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四六级翻译试题中中国文化的考查情况研究

2022-05-30 21:06洪令凯
客联 2022年7期
关键词:中国文化

洪令凯

摘 要: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2013年至2021 年9年间共107套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翻译试题。本研究旨在对大学英语四六级翻译试题中中国文化的考查情况进行现状研究,分析其考查的中国文化内容、考查的能力层面、考查方式和考查所反映的中国文化态度上的特点。为改进四六级命题、大学生及教师的英语学习和教学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大学四六级;翻译试题;中国文化

一、研究背景

早在21世纪初,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就第一次提出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其内涵是通过翻译、出版、教育等各种媒介与方式,向全世界展示和弘扬我们的文化形象,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也成为国家政策以及教育的要求之一。《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中明确指出大学英语课程重要任务之一是进行跨文化教育,要了解国外的社会和文化,增進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意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教育部,2020)《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大纲(2016年修订版)》明确其考试目的是参照《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设定的教学目标对我国大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进行科学的测量。(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2016)由此可见,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以及文化传播能力的培养主要依靠大学英语教学来实现,并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以下简称四六级)来测评教学效果。作为我国规模最大的大学生英语水平等级考试,四六级考委会早在2013年6月份就开始对试卷结构和测试题型作进一步调整,其中最重要的调整就是将单句汉译英调整为段落汉译英,要求在30分钟内“用词贴切,行文流畅”地翻译长度为140-200个汉字、内容涉及“中国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知识和信息的段落。此后国内学者对此调整开展了很多相关研究,但就国内研究现状而言,更多的是关注题型调整对大学英语课程中文化和翻译教学的反拨作用,对试题中的中国文化考查情况的研究很少,即对具体考查的文化内容研究不够。研究四六级翻译试题中的中国文化考查情况不仅有利于了解中国文化考查的经验与不足,为改进四六级命题提供参考建议,还有利于大学生及教师的英语学习和教学。

二、研究问题和方法

本研究旨在对大学英语四六级翻译试题中中国文化的考查情况进行现状研究,分析其考查的中国文化内容、考查的能力层面、考查方式和考查所反映的中国文化态度上的特点。本研究的主要研究问题如下:

1.大学英语四六级翻译试题考查了哪些中国文化内容?

2.大学英语四六级翻译试题中的中国文化内容考查了哪些能力层面?

3.大学英语四六级翻译试题中的中国文化考查方式有哪些?

4.大学英语四六级翻译试题中体现的对中国文化的态度如何?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2013年至2021年9年间共107套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翻译试题。以郑钰洁(2020)建构的高考英语试卷中的中国文化考查情况分析框架为基础,并根据实际情况在文化要素中增加了文化信息这一类别,对试题中的中国文化进行共时和历时的统计分析。方法上主要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和文本分析法进行研究。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一)大学英语四六级翻译试题中考查的中国文化内容

1.中国文化内容考查的总体情况

改革后的翻译题型主题明确,题材广泛。选材以中国为出发点,题材涉及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包括历史、传统艺术、传统节庆、教育、旅游、饮食、经济、科技、社会现状等。题目中常出现中国特色词汇,这一趋势愈发明显。从中不难看出,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加大了对中国文化传播的重视,而这也给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带来了新的挑战。

2.中国文化要素的考查情况

笔者对2013-2021年大学英语四六级翻译试题中的中国文化要素进行了分类汇总。为便于统计和分析,笔者将六个中国文化要素简写为产品、实践、观念、社群、个体和信息。六个中国文化要素中,只有中国文化个体没有考查,其余五个方面均有涉及,但各自的占比差异较大。其中,中国文化产品考查的比例最大,占44.9%,中国文化信息次之,中国文化社群占比最少,仅占2.8%。这一情况较为真实地反应了中国的实际情况。作为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国,中国拥有十分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以文化产品的形式存在。而对文化个体有意无意的“忽视”,可能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对集体本位的价值追求。

从时间上看,除文化产品外,其余各文化要素的考查在各年份占比极不均衡。如2017年对中国文化信息的考查最多,达到100%,而之后连续三年(2018到2020年)却没再考查过该文化要素。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对文化观念的考查上,2013、2017、2018、2021这四年都未考查。相比之下,文化产品在各个年份(除2017年)的占比比较均衡,笔者推断这可能和命题者的个人价值取向有关。

就四级和六级而言,两个等级都最注重对中国文化产品的考查,但在文化信息方面,六级比四级考查的更多,而四级对各文化要素的考查分布更为均衡,考查的要素也更多。

(二)大学英语四六级翻译试题中中国文化考查的能力层面

跨文化交际能力主要分为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能力层面。(Byram, M.,1997:10)《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大纲(2016年修订版)》明确翻译部分主要考核学生运用正确的词汇和语法结构并按英语习惯表达思想的能力。要求翻译须符合英语语法和表达习惯,要求用词准确。因此,就翻译试题而言,考查的主要是技能这个层面。知识和态度层面虽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先决条件,但技能层面对交际者的知识和态度有很大影响。因此,四六级翻译试题注重技能层面的考查,有利于发展大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尤其是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大学英语四六级翻译试题中中国文化的考查方式

1.中国文化内容的呈现

中国文化考查方式包括内容的呈现和要求两大部分,每个部分又包含若干方面,具体情况如下。中国文化内容呈现一般可分为四个方面:题型(主观题/客观题)、文本形式(图片/文字/图文结合)、文化情境(单一文化/跨文化/无特定文化)、文化联系(独现/共现)。从翻译题型上看,很显然是书面表达题,即主观题。呈现的文本形式为文字,这显然与试题呈现的题型有关。107套试题中的文化情境几乎都是单一文化,这主要是因为此题型的目的就是考查学生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只有2015年12月六级的第一套试题包含了跨文化内容。同样,也只有这一套试题呈现的文化联系是共现,且突出的是中美文化的差异。其余都属于独现,即只有中国文化内容。这样的呈现方式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奠定基础,可谓意义重大。提供恰当的跨文化情境,为实现跨文化交际提供必需的背景条件,是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一环。

2.中国文化内容的要求

中国文化内容要求即中国文化内容对考生的输入或输出能力的要求。输入又可从输入的语言(中文/英文/中英结合)和输入的位置(提示语/试题/结合)来分析,输出又可从输出类型(选择式/有限式/拓展式)来分析。四六级翻译试题既有输入又有输出,输入的语言主要是中文,输出的语言是英文。就输入的位置而言,全部都在试题中展现。就输出的类型而言,翻译虽然也有译者的创造性加工,但重点在于再现原文信息,即其核心内容是限定的,因此属于有限式。

(四)大学英语四六级翻译试题中对中国文化的态度

对中国文化的态度进行可分为:肯定、否定、中庸三种。分析方式主要为分析试题中与中国文化相关的关键词。翻译试题所体现的中国文化态度主要为肯定态度,即明确的肯定价值取向,占比高达85%。中庸的态度次之,但占比较少。否定的态度几乎没有,所有试题中只有1套试题体现出较消极的态度。因此,总体而言,四六级翻译试题中对中国文化的态度是以肯定为主。这也符合《新文科建设宣言》明确的“推动文科教育创新发展,构建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新格局,创造光耀时代、光耀世界的中华文化,不断增强自信心、自豪感、自主性,提升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的总体目标。

从时间上看,肯定的态度总体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在2021年到达100%的顶峰。中庸态度的占比从2013年开始基本在16%附近波动。否定的态度除了2015年外没有出现过。此外,在每一年份的试题中,持肯定态度的六级试题比四级多。

就四级和六级而言,两个等级都以肯定态度为主,在这一点上保持高度一致。但我们也注意到六级的肯定态度比四级的占比高将近16%,达到92.7%。相应的,四级的中庸态度比六级占比高。这种差异或许源于六级考试面对的多是大学高年级学生,更需增强其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和学习意识。两个级别中都只有1套试题涉及到否定态度。

同样,为体现研究框架内部的联系,笔者将态度部分与中国文化要素相结合,探究试题对五个中国文化要素的态度,试题在三个中国文化要素:产品、实践和信息上呈现出压倒性的肯定态度,尤其是产品。对社群的考查比例本就最低,对此要素的态度占比差别代表性不够。最值得注意的是,2套持否定态度的试题都是对文化观念的考查,而且相较于其他各要素来说,考查观念的试题在三种态度上的占比更为均衡,既注重肯定态度,又没有忽视中庸和否定态度。

四、相关建议

(一)对四六级命题的建议

从文化要素的覆盖面来讲,试卷缺乏对中国文化个体的考查,至今没有考查过任何中国文化个体。中国古代和现代,各个领域都有很多杰出人物。个体不仅可考查熟知的名人,如著名诗人李白,还可考查不太了解的名人,更可以是无名的普通人。

在中国文化内容呈现方面,题型上过于单一,只有翻译试题。文化测试应以客观题和主观题相结合的形式。(Vallette, M., 1986: 278)可考虑在其他题型中也适当增加考查中国文化内容。当然,大学英语四六级属于英语语言水平测试,为保证试卷的内容效度,试卷命题重点还是应该在英语语言知识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上。题型的丰富也会促进呈现方式和表现态度的多元化。在文化联系上可增加共现差异与相似,特别是差异。因此,考查本土文化与目标语文化之间的不同之处或许对学生的跨文化能力提升更有引导意义。而在表现态度上,可以增加客观中庸的比例。因为,文化交流是双向的,一方面是传播母语文化,同时还要借鉴对比外来文化。

(二)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建议

(1)增加翻译教学比重

在中国,80%以上的西方經典著作(不包括文学著作)是由科学、经济、历史、哲学等领域的学者翻译的。可以看出翻译教学在非英语专业中是非常必要的。四六级考试的改革举措更让我们意识到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为社会培养复合型人才。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可以适当增加英语翻译选修课的比例,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英汉笔译、口译,翻译理论技巧,英汉语言对比,商务英语翻译等课程。增设这些课程既补充了大学英语教学课时的不足,同时又扩充了学生的知识结构。此外,还可在大学英语读写课中增加翻译模块教学课时,分阶段、分层次增加翻译教学的比重,在更高阶段尝试学术英语翻译,使翻译教学有效贯穿大学英语教学的整个过程。

(2)拓展教学内容

拓展教学内容,突出中西文化价值的融汇。根据中国学生的特点与英语学习内容,适当融入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语言材料和真实情境,特别是文化产品和文化信息相关的内容。一方面帮助学生对丰富的母语文化加强理解,进一步提升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提升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为学生提供与中国历史、经济、社会发展相关的阅读资料,如Beijing Review和China Today等中国版的英文报刊,帮助学生进行词汇积累和知识储备。

(3)拓展教學方法

以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播能力为目标拓展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批判性思维活动中避免文化身份焦虑,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增强文化自信,增加跨文化意识,提高自身人文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下,通过多种形式,利用各种文化导入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辩论、角色扮演、场景模拟,让学生自觉自愿地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让他们饶有兴趣地去了解和习得语言背后的文化差异,产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另外,英汉语言对比法、任务驱动法、协作学习、利用网络建立多元反馈机制等都可以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语言文化的翻译能力。

五、结语

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发展和创造的,是中国人民的,也是世界人民的,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国家制定的“文化走出去”战略,需要很多人,特别是青年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成功。大学英语四六级翻译试题的改革为目前的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发展的新思维和新契机,让一直以来以语言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模式开始向语言与文化并重的综合能力培养过渡。把中国文化引入翻译测试,让学校和学生都开始重视对祖国优秀文化的学习、继承和发扬,培养起学生的文化素养,为跨文化交际打好基础,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积蓄力量。需要说明的是,中国文化各要素还包含着丰富多样的中国文化元素。本研究未能对中国文化元素的考查情况展开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也未对教师开展相关的访谈,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加以改进。

参考文献:

1.陈子欣.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的中国文化翻译测试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反拨作用研究[D]. 镇江:江苏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7.

2.顾卫星,叶建敏. 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的现实性研究——基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试卷结构和测试题型调整后的命题[J]. 外语测试与教学,2014.

3.郑钰洁. 英语高考试卷中中华文化的考查情况研究[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0.

4.Byram, M. Teaching and Assess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M]. 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1997.

5.Moran, P.R. Teaching Culture: Perspectives in Practice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9.

6.Vallette, M. The Culture Test[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278.

猜你喜欢
中国文化
大学英语教材中的“中国文化”
中国江南音乐风格二胡作品演奏特点述要
浅议在印度推广汉语和中国文化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与西方骑士精神比较研究
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风”
水天一色
以《最蓝的眼睛》为例看异域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浅析当代形式下中国文化在德国的影响及渗透
从钱穆的《中国历史研究法》谈中国历史研究的整体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