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试题特点分析及高三复习备考策略

2022-05-30 10:48:04陈必兴
高考·中 2022年7期
关键词:备考策略高考特点

陈必兴

摘 要:对于我国当前高中教育教学而言,高考是最为重要的考试之一。高考不仅是对学生高中三年学习的总结和反馈,而且还是检测高中学生对于各项知识点的熟练掌握程度,应用相关公式,多思维解题的一个综合性测评。所以在高中物理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物理综合素质能力,以及应对高考考试的能力。对于高三学生而言,高考备考是整个学习生涯中最为关键的时刻,学生要积极配合教师对高考物理试题进行分析与研究,全方位细致化进行高考知识复习,努力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与答题技巧,实现备考的高效性,减少学生在高考物理中失分较多的现象,从而提高整个高考成绩。基于此,本文就高考物理试题特点与当前高考备考环境进行分析,并提出一系列备考措施。

关键词:高考;物理試题;特点;备考策略

物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就高中物理教学而言,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应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物理思维能力和提高物理核心素养。对于高中学生而言,高考是最能够检验物理学习成果的一项考试,因此为了能够让学生在高考中发挥自己真本领,许多教师在最后高三物理复习阶段都会进行高考物理试题特点的分析,并针对当前教学内容进行研究,且提出一系列物理复习方案与备考策略,其目的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高考中的紧张心理,提高学生考试自信心,正确看待高考,从而在高考时能正常发挥,考出好成绩。

一、近年来高考物理试题考查特点

在高考物理试题类型中,近几年考查重点相对比较稳定,从高考试题中我们不难发现考试命题特点:重点知识点考查题型稳定,基础知识运用与知识迁移转换命题增加;注重物理试题多样性,重点突出图形分析命题形式考查;强化学生对于公式应用能力,考查学生难题简单化处理能力;立足于教材本身知识点,命题考查知识创新理解能力,从课本中来,经过题型变换,最终回归于课本知识;命题形式多变,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公式解题能力[1]。以上几种物理试题命题考查特点在近几年高考中变化不大,通常是变题不变本,更多是考查学生灵活解题能力,以及应变能力,突出对高中学生物理知识掌握程度及综合素质考查。

二、当前教师教学中对高考物理试题特点的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教学目标不明确,对高考试题考查重点分析不足

在对高考物理试题特点进行分析时,一部分教师对于高考试题命题目标不明确,针对物理试题中知识点难易程度、在整个试卷中出现频率,以及答题运用公式转换分析不到位,对高考试题重点难点知识掌握程度低。因此在进行高考试题分析与复习时,物理教师经常对重点知识与普通知识教学时间把握不准,随意提高或者降低物理知识的教学难度,导致学生对于高考物理知识的掌握,以及总体复习产生混乱感,不能明确教师教学目标,不能清晰梳理物理教学知识点结构,从而不能形成完整知识体系,一定程度上阻碍学生学习进度,降低学生复习热情,教师整体备考教学质量也会受到不同程度影响[2]。

(二)教师对高考试题特点的分析及复习备考观念陈旧

对于高中学生,尤其是高三最后冲刺阶段学生而言,在课堂上学习的每分每秒都十分重要,对于教师而言,教师应该在最后教学复习备考阶段,跟上紧张教学节奏,提高知识点梳理速度,从而更好引导学生进行备考复习。而在现实教学过程中,一部分物理教师总体复习观念陈旧,不能跟上当前现代化教育脚步,不能实现多种教学方式齐头并进促进学生学习技巧掌握。教师对于高考物理试题整体知识点细化分析能力较弱,这就导致学生在最后复习阶段有可能会偏离重点物理命题知识,最终不利于学生精准掌握高考命题形式以及考查范围,整个复习备考阶段成为无用功。

(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忽视学生学习差距

在高中最后复习阶段,有些教师比学生还要紧张,生怕遗漏重要知识点给学生造成扣分,因此在物理教学总复习备考阶段,物理教师每天对高考物理试题进行知识重点分析、剖析,为学生讲解如何进行知识迁移与运用,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点掌握与消化运用程度,教师一刻也不停歇地进行知识点梳理讲解训练。但是对于学生而言,学生对物理知识掌握程度会出现差异性,有些学生能够掌握并跟上教师速度,而有部分学生则跟不上教师教学速度,理解不了解题思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少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没有对学生知识点理解情况进行全面掌握,因此造成一些学生对于高考知识点根本没有办法进行思考内化,从而导致知识点的问题越积越多,最后什么也没有学会,白白浪费高考前这宝贵的时间节点。比如复习到曲线运动中的向心力公式时,学生对这一串公式还没有熟练掌握,教师又开启新篇章,讲解应用这一串公式来解决天体运动的问题,从而导致学生知识点堆积,学习效率下降[3]。

(四)学生对于物理高考试题重视度低,忽视自身主体地位

学习是一项极其需要主动性的事情,对于高中生而言,每个人对待高考认知与重视程度不一样,有部分学生能够正确树立高考学习观念,抓紧最后总复习阶段,针对教师分析的高考物理试题知识点,以及备考方案能够认真听取、积极践行,自主学习探索备考技巧。相反,另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中总是进行观望,左瞧瞧右看看,就是不能够抓紧时间查漏补缺,对物理学习中不足之处抓紧时间进行弥补,忽视学生本身主体地位,对这些学生而言,他们到最后复习阶段仍然不能认识到物理学科在高考中同样占据重要地位,从而弱化物理学习。而对于一部分女生而言,长期物理学习思维能力没有显著提升,再加上最后备考紧张状态下,许多学生心理一下子处于崩溃边缘,不能够及时调整心理状态,从而降低了学习效率。

(五)物理基础知识掌握不到位,复习阶段学习错误百出

在进行物理基础知识点的学习时,由于高中物理学习难度较大,学习起来比较困难,有的学生在高一高二甚至高三复习前期都没有认真学习,物理基础知识掌握不到位,从而造成基础知识薄弱,在最后教师进行总复习时,错误百出,跟不上教师复习节奏,对高考物理考题中出现的知识点掌握不到位,不能够进行知识迁移。公式及相关解题技巧掌握度较低,从而在复习阶段将所有弊端暴露无遗。对于教师而言,学生之前物理知识基础薄弱,在最后复习备考阶段教师更多是根据高考命题知识点进行复习,对于一部分学生而言知识点难度升级,解题思路不明确,对于教师的讲解不能理解掌握,跟不上教学节奏,从而造成恶性循环,这给高中教师在物理复习阶段教学造成一定困难,无法保质保量进行高考知识点教学。比如,在物理复习教学中,对于物理基本知识概念记忆不牢固,出现理解性偏差,将“在时间轴上n秒末”想当然认为就是“第n秒”,实则在对物理知识深刻分析之后,就会明白,第n秒指的是一段时间,第n秒末和第n+1秒是同一时刻。

三、高三复习备考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熟练记住一些规则

高中物理复习阶段是学生提高自身学习能力,查漏补缺,迅速弥补不足之处的黄金时期,因此在物理复习备考阶段,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对高考物理知识点进行完整梳理与分析,由浅入深、从易到难进行讲解,提高学生掌握程度。比如在电学实验复习中,讲到电流表、电压表读数时,有些学生总是对电表读数时的估读记不清,记不住读数规则,对于电表的读数应该是:最小刻度是1、0.1、0.01等的电流表、电压表,应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最小刻度是2、0.2、0.02等的电流表、电压表,应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二分之一;最小刻度是5、0.5、0.05等的电流表、电压表,应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五分之一,只要学生掌握了这些规律,同时再增加习题训练,就能掌握电表读数的估读方法,提高复习效率。

(二)转变复习思路,多形式引导学生进行复习

在高考物理试题中,对于物理知识一般来说不会直接给出相关公式让学生进行推导计算,主要通过多种试题形式对学生知识迁移与灵活运用分析能力进行考查。对于物理试题而言,教师在讲解试题时,要能够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迁移,轻松应对一题多变、多题归一情况。在试卷中有时会出现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同时考查一个知识点,多题归一的现象,这个时候,学生就应该掌握解题技巧,对于选择题和填空题而言,要能够抓住重点解题步骤,快速得出最终答案,而对于计算题而言,一般设置分值比较高,可能是15分或者20分一题,这个时候学生就应该仔细审题,细化每一步解题步骤,如果遇到同一个题目有多重解题方法时,要能够寻求最有把握的解题方案,增加最终得分率[4]。

(三)立足教材,根据学生差异性调整教学内容

物理教师通过对高考物理试题命题方式与考查特点进行分析研究时,要能够立足教材,根据学生差异性调整教学内容,从而促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进行知识点复习。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在讲解精准抓取知识点时,要能够尊重学生之间差异性,掌握学生对于统一知识点的不同理解情况,改变自身教学方法,调整教学深度与教学节奏,从而最快速度缩短学生之间差距,提高学生物理思维能力,以及解题技巧的掌握。

(四)巩固学生基础知识,寻找解题过程中出错原因,降低错误率

鉴于一些学生自觉性不好,对物理的学习兴趣不浓,在高考总复习之前阶段掌握的基础知识比较薄弱,没有形成正确学习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对高考物理知识点复习造成困难,减缓物理教学进度。这个时候就对高中物理教师提出更高层次教学要求,教师要能够想尽办法提高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将简单而又重点的知识点、公式,以及运算方法进行系统整合,提高学生学习速度与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对于学生做题情况,教师能够耐下心来帮助学生寻找错误根源,逐渐改正,从而提高总复习阶段学生对于知识点掌握情况,降低错误率。

(五)培养学生审题能力,重视物理实验复习

在高考中,学生考试心情比平时要紧张得多,有时候思维容易出现卡顿现象,因此在平时物理教学与复习阶段,教师通过对高考试题分析时要能够对学生进行思维逻辑培养锻炼,在日常做题时,要能够提高学生审题能力,促使学生更加细致对待每一次物理试题训练,从而降低学生在高考过程中思维卡顿现象或者在审题过程中出现粗心、审题不到位、考试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物理试题训练时,针对近年高考中出现的高频考点,教师一定要把基础知识教授到位,要求学生一定要熟练掌握这些基础知识,且在此基础上能延伸和扩展,才能应对高考中出现的问题。例如,2020年高考理综试卷中的山东卷、天津卷、北京卷、广东卷;2021年高考理综试卷中的湖南卷、全国乙卷物理部分都出现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这个实验的内容。只有学生在熟练掌握了用伏安法、伏阻法和安阻法及其相应的图像来求电动势和内阻的基础上,才能清晰解答出这些高考题。

(六)重点物理高频难题专项突破,实现解题技巧归类

对于物理高考题来说,历年高考题型中都会有一些相似知识题型,出现频率较高但是得分率低。比如,2019年物理高考浙江卷、2019年物理高考天津卷试题中“共点力平衡”知识点考查;2019、2020、2021年物理高考中都有“带电粒子在复合场、组合场中的运动”的物理考题,知识点难度大,考查频次高、得分率较低。因此在高中最后备考复习阶段,教師要能够重视这类高考物理题型,对学生进行专项技能提升,在教师引导下,促使学生能够掌握高频难点题型归类,实现重点内容专项突破,反复进行题型训练,将高频难题类型结构、解题思路,以及公式运用技巧细节进行研究分析,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内在思路,锻炼学生题型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公式迁移运用能力,以及难题解题技巧能力,从而提高学生整体解题高度,提升学生高考中物理难题得分率,提高学生综合解答难题的能力[5]。

结束语

总之,在高中物理知识点复习阶段,对学生来讲,要比教师更加注重自身的学习情况,利用当下机会进行查漏补缺,弥补不足之处,熟练掌握解题技巧,提高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对教师而言,教师要能够根据高考物理试题精准分析相关知识点,对学生备考阶段要能够改变传统教学思路,对于高考历年物理题型出现频率、考查方式、解题思路,以及物理试题审题技巧都要进行仔细分析与研究,在最后备考冲刺阶段,要尊重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根据学生对于物理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以及公式解题能力不同进行差异化教学,促使学生不断提高自身审题能力与解题能力,从而实现解题能力提升,更好备战高考。

参考文献

[1]王福兴.浅析高考物理试题的特点及复习备考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1):87.

[2]刘志敏.基础行则物理行基础行则高考行:2014年高考广东物理试题特点分析及备考策略[J].广东教育(高中版),2014(Z1):98-101.

[3]杨德云,罗雪今.顺应学情稳扎稳打:2011年高考物理试题分析及2012年备考策略[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1,25(4):47-49.

[4]王后雄,漆应该.2008年高考物理试题分析及2009年高考备考策略[J].中学理科(上旬),2008(9):55-62.

[5]陈继明,瞿孝平,伏森泉.把握试题特点明确备考方向:2006年湖北高考理综卷物理试题分析及2007届高三复习备考建议[J].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2006(10):51-69.

猜你喜欢
备考策略高考特点
高压输配电线路工程施工技术控制之我见
中低压配网杆塔防撞措施浅析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7:18:00
从高考试题看化学反应原理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0:24:37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16:03
注重语篇建体系,加强理解提能力
考试周刊(2016年68期)2016-09-21 13:43:20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三生物复习备考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70期)2016-09-20 13:38:55
算错分,英“高考”推迟放榜
环球时报(2014-10-20)2014-10-20 09:4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