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长明
文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李斯
②小不忍则乱大谋。
——孔子
③益知天下事当于大处着眼,小处下手。
——曾国藩
上面三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首先,考生应分析以上几则材料。为了统一六国,秦王下了逐客令,李斯也在被逐之列。李斯临行前主动上书,劝说秦王不要逐客,这就是有名的《谏逐客书》。他说:“泰山不舍弃任何土壤,所以能那样高大;河海不排斥任何细流,所以能那样深广;帝王不拒绝任何臣民,所以能显示他们的恩德。”秦王明辨是非,果断地采纳了李斯的建议,立即取消了逐客令,李斯仍然受到重用。材料①的原喻是,君王要广纳人才,才能成就大业。后来,这句名言也用来说明学习要博采众长,才有渊博的知识和深邃的造诣。在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中,习近平主席引用了李斯的话“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强调“包容普惠、互利共赢才是人间正道”。从文化意蕴上思考,中华文化及其思想的发展从未走向文化独断和排他。反之,在多种文化的交流、碰撞、 借鉴、吸纳和融通中,以开放包容见长的中华文化得以不断丰富,更加博大深邃、生生不息。从哲学角度思考,这句话强调积少成多的重要性,强调了量的积累。
材料②中的“小不忍则乱大谋”,这是孔子对名人成功之道的理论概括。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人要学会忍耐,不要为一点小事发脾气,不要为了逞一时之快、泄一時之忿而耽误大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好多大事都是因为小事搞坏才功败垂成的。二是做事要有忍功,人要学会当断则断。所谓“大谋”可理解为“大志向”。在实现“大谋”的过程中,人要准备忍受人生一切的苦难。“小不忍则乱大谋”告诉人们,在人生之路上,要牢牢记住你的“大谋”是什么,把所有来自外在的不好的东西都看成是成功道路上对自己的考验。人要学会在逆境中调整自己的心态,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集中到更有价值的“大谋”上来。人在小事上不忍耐,就会坏了全盘大计。做事情必须顾“大谋”,不能因小失大。
材料③中,天下的事情应从大局着眼统筹,而从小事上着手办理。这涉及整体和局部的关系。从大处着眼,人才能有全局观点,才不会在大是大非上犯糊涂,不会在战略上犯错误;从小处着手,只有扎扎实实做事,我们才能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才能把每一个具体的工作做好,积小胜为大胜,最终取得全部胜利。
三则材料考查了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综合来看,思考小与大的话题,我们既要认识到积累的重要性,也要认识到在特定情况下,有时要弃小顾大、着眼于大,有时要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等。写作时,我们可以选择从其中一个材料的含意入手对文章进行立意构思。
立意参考
1.积小成大,一步一个脚印。
2.做大事,要学会在小事上忍耐,不能因小失大。
3.做事情要有大格局,要从小事上做起。
素材展示
1.小小出入证,治理大文章
进入炎夏,如何让居民出入小区更加便捷?在北京市通州区大方居社区,居民无须掏出纸质出入证,无须进行体温查验,“刷脸”便可进入小区。原来,新安装的智能门禁系统可以自动识别人脸并测量体温,身份相符且体温正常大门自动打开,身份不符或体温过高则会预警。这一电子出入证赢得居民好评。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社区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而出入证的使用是优化社区管理的重要措施,为居民健康上了一把“安全锁”。从手写版到印刷版,从一日一换到画钩“打卡”,各地乡村、小区、街道设计出各具特色的出入证。有的备注咨询电话,便于居民联系;有的印上二维码,便于返城人员线上登记;有的设计成五颜六色,便于分类管理;有的还规定了出门次数、时长甚至减少外出的奖励办法,鼓励通过“宅生活”战胜疫情。出入证的设计理念、使用方式,折射出社区治理的能力水平。
客观来看,并非所有纸质出入证都令人满意。对居民而言,凭证出入灵活性差,常常有人因为忘带出入证而“有家不能回”;对社区而言,不断换证、分别制证会增加管理成本。比如,有的出入证不含个人信息,存在被他人借用的漏洞;有的虽印上个人照片,又会因为反复比对而降低通过效率。从这个角度看,一些社区试行电子出入证,在保证有效防控疫情的同时,体现出低风险、高效率、省人力的特点。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最大力量也在基层。面对人口流动性大、人员结构复杂等问题,如何提高治理效能?电子出入证给我们以启发。从电子出入证到智能语音外呼系统,从服务机器人到监控无人机,科技不仅为治病救人插上翅膀,也为社区联防联控、科学管理决策等基层治理命题提供了解答,让疫情防控事半功倍。
(摘编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2.算大账,弃小利
改革就是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这个过程当中,“算账”是不可避免的事。
所谓“算账”,无非是权衡利弊得失,这很考验一个人的眼光。有的人就看着鼻子底下这点实利,算盘珠子拨得很精,看起来很聪明,实际上常常因小失大。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会“算大账”的人出来指点迷津,如此这般,豁然开朗,众人皆服。很多改革故事中,这样的桥段俯拾即是。
这些会“算大账”的人,往往眼光比较长远,善于细辨“得”“失”。传统观念讲究“舍得舍得,不舍不得,有舍才有得”。人之所以选择“舍”,为的是退而求进,为了追求更大的“得”。因此许多“心灵鸡汤”说,舍去眼前大树,才会拥有一片森林;舍去城市喧嚣,才能享有乡村宁静。
然而这样的“算大账”,背后可能还是先舍后得、舍小得大、舍此得彼的得失观。一旦陷入“以舍求得”的思维定势,难免还会纠结于舍与得的利益考量。只舍不得,便全然反对;大舍小得,消极应对;有舍有得,勉强接受;小舍大得,果断赞成。由此一来,真要遇到需要我“舍”你“得”大家“得”的时候,“大账”就有些算不下去,“火炭落在脚背上——自家疼痛自家知”的牢骚埋怨就可能占了上风。
其实,生活中还有一种得失观,完全跳脱了个人局限。从苏武“旄尽风霜节,心悬日月光”,到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从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到热心群众见义勇为:“舍生而取义”的高尚追求,舍家为国、舍己为人的无私壮举,同样是一种“舍得”。这里的“舍”,并没有预设个人利益的再获得;这里的“得”,则完全以公义众利为指南。这种舍小利、成大义的得失观,构成了社会的精神脊梁,也筑起了国家的价值高地。
今天的改革,同样需要“敢舍”的勇气、“愿舍”的精神以及成全大义的豁达胸怀。
(摘编自“人民论坛”,有删改)
3.舍小家为大家
舍小家为大家、先国家后个人,从来都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基因和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是把中华儿女团结在一起的强大精神力量。疫情无情,人间有爱。有一种情怀,叫“舍小家为大家”。在当前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在共同抗击疫情中得到了充分展现和诠释,涌现出许许多多舍小为大、舍家为国的感人事迹。
当疫情来临的时候,抗击疫情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并不是“旁观者”。保定市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二病区副护士长杨青云,当得知河北省援鄂抗疫医疗队报名的消息时,她毫不犹豫报了名。她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自己时刻牢记入党时的誓言“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没有大家哪有小家,在疫情面前,我义无反顾,相信我们一定能战胜疫情。杨青云的举动得到家人的全力支持,她的爱人说:“不要担心,专心工作。我一定会照顾好家里,我们等你平安归来。”没有小家的舍,哪有大家的得。这些最可爱的人,也是最可敬的人。“舍小家为大家”的背后,是家国一体的炽热情怀,是家国同心的价值追求。将小家与大家紧密相连,将个体生命与国家民族命运融汇在一起,始终是中国人民心中的鲜明底色,始终是我们风雨无阻向前进的动力源泉。亿万个你我守护中国,亿万个你我成就中国。把家国情怀融入不懈奋斗,转化为具体行动,我们每个人的脚步,必将叠加成国家的进步;我们每个人的奋斗,必将汇聚为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
(摘编自“新华网”“网易新闻”等,有删改)
范文欣赏
以青春之小我 书时代大华章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是休戚相关的。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爱国是我们每一个中国公民、每一个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一代代中国青年以“小我”的不懈奋斗,彰显“大我”的使命担当,践行“无我”的初心誓言。在新时代的赛道上,到处都是奋力奔跑的青春模样。
来自每一个人的点滴之水,最终汇成时代的壮阔山河。泰山不舍弃任何泥土,所以能成就它的高大;江河大海不放弃任何细小的流水,所以能成就它们的深邃。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医护人员舍小家顾大家,主动请缨到抗疫前线,以实际行动践行“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的铮铮誓言。他们并非身怀异禀,也不是百毒不侵,他们只是有着坚定的信念以及无私奉献的精神。他们用行动书写了最美的时代答卷。正是因为拥有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信仰,中国人民共同书写了荡气回肠的抗疫诗篇。点滴之水最终汇成这个时代的壮阔山河。
以青春“小我”铸就時代“大我”,让青春与时代同行。古生物学家张弥曼,从小对生物、自然科学充满了兴趣,立志长大后成为一名医生。20世纪50年代初,国内的地质学科几乎一片空白。张弥曼没有按照个人兴趣选择专业,而是积极响应国家“地质报国”的号召,选择报考北京地质学院。在大学期间,张弥曼被选派至莫斯科大学学习古生物学,并听从当时在苏联访问的中国鱼类学家伍献文先生的建议,选择研究鱼化石。此后,她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个在旁人看来冷门又枯燥的专业中,数十年如一日地学习钻研。张弥曼凭借着小小的古鱼化石,为大庆油田、胜利油田的顺利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帮助中国找到了石油!她践行科技报国的誓言,将青春“小我”融入强国“大我”中去,为国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钱学森 ,世界著名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为了国家的需要,他作出了人生的重大选择:从学术理论研究转向大型科研工程建设。他义无反顾地把毕生的精力贡献给了中国航天事业,为中国航天打开了一片广阔的天空。正是因为有了如钱学森、张弥曼这样潜心研究、无私奉献的科学家,我们的国家才得到快速的发展。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青春“小我”只有汇入到强国“大我”,才能奋青春之元气,展青春之才干,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国之所需,我之所向。广大青年要树立崇高目标与远大理想,以青春“小我”书写强国“大我”,在为国奉献中书写辉煌人生。
【点评】
本文是一篇议论文。文章围绕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紧密相关的主题进行论述:先阐述了国家与个人的关系,然后阐述了个人点滴之水汇成时代汪洋的分论点;接着阐述了“小我”融入“大我”的重要性,最后阐述了青年应该怎么做的问题。文章立意准确,论证思路清晰,结构完整,论据充足,语言通顺,文句较有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