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向前 侯存龙
摘要:肥城汉代画像祠堂是典型的“孝堂山样式”。文章对汉代画像祠堂的保存状况、年代与分布进行论述,并就肥城汉代画像祠堂进行重点介绍与深入分析。首先根据祠堂的基石(供案石)位置将其分为两类;其次根据画像内容将其分为升仙与仙境和镇墓辟邪两大类若干小类,并对其进行解释;最后对王次工匠集团的“孝堂山样式画像祠堂”作出研究,对其艺术特点、流行区域和活动时间进行分析。
关键词:肥城;画像祠堂;王次工匠集团
由“庙祭”到“墓祭”是中国古代丧葬制度的一次重大转折。中国古代墓葬制度可归纳为“周制”“汉制”和“晋制”三个发展阶段。从“周制”到“汉制”,表面看是墓葬形制由“棺椁墓室”向“宅地化墓室”的变化,深层次体现出的则是祭祀制度由“庙祭”到“墓祭”的重大转变。墓祭、墓祀的出现,需要一处固定的场所,这便催生墓地“祠堂”的出现。墓祭场所或墓地祠堂在战国时或已出现,从殷墟妇好墓等考古出土材料看,其年代可能更早。两汉时期墓祀制度更为普遍,祠堂建筑进一步发展,公元58年,汉明帝设“上陵礼”,进一步推动墓地陵园建筑的发展。刘尊志将汉代墓地祠堂分为砖(石、土)墙瓦顶祠堂和石祠堂两大类,而石质祠堂大多刻有精美画像,称之为画像祠堂。
一、研究背景
画像祠堂是画像石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与画像石室墓不同,因其兴建于地上、暴露于地表,因此自建造之初便受到世人重视。享誉海内外的武氏祠、孝堂山郭氏墓石祠、朱鲔石室等,更是历代金石学家的研究重镇。
目前,全国出土的画像祠堂有200座以上,根据开间数量可将其分为单开间、双开间和三开间三种形制,年代最早的画像祠堂构件出土于汶上县的“天凤三年路公食堂画像石”,现藏于山东博物馆。1997年,东平出土居摄三年(8)立柱,采用凿纹地凹面线刻画一门吏,虽未发现祠堂构件,但考虑到汉代陵园建筑配置,此墓大概率设有画像祠堂。皖北地区早年曾出土一抱鼓形祠堂构件,阴线刻人物拜谒图像,人物施麻点,刻画风格、雕刻技法和曲阜东八宝山画像石椁墓相近,该墓年代约为新莽至东汉早期。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全国陷入长时间的战争浩劫中,地面建筑多数遭到摧毁,老百姓流离失所,也失去了建造画像祠堂和画像石墓的条件。因此,笔者认为,画像祠堂的流行年代,约为黄巾起义之前的公元1至2世纪。
目前,画像祠堂的分布集中在北至泰山山脉、南至淮河、西至华北平原东部、东至大海的苏鲁豫皖交界地区。根据其雕刻技法、刻画风格和画像内容的差异,大体可以分为四个区:1.以长清、平阴、肥城为核心的鲁中地区,主要是孝堂山样式的画像祠堂;2.以嘉祥为核心的嘉祥地区,又可以分为武氏祠——宋山样式和五老洼样式;3.以滕州、邹城、微山为核心的鲁南区,又可分为桑村样式、东戈样式和邹城样式;4.以徐州、宿州为核心的徐宿区,又可分为徐州样式、皖北样式和褚兰样式。
二、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肥城地区的汉代画像祠堂,肥城现属山东泰安,两汉时均为肥城县,西汉属泰山郡,东汉属济北国。与平阴实验中学、孝堂山郭氏墓石祠一块构建了汉代画像祠堂中的“孝堂山样式”,而肥城地区出土的画像祠堂,是这一样式画像祠堂中年代最早的,对于探究孝堂山样式画像祠堂的文化内涵有重要意义。肥城地区出土的画像祠堂数量不多,目前能确定为祠堂构件的,仅4块祠堂后壁画像石:
1.肥城桃源镇杨庄村永平十一年(68)祠堂后壁
民国初年出土于山东肥城桃源区西里村,现藏肥城市博物馆。高89、残宽74、厚20厘米,青石质,左半部分残,下部保留部分糙面,用于与底板构结,最高处约28厘米。
2.肥城桃源镇杨庄村永平十六年(73)祠堂后壁
与永平十一年画像石同时同地出土,现藏肥城市博物馆。高90、宽165、厚20厘米,青石质,保存基本完好。下部保留部分糙面,用于与底板构结,最高处约28厘米(图1)。
3.肥城栾镇村建初八年(83)张文思为父造祠堂后壁
1956年发现于山东肥城县(现肥城市)西南王庄公社栾镇村一座古墓中,现藏于山东博物馆。高78、宽149厘米,青石质。该画像石为墓葬藻井的东盖顶石,是一块典型的祠堂后壁画像,與墓葬其他画像风格迥异(图2)。
4.与建初八年画像石同出画像祠堂后壁
与上述画像石同出一墓中,为墓葬前室东壁用石,现藏于山东博物馆。高87、宽147厘米,青石质。
根据画像石的保存状况,可将这4块画像祠堂进行复原,根据基石(供案石)的建造位置,将其分为两型:
A型:基石(供案石)内置。杨庄村永平十一年和永平十六年画像祠堂属于这一类型,基石(供案石)放置于祠堂左右山墙和后壁内部空间。
B型:基石(供案石)外置。3、4画像祠堂属于此类型,其基石(供案石)设置于祠堂山墙和后壁之下,承接祠堂。
在汉代丧葬理念中,使用画像石的并非王侯贵族,大多数是下层官吏或地主豪强,偶尔有官秩两千石的官员,这一点在汉代考古资料中已经基本得到证实。肥城出土的汉代画像祠堂,均为单开间小型祠堂,张文思父这一批使用者,应与“卒史安国”地位相当,为基层官吏或地主富农。
三、画像分类
画像的分类涉及风格、技法、色彩、格套,也包括图像赞助者和创作者的思想形态意识。笔者以祠主及其子孙意愿为出发点,将肥城画像祠堂内容分为升仙与仙境、镇墓辟邪两大类,其中升仙与仙境又可分为升仙、诸神、墓主仙境生活和历史人物故事四小类。
(一)升仙与仙境
1.升仙
璧纹、穿璧纹。自春秋战国开始,玉璧作为纹饰开始大量应用在宫殿和墓室装饰中。两汉时期,玉璧更为时人所重,甚至出现了穿璧纹、璧翣纹(绶带悬璧)等。肥城画像祠堂后壁,均以连璧纹为装饰外框。
车马出行。车马出行是汉代画像石最常见的内容题材,建初八年画像祠堂出现的车马出行分为三类:
最前方:轺车车马。《释车》言:“轺,遥也;遥,远也”,画像石椁中常见“伯乐相马”的画像。其后:鱼车出行,三鱼驾驭一辆轺车。最后:麒麟出行,麒麟自古即是祥瑞征兆。因此,这一队车马出行,刻画的便是墓主人死后升仙的画面(图3)。
凤鸟。凤鸟亦称凤凰、鸾鸟。凤鸟仙境的象征,见凤鸟意味着已经升入仙境。鸮是猫头鹰的总称,自古被认为是不祥之兆,但在四号画像祠堂阙身,立有一鸮。有汉一代,鸮这种生物,人们对其的认知是极为矛盾的,即是丧鸟,同时可以升仙,因此鸮是可以沟通生死的。故而,出现在祠堂中的鸮,墓主已故去,其乃是沟通天地的神鸟。
2.诸神
伏羲、女娲。肥城汉代画像祠堂是以楼阁双阙为核心的,在楼阁双阙旁侧,伏羲、女娲分执规矩,“以理海内”。伏羲、女娲最早的形象出现在汉代画像石椁墓西王母仙境中,与马首人、鸡首人共同拜谒西王母。在滕州马王村侧板画像中,伏羲、女娲也是作为诸神出现在仙境中,与肥城画像祠堂表现的意义相同。
瑞兽。瑞兽是祥瑞的标志,肥城画像祠堂中,在主题图像的空白处刻画了大量的瑞兽,如猴子、乌龟、水鸟等,反映了墓主人死后在仙境的生活状态。
3.墓主仙境生活
交战。张文思为父所造建初八年祠堂,楼阁一层张文思父头戴冠帽,端坐于凭几后,身旁侍者持戟而立,厅堂正中悬挂一弓箭,由此可以推断,张文思父极有可能是一名“都尉官”,专门负责镇压农民起义。
乐舞百戏。祠堂画像中出现的乐舞百戏题材较多,主要有建鼓、横笛、吹排箫、吹笙、鼓瑟等。汉代是乐舞百戏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无论是郊庙祭祀,还是宴请宾客,抑或是丧礼,都需要有乐舞为伴。
狩猎。肥城汉画像祠堂中多处刻画祠主外出狩猎的画面,其中还有部分渔猎的场面,反映了仙境生活的多彩多姿。
4.历史人物故事
历史人物故事刻画于永平十六年画像祠堂,由于石面风化严重,可辨识的主要是孔子及其弟子。可见在该地区,儒家思想盛行数百年,孔子及其弟子已经是圣人般的存在。
(二)镇墓辟邪
鹤啄鱼。多数研究者认为鱼多籽,鸟衔鱼是生殖崇拜的象征,而在苍山元嘉元年(151)汉画像石墓中,题记有“龙爵(雀)除央(殃)鹤噣(啄)鱼四”,意思就是龙、雀与仙鹤衔鱼,均为除殃辟邪的象征。因此,在此处,笔者将其归类到辟邪的范畴。
斗虎。刻画于建初八年画像祠堂左阙左侧,一武士持戟斗虎。汉人认为虎为阳物,画虎于门可以抵御邪佞。汉代虎灾成患,因此刺杀猛虎更是为了保卫祠主生活。尤其是此祠堂画像,刻画猛虎正欲通过天门双阙,进入厅堂,武士持戟奋力搏杀,履职尽责,保卫祠主不受猛兽侵袭。
守犬。建初八年祠堂和四号祠堂,均刻有守犬。守犬即是守家护院之犬,在四号祠堂一楼大厅,还刻有杀犬的图像,即为文献记载中的“食犬”,为祠主庖厨所用。
四、王次工匠集团
画像石的制作者,在画像石题记中,有“良匠”“师”“石工”“画师”“刻者”“工”等不同的称谓,笔者认为将其称之为“工匠集团”更为合适。而“工匠集团”的诞生,大约出现在新莽前后的鲁南苏北地区。这一时期,鲁南苏北地区画像石椁墓发展至成熟时期,格套化的画像石开始出现,画像石逐步向作坊模式化方向发展,也产生了画像石的第一批“工匠集团”。而为张文思父建造画像祠堂的“王次”,是目前所见画像石题记中,出现年代最早的工匠集团。王次并未在其名字前面加里籍,因此王次工匠集团应属于本地工匠集团,主要服务于济北国这一区域。
1.艺术特点
①雕刻技法:磨面阴线刻或凹面线刻。雕刻技法是画像石刻画最直接的体现,磨面阴线刻是王次工匠集团区别于其他工匠集团最显著的特征。
②画面布局:画面以菱形纹和连璧纹为边框,以楼阁双阙为中心,楼阁均为双层,祠主端坐于一层厅堂、接受拜谒,车马出行刻于楼阁上下,双阙上立凤鸟、鸮等瑞兽,伏羲、女娲刻于楼阁顶部左右两侧或一侧。
③画像内容:着重刻画墓主仙境生活,升仙与仙境服务于墓主人,墓主仙境生活是整个祠堂画像的核心。
2.流行区域
通过对画像艺术特点的总结,我们发现,除了肥城地区出土的4座画像祠堂外,在平阴实验中学出土了3块祠堂后壁画像石,也应属于这一工匠集团的作品。而这一工匠集团的高光之作,便是孝堂山郭氏墓石祠。孝堂山郭氏墓石祠中的题记,与建初八年张文思父祠堂题记,燕尾部分均用双线勾勒,如出一辙。沂南北寨汉画像石墓收藏的一块画像祠堂后壁,也应属于这一集团作品。
由此可见,王次工匠集团的活动范围,主要集中在长清、平阴和肥城地区,这一地区东汉属济北国。由于孝堂山郭氏墓石祠保存状况完好、刻画最为精美,笔者将这一类型的画像祠堂命名为“孝堂山样式”。根据笔者调查,在平阴博物馆,馆藏有十几块供案石,这也就表明,在当时济北国的土地上应屹立着大量的画像祠堂。
3.活動时间
“孝堂山样式”画像祠堂永平十一年(68)最早发现,孝堂山郭氏墓石祠年代最晚,杨爱国通过题记将其定为公元1世纪。由此推断王次工匠集团活动时间,集中在公元1世纪60年代至2世纪初,估计只有王次一代工匠集团。
除画像祠堂外,肥城也发现了许多画像石墓,例如北大留村发现的东汉中期画像石墓。值得注意的是,肥城出土的画像石墓与画像祠堂并不是同一种类型,很有可能是另一工匠集团制作的。当时已经出现劳务分工,王次工匠集团主要经营画像祠堂的制作,而画像石墓由另一工匠集团经营制作。当然,根据画像内容看,也不排除同一工匠集团在制作墓葬和祠堂画像的时候,采取不同的方式,这些都有待于以后的考古发掘来证实。
参考文献:
[1]俞伟超.汉代诸侯王与列侯墓葬形制分析——兼论“周制”“汉制”与“晋制”的三阶段性[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
[2]刘尊志.汉代墓地祠堂研究[J].考古学报,2021(01):57-82.
[3]杨爱国.幽明两界——纪年汉代画像石研究[M].西安:陕西美术出版社,2006.
[4]程少奎.山东肥城发现“永平”纪年画像石[J].文物,1990(02):92-93。
[5]王思礼.山东肥城汉画像石墓调查[J].文物,1958(04):34-36.
[6]山东省博物馆,苍山县文化馆.山东苍山元嘉元年画像石墓[J].考古,1975(02):57-67+79.
[7]朱永德.皖北抱鼓石形汉代画像石祠堂[C].//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8]钱国光,刘照建.再葬画像石墓的发现与再研究[J].东南文化,2005(01):20-24.
作者简介:
邢向前,文博馆员,历史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
侯存龙,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