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中智慧课堂的应用与实践

2022-05-30 10:31:05李辉
客联 2022年8期
关键词:智慧课堂小学科学

李辉

摘 要:小学科学是一门应用性、探究性强的学科,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科学知识和培育科学思维能力,现阶段小学科学教学存在教学手段单一、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育不够重视以及学生对科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不足等现实问题。智慧课堂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可有效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文章对小学科学教学中智慧课堂的应用与实践做详细分析。

关键词:小学;科学;智慧课堂

相较于传统课堂教学而言,智慧课堂依托“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将海量的课程资源集合形成课程资源数据库,教师通过智慧化平台可以更加便捷的调取数字课程资源,更加便捷和灵活的进行便捷,融入创新性元素,在课堂教学中将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生动、具象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小学科学教学是学生掌握基本科学知识、培育科学思维能力的启蒙和关键阶段,智慧课堂教学的应用与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科学教学现状

首先,小学科学课堂的教学手段过于单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深入,素质教育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这不但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小学科学教学的内涵意蕴。但是实践中,仍有很多学校受应试教育影响,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主要任务,采用传统单一的“填鸭式”教学手法,忽视了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育,素质教育难以落到实处。

其次,对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科学学科相对较为抽象,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想,所以小学科学课程除了教授基本的科学内容和知识以外,还具有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可以说,学好小学科学是后续学科发展的基础。实际上,目前仍有部分小学科学教师忽视了科学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作用,只是简单的将理论知识、概念性的内容灌输给学生,导致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思维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第三,学生对科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不足,教学效果难尽人意。虽然小学科学课程较为抽象,但是同样具有趣味性和探索性,这些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逐渐了解科学,走进科学,爱上科学。目前很多教师所开展的科学活动较为传统,教学方式相对单一,学生很难体会到科学课程的乐趣,长此以往必然会对科学失去兴趣。教师如果不能及时予以更改,引进新的学习方式以打破这种恶性循环,科学学习效果很难得到有效突破。

二、小学科学教学中智慧课堂的应用与实践

(一)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不断丰富教学方式

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发挥的作用愈加显著,智慧课堂逐渐成为现代教育教学中的必备手段。相较于传统课堂教学,智慧课堂依托信息化技术将课程资源的集合、建设、管理,教学成果的展示、评价、考核等融于一体,实现了教学方式的不断丰富。在智慧课堂中实施小学科学教学,可以将相对抽象的科学内容以更为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现出来,便于学生理解,同时学生也可以更好的对相关知识进行探索,提出的问题也更加具体,便于教师解答。为了让科学教师更好的应用智慧课堂,教师需要提前对智慧课堂的特点、关键点、注意点等进行了解,便于更好的将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例如,小学科学中的自然现象和科学实验,教师都可以通过图像或视频的形式详细的展示给学生,对关键点可以暂停并利用电子白板功能予以标注帮助学生理解。教师还可以将一些延伸性的问题作为作业进行发布,学生可以在手机、电脑等家庭设备上自主完成并提交上传,方便教师及时查阅和评价。

(二)善用丰富课程资源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小学科学是一门集合性较强的学科,内容涵盖了物理、化学、地理等多门学科知识,所以可以在科学学习中有效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观察探索能力。在科学课程开展的过程中,有很多方面是需要学生去主动观察的,比如一些自然现象、动植物生长活动等,同时还要对相关内容进行一些科学实验,但是由于很多学校资源有限,实验内容无法完全开展。因此可借助丰富的课程资源和现代化智慧教学平台等手段,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索观察,实验模拟等活动,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科学。例如,在学习“其它动物的卵”时,学生很难去短时间内搜集到多样化的动物卵,此时教师可以通过课程资源制作相应的课件,在课堂中先提出问题“动物的卵都是一样的么”,在学生思考探讨后播放课件内容,让学生通过课件对比鱼类、蚕、禽类、蚂蚁等动物的卵,同时制作“小鸡的出生”视频,让学生了解鸡蛋是如何变成小鸡的,通过此类方式不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利用智慧课堂创设多样化教学情境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更加注重探索和实践,所以教师不能仅仅是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还应该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给学生营造一个有趣、科学性强的学习环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首先可以将一些关键知识点对学生进行讲解,为了让学生加深印象并对其进行理解,可以通过话题引导结合智慧课堂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为学生讲解太空探索等方面的内容时,可以先制造话题“宇宙有多大”等,引导学生思考,然后借助多媒体等形式播放太空探索相关的纪录片或者有趣知识片段,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求知欲,为后续的相关知识和内容讲解做好铺垫。通过这种多样化教学情境的创设,一方面有效提升了学生参与科学学习的兴趣,同时教师也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延伸,引发学生更加主动的思考和探索。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化背景下,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模式也应与时俱进,通过智慧课堂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丰富有效的教學方式,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实现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的提升,为现代化人才的培育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刘三红.浅析智慧课堂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天津教育,2021(30):77-78+81.

[2]刘建萍.依托智慧课堂平台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2022(32):50-52.

[3]徐春建,俞灵.小学科学智慧课堂应用的实践研究[J].实验教学与仪器,2021,38(12):58-61.

[4]潘华卿. 深度学习理念下基于智慧课堂的概念转变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21.

猜你喜欢
智慧课堂小学科学
科学大爆炸
小小艺术家(2019年6期)2019-06-24 17:39:44
浅谈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探究数学奥秘,创生智慧课堂
考试周刊(2016年92期)2016-12-08 00:17:45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6:40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5:16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2:26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37:13
科学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