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预算执行审计研究

2022-05-30 19:42曹金鸽
理财·市场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财政管理财政部门财政资金

曹金鸽

预算执行是财政预算管理体系的重点环节,如果这一环节出现纰漏,预算编制得再科学、再精细,财政管理工作也会功亏一篑。组织县级预算执行审计是审计机关的使命所在,其最终目的不仅仅为了审计监督,而是通过审计及时揭露和反映财政资金在预算和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有效可行的整改建议,进而督促本级财政部门不断规范运行。

近年来,随着财政政策的不断改革与完善,财政运行体系逐步步入正轨,然而受现行世界经济影响和疫情大考冲击,预算执行工作受到了很大的阻碍,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改进。笔者主要从做好预算执行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出发,提出县级审计机关在开展预算执行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及问题,并针对性提出切实有效的对策建议。

做好预算执行审计工作的重要性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目前,一些地方本级财力紧张,难以有效供给需求,需要依靠上级转移支付资金保证项目的开展及整个县级经济平稳运行。本级税收任务重、完成难度大,进而加大了本级财政资金周转困难。再加上近两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整体经济效益不好。这时,本级财政收入低的问题便凸显出来。通过审计可以督促本级财政部门在收入低迷时期更应该做好预算执行工作,进而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规范县级财政运行体系。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文件规定,要求健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县级财政部门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往往忽视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重资金分配,轻绩效管理”是目前财政部门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县级财政部门每年都会向同级人大提交上一年度的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和当年的预算草案报告,明确上年的资金支出去向、当年的预算资金分配,但对于财政支出的绩效情况却从未提及。审计部门通过聚焦“资金绩效”,评价重点支出绩效情况,改进财政管理工作,实现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运行。

巩固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成果。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自上而下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进行中,县乡级财政部门作为财政管理体系的末端,更应推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基层政府的财力保障水平,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审计部门每年通过审计能够进一步深化财政管理改革,不断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这不仅提高了财政资金支出效益,还巩固扩展了改革成果。

审计机关在开展预算执行审计中面临的难点

一、审计人员知识陈旧,缺乏创新意识

首先,业务一线人员对财政预算执行业务控制流程了解不够,再加上工作缺乏创新思维,审计方式和方法不能够迅速作出调整,致使预算执行审计很大程度上仍停留在财政资金支出的合规性审计上,对财政资金支出绩效方面审计的关注不够,审计的角度和广度有待提高。其次,审计过程中过多关注问题的一个方面、一个层次,不能站在宏观层面分析问题存在的本质,不擅长揭示问题存在的内在成因,致使提出的审计建议可操作性、可执行性不强。最后,审计人员掌握的业务知识陈旧,知识面单一不系统,缺乏自主学习更新知识和提升业务本领的动力。

二、审计机关对开展预算执行认识有待提升

审计机关作为基层政府组成部门,受本级政府领导。每年开展预算执行是审计任务中的基本工作,审计关注的重点和反映的问题都是“老观念、老问题”,很难翻出“新花样”。例如每年审计报告中反映的县级财政预算编制不严格、不规范,预算刚性约束不强等问题,审计人员自己都感觉“审计问题老一套,对接人员老面孔”,审计人员自身已经产生有心无力之感。再加上审计对接过程中,被审计单位领导也因为同样的问题年年反映,问题纠正落实与自己职务晋升没有多大关系,产生了一种本级审计部门审计根本无所谓心态,本级财政对接人员推脱责任不配合等,致使审计人员很被动,在面对县级预算执行审计过程中思想上产生了一种疲惫感,这种“有心无力”“疲惫感”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审计质量。

三、现有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有待提升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审计人员的整体学历和职称层次明显提高,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审计业务人员的整体素质。但是县级审计机关受基层机构整体控编影响,审计机关已经出现人员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现象。为改变这种局面,审计机关可以通过下设事业机构等方式扩充编制,引进人才,补充队伍。由于核定编制数量有限,只能够招录会计学、审计、工程专业的人员,想吸引计算机等专业复合型人才难度很大。此外,审计人员少、现有审计力量和队伍不能够满足目前工作需要,影响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也阻碍了预算执行审计工作向更深层次的推进。

四、问题屡审屡犯,整改成效不显著

从近几年开展审计查出的问题整改情况来看,审计报告反映的部分问题在审计期间就能够整改,大多数问题在审计整改要求时限内,县级财政部门比较重视,对审计查出的问题建立整改台账,但仍有部分问题由于体制机制方面原因,问题整改不及时、不到位时有发生。审计“后半篇文章”难以在“最后一公里”得到落实。今年新修订的《审计法》,对审计整改专门提出了新要求,将审计整改作为专项工作向同级人大汇报,为审计查出的问题整改提供了有力法律遵循。

深化县级预算执行审计的几点建议

一、准确编制审计实施方案,把握审计重点

新形势下县级预算执行审计涉及点多、面广、部门多,而审计任务重、时间紧,想要在短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审计任务,审计实施方案的精准编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实施方案中審计的目标和内容要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要将整个预算执行审计按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管理、预算绩效等环节细分,确保审计实施方案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同时围绕财政收入管理情况、财政支出管理情况、预算管理制度落实情况等方面,分析当年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总体情况,重点核查财政资金分配管理环节。按照财政资金流向、把审计范围进一步向二级预算单位和村级项目延伸,通过延伸审计,看预算编制是否合理合规。

二、创新审计工作方式方法

审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组织开展人员培训,提升人员专业技能是基础,更重要的是服务于实践需要。伴随着智能化、云计算等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数据的出现改变了落后、老套的审计方法。实施大数据联网审计已是审计机关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审计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门生存技能。审计人员利用SQL数据库和已经成型的“数据分析模型”对财务及业务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发现疑点,并对审计发现的疑点进行对比核实。大数据审计能够促使审计人员转变工作方法,提升审计工作效率。

三、着力提升审计业务人员水平

县级审计机关在面临审计人员少、业务水平低的情况下,不能安于现状。坚决做实研究型审计,将研究型审计作为一项工作制度和安排来看待。首先,安排机关人员学习审计法律法规,通过“集中学习”“自愿学习”等方式,增强审计人员的法制观念,提高依法、依规审计水平。其次,采取“到其他审计机关参观学习”“定期安排人员参与省级审计机关组织的以审代训”等办法加强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公共政策分析、计算机和信息化等方面知识培训。最后,支持审计人员参加职称、计算机、资源环境等方面考试,适当给予一定物质奖励或精神奖励。做好审计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改变现有的人员结构状况,努力打造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审计队伍。

四、建立和完善审计整改和责任追究制度

做好审计“后半篇文章”,要从制度上入手,制定具体的审计整改制度、措施办法。依据今年新修订的《审计法》,做到头年审计,次年检查,并将整改情况提供给同级组织部门作为任免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为本级政府完善制度提供重要参考。审计机关应当加强与纪委监委、组织等有关部门工作联动,健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长效机制,形成整改工作合力。建立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台账,确定由专人负责,针对存在问题认真分析原因,制定有效措施,明确整改时限,督促逐项整改、逐一销号,确保问题不整改不放过、责任不落实不放过、制度不完善不放过。对拒不整改或者整改弄虚作假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猜你喜欢
财政管理财政部门财政资金
基于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与财政税收
加强财政资金监管 打造廉洁高效财政
规范财政部门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山西:20亿元财政资金推动乡村振兴重点项目落地
基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与税收在财政管理服务中的运用
我国财政管理内部控制研究述评与建议
我国财政管理体制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及制约
对财政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
反腐倡廉工作中发挥财务部门作用的策略
人民银行与财政部门财政支出数据差异分析——基于新疆2008年-2013年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