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题”导“教”:小学语文课后习题的实践运用

2022-05-30 10:48万冰茹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习题课文语文

万冰茹

课后习题是学生掌握知识以及实现知识迁移的重要载体,是重要的助学系统。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材中的课后习题主要以朗读训练、梳理文章内容、品读字词句、技法训练、拓展延伸等题型为主。

如何挖掘并且利用这些课后习题的价值,对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盘点:课后习题的教学现状

1.忽视存在,疏忽教学

教师忽视课后习题的存在。笔者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到学生课后习题答案大多空白,询问时也不能准确地回答。隨机抽查教师的教学设计,笔者发现有些教师并没有把课后习题融合在教学设计中的预习或者讲授环节。这就是完全忽视了课后习题的价值。

2.缺乏联系,纯粹讲题

一些教师采取“课归课,题归题”模式,脱离了文本的语境,生硬地引导学生进行字词分析、技法训练等。枯燥的习题训练,割裂了课后习题与文本内容之间的联系,窄化了习题背后隐藏的知识,更是缺乏系统语文方法的建构,消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3.生硬链接,平面发展

有些教师的教学设计中对课后习题能有所体现,但纵观整篇设计,你会发现他们只是在教学中生硬地植入课后习题中的碎片化内容,不能自然地搭建起以“习题”为支架的语文能力培养的平台。如语言训练,仅仅只是简单地落实在表层的理解上,没有巧妙地和文本相衔接,实现以点带点、以点带面的深度延展作用。学生不能完整地体验比较、揣摩、理解、运用、内化的系统过程。

二、解析:课后习题的教学价值

1.课后习题为单元要素的落地提供“突破口”

统编版语文教材是以“语文要素”和“人文主题”双线来组织单元结构的。构成“语文素养”的各种因素,如语文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学习策略、学习习惯等,分成了若干个“点”,分布在各单元的“单元导读”“课后习题”“交流平台”中。“课后习题”会对“单元导读”中的要素作进一步补充,为要素的“落地”提供了突破口。

如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单元要素是: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据此,教师很自然地将“体会场景中感情”作为《慈母情深》教学的重点。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去体会,学生走进文本的切入点在哪,这就是教师设计教学的难点了。

《慈母情深》课后习题2是:“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反复出现的部分,想想它们的表达效果。课文中还有一些这样的语句,画出来和同学交流。”这道习题就为“体会场景中感情”这一教学重点的教学设计指引了方向:抓住文章中“反复手法”。以文章中多处出现的“反复的词汇”为切入口,引导学生去朗读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从而体会母亲带给我的震撼。这就比往常设计中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上去碎片化的体会靶向更准确。

类似这样的习题有很多。如《四季之美》课后习题:“反复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独特韵味”表现在哪,就是“单元导读”要素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在这一课的切入点。教师可以从“独特”的时段、“独特”的景物、“独特”的感受上去层层设计教学。

2.课后习题建构学生学习、思维发展的进程

纵观五年级上册教材,课后习题大多是以朗读训练——梳理文章内容——品读字词句(技法训练)——拓展延伸纵向展开设计思路的。

如《父爱之舟》课后习题1:“默读课文,说说在‘我的梦中出现了哪些难忘的场景,哪个场景给你的印象最深。”第一道习题朗读全文,用习题中的问题作为教学设计中的大问题,撬动对全文的整体感知,指导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类似的如《落花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猎人海力布》:“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海力布的哪几件事。”

习题第2题通常是对重要句子的精读感悟,揣摩语言,指向技法,体悟感情,有效落实单元的语文要素。

习题第3题通常是“阅读链接”或者是“小练笔”。如《四季之美》:“仿照课文,用几句话写一写自己印象最深的某个景致。”《鸟的天堂》:巴金的《筑渝道上》选段。这都是训练学生在实践中内化语言,升华表达。

习题不仅明确了文本训练的能力点,还契合了学生阅读学习的认知过程,从初读走向精读,从课内走向课外,是一个完整的语文学习过程、思维发展过程,为教学提供了一种设计思路,为某个教学点提供了一种范例。

三、策略:课后习题助力教学设计

1.从习题中捕捉重难点,精准设计教学目标

在“单元导读”“课后习题”“交流平台”中,都分布着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如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单元要素是:“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这一单元选编了《慈母情深》《父爱之舟》《“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三篇文章。

结合课后“品读词句”习题,我们能精准靶向同一单元课文的教学目标。《慈母情深》习题是指向:感悟反复的表达效果。《父爱之舟》习题指向的是:从关键字词中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感情。这样两篇同样是从场景中感受父母对子女的深情的文章,其教学目标就可以细分开来。《慈母情深》教学目标:体会反复手法的表达效果,感受场景细节中的母爱。《父爱之舟》:借助关键字词,感受场景中蕴含的感情。这样单元中的文章目标和策略就会更精准,不会陷入单元内篇篇文章目标一样的局面。

2.从习题中发现线索,设计清晰的教学思路

课后习题大多是以朗读训练——梳理文章内容——品读字词句(技法训练)——拓展延伸这样层层深入的逻辑思路来设计的。它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思维发展过程。

基于这样的设计思路,我们可以设计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初读)整体感知——梳理脉络(理清框架结构)——遣词造句(品读字词)——拓展延伸。如《父爱之舟》,以习题1中“说说在‘我的梦中出现了哪些难忘的场景”串起教学设计的大框架。在梳理出所有场景后,以习题1中“哪个场景给你的印象最深?”为问题,顺势进入具体场景的精读,也就是习题2中的品读字词。在各个场景品读的基础上,有了认知和情感的积淀,学生自然而然就能解决“习题3:课文为什么以‘父爱之舟为题”。

当然,并不是所有文章都是这样的教学模式,但是课后习题至少为教学设计提供了思路,提供了设计的方向。教师可以以此为模板进行个人解读后的增补和删改。

3.从习题中发现空间,设计可以攀爬的支架

“支架”就是在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某个知识点,先提供给学生一定的辅助,辅助学生进行低于目标值的训练,从而实现教师对学生由“扶”到“放”的教学过程。

课后习题的表达一般比较笼统、概括,学生理解起来往往没有侧重点,不知从何着手。如《父爱之舟》习题2:“我什么时候能够用自己手中的笔,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作者对父亲怎样的情感?)”如果在场景细读中,直接问学生这个问题,学生可能只会笼统地说“作者很爱自己的父亲”。为了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对父亲的怀念、感激、愧疚等复杂的情感。可以这样设计。

(逛庙会场景)

(1)我们到庙会上去看看,庙会上有什么呢?谁来读一读。

(2)你们逛过庙会吗?【出示视频】如果你在现场,你会怎么做?

(3)如此热闹,人山人海,和下文中的哪个词形成鲜明的对比?(偏僻)

(4)庙会上好吃的多吗?有哪些,谁来读?应有尽有的食物又和哪个词形成对比?(凉粽子)

(5)庙会多么热闹啊,但是“我”和父亲却躲在偏僻的角落里吃凉粽子。

对比朗读:男女生配合读。

各样彩排着的戏人边走边唱,看踩高跷走路,看虾兵、蚌精、牛头、马面……人山人海。

……我和父亲在偏僻的地方坐下吃凉粽子。

卖小吃的挤得密密层层,各式各样的糖果点心、鸡鸭鱼肉都有。

……我和父亲在偏僻的地方坐下吃凉粽子。

通过这样的对比朗读,再加上前文学生对吴冠中家境的了解,对“一分冤枉钱也不肯花”的父亲的认识,学生就能体会到下文“一碗豆腐脑”的弥足珍贵,就能体会“我”在这个场景中“不敢,也不忍心叫父亲买”的举动背后的懂事与体谅。

通过这样的支架辅助训练,学生再来谈作者对父亲的感情就不再是泛泛而谈了。这样的训练,往往也是课堂教学的亮点、学生能力的生长点,是教师设计教学时要重点思考的地方。

四、总结

课后习题分布着语文要素,为教学目标的准确界定、教学模式的选择、教学生長点的设计提供了方向和线索。一线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以终为始”,逆向思考。

作者简介: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上沛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习题课文语文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抓住习题深探索
背课文的小偷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