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丹 陆媛 李怡
摘 要:国际人才是深化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助力。文章基于SWOT框架模型,从优势和劣势、机遇和挑战四个方面,分析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国际学生在华就业的内在条件和外部环境,提出国际学生应该把握机遇,培养内驱力,提升对中国的认知和理解水平,拓展人脉关系网络及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从而实现职业发展目标。
关键词:京津冀 国际学生 就业 SWOT分析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人员的国际化流動能促进资金、技术流动,打破贸易壁垒,实现市场对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社会经济发展。[1]高等教育为经济增长提供人力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高校国际学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高等教育国际化资源。2014年12月,全国留学工作会议提出“坚持人才培养与发挥作用并重”的理念。[2]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进一步明确“打造更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际学生教育”的发展方向,让国际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用,才尽其用”[3]。
京津冀地区高校云集,国际学生教育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具有较强国际学生吸引力。《来华留学年度报告(2019)》显示,京津冀地区2018年招收国际学生的高校有125所,国际学生总数达到109,906人,其中国际学历生46,864人,非学历生63,042人。国际学生因其语言、教育背景、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优势,在其就业岗位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中外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根据2016年首届来华留学人才招聘会收集的数据,参与招聘会的国际学生希望毕业后留在中国工作的比率高达95%。[4]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征程中,探索健全和完善政府、企业、高校和国际学生四位一体的国际学生就业服务机制,吸引国际学生在华就业或在驻华企业就业,对于提升京津冀地区人才国际竞争力,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去”,持续深入合作共建“一带一路”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二、SWOT理论及分析框架
美国旧金山大学的海因茨·韦里克(Heinz Weihrich)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任何研究对象(个人或集体)都存在一定的外部环境并具备一定的内部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外部环境(机遇和挑战)和内部条件(优势和劣势)的各要素进行相互匹配和综合分析,可以做出全面、系统、准确的研究和评价,进而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计划和对策。这种分析方法即为态势分析法,也称为SWOT分析法。
本文选取SWOT模型(见表1),综合分析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高校国际学生在华就业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为国际学生在华就业战略选择提供相应的依据。
三、高校国际学生在华就业SWOT分析
(一)国际学生在华就业的优势
一是语言优势明显。2018年,教育部印发《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的通知,要求“以中文为专业学习语言的国际学生毕业时中文能力应达到HSK5级水平;以外语为专业学习语言的国际本科生的中文能力应至少达到HSK4级水平,国际研究生的中文能力应至少达到HSK3级水平”。[5]在我国高校接受学历教育的国际学生普遍学习过中文,具有一定的中文交流能力,又通晓本国语言,具备多语种优势。二是文化背景多元。国际学生一般在两个以上国家生活、学习,接受不同文化、教育的熏陶,国际视野更加开阔、跨文化适应能力更强。胡金光等在研究电力专业国际学生就业问题时提出,近年来,电力专业国际学生的生源国与我国电力企业“走出去”的对象国具有一致性。他们的语言和专业优势在电力企业“走出去”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6]
(二)国际学生在华就业的劣势
一是国际学生对中国的认知与理解有待提升。文化认同是理解与合作的基础,企业在招聘时通常对国际学生的中华文化认同感期待值较高,而且在日常管理中,企业必须要承担其招聘的国际学生的法律责任和安全管理责任。因此,除学科专业水平和中文能力外,国际学生对中国的理解和认知要不断提升。二是国际学生跨文化和全球胜任力需要提升。国际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包容、认知和适应文化多样性的意识、知识、态度和技能有待提升。
(三)国际学生在华就业的机遇
随着我国来华留学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近几年国际学生在华就业法律政策和管理制度实现了突破。公安部2016年印发的《实施支持北京创新发展的20项出入境政策措施》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外交部和教育部2017年印发的《关于允许外籍优秀高校毕业生在华就业有关事项的通知》,标志着我国开始有条件地允许优秀国际学生毕业后在华就业。2017年3月,公安部为全面支持国家自贸区的创新发展,拓展支持国际学生在华创业实习的政策范围,并将私人事务类居留许可(加注“创业”)的有效期延长到2~5年,为吸引外籍(留)学生的智力资源、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产学链全球延伸,提供了政策保障[7]。
京津冀协同发展,实施国际人才战略,不断优化外籍人才服务政策,为国际学生在京津冀地区就业提供了良好的服务环境。京津冀三地外专系统启动引智联席活动,建立信息共享和政策互通机制,探索《外国专家证》备案互认制度等。2016年,京津冀三地签署《外籍人才流动资质互认手续合作协议》,推动外籍人才社保对接,促进京津冀三地外籍人才流动。立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需求,在北京大运河森林公园边248亩的园区挂牌成立首都国际人才港,建立了包含国际学生在内的近11万人的国际人才资源库,吸引高端人才推动科技产业发展。[8]
(四)国际学生在华就业的挑战
第一,国际学生就业服务机构不健全。蔺映真等在探究东盟国际学生在华就业时指出,国内高校面向东盟国际学生的就业信息收集和发布渠道不畅通,导致东盟国际学生不能顺利地在中国就业和创业。[9]高校虽然建立了就业创业指导中心,但其主要业务是面向中国学生开展就业创业指导和管理服务。高校无法向国际学生宣讲在自贸区、高新区等就业或创业的具体要求,对学习结束后居留证件的办理不能做准确的说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为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好人才基础”,为来华留学工作指明前进方向,提供根本遵循。一些高校的国际学生管理部门积极转变观念,逐步开展国际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依托学校的就业创业指导中心获取企业需求信息,向国际学生发布企业招聘信息、组织企业宣讲会等。
第二,缺少开展就业教育的抓手。实行第二课堂学分制和创新学分制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手段,但是很多高校对国际学生的第二课堂学分或创新学分不作要求,导致国际学生缺少学习第二课堂相关课程或参与创新创业培训的内驱力。陆媛等认为,国际学生普遍没有建立提早规划学业发展和职业发展的意识,缺少个人发展的计划性,导致他们面临毕业后的人生选择时,对继续在华深造、就业,还是回国就业等问题无法形成清晰规划,不能把握机遇。[10]
第三,企业与高校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尚未建立开展国际学生在华实习以及开展国际学生校园招聘的长效机制。实习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培养职业意识,对于毕业生找工作尤其重要。加之对国际学生在华实习和勤工俭学在政策上缺乏细化的指导,如是否区分课程实习和就业实习等。高校管理者有国际学生实习或勤工助学是否影响学业进展、人身安全或违反法律法规等方面的顾虑,消极对待国际学生的实习或勤工助学需求,导致有些国际学生在华非法就业。
四、结论与对策
(一)SO策略:培养内驱力,提升就业硬实力
在我国不断改善国际人才就业环境的政策机遇下,国际学生要提升自身的内驱力,打造就业优势。一是培养职业规划意识。国际学生在入学时就要学会规划,主动了解国际学生在华就业的政策以及求职渠道,了解中国的法律法规,了解中国企业文化、职场信息与职业技能,了解意向企业单位招聘外籍人员的要求等,通过学习提升个人就业能力。二是建立多層次、差异化的能力展现形式。国际学生在华学习的第一要务是掌握专业知识,提升相关领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此外,考取汉语能力等级证书、参与学科知识竞赛、参与文化交流活动,有助于实现国际学生个人能力差异化发展和展示。因此,国际学生应该认真对待学校安排的校外实践活动,观察学习中国文化,了解中国的就业市场,不断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
(二)WO策略:了解区域就业政策与就业机会,提升对中国的认知和理解水平
一是感受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了解区域就业政策与机会。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下,京津冀三地产业疏解转移对接协作提速,加快形成区域产业链。截至2020年10月,中关村企业在津冀两地设立分支机构累计超8300家,北京流向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累计超1200亿元。[11]京津冀地区政府与企业可主动接触国际学生,帮助学生提升在华就业意愿,进一步明确就业意向。二是走进中国企业,建立对中国职场的初步认知。国际学生可以借助学校的实习基地、人才推介会等渠道,利用业余实践和假期开展专业课程实习或者就业实习,亲身感受中国企业的文化制度、企业环境、职业价值等,提升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
(三)ST策略:提升主动意识,发挥跨文化优势
国际学生的学习意识、行动模式和参与热情等直接影响到其人际交往状况和社会支持网的构建。国际学生应积极融入校园学习和生活,在与中国师生和其他国际学生的交往互动中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和学业顺利开展;同时,可细心观察、主动发现、借力人脉资源、寻找实习机会、积累工作经验。在课余时间里,国际学生可依托高校、驻华使领馆等提供的实践活动平台参与到公共外交活动中,发挥他们贯通中外的优势,拓展校外人际交往圈,建立广泛的社会网络。国际学生还可发挥他们与来源国的高校、企业、科研院所之间的联系,为中外高校、企业合作研究牵线搭桥,促进中外交流。
(四)WT策略:提升综合素养,端正择业心态
调查发现,拥有扎实专业知识、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国际人才往往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国际学生要发挥学习主观能动性,通过在校期间的专业理论课、专业实践课、实习来提升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积极主动参加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提升个人综合素养,为职业发展积蓄力量。国际学生通过参与学校举办的“职业生涯规划大赛”“面试与简历制作大赛”等活动,以及就业咨询服务,认识自我和培养职业规划意识。国际学生要理性分析自己,扬长避短,找准定位和发展方向,合理确立职业发展的短期和长期目标。
参考文献:
[1]文军,黄锐.移民政策的回归及其分析维度的建构:一项以国际移民研究为中心的讨论[J].天津社会科学,2013(2):59-64.
[2]刘宝存,张继桥.改革开放四十年教育对外开放政策变迁的历史考察[J].高校教育管理,2018,12(6):1-13.
[3]刘志民,杨洲.“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J].高校教育管理,2018,12(2):1-9.
[4]施拯.上海市外国留学生在华就业服务管理创新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9.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的通知.[EB/OL](2018-10-12)[2021-06-15].http://www.moe.gov.cn/srcsite/A20/moe_850/201810/t20181012_351302.html.
[6]胡金光,王娟,毛冬敏,等.电力专业来华留学生就业观分析及其对策[J].世界教育信息,2017,30(17):35-39.
[7]朱晓莹.外国留学生在京就业法律制度研究[D].北京:北京理工大学,2017.
[8][11]钟超,尚文超.一项历史性工程 一场深层次变革——写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五周年之际[J].全球商业经典,2019(2):78-85.
[9]蔺映真,刘方舟.东盟留学生在华创业的路径与策略[J].现代商贸工业,2015,36(21):59-61.
[10]陆媛,吴丹.新时期来华留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策略研究[J].世界教育信息,2020,33(12):28-34.
编辑 王亭亭 校对 朱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