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军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生活中,相信同学们也遇到过这样的困惑。明明勤浇水、勤松土了,但是花盆里的花就是不领情,不仅不开花,最后还变成了枯枝败叶。反倒是花盆里的酢浆草生长旺盛,成了花盆的主人。
为什么专门种的花总是长不好,可是草却能旺盛生长呢?
物以稀为贵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定义一下什么是花卉。
中国人爱花、养花的历史很久了,《诗经》中就有很多关于花卉的描写,比如“参差荇菜,左右流之”“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等等。到了汉代,还专门兴建了皇家苑囿——上林苑。入住花园的花朵,大小、形状、气味都不一样,但是它们有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在自然界相对比较稀少。
经过筛选的花卉种类,本身在自然界就是小众物种,那些大量存在的很难被人评估为美。即便这些花再漂亮,也很难被当成花卉来种植。比如说在春天里常见的二月兰和白屈菜,虽然也能绽放出美丽的花朵,但是很少被当作花卉来栽培。除了花期有限,更关键的就是这些植物太多了。
而作为小众物种的花卉,本身的竞争力就很弱,自然没那么容易养活。
花瓣是资源消耗者
人类筛选的花卉本身存在极大的生存缺陷。比如说,我们都喜欢花朵大、花瓣多的变异品种。那么,这些多出来的花瓣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
通常有两个来源:一是花瓣数量加倍,二是雄蕊变成了花瓣。第一种途径比较好理解,这有点像人类出现了六指现象。后一种现象的原因稍复杂一些,那是控制花器官发育的基因出了问题。
植物花朵的雄蕊和花瓣都来自一个叫“花原基”的结构,只是在生长过程中,不同细胞组织被分配做了不同的工作。那些专门生产花粉的细胞就构成了雄蕊,而那些专门吸引传粉动物的组织则变成花瓣。通常来说,花朵的不同部位都会按照蓝图来执行自己的使命。当调控基因出问题的时候,雄蕊就会变成花瓣的模样。多长出来的花瓣再加上变成花瓣模样的花蕊,这样的花朵就显得雍容华贵起来。
虽然人类喜欢,但是这些多出来的花瓣要消耗大量的营养和能量,在植物光合作用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势必影响植物的生长以及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相较于野生种,栽培种的生长能力通常会下降,自然就不好养了。
虽然栽培花卉的生长力变弱了,但是獲得了人类的青睐,可以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人舒服,花朵未必舒服
毫无疑问,人类是当今世界上活动范围最广、适应性最强的物种之一,从南北极到赤道,从海滨到高原,从湿地到沙漠,都有人类的活动区域。所以,人类也希望把花卉带去。但是,每种花卉都有自己最适合的生存环境,不是在任何地方都适合种植。比如,在北方种兰花和山茶就很难,在南方种月季也很难。
还有一些坏习惯也会影响花卉生长。比如说,在花盆中乱倒茶水等行为会改变土壤的酸碱度,导致花卉死亡。通常来说,茶水的pH 值在5~7之间,长期往花盆里倒茶水,势必会将土壤变成偏酸性的。可是,并不是所有的花卉都喜欢酸性环境,像山茶、杜鹃、米兰这样的喜欢酸性土壤的花卉尚能接受,而那些喜欢碱性土壤的黄刺玫、木槿、金银木就完全受不了了。
还有一些好心办坏事的情况会发生。有些同学觉得刚买回来的花卉的花盆小,要给它们换个大盆。结果一换盆,花就死了。为什么呢?关键原因就出在土壤上。有的花卉喜欢酸性土壤,有的喜欢碱性土壤。要是给喜欢酸性土壤的花卉换成碱性土壤,那不但不能让它们长得更好,反而会结束它们的生命。
一些皮实的花卉
也有一些坚强的花卉,比如因为茎像竹节而被称为竹节海棠。竹节海棠是生命力最强的花卉之一,只要光照充足,不缺水,很难养不好,简直就是“植物杀手”的福音。
再比如长寿花,它真的很长寿。长寿花有很多品种,特别是那些重瓣品种,真的很强大,耐光照、耐高温、耐低温、耐干旱,只要不是把它们连花盆扔在水里或者冰天雪地里,也是很难“一命呜呼”的。
还有一些特例,比如马蔺就是很好养的花卉,生命力也超强,逐渐成了城市绿化带的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