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珺
在幼儿园的艺术领域教育中,课程目标要求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而将陶瓷课程与艺术领域相结合,是崇信县第二幼儿园“乡土特色”教学新路径。在相关调查过程中,该园的陶艺课程将本地的陶土资源与艺术课程体系相结合起来,创造出了属于自己本地的特色。这种模式会给幼儿带来一定的艺术启蒙,课程本身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伴随乡土文化的发展和融入,教育者要让幼儿更好地理解艺术的含义。以崇信县第二幼儿园为例,该幼儿园将本地有特色的陶瓷乡土资源引进到幼儿园的课程教学中,创造了一种新型的课程类型。而在这种乡土特色课程发展过程中,启蒙了幼儿的心智,激发了幼儿的艺术细胞,但是在陶瓷艺术课程发展的过程中不免存在一些客观的问题亟待解决。
一、幼儿园陶艺课程的重要性及幼儿园陶艺课程教学现状
(一)幼儿园陶艺课程的重要性
在幼儿园的陶艺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崇信县发展历史的相关知识介绍,一方面是对幼儿知识构建能力的树立;另外一方面是结合本土的陶瓷艺术文化,培养幼儿对陶瓷艺术的兴趣,对崇信县陶瓷艺术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不断深化该课程模式的发展。
1.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知识能力。在陶艺课程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通过对陶艺相关知识的介绍引起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这种课程的实践中,引导幼儿跟随教师的教学步骤,在亲自动手的过程中体验陶艺的制作过程,以此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在动手的过程中激发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了解本地的陶瓷文化,为以后崇信县民间陶瓷艺术的发展培养新的人才。
2.激发幼儿对陶瓷艺术文化的兴趣。教师通过陶瓷课中的本地陶瓷文化历史知识的讲解,激发幼儿对本地陶瓷文化的向往,从而对本地的陶土文化的发展培养人才基础。通过教师在引导过程中的实地参观以及实践动手,在实践的过程中自己创造陶瓷作品,感悟艺术的魅力,提高幼儿的艺术欣赏水平。引导幼儿更加尊重本地的陶瓷艺术文化,从而更好地传播和发扬陶瓷文化。
3.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让幼儿在实践过程中去亲自体会陶瓷创造的过程,培养其动手能力,激发对陶瓷艺术的兴趣。通过在幼儿自行的创作过程当中,发挥幼儿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通过教师的指导,用创新的思维方式来完成作品,同时提高幼儿园的教学质量水平。这样良好的教学模式,值得大力推广。通过幼儿自己的自主性想象,拓展他们对陶瓷文化知识的认知,在动手努力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陶瓷文化,为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起到指导作用。
4.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当地幼儿园将本土特色与艺术结合在一起,就是为了引导幼儿建立一个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这会促使幼儿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来了解本地特色的文化,热爱本地特色的文化,弘扬本地特色的文化。在进行知识的教学中拓展幼儿的艺术素养,这种模式教学的普及会在教育行业掀起一个新的浪潮。
(二)幼儿园陶艺课程教学现状
1.幼儿具备的陶瓷文化知识不完善。现在幼儿对陶瓷文化的理解并没有很全面,并且没有经过系统的教育来形成自己对艺术的理解能力,这样的行为导致幼儿对陶瓷文化的理解得不深入,从而降低了幼儿对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即使崇信县幼儿园很注重乡土特色课程,但本土的乡土陶艺特色,对幼儿来讲是天马行空的概念,最终导致幼儿陶艺课程效果不理想。
同时在信息技术发展的时代,网络游戏也深深地吸引了幼儿。面对现实当中各种物质的引诱,幼儿对陶土艺术没有充分的关注,没有办法吸引幼儿的兴趣。这就导致在相应的陶艺课程教学中,降低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教师自身教学模式的落后。即使当地的幼儿园倡导乡土特色的教育方式,但是教师不理解陶瓷艺术文化也没有办法展开相应的工作。同时,教师传统性的教学方式侧重于对知识的讲解,没有动态化的教学模式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这种传统性的教学模式就会阻碍陶瓷艺术课程的发展。仅仅停留在课堂上的知识教学,并不能使幼儿更加深刻理解陶瓷艺术文化的魅力。并且在社会实践中,幼儿的教学局限于幼儿园,相关实践活动的开展更是屈指可数,没有相应的社會实践,如陶瓷制作园地的参观,活动的缺乏会造成幼儿知识的匮乏。
3.幼儿园对教师艺术技能培训得不到位。虽然作为本土特色,陶瓷文化是当地教师教学的一个优势所在,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师对陶瓷文化都具有深刻的理解。要想更好地教育幼儿,首先教师就必须有良好的素养。将艺术教育目标中的立德树人与当地的发展特色结合,不仅是要将自己本土的特色陶瓷文化运用到艺术中,更是为陶瓷文化的发展培养人才。那么,在幼儿基础教育阶段,良好的教师指导才会树立一个幼儿正确的价值观。但是在社会实践中,教师技能的学习并不到位。教师对陶瓷文化教育的匮乏,这在根本上就没有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
4.过于注重技能教学反而忽视的幼儿的天性。陶艺教学作为一门工艺美术学科,其技巧难度相对较高,而且有一定的实用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技巧的教学。不过对幼儿园的幼儿来说,过分注重技巧不仅无法提起幼儿的兴趣,反而会遏制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等天性,而且幼儿的动手能力较差,很难完成一些难度较大的技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中和技巧和兴趣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在教学中过于注重技巧教学,不仅难以完成教学目标,还无法让幼儿体会到陶艺的乐趣。
5.教学目标要求较高。很多教师在陶艺教学过程中制定的教学目标较高,甚至会在教学过程中加入许多复杂的釉料知识,这些知识虽然是陶艺课程必备的内容,但如果一味地让幼儿快速掌握这些内容,则很容易打击幼儿的自信心。毕竟幼儿的年龄相对较小,因此动手能力以及记忆力相对不足,在陶艺课程中更倾向于制作一些小尺寸而且自己喜欢的作品,像是泥片、泥板、泥条等形状的制作也缺乏精确度,制作过程中还容易发生断裂的情况,因此作品相对来说会有一定的瑕疵。而且在陶艺作品烧制的过程中,必须要进行反复尝试,控制好温度和时间,才能确保作品的质量。但这种过于复杂的内容在幼儿陶艺教学中很难实现,即使幼儿对作品充满期待,但作品出窑后效果不好,进而打击幼儿积极性和兴趣。
二、提高幼儿园陶艺课程推广的对策分析
(一)提高教师的陶瓷课程教学能力
通过各种教育会议来培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在会议精神的落实下引导教师学習来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为幼儿的基础性学习打好基础。同时,请专业的本土陶瓷制造人员向教师讲述陶瓷艺术制作的全过程,并引导教师积极参与艺术制作的全过程,体验整个过程。让教师能切身实地的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来教授幼儿。同时,教师要进行相关的陶瓷艺术课程的学习,并通过相关活动经验的课程发现在课程中可能发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做出自己的教学方案和目标。
(二)开展特色实践活动
在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借助网络的多样性发展,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了解本地陶土特色的知识。但是只停留于理论,并不足以引导幼儿、吸引幼儿的兴趣。这就要求学校可以加强相关特色实践活动的开展,与当地的陶土艺术部门进行合作,建立一个良好的参观环境。同时,在校园内进行各种活动的评比如陶瓷艺术创意创新活动,可以通过家长与幼儿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制造出特色的陶艺作品,以这些作品进行展开相关的评比活动,评选出最富有特色的“创造星”。在这种活动的引领下,能很好地吸引幼儿,产生对创作陶瓷的兴趣。在幼儿的切身实际的活动中,教师要让幼儿体会整个制作过程,丰富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完善陶瓷艺术技术设备
即使在实践中开展了陶瓷艺术课程的教学,但是相关技术不到位,无法让幼儿顺利参与,这就要求学校投入资金去建设一个陶瓷艺术课堂的活动场所。一个良好的活动场所、完备的技术,为幼儿的学习提供了基础性的支撑,也能在校园环境中更好地投入陶瓷艺术的创造活动。
三、提升幼儿园陶艺课程教学质量的方法
(一)开创积极的陶艺氛围,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还确切地指出,教师要一直在关注幼儿的学习过程,并试图通过直接体验为幼儿的学习创造条件,并且时刻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要。这启示我们:根据幼儿的兴趣,让幼儿积极主动学习,推进发展。幼儿都喜欢像陶泥这种低结构的材料,在他们玩陶艺的过程中,教师能看到他们的脸上洋溢着丰富的表情,如不断说话,双眉紧皱,若有所思……他们有的时候会非常高兴,兴奋不已,他们用双手在陶泥上不停地摆弄,搓揉压捏刻,各种各样的动作,让手中冰冷的陶泥变得多姿多彩,变得生动灵性。而且他们在这种思考、玩耍、创造中也体会到玩陶艺的乐趣。
幼儿园里应该建立一个专门的陶艺活动室,开创一个支持性、选择性好的环境,为他们提供足够的空间。比如,在陶艺活动室中教师可以摆放一些他们能随时拿到的陶艺工具:刻刀,切刀,擀面杖和拍板等。除此之外,陶艺也是一种创造型的艺术,并且幼儿的创造力是与生俱来的,当他们用简单的工具制作黏土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和鼓励他们创造美丽的形状、美丽的事物和美丽的世界,并通过搓、捏、拉、揉等动作,随心创造出圆形椭圆形,拉长打平,垒高等造型、创造性的灵感随之而来,由大脑自由发展想象力,左右脑和谐发展,共同协调,发展创新思维的能力。
(二)增进交流,让家长、幼儿爱上陶艺
陈鹤琴老师说过:“幼儿教育是一项非常复杂的任务。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所以陶艺活动不但是孩子的一种游戏,也很受家长的喜欢。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伙伴,所以需要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并且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基于此,教师可尝试设置一些亲子陶艺活动。在这项活动中,父母也会表现出童年的顽皮,与孩子打成一片,融入其中,这样可以加强儿童与父母之间的关系。除此之外,在父母的参与下,孩子的作品会做得更好,体验到更多的成功。在陶艺教学中,给孩子穿上普通围裙和袖子后,还需要在旁边拍照,并把它们送给父母。这样就没有“会弄脏衣服”的困扰,还会非常开心孩子能参与到活动中。也可以组织家长和孩子参观附近的陶瓷基地,了解陶瓷文化的悠久历史,聆听古代陶瓷的历史,听陶艺人讲过去的故事,亲身体验绘画和上釉的过程。经过这样一系列的活动,可以让家长更好地理解陶艺教育,开拓孩子的视野,促进幼儿的发展,让家长和孩子都喜欢陶艺艺术。
陶艺教育可以说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涉及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它涉及理解和整合,通过眼睛、手和大脑来协调幼儿的动手创造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想象力,这需要幼儿园教师共同研究,共同开发、合理利用当地资源,让陶艺文化在幼儿园里成功融入,让孩子在陶艺活动中学会做人,学会审美,学会创新,学会互相了解,学会探索知识。
(三)让非遗文化走进幼儿园,使课程的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
我国有很多古镇,在这些古镇里,陶瓷生产历史悠久。怎样能让幼儿和教师了解陶瓷并爱上陶瓷是我们陶瓷艺术课程的目标。所以,需要幼儿园有针对性、有计划地组织参观陶瓷展览馆,并且带领幼儿参观陶瓷制作的工厂,了解中国古镇陶瓷的历史文化渊源、生产技术和丰富的产品,这些活动会在幼儿心中播下了陶瓷文化的种子;除此之外,我们邀请专业人士培训教师,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陶瓷传人在校园教育孩子,让教师去陶瓷制作工厂里进修学习,克服教学中会遇到的困难,丰富教育内容与教学形式。在这些创新的教学形式与内容中,让幼儿更加喜欢陶艺艺术,增加幼儿对陶艺的学习兴趣,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并且提高教师陶艺教学的教学质量。
四、结语
为促本土特色的陶瓷发展,将陶瓷艺术和课堂教学结合在一起是一项值得提倡的举措。但是客观实践中所产生的问题也是需要教师和幼儿园沟通去面对解决的。对相关课程的展开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解决,这会为后来的教学打造一个良好的基础。相信在未来的文化艺术教学的过程中,这种新领域的教育融入会得到更大范围的普及。
注: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幼儿园陶艺课程开发及育人价值实践研究-以崇信县第二幼儿园‘乡土特色课程为例”(课题编号:GS[2020]GHB2612)的研究成果。
(左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