生不会有太深的感触,在学习中也很难带着更深的情绪诵读作者身处的社会背景的样子,从侧面让学生领悟到,为什么一个诗人会在秦淮河这样一个风流才子十分青睐的地方,作了这样一首悲凉的诗。古诗词具有独特的时代韵味,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对于初中生而言,直面这些内容有些吃力,但通过诵读教学,学生在学习中也更有方向和感触。
三、从作者和作品背景入手,读透诗词,了解诗词背后的故事
从作者和作品的文学背景入手,了解作者的常用风格和写作特点从而去领悟诗句的含义和想要表达的情感,找到作品的主旨,作者的写作情感目的,古诗词的现代意思和包含的感情。如作者的风格可能是豪放派、婉约派、山水诗、田园诗。作者的写作特点可能是简洁的、含蓄的、通俗的、悲壮的。根据每个作者的风格特点的不同,在拿到诗词的第一眼,就可以大致了解诗词想要表达的含义和感情,可以使学生顺利读懂这首诗词。
从一首诗词的关键诗眼入手,诗眼指的是一首诗词里面最能表现诗词主旨的关键字词。从这些关键字词入手,抓住诗词中关键精彩字词的用法和目的,分析古诗词中的关键诗句,推断整首诗的含义和目的,比如主旨句、哲理句、情感句等。李白的《行路难》的关键诗眼为“难”,整首诗词都在描写人生路的难行,运用一种非现实的幻想表现出作者的博大胸怀和积极的浪漫主义光辉。“书读百遍,其意自现”,想要深刻赏析一首古诗词,首先一定要读透这首诗词。在诵读中提高自己对这首诗词的理解和感情体悟。不仅要诵读,而且还得将这首诗熟背于心,做到一提到这首诗心里就会出现这首诗描写的画面。通过对大量的古诗的诵读,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古诗词储备量,也可以使学生养成自己独特的诗意和底蕴。
一首诗词的形成和诗词想要表达的感情离不开这首诗词背后的故事,如作者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作者的独特风格和个性、诗词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作者境况等。例如刘禹锡和苏轼的很多诗词都是在被贬官后心情郁闷时写的,要结合他们当时的心情才能理解相关诗词的意境。杜甫的诗词大多都是在穷困潦倒的乱世困境之下写出的,如果你不了解他的写作背景,很难去理解他诗词中忧国忧民的情怀从何而来。这些诗人的经历与境遇离不开时代背景,在赏析古诗词时要将诗词和诗词背后的这些故事结合起来,才能正确深刻体会到诗词描写的意境和要表达的情感。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古诗词是培养学生文学兴趣的绝佳媒介。教师引导学生鉴赏古诗词能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古诗词的赏析可以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想象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语文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对古诗词的赏析,提高学生的初中语文水平。通过读透这首诗词、了解诗词背后的故事、分析诗词中的写作手法这几个方法让学生学会赏析初中语文古诗词,提高提高学生解答诗词赏析题时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郑海燕《浅谈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读写算》2019年第3期。
[2] 梁锋《提升初中语文学科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研究》,《考试周刊》2020年第51期。
[3] 姚映魁《传统初中古诗词鉴赏教学策略的研究》,《读写算》2020年第30期。
[4] 武俊英《初中语文古诗鉴赏教学策略探究》,《当代教研论丛》2020年第10期。
[5] 卢凤伦《基于信息化视野下初中语文教学模式探究》,《考试周刊》2021年第4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