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炜
[摘 要]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得从小学计算教学抓起。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习引领、习惯培养等,既要重视计算中算法、算理的同步引领,更要关注数学思维的培养,以及梳理、反思、提炼等学习意识的训练,让学生学得好习惯,助推运算能力的平稳发展。
[关键词] 算法;算理;思维;习惯;能力
运算能力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的十大数学素养之一。它有简单的一面,在学生眼中仅是计算而已;也有深刻的一面,在学生眼中不仅是简单计算,还包括灵活计算和简便计算等。其实学生的见解也不尽然,运算能力还有更为理性的一面,那就是对算理详细阐述、缜密思维的过程,以及创新的、灵活的算法等。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去谋划,引导学生在合适的问题情境中学会分析、学会思考,从而更精准地理解算理,掌握算法,促进有序思考生成,进而助推运算能力的稳健发展。本文以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连续进位乘法)”为例,谈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一、整合运算任务,算法算理兼修
对于小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要算法、算理兼顾。因为知晓算法是基础,领悟算理才是根本,所以在每一节计算教学课中,教师的任务是多维的,既要让学生在真切的学习体验中掌握算法,又要让他们在学习中深刻领悟算理,最终实现运算能力的发展。
教学中,教师需要精准解读知识编排体系,明白学生的学习基础,从而引导学生在计算学习中实现经验的累加与思维的发展。首先,解读学习基础。通过对主题图的观察分析与思考,学生基本都能列出算式,部分学生还能依据已有经验、思维去计算算式。因为学生已经有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学习积累,知道不进位笔算和一次进位笔算的算法,也明白其中的算理,所以他们跳一跳(稍加努力),有可能摘到果子。但是,教师也要清醒地看到,这部分学生的计算虽然没有困难,也就是说,他们能够运用思维迁移、经验类推等进行计算,但离真正领悟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还有一段距离。其次,引导学习对比。为強化经验迁移、思维迁移,学生需要在复习上下足功夫。一方面教师指导学生复习不进位乘法,让学生计算如“12×4,3×32,2×312”等时唤醒其对算法的记忆,掌握乘法的算理;另一方面让学生在变化中感受算法的相通性,理解算理的差异。如把上述习题改编成“16×4,3×42,2×317”。最后出示教材中的例题7,让学生在读图、思考中得出算式48×4。面对该计算题,教师的第一要务不是指导,而是放手,让学生尝试练习。“这个题目和我们刚才复习的例题很像,大家想不想动手试试?”
用复习的杠杆撬动算法、算理,是发展学生运算能力的重要举措,也是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重要途径。因此,计算教学中教师应不厌其烦地让学生多说算法与算理,在述说中理清思路,在叙述中学会有序分析。
[?]二、组织运算活动,思考提炼兼行
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成的,更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教师得学会耐心地做好计算教学事务,让学生在真切的计算学习与练习中学会思考,发展数感,进而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同时,教师还得重视计算习惯的培育,让学生随着学习时间的延长,能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接着上面的案例思考:首先,组织展示活动。一是巡视学生自主练习情况,其间教师能够感知学生的计算状况,为选择代表性的素材提供储备;二是遴选出代表性的学生练习(见图1),以此作为新的学习研究素材,让学生在生成性的资源比对中感知算法、感悟算理。其次,引导学习争辩。考量学生自我的学习材料,既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不是空中楼阁,而是源于他们自己的学习;又让他们在争辩中理清计算的算法与算理的差异,体会算法的相通性与算理的独特性。一是展示三个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思考。这主要考量学生用自己的理解去解读三个计算结果,从而使自己的经验、思维在学习中产生碰撞。二是引发学习思辨,“仔细观察,结合自己的计算,谈谈你对这三位同学计算过程的认识。”观察比较后,有学生说:“C同学的计算是正确的,因为计算48×4,先算8×4=32,再算40×4=160,最后算160+32=192。”也有学生说:“A同学的计算错了,因为48×4比50×4=200小,而他算出来的结果是1632,所以是错误的。”还有学生说:“B同学的计算也是不对的,因为48×4的积一定大于40×4,也就是一定大于160,且小于200。”此时有学生产生了疑问:“B同学的结果是164,不是大于160小于200吗?”“是啊!那该怎么解释呢?”面对学生的质疑,组织学生争辩,学生最终弄明白了问题的症结所在:8×4是32,应该在个位上写下2,同时往十位上进3,而B同学没有在十位上加上这个3,所以是错误的。三是实施追问,让学生在问中感悟算理,强化数感。在学生研究分析、思考辩论的基础上,教师还得切实做好学习的引领者,应设计系列问题助推思考。“为什么C同学的计算是对的,十位上的9 是怎么来的?百位上的1又是什么意思?”让学生在问题的启发下再度思考这三位同学的解答,在思考中助推他们更精准地辨别计算方法的合理性,更深刻地理解算理。同样,教师的问也是一种示范,学生会在教师的不断追问中学习模仿,从而在学习中学着问自己,“应该怎么做?为什么要这样做?”由此促进他们深入思考学习,在不断追问中更好地发展他们的计算能力,最终掌握算理。
从中能够看出,给予学生应有的信任,他们就会认真思考、细心比较,也一定能掌握好算法,理解透算理。案例中截取的几组具有代表性的发言,让教师感受到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动性,以及学生数学学习的智慧。比如,学生自主的估算学习体现了估算意识已经在他们的脑海中生根发芽。又比如,计算304×7时,一位学生算出的结果是238。此时,教师抓住这一契机,利用好这一错误资源,再度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这位同学的问题出在哪里?”在前面争辩学习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学生很容易看出:304×7一定大于300×7=2100,而238这个答案与2100相差太多。教师引导学生再一次进行自主练习与交流分析,从而让算法得到巩固,算理得以升华。与此同时,学生的数感也在学习中得到发展。
由上述案例可知,有效的数学教学应贴近学生的思维进行。教师引领学生做一个倾听者,让学生在倾听中开阔数学视野,在倾听中实现思维碰撞,进而学会思考,增强数感。
[?]三、创新运算训练,梳理反思兼顾
“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亦如此。要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培养他们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尤其是梳理学习的习惯和反思学习的习惯。教师指导学生不断梳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学习历程,反思学习中的失败教训,总结学习顺利的心得等,久而久之,学生定会生成好的学习习惯,也会将计算的算理深植于心。
例如,在例题7的“试一试”部分教学中,教师就得学会放手,让学生运用这一阶段学习的经验、思维、技能等去尝试练习,从而在学习中体会难度增大的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在试做中发现学习的不足,在反思中促进习惯养成,加深对三位数乘一位数算理的理解。一是组织自主试做。让学生独立完成“试一试”中的272×4,教师巡视,察看学生的学习状态。二是组织学习展示。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几个案例(见图2),通过展示引发学习争论。有学生说:“①是错误的,他没有注意十位上7×4是28,应该在十位上写上8 ,还得在百位上进2。”有学生评价:“②也是错误的,他记住了进位,但是应该进2,而不是进3,所以错了。”还有学生说:“③④都是正确的。”此时,就有学生反驳道:“他们答案都是对的,但我认为③的做法更好,你看他把十位上进的2、百位上进的1都写出来了,非常清晰。”“这位同学的观察很仔细,分析很透彻,值得我们学习。同时,我们还得向③号同学学习,细心做题,不要忘掉任何一个小细节。因为细节决定成败。”教师及时追评,既肯定了学习活动的成效,又能帮助学生学习好习惯,养成好本领。
从中可以看出,计算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引导学生写好进位,字迹工整,数位对齐,以及读清符号、读准数字、仔细验算等,从而让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落实在每一处细节,以达成“心中有算理,笔头落习惯”的理性境地。
在这节课的教学反思中,笔者深深地体会到计算教学不简单,也不那么单薄,因为计算教学的背后是一批性格特点各异、行为习惯不同的学生,他们对计算的思考有很多的随意性,对算法的掌握、算理的理解稍欠火候,计算方面习惯的养成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数感的培养还在不断生长。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学会贴着学生的思维去施教,贴着他们的想法去引导,从而让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灵动起来,碰撞思维火花,掀起头脑风暴,深刻领悟运算的算理、规律等,助力运算能力的穩步前进与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