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楠 郭松
摘 要:乡村风貌是乡村发展过程中傳统文化与生存环境特征的外在表现,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时代性和文化性。开展乡村风貌提升设计规划不仅对乡村人居环境品质的提升起到重要作用,还为乡土文化传承做出贡献,因此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南宁良庆区大塘镇山口坡风貌提升项目实践为例,在其独特自然资源和人文历史条件的基础上,为解决山口坡存在的村内景观杂乱、风貌特色渐失、村民治理能力较弱等制约乡村风貌提升的问题,提出了整治乡村环境、传承地域元素、发展乡村微治理等设计策略,以期实现乡村风貌的传承和保护,为建设具有广西地域色彩的乡村风貌提供参考。
关键词:风貌提升;乡村风貌;乡村振兴;山口坡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艺术学院研究生教育创新资助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风貌提升设计探索与实践——以广西南宁市山口坡为例”(广艺政发﹝2022﹞41号、2022XJ99);广西艺术学院校级科研项目“新时期农民主体认知视角下乡村风貌感知评价研究——以南宁市良庆区为例”(YB202113);广西艺术学院校级教改项目“新工科背景下风景园林设计类课程多元立体化教学模式研究”(2021JGY27)研究成果。
一、引言
乡村风貌是农村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与生存环境特征的外在表现,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时代性和文化性[1]。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乡村的传统风貌正遭受到诸如城市化、千村一面、特色丧失等问题的冲击,这给乡村风貌提升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较多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如要从乡村风貌规划、设计、建设等方面的政策管控入手,以构建较为系统的控制标准和审查框架,又如整合城乡规划、景观设计、实践方法等技术应用[2],由于乡村要素内容的复杂多样性,针对具体案例的项目实践研究较少。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乡村风貌的建设和保护更加受到重视[3],广西于2018年底启动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风貌提升围绕乡村规划、特色风貌、乡风文明、基础设置、公共服务等内容展开。作为少数民族聚集的广西乡村风貌独具特色,若无缜密的设计策略研究,势必会对传统风貌造成破坏。因此,以南宁良庆区大塘镇山口坡为对象,探索少数民族地区乡村风貌建设现状,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建议,不仅能够促进该乡村传统风貌的保护,也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二、山口坡村基本概况
山口坡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大塘镇,西邻G75国道(兰海高速),南邻大浦高速,距离大塘镇政府为4公里,场地周边交通网络较为发达,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山口坡属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条件优越。山口坡原为“龙山村”,于1986年改名为山口坡,整体的村域范围为0.3平方公里,其中建筑用地为0.1平方公里;至2020年末,全村共有45户,约180人,以壮族为主,2018年获评市级乡土特色示范村屯称号。
山口坡周边群山环抱,背靠花甲山前临荷塘,村内古井清幽,环境优美,建筑样式为地居干栏式建筑,地面多以红砂岩铺装,青瓦铺顶。传统民居和历史文化保存较好,举办有花甲山龙母民俗文化旅游节、香火龙舞和嘹啰山歌等民俗活动。
三、山口坡风貌提升存在的问题
(一)薄弱的基础条件制约着乡村风貌提升设计规划
现场调研发现村内的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如用水、用电、通信等一些基础设施难以满足村民的生活需求。其中,村内生活饮用水均源自于一口古井,饮用水存在安全隐患;路灯大多处于荒废状态,电路线缆出现老化、裸露等情况,用电安全也存有安全隐患;场地功能划分不合理,村内运动设施衰败破损,农机具设施也无处停放。设计资料上,地形测量图和房屋基础数据缺失,影响设计的准确性。除此之外,建设资金投入有限,人力资源匮乏等问题,也为乡村风貌提升带来挑战。
(二)场所环境杂乱,乡村风貌日益衰败
养殖业是山口坡村民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但养殖产生的污染缺少有效处置,加之村内垃圾随意丢弃,导致池塘沟渠淤泥堆积发臭;村内广告招牌乱挂有碍观瞻;危旧老房破损严重,残垣断壁;公共空间杂物随意堆叠;管控条例的缺失加剧了环境面源污染。村内植物景观功能单一,街巷杂草丛生,绿化植物长期无人打理导致乡村的面貌杂乱无序,极大地危害了山口坡的整体风貌;村内天际线以花甲山为背景,整体轮廓较为完整、起伏平缓,但在视域范围内部分视线被建筑物遮挡,缺少引导性。
(三)传统夯土建筑特色渐失,城市风貌表征出现
山口坡存有较多传统民居建筑,干栏式结构,青瓦悬山式坡顶;建筑背山面水,顺应山地地形层叠而上。这些建筑的木制阳台、披檐、门楣、屋脊、翘脚等装饰部位还体现出了浓厚的本土文化特色。但由于村内大多村民曾外出打工,返乡后开始迫切模仿城市居民的审美趣味改善居住条件,但对文化保护的认识不足,导致这些传统的夯土民居被拆建成独栋式的现代楼房,使得乡村整体风貌的发展呈现城市化特征,破坏了传统建筑肌理、格局风貌。
(四)乡村治理主体弱化,村民环保意识淡薄
村内年轻人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赚取更高的收入,纷纷选择去镇、市务工,村内仅留下老人和儿童,这部分人群治理能力较弱,导致山口坡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困难,且由于村民受教育程度较低和环保意识淡薄,村庄的物质环境难以维护,造成乡村传统肌理与生态环境的破坏。
四、乡村风貌提升设计策略
(一)与村民深层次互动,切合村民基本需求
从村落和村民的具体视角出发,以全民参与、共同决策为目的,找出村内现存场所与村民习惯需求的差异,明确关键问题和地域特性,有针对性地设计出最贴合场地特质的可实施方案。设计团队深入山口坡,开展以村民个人及家庭情况、受教育程度、生活需求满意度等为载体的现场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倾听村民对于村落改造的意见以及后期产业发展规划的意愿,获得村民问题集中于供水供电设施基础薄弱和村内公共空间缺乏等,据此提出以下提升策略: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尤其保障村内的通信、广播電视、固话和网络宽带通村入户。规范户外线缆架设,将外露在墙体之外的雨水管道和电力、电信线路作隐藏处理,以保障村民安全。提升村内照明系统,在主干路和公共场所增设路灯,改善村内水电和燃气质量,完善农村的道路及快递物流等基础设施。此外,考虑到村内老年人行动不便的特殊生理因素,还应健全村内无障碍设施设计。
增设娱乐休憩和工具存放的综合空间。对村民日常活动的原有空置场地进行提升设计,增设满足村民多样化休憩需求的棋牌桌椅、运动器械、儿童游玩等娱乐设施。对农用工具随意堆放的杂乱空间进行合理组织,设立农机具固定存放处,提高场地使用的专用性和便捷性。并在此基础上,综合打造多功能广场空间,合理利用村内有效空地,农闲时供村民进行日常集散、交流、娱乐等活动,农忙时期也可承担相应的农事生产制作、晾晒谷物等活动[4]。
(二)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乡村整体风貌
人居环境整治关键在于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的问题,如农村生活垃圾乱堆乱放、生活污水有效治理和村容村貌等。实施环境风貌整治,打造适宜的乡村人居环境和良好的乡村生态环境,推动乡村风貌提升,能够为建设生态宜居乡村打下坚实基础。山口坡依据广西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清三拆”的指导手册,采用景观微治理等策略,整合有效空间,达到环境整治和风貌提升的目的,具体有:
清除场地杂物,整治公共环境卫生。根据三清三拆的原则,即清理村庄垃圾、清理乱堆乱放、清理池塘沟渠;拆除乱搭乱盖、拆除广告招牌、拆除废弃建筑[5],主要对村内残垣断壁和空闲宅基地进行清理。采取建立公共卫生间、建立完善的垃圾回收处理机制、家禽圈养等措施,搭建农村生产生活一体化模式,实现厕所粪污、生活垃圾和畜禽养殖废弃物等农村有机废弃物的就地资源化利用,构建可循环的复合生态系统。
重视乡村绿化,开展乡村微治理途径。乡村绿化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内容,应因地制宜选择绿化方式,遵循适地适树原则,以种植海芋、假蒌、花叶良姜等多年生、易打理且开花结果的乡村地域植物为主。对村落中心水塘区域的植物主要选择荷花和睡莲,并搭配种植菖蒲、水葱、再力花等对污水有净化作用的植物,打造具有层次感和节奏感的水生植物特色风貌。此外,基于村民种植时令瓜果蔬菜的习惯,空间营造上采用“三微”,即微菜园、微果园、微花园的方法,整治房前屋后和户与户之间的空地,引导乡村开展自下而上的微更新,有效解决了村内闲置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问题。同时,应合理利用周边的自然环境资源。山口坡背靠花甲山,前临荷塘,拥有独特的自然资源。在设计中以村后花甲山独特的山形轮廓为背景,以村前荷塘为依托,打造依山傍水的独特景观风貌,营造丰富的乡村视觉效果[6]。通过建筑的山墙高低、屋顶的形式、地形的起伏营造出有序的天际线。
(三)结合地域生活元素,重塑场地特色风貌
地域文化传承不足致使地域特色风貌渐失,因此需要深入挖掘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要素。山口坡红砂岩与夯土材料结合的建筑立面独具特色,在设计中提取壮族文化和挖掘具有山口坡特质的民俗价值点,以巩固、修复、增添,落位于建筑、景观、基础设施等,全方位重塑山口坡的民俗风貌,相关策略有:
重视地域文化,传承地域材料和传统技艺。结合地域特色,就地取用当地的传承材料和技术,将壮族元素和当地特有的乡土文化符号融入到场地设计中,增强场地的民族性和地域性。通过发掘当地村民日常生活或风俗活动所涉及的石磨、瓶罐等携带岁月记忆的生活器具,打造独特的生活微景观。利用茅草、竹子、砖材、鹅卵石等带有浓厚乡土特色的材料,进行元素的提炼设计,融合现代设计手法,形成独具山口坡特色的乡村景观风貌[7]。建筑改造上,提取山口坡民居上的门楣图案以及壮族的蚂拐、稻作文化元素符号,采用雕刻、剪影、镂空的形式应用在建筑的外立面设计上,取祈求农业丰收之意,将建筑风貌作为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载体,凸显地域民族特色。对场地内的新建建筑增加与村内传统建筑相协调的披檐、挂落、翘脚等,与村内其他建筑形成整体风貌的统一[8]。
修复村内独特的文化记忆点。据记载,村内有一处古建筑曾出过进士、举人、秀才,此建筑在清代为李家大户,一进院落。可在现存遗址及史据资料的基础上,还原和修复村内古井、古戏台和甲峰书院等带有浓厚村落记忆的文化景观。通过对文化元素的发掘和再创新,打造具有传统场地特征的空间形态,增强居民对场地的认同感、归属感,还原日常生活景观的原真性,重塑乡村场所特色风貌。
(四)提升村民主体参与性,构建可持续发展乡村风貌
乡村风貌建设不仅是对村庄现有资源的重新整合与创造,更多的是要将村民主体的思想意识进行提升,主要体现在培养其对乡村景观风貌建设的参与意识,和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上。以此来提高村民对家园风貌整治重要性的认识,从而调动村民积极参与到对乡村风貌主动的持续维护中。通过调动山口坡村民主动性将小的房前景观结合农户使用的老旧物件,进行美化和展示化处理,以期加强村民对村庄的自治意识。
维护村庄整体风貌。主要通过对村内的Logo、村牌、古建等一系列的设计,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纽带,进而激发农村居民的文化情感。激活村内的活动场所、设施设备,进而深入到农村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增强群众参与的便捷性、积极性。催生村民自发长期维护乡村公共环境的积极性,增加试点户的示范和宣传效果。提升村民参与建设自主性。同时,根据前面对乡村整体风貌在清理村庄垃圾、池塘沟渠、集中圈养鸡鸭等方面的整治,设立宣传标语,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让群众意识到整治环境卫生的重要性,唤起村民对村庄环境维护的意识,进而改变生产生活中的不良行为习惯[9]。此外,应当鼓励当地村民合理利用废弃物,用有限的、力所能及的财力和物力对村庄公共空间、道路街面、等进行小尺度的改善设计,以减轻环境污染,改善村庄环境。
五、结语
乡村风貌是当地历史文化、人文内涵的重要表现,开展乡村风貌提升设计规划不仅对乡村人居环境品质的提升有重要帮助,还为乡土文化传承做出贡献。因此,在乡村风貌提升的设计规划工作中也需要把握乡村风貌的演进历程和理论研究,以实践为研究做总结。针对山口坡场地内现存的现实条件薄弱、场所景观杂乱、风貌特色渐失、村民治理能力较弱等制约乡村风貌提升的问题,通过深入挖掘村民的实际需求,以“三清三拆”等方式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并结合本土元素重塑特色风貌,最终因地制宜地设计构建出可持续发展的乡村风貌。
参考文献:
[1]覃志凝.珠海乡村风貌导控体系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 2020.
[2]王敏,杨淑淇,谢雪霞.基于序参量演变的乡村风貌有序化组织机制探究——1970年以来国内外乡村风貌研究进展及启示[J].江苏农业科学,2021(17):1-9.
[3]张立,王丽娟,李仁熙.中国乡村风貌的困境、成因和保护策略探讨——基于若干田野调查的思考[J].国际城市规划,2019(5):59-68.
[4]黄雅娟,王堞凡.常州地区乡村风貌提升设计研究[J].居舍, 2021(15): 95-96.
[5]广西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清三拆指导手册[Z].2019-01.
[6]满育俊.塑造特色乡村风貌助推乡村振兴的策略探讨——以广西昭平县黄姚镇杨村屯为例[J].广西城镇建设,2021(3):22-23,29.
[7]胡青宇,张宇,史超然.乡村聚落景观节约型设计策略探索[J].中国园林,2020(1):31-36.
[8]王思雨.乡村建筑环境提升策略浅析——以渭南市荆川村为例[J].建筑与文化,2021(6):110-111.
[9]郭松,陆彦臻,黄思成.贵州省怎雷村干栏式古建筑群保护与发展对策[J].美与时代(上),2021(2):10-12.
作者簡介:
王楠,广西艺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城市景观。
郭松,博士,广西艺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通讯作者:陈建国,广西艺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和乡土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