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态文明教育进校园,入课堂,润心田

2022-05-30 10:48
教育·校长参考 2022年7期
关键词:文明生态语文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从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中国传统智慧,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朴素真理,再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绿色发展是中华文明传统思想的重要体现,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必然要求。从小学阶段培育生态文明素养尤为重要,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基于此,北京市昌平区昌盛园小学秉承绿色发展理念,承担了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校本研究专项课题“基于生态公民培育的课堂重构实践研究”,在课题的引领下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稳步推进。

◎ 立足语文教学实践,培育生态小公民

小学阶段是培育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基础和关键阶段,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世界公民,必须以祖国发展、生态发展为自己的责任,从小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刻准备着。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立足语文学科特点,求真务实,注重在教学实践中培育生态小公民。

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我坚持通过跨学科实践活动研究真问题,播撒生态文明种子,引导学生在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运用自己学习的多学科知识去发现身边的环境问题,并想办法帮忙解决问题,逐步培养善于发现、勇于思考、敢于担当的生态小公民。

例如,六年级第一学期开学初,布置安排所有任课教师在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以“蓝天为卷,绿水为诗”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开展为期一个学期的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一是以问题为引领,语文、数学、英语、美术、心理、道德与法治六个学科参与,各学科交互完成。任务分为走进自然和走进生活两大方向,旨在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方式。二是以任务为驱动,在课堂教学中尝试“学科分组”“任务分组”等多种方式,实现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同时结合活动前准备、活动中展示与交流、活动后评价的方式,把对生态问题的认识由原来的学科孤立,发展为学科综合性研究活动,拓展和深化学生对问题认识的深度和广度,渗透并强化生态价值观教育。

比如,语文、美术、音乐学科联合开展了以“自然之美”为主题的古诗文探究展示活动。全班学生分小组合作搜集祖国大好河山、四季美景的古诗词;组内交流选出最能体现自然之美的诗词,确定展示篇目;采用歌舞、吟唱、朗诵等形式,向同学们展示有大美而不言的大自然。在此基础上,英语学科带领学生走进家乡的风景名胜;课后应用探究中美术学科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把自己感受到的美景画到纸上,引导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感受颜料、画笔和纸张都来自大自然,是大自然给我们的美好馈赠,从而领悟到“我们必须行动起来,一起来保护大自然”;语文、心理学科通过演绎课本剧——《桥》引发学生的共鸣,学生决定设计第二年春天要进行一次植树活动,并提前做好了活动设计表;数学、科学学科以“汽车尾气危害大”的任务为驱动,引领学生走进生活,通过带领学生做实验、收集数据,计算出一辆汽车一年排出的有害废气比自身重量大3倍,再与语文学科相配合,指导学生完成了倡议书,倡议全校师生减少私家车出行,尽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用实际行动让天更蓝,水更绿,从而为环境问题做出自己的贡献。

本次跨学科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做生态小公民的热情,将绿色生态理念根植于每个昌盛学子的心中,树立了正确的生态文明价值观。打破了学科边界,形成了多学科联动教学模式,由知识到实践,让环保意识成为生活自觉,从学习者变传授人,将生态文明的种子播撒至社会各处。

综上所述,语文教师应立足语文教学实践,通过生态文明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学生作为小公民的主人翁责任感和社会担当精神,从而在求真务实中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生态小公民。

(文/张军燕)

◎ 春风化雨,待时而种

教育有时应该像春风,徐徐拂面,滋润万物;教育有時又应该像播种,一朝扎根,静待花开。没有种子,春风再和煦,也不会长出茁壮的苗木。在适当的时机,把不同的种子播撒在孩子的心中才是对教师教育功力的考验。生态文明教育亦当如此,如果教师只是在学生耳边吹吹风,而没有在学生心中播种子,那么环保意识也不过是停留在口头的“假文明”。只有深植于学生心中,让学生自悟、实践,才能在他们的心田里留下环保的种子,以期后续的绿意。

那么,怎样才能找到这个恰当的时机呢?《论语·述而》中讲“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教师只有在教学中找到这个让学生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刻,才能够给学生以启发,最终起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就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2课《桥》一课为例,谈一谈我是如何在学生心中埋下这颗生态保护之种的。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桥》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果断指挥,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村民们筑起了一座不朽的生命桥,表现了他无私无畏、英勇献身的精神。课文的结尾老村支书和儿子都被洪水吞没了。这样的悲剧对学生们的触动很大,在课前探究环节中有同学提出了这样的质疑:洪水从哪儿来?洪水的成因是什么?为什么今年夏天也是洪水频发? 课文学完了,这个学生的问题却没有得到解决,所以我决定利用“问题导向”,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洪水背后的生态问题。

于是,学生们通过搜集资料,发现洪水的形成和许多因素有关,其中包括土壤与地质情况、地貌特征、气候原因、人类活动的密集情况、防洪工程达标等因素。但是并不是一下大雨就出现大洪水,绿色植被可以充分吸收水分,大雨季节防止山洪暴发,干旱季节保湿涵水。据专家估计:10万亩森林的蓄水作用相当于一座200万立方米的水库;天然的大江大河可以疏通大水;与大江大河相连的大小湖泊可以调节水位。如果这些因素遭到人为破坏,那么就会出现一下大雨就形成水患的局面。长江上游的绿色植被被破坏,长江中下游的围湖垦田,才是长江水患愈演愈烈的两大根本原因。

大胆猜测,敢于创新

在了解了洪水与乱砍滥伐的密切关系后,学生们对《桥》一课中的洪水背景进行了大胆的猜测:这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村民们在经济利益的诱惑下不断地破坏森林资源,结果造成土壤的侵蚀,引起了水土流失,遇上了连续的降雨,才引发的这场洪水,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悲剧。那么,怎样才能减少这样的悲剧发生,怎样才能制住这只“洪水”猛兽呢?怎样才能让更多的人重视生态资源呢?

对此,学生们认为应该用一种冲击力大、警醒力强的形式来呼吁人们爱护环境。最终他们决定把这篇小说搬上舞台,通过课本剧的形式把这个故事展示给更多的人,引起大家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于是,他们开始分组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写作能力比较强的小组负责创作和修改剧本;动手能力比较强的小组负责服装、道具的筹备;最后在全班开展了海选小演员的班会活动。之后,在我的指导下,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紧锣密鼓地进行排练。半个月后,我们的课本剧《桥》终于和大家见面了。课本剧的最后,孩子们还发出了这样的呼吁:“老支书,您放心,您没修完的路我们接着修,您没种完的树我们接着种,我们会世世代代守着这绿水青山!”

我们还请信息老师将这台课本剧录制成小视频,制作成二维码,转发到社交平台,让更多的人可以关注到生态保护这一人类共同的主题。

有机结合,举一反三

通过分析教材,我们发现几乎每一册语文教材中都会涉及“生态保护”的主题单元。在六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中,环保主题被安排在了第六单元。演完课本剧《桥》后,学生的热情不减,所以我将第六单元的授课挪移到了第四单元后,将两个看似没有关联的单元有机结合起来。这种因势利导的学习,让本来生硬的说教变成了学生的自发需求。

第六单元的习作要求学生学写倡议书,大家不约而同地将主题锁定为“保护森林”。有了前期的资料调查和课本剧的排演,这封保护森林资源的倡议书完成得很顺利,每个学生的倡议书里都传递出深深的环保理念。从倡议书张贴在班级宣传角的那一天起,学生们开始自发身体力行地践行着环保理念。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锻炼了他们的写作能力、小组合作能力,最重要的是让生态保护的意识深深地扎根于孩子们心中,并通过课本剧的形式将这种环保意识传播开来,让孩子们离具有可持续学习力的现代化生态小公民更近了一步!

这就是播种的过程,因时而动,因势利导,种子一旦发芽,在阳光雨露的滋养下,终有参天之日。

(文/韩晓娇)

◎ 聚焦单元人文主题,渗透生态文明素养

语文作为小学教育中课时占比较大的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质,不仅要求学生借助语文学习语言文字,进行社会交往,还强调对于人文素养和精神价值的提升。语文学科与生态文明教育密不可分。在生态文明教育中,语文学科的这些特质决定了它能够很好地承担生态文明教育的任务。

部编小学语文教材框架结构恰恰也是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设计单元主题的,教师可以抓住“人文主题”渗透生态文明教育。教材中人文主题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而“自然生态”这一单元主题在教材中占到了21%左右,更在其中反复出现而且贯穿了小学阶段十二册语文教材。这些课文文质兼美,拥有丰富的生態元素,饱含真挚的生态情感,是综合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生态素养的良好载体,更是渗透生态文明教育很好的切入点。本文以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浅谈如何聚焦单元人文主题来渗透生态文明素养。

以导读页为切入点,初步建构自然之美

在新单元教学之初,教师不能急于进入第一篇课文的教学,而要先研读单元导语,帮助学生整体建构人文主题,初步渗透生态文明教育。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导读页上方,王维的一句诗“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和整页纸上铺底的一幅国画作品自然融为一体。我引导学生想象王维“诗中有画”的诗风和这幅国画,在头脑中形成人与自然的和谐画面,感受这一单元的人文主题——自然之美。

在导读页的右下方的语文要素是: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推荐一个好地方,写清楚推荐理由。由此,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通过本单元四篇课文和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板块的学习,利用边读边想象去感受自然之美,从而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以文本内容为核心,品读感悟自然之美

四上第一单元编排了《观潮》《走月亮》《现代诗二首》《繁星》四篇课文,都是描写自然界的美景,画面感很强。为此,教学文章时,我注重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去感受文字之美和情境之美。

例如,《观潮》一课的第三和第四自然段描写潮来的过程,作者从声音、样子两个方面重点描述了潮来时的景象。连续的画面,既富有动感,又带有声音。教学这两个自然段时,我先引导学生读课文,然后抓住文中的一些重点语句,如“传来隆隆的”“出现一条白线”“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等,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想象画面和相关图片、视频,营造情境,帮助学生想象,去感受钱塘江大潮雄伟壮观的景象。最后,再让学生带着这样的情感去朗读课文,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自然而生。紧接着,我又把课后第三题刘禹锡的《浪淘沙(其七)》随机引入课堂学习。这样古诗与现代文完美无缝对接,互相促进,互相激发,这种“自然之美”的力量渗透到了孩子们的心中。

以口语交际、习作板块为抓手,童言抒写自然之美

口语交际和习作板块以“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实践体验”作为教学宗旨,倡导学生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从而涵养学生的自然情感与生态情怀。

这一单元的第一部分先创设了人与自然亲密接触的种种情景,以唤醒学生的美好体验。接着,在“口语交际”板块中用四幅图片形象直观地展示了人类破坏环境的行为——乱扔垃圾、乱排污水、乱排废气、滥砍滥伐,与美好的体验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有助于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打开思路,进一步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性。上课伊始,我先让学生回忆本单元学过的课文和欣赏过的大自然美景,与教材中的四个图片进行对比,以此引发学生的思辨——我们身边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环境问题?让学生在经历“合作交流—发现问题—提出建议—课后实践”的过程后,提出解决环境问题的简单易行的做法,如超市购物请你用布袋,外出就餐时少用或不用塑料打包盒等等。最后,布置课后实践作业让学生把提出的建议张贴到学校、社区等地方的布告栏中。这样学生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不仅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更把保护环境行为落到了实处,生态文明意识也根植于学生的心中。

写作的过程其实也是学生关于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思考过程。在前面几部分的教学中,我充分挖掘美好的生态元素,引领学生善于发现大自然无穷无尽的美。在“推荐一个好地方”的习作板块,学生自然会抓“景色美”这个“特别之处”,推荐理由更充分,也让“好地方”更具有吸引力!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要依托统编版教材的特点和优势,聚焦语文要素,紧扣人文主题。在进行学生语言文字建构运用能力的同时,也要巧妙渗透人文教育,以生态文明与环境教育为切入点,让每一位学生全面发展。

(文/丰志奎)

◎ 生态文明教育在道法课堂中的渗透

小学低年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还比较欠缺,在这个阶段开展相关教育,符合学生成长的长远诉求。教师借助道德与法治课程,及时引入生态文明观念、设置生态文明活动,从不同视角开展教学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生态文明意识。小学一二年级学生思想较为单纯,教师要从起始年级展开生态文明意识渗透,通过多重教法改进,完成对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养的重要教学目标,适时启动生态文明教育,给学生带来丰富的生态文明认知。

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以生活为基础,最终也应该走向生活。道德与法治是小学必修课,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前提,能够更好地将生活与课程结合起来,促进未来实践。因此,教师应通过生活中的相关事例,引导学生理解课堂知识,思考生活与教材的联系,在课堂上展示生活内涵,帮助学生回归生活,从而更好地适应生活。

挖掘教材中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

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关注生态文明建设,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深入挖掘教材中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让学生对生态文明有一定的了解。

例如,在《我是一张纸》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搜集纸张的制作过程,让学生了解到纸张来之不易,通过数据对比告诉学生如果每天节约一张纸会产生怎样的价值,培养学生节约用纸的意识,让学生意识到节约用纸对自身、对自然环境、对人类和整个地球的积极意义。

又如,在《小水滴的诉说》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视频展示各个国家因为水资源的缺乏给人们带来的各种影响,引导学生畅谈身边水资源浪费的现象,讨论节约水的妙招和水的多种利用方法。针对有学生在课堂上表示“自己家里有钱,可以不用节约水,想怎么用就怎么用,浪费点没关系”的错误认识,教师和学生进行双边学习,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绪,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表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

将实践活动融入小学道法课程

以课堂为阵地,深入挖掘,将课外资源应用到课堂上,能够让学生真正在实践中学习,拓展和补充环境知识,增强环境意识,使知识融入生活。例如,将“垃圾分类”的相关内容引入课堂,让学生通过思考和实践掌握垃圾分类的准确方法,从而有效指导和规范学生在家、在社会中的行为。课堂上带领学生借助多媒体视频学习废弃物分類方法,使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学习,掌握废物分类和环境保护的知识,为其环境和道德观念的形成奠定坚实基础。不仅如此,学校还积极引导学生在家做宣传带头人,让身边的人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学生带着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积极化身社区小小志愿者,分发环保宣传材料,宣传环保知识,传播环保理念,清理白色垃圾,激发环保意识,从而实现在生活实践中的发展。

又如,在《我们小点声》的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懂得在公共场所要控制说话音量的意义,掌握控制自身音量和提醒他人控制音量的具体方法。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借助音频,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吵闹声,从而引发关于吵闹环境不良影响的思考。这样,学生就能知道吵闹的校园环境会让人心情不悦,影响大家的学习和生活,因此在教室、图书馆、礼堂等这样的公共场合,都应该小声说话,不打扰别人。教师通过一个个噪声音频的呈现,将学生的视野拓展到校园外的公共场所,在此基础上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思考并懂得在公共场所小声说话是文明的做法。

人类可利用的资源相对有限,珍惜自然资源就是珍惜自己,珍惜地球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存空间。在小学阶段帮助学生树立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观和良好的环境意识,能够为今后人们环保意识的普遍提高提供良好基础。而将环境意识牢牢印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也是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职责所在。因此,教师要坚持强化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在增强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我国现代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

(文/沈洪鹏)

◎ 将生态文明融入语文课堂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自然、适应自然的过程中所创造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物质生产和消费方式、社会组织和管理体制、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以及资源开发和影响方式的总和。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着眼孩子的一生发展,是对当前教育教学提出的新要求。而学校教育是主渠道,教师是关键。要让生态文明走进课堂,教师就要善于抓住每一个教育契机,寓教于课堂,在孩子心中种下生态文明教育发展的种子,用愚公移山的精神创造美好的生态文明。

挖掘书本中的动物之趣

在美丽的地球上有许多可爱的动物,他们是人类的朋友,给我们增添了无穷的乐趣。我们与动物同处一个世界,只有与其他物种同呼吸、共命运,才能维持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新时代的小学生应该关心、爱护、保护动物,而教育者则应通过生态文明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具有社会担当精神的接班人。

课前调查 生活中你喜欢小动物吗?愿意和小动物交朋友吗?真正了解小动物吗?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是喜欢小动物的,也喜欢和动物成为朋友。

走进课文 在小学课本中有许多名篇佳作都通过描绘动物彰显惟妙的纯真和无限的童趣,如《咏鹅》《江南》《动物王国开大会》等。对此,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进行教育,让学生在学习中感悟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认识到动物是“生命”,人类和动物共同构建了缤纷灿烂的生物多样性,彼此是平等的。

课本剧表演 著名教育学家洛克曾经说过:“最好的教育就是将学生的学习变为游戏,使学生在游戏中学到知识。”课本剧表演对于提高学生应用语文的能力及提高教学效率都有重要作用。为此,我们尝试将《动物王国开大会》《我们是朋友》等课文搬上舞台,通过课本剧的形式把这个故事展示给更多的人,让更多人喜欢小动物,想和动物交朋友。

课后延伸 课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喜欢的动物写出来、画出来、演出来、唱出来,通过各种形式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对动物的保护欲。同时,教师应适时引导学生不仅要有意识还要有行动,如善待小动物、不伤害它们等等。

抓住课文中的自然之美

语文教师在教学与风景有关的课文、诗歌时,可以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课文阅读领略祖国的辽阔和壮美,领略不同的民族风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激发学生对家乡的喜爱之情。一是结合文中插图,想象画面。跟随作者一起登上鹳雀楼,一起去庐山看瀑布,欣赏诗人描绘的美景。诗词中那些如画的风景,处处都有自己的特色,在历代文人墨客的眼中更是繁花锦绣,有山水风情,有亭台楼阁,有鸟语花香,更有数不尽的人文趣事和文化传承。二是通过画家乡、唱家乡、赞家乡、设计思维导图等方式激发学生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通过情景剧表演,激发学生认识家乡的渴望和赞美家乡的热情。三是通过观察、访问、调查等探究活动,带领了解家乡的生态环境,倡导学生保护家乡,在增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综合能力的同时,帮助他们形成关注与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意识,成为一名合格的生态小公民。四是通过制作宣传语、对未来家乡的畅想等具体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坚定学生未来建设美好家园的决心。

全学科渗透,落实在行动

部编版二年级科学学科安排了种植的内容,学生兴奋地撒下希望的种子,耐心地管理一棵棵稚嫩的幼苗,每天都耐心呵护它们成长。以此为契机,我组织学生开展了一节口语表达课,请学生围绕“怎样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说一说喜欢什么样的生活环境。学生们七嘴八舌,但大致都认为应该是绿色舒适的环境。怎样创造这样的环境呢?学生们纷纷发表建议:发现垃圾随手捡起来;在社区领养一棵树,按时浇水;和家长利用周末当社区志愿者,引导人们文明遛狗,不乱扔垃圾;和家长在社区做垃圾分类引导员,倡导垃圾分类……孩子们眼睛里泛着光芒,这就是希望的力量,正是这样的点滴行动逐地变成学生的自觉行动。

学生是未来的主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都要让他们的延续。生态文明教育是一种意识、一种理念与一种生活方式。因此,教师应积极利用教学资源,鼓励学生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活动,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关心自己,关心学校环境,关心社会与国家,关心世界,为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林雅洁)

◎ 例谈语文学科中的生态文明教育

生态文明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支撑并实现着生态文明建设。学校是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主阵地,学生是生态文明教育的对象,而教师则肩负着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的主要职责。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高质量的生态文明教育呢?

挖掘教材,寻找生态文明内容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生态文明教育素材,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态文明内容,掌握其蕴含的生态文明教育思想。第一学段四册书涉及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共有七个单元,重点集中于“四季”和“自然之奇妙”,应注重引导学生欣赏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之美;第二学段集中展现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单元增多,重点培养学生利用观察力发现美、感受美,同时增加有关动物文章的比例,注重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的情怀;第三学段生态文明教育内容主要出现在课文和习作之中,教材相关单元主题内涵丰富,是在前两个学段基础上的深化与延伸,强调的不仅是产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情感,更是反思自我行为、寻求问题出路的正确价值观的培养。

通过分析语文教材中的生态文明内容,教师将教材放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范畴进行重新审视,积极挖掘语文教材的价值,从而正确认识教材、运用教材,在语文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生态文明相关知识与理念,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生态素养。

课堂教学,指导学习生态知识

生态知识包括生态学基本知识、人类社会与生态关系知识和生态问题及生态保护知识。这三类知识在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体现就是关于动植物、空气、水、阳光等方面的相关知识,人类生活方式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自然灾害、生态破坏问题及成因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这些生态知识巧妙融入语文教学,帮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认识动植物的特性、自然现象的成因及人类政治、经济、日常生活等与生态环境的密切关系。例如,通过教学《棉花姑娘》一课让学生了解燕子、啄木鸟、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害虫的生态常识,明白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制衡的道理;《昆虫备忘录》介绍蜻蜓、苍蝇、瓢虫、独角仙等几种常见昆虫,抓住鲜明特征描写,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迅速认识这些昆虫;《鸟的天堂》一课描写了一棵茂盛富有生命力的大榕树,有许多鸟在这树上做巢,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当地人和游客对榕树和鸟的欣赏却不打扰是一种切实的尊重,也在告诉所有孩子“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必要性。

总之,教师要善于抓住每一个生态文明教育的渗透点,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生态知识,也为树立生态文明价值观奠定基础。

设计活动,树立生态文明意识

统编教材中的课后练习、口语交际及习作涉及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多而广,教师应结合课程要求设计主题丰富、可操作性强的实践活动,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养成生态文明习惯。例如,统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与环境”口语交际板块以当前环境危机为课题,要求学生围绕周边环境问题和怎样改善两个问题展开学习。教师设计了“生态小公民前测问卷”,并确定以“垃圾分类”为研究问题,開展以“我为垃圾找对家”为主题的项目式学习活动。首先,教师带领学生制定项目计划,制作“垃圾分类的原因”“垃圾分类的方法”“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三大主要内容的活动手册。其次,教师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按照学生的实际能力进行分组,组织并带领小组成员通过书籍、报刊、电视、网络等,收集整理“垃圾分类”有关资料、图片、政策等相关内容,经全组成员商讨后,派代表在全班分享本组的学习成果。最后,教师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将学习结果转化成可视化的成果:有的小组将自身的垃圾分类实践过程用科学的方法记录下来,探讨如何让垃圾转变成公共资源;有的小组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提出了垃圾分类小妙招;有的小组将从可回收物中收集来的纸箱、绳子、瓶子进行手工创作;有的小组在垒球上贴上各种垃圾的标签,在体育课上开展“垃圾分类”趣味运动会;还有的小组设计出“我为垃圾找对家”倡议书,亲自走进社区分发,结伴走上街道去宣传……

多样的实践活动可以开拓学生学习空间,在真实情境中为学生增加生态文明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强化生态文明教育的成果,是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途径。

联结生活,践行生态文明行为

在语文教学的点点滴滴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那么学生就会在日常生活中从节约用水用电、正确垃圾分类、珍惜粮食和书本做起,学会保护环境,减少对地球资源的破坏。生态文明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引导学生在掌握生态文明知识与理念的基础上,将其内化为自身的思维方式并外化为稳定的行为习惯,实现知行合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将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深刻的影响。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堂和各种实践过程中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态行为习惯,不断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并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文/王晓梅)

◎ 体育课堂中的生态文明教育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育人全过程,是教育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这样才能为未来培养具有生态文明价值观和实践能力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要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育人全过程,学校教育是主渠道,教师则是关键。从新时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高度出发,生态文明教育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需要不断创新,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的未来。

整体设计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自然融入生态文明教育

生态文明教育是价值观念的教育;是顺应自然的人性的教育;是以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基本宗旨的教育。体育教学可以借助学科优势,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育人全过程,发挥生态文明教育的独特作用,在不断增长见识和增加体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未来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能力。具体教学中,我基于《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的内容与要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化课程育人导向,着重关注学生核心素养下的关键能力培养,重视育体与育心、体育与健康教育和生态文明教育相结合,落实“教会、勤练、常赛”的一体化教育,加强课程内容的整体设计,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特别是,注重唤起学生对生存环境的关注,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珍爱生命,树立公共卫生意识与生态文明观念,将创建生态文明的教学理念融入体育课堂教学,从而引导学生积极创建生态文明社会,加快学生可持续学习能力及可持续学习素养的形成。

将生态文明教育合理渗透到体育活动中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主要渠道之一。要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就要在遵循体育教学大纲要求的基础上,不断丰富教材的内涵和外延。同时,不断丰富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拓展教育途径,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对此,我校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五育并举,强化以体育人,倡导快乐体育,秉承“无体育,不教育”,以“立足六年,着眼一生”的办学理念积极将生态文明教育合理渗透到体育活动中,并开展了以冬奥会环保理念、绿色低碳、垃圾分类等情境为主题的体育活动。例如,在“障碍跑——选拔冬奥环保小卫士”一课的教学中,我将生态环保、绿色低碳理念与体育教学有机整合,教学中在小垫子上粘贴多种代表白色垃圾、有害垃圾、浪费水电等标签,并设置不同难度的障碍物,通过选拔冬奥环保小卫士导入与游戏,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各类污染现象并非单一危害,更会危害到人类生活所必需的大气、土地、水源、食物(动植物),最终会危害到人类本身,以此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环境污染的危害,引起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关注。

在可持续发展的体育活动中获得发展

体育不仅是一门学科、一项专长的培养,更是对学生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永无止境的运动精神和陪伴一生的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因此,我校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掌握锻炼身体方法、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为重点,以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增强综合素质为目标,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积极推动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与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在体育教育教学中落实生态文明教育是为学生准备未来的工作。我们积极创造学生健康成长的空间,帮助学生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促进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可持续发展理念、生态文明意识等核心素养的形成,形成有益于生态文明的绿色价值观,帮助他们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为实现“健康中国”“体育强国”作出体育学科的贡献。

总之,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生态兴则文明兴,我们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从新时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高度出发,不断创新生态文明教育,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

(文/李长海)

◎ 依托教材,渗透生态文明理念

生态文明教育旨在引导学生全面看待生态文明问题,提高学生处理生态问题的能力和领悟生态知识的水平,形成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和生态伦理道德,养成关注生态环境的良好习惯。作为生态文明教育的主阵地,北京市昌平区昌盛园小学积极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各学科依托教材,根据学科特点,整合课堂内外的资源,倡导绿色创意、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鼓励每一位昌盛学子在建设生态文明校园的进程中,争做一名重要的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与社会携手同行,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

语文学科

语文统编版四年級上册第一单元的“口语交际”内容是“我们与环境”。要求学生围绕下面的话题进行交流:我们身边存在哪些环境问题,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有什么危害?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可以做些什么?讨论后可以选出十项简单易行的做法,印成保护环境小建议十条张贴在学校、社区等地方的布告栏。在这一主题的引领下,语文教师设置了“调查走访,发现问题”“建构体系,群策群力”“实践活动,知行合一”三大驱动任务,层层递进,由文本到实践,由输入到输出,由课内到课外,通过学习评价量规,全程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分阶晋级完成任务。组织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通过实地访谈、主题演讲、策划活动,将静态的文本学习转化为动态的探究实践,交流项目学习成果,并展开环保实践活动,宣传和推广改善环境的有效措施,在提升学生学科素养的同时,增强环保意识,培养学生面向未来思考的能力。

数学学科

教学数学学科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时,教师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计算“一条步行道,全长1000米,每隔200米有一个垃圾桶,要放几个垃圾桶”。学生计算时,也一起讨论,隔多少米放一个垃圾桶合适。在学习讨论中,将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环境与文化可持续发展实际问题能力。

科学学科

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有关于“多样动物”的内容。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开展了“珍爱身边动物”的实践活动。通过观察、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等多种方式了解身边动物的居住环境、饮食活动、本领、身体特征等。通过探究式学习,提高了学生收集、整理、运用信息的能力,提高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自我与珍爱动物关联的能力,增强了责任感和社会道德意识,从而使学生能够从科学的角度去思考怎样饲养小动物,用他们所学到的科学知识保护小动物。

劳动技术学科

劳动技术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是“塑料编制”,教师不仅教给学生塑料编制的基本技巧和方法,还告知学生要保护环境,倡导学生收集废旧材料编制环保袋,减少使用塑料袋。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搜集家中的废旧物品,编制成了环保袋,让家长提去购物,引来周围人的夸赞。通过劳动制作,不仅培养了学生收纳、整理的习惯,还增强了学生废物再利用的意识。

道德与法治学科

道德与法治教材四年級下册有关于爱家乡,为家乡未来的发展出谋划策的内容。教师就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走进昌平城区网红打卡地——滨河公园,观察公园现在的样貌,采访在此游玩的百姓,结合现实,发挥想象,仔细思考,写出自己理想中的滨河公园未来的愿景。学生们纷纷为家乡的发展献出金点子,也把生态文明的理念融入其中。

生态文明教育就像涓涓细流,润物无声地流淌进学生心田。未来我们将继续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观念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使他们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并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从而影响身边的人。

(文/徐雪玲)

◎ 将生态文明融于体育品格培养中

生态教育是一个人一生中顺应自然的人性教育,是人类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创建生态文明社会的需要,将生态学思想、理念、原理、原则与方法融入现代全民性教育的生态学过程。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由体育精神、运动实践、健康促进三个维度组成,并具体划分为体育情感和体育品格;运动能力和运动习惯;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六大要素。其中,体育品格是以往经常被忽视的部分。它涵盖了文明礼貌、相互尊重、团队合作、社会责任感、正确的胜负观等方面,但并非只包含这几个方面,而是这几个方面在学生的体育学习与锻炼中具有较为核心的地位。如何将生态文明教育渗透于体育品格(相互尊重和社会责任感)培养中是本文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通过培养尊重意识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北京市昌平区昌盛园小学一直以尊重教育为核心实施生态文明教育。而对于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和锻炼而言,相互尊重涉及几个方面:一是尊重自己。要看得起自己,充分肯定自己在班级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中的地位,不要因为自己的运动技术水平低感到自卑而轻视自己,因为普通学生的体育学习和锻炼不是竞技运动比赛,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出成绩,积极参与运动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形成终身体育锻炼意识才是目的。二是要尊重他人。每个人都可以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要充分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不管是对抗性比赛还是个人表演,体育运动中都有队友或对手存在,即使暂时存在竞争的关系,但在公平竞争的基础上对他们表达尊重是基本的要求,绝不能因为自己水平高而看不起水平相对低的队友或对手。同样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每个人都可以尽自己不同的力量去宣传、践行生态绿色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三是要尊重环境。体育运动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包括运动场地、运动器材、周边环境。在进行体育运动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对环境具有尊重之意,严格遵守运动场地使用条例,保护好场地,珍惜爱护运动器材、延长它们的使用寿命,以达到节能的目的,保护好周边运动环境,及时清理垃圾,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环保意识,保持运动环境良好,愉悦大家身心。人文环境包括体育教师、比赛裁判、工作人员等。体育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同时又扮演着多重角色,尊师重道是每个学生都必须养成的意识。裁判是比赛规则具体化的执行者,不管裁判的判罚是否完全正确,即使存在判罚失误之处,个体在场上也要保持足够的尊重,如果存在异议可以在赛后进行申辩,但绝不能辱骂甚至打骂裁判。工作人员如体育场馆的守门员、器材收发员、场地清洁人员等,他们虽然不直接参与比赛,但却默默无闻地发挥着重要作用。学生很容易对这部分个体产生忽视甚至轻视,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他们给予充分的尊重。引导学生尊重环卫工人、环境保护者及社会各行各业的人。

通过培养社会责任感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社会责任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小学生在体育学习中要具备良好的责任感;二是能够将体育学习中具备的责任感迁移到日常节能减排生活中去,从而产生良好的社会行为。对于前者,学生需要坚持正确的价值观,能够坚守正义的原则,始终愿意为他人作出奉献和牺牲。对于责任感的迁移,在某种程度上超出了体育学习或锻炼的范畴,但却是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重要目的。“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大力实施节能减排,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将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不断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就。但也要看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仍然面临诸多矛盾和挑战,生态环境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要引导学生带着在运动中培养的责任感进入社会,面对社会中的不文明现象时要敢于制止,义务承担责任,为社会风气优化作贡献。

通过学科融合将生态文明教育思想渗透于体育核心素养——体育品格培养过程中,个体在体育运动中所体验到的优良品格,将会激发个体的内在潜能,使个体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层面产生共振,而这种共振效果又将通过体育运动实践而外在表现出来。因此,体育品格的这种“导引性”有助于激励个体良好行为的养成,对于维护人与社会安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关键的作用。

(文/由长龙)

(作者单位/北京市昌平区昌盛园小学)

猜你喜欢
文明生态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生态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