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整合,联动教学

2022-05-30 10:48陈嘉薇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学生本位

陈嘉薇

[摘  要] 在新课改背景下,实施课程统整成为课改的突破口,如何实现从“知识本位”向着“学生本位”“素养本位”转化,重视个体与社会的联系成为研究重点。文章以“平年与闰年”(沪教版三年级第一学期)一课为例,从小学数学课程统整的概念、小学数学课程统整的必要性、小学数学课程统整的实施策略、思考与展望四个方面依次进行阐述。通过实践表明,统整教学目标、统整学科资源、统整评价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 课程统整;联动教学;学生本位;平年与闰年

[?]一、小学数学课程统整的概念

所谓“课程统整”就是将学校课程中相关或相近的课程通过有效的方式进行整合,搭建各个不同学习领域之间的桥梁,建立不同科目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能够在学科的融合下进行有效的学习[1]。“小学数学课程统整”是指从纵向角度而言,将不同年级学习的分散的数学知识点进行有效整合,培养学生数学学科素养;从横向角度而言,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有机渗入与整合,不仅使得学生的学习更为高效,也在协同教学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需要注意的是“课程统整”与单纯的“学科聚合”含义不同。后者只是简单地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拼凑与组合,其本质还是“知识本位”,以传授知识作为最终目标。而“课程统整”则是将不同领域的内容进行有效整合,不仅仅包括知识层面,更包括学生的学习经历、社会经验等方面,以“学生本位”为目标,注重构建与发展“个体”与“社会”的联系[2]。

[?]二、小学数学课程统整的必要性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进行课程统整显得时不可待。目前使用的小学数学教材主要包含四个板块的内容,分别是数与运算、方程与代数、图形与几何、数据整理与概率统计,再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将各个板块的内容细分到每个学期的教学中。这样的编写方式既有优势也有局限。优势在于教学目标明确且容易达成,学生对每个分散的知识点可以有精准的掌握;局限在于正是这种分散与精准使得学生很难形成对整个知识体系的完整感知,知识的碎片化与片段化不利用于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学生在独立的知识与独立的学科间很难找到共通点,更不用说感受知识与生活、知识与社会之间的联系了。

通过课程统整,就是要将知识之间的层层壁垒敲碎,不仅要形成数学学科知识体系的连通性,更要打破不同学科之间的界限,形成完整的、与社会连通的知识架构。

[?]三、小学数学课程统整的实施策略

1. 统整教学目标,尊重学生认知规律

对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目标进行统整其实是对课程进行新的设计。数学课程在过去更注重学生的运算求解能力,现在更注重在智慧型、创新型课堂中培养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如推理论证、数据处理、数学建模等数学核心能力。这样的发展趋势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对教材目标进行统整,在尊重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将孤立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对学生进行有计划的引导,使学生逐步养成科学看待问题的方法,形成知识体系,增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片段1

师: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平年与闰年的判断方法,那让我们一起帮帮小胖,看看他2100年还能过生日吗?

生1:小胖是2月29日生日,说明他是闰年出生的,2100是4的倍数,所以2100年是闰年,小胖可以过生日。

师:老师觉得你说得很有道理。老师准备了万年历,让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吧。

生1:咦?2100年的2月只有28天,说明2100年是平年。

师:这是怎么回事呢?2100是4的倍数,但怎么不是闰年呢?让我们一起看一个科学小视频,看完后你们就明白了。

通过小胖2100年能否过生日制造学生的认知冲突,学生根据上个环节的学习发现2100是4的倍数便认为2100年是闰年。教师在此出示万年历,和学生一起进行验证,发现2100年二月的天数只有28天,故2100年是平年。在这个环节中,2100年是一个很抽象的年份,而万年历是十分具象的,是生活中常见的查阅日期的工具,这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息息相关,把抽象的年份通过具象的万年历展示出来,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在此出示万年历也为下一课时进一步学习制作年历埋下了伏笔。

教学片段2

师:小巧说2020年2月23日是她过的第15个生日,小巧爷爷说2020年也是他过的第15个生日。请你们想一想,小巧爷爷是什么时候的生日,2020年多少岁,小巧爷爷过第17个生日时又是多少岁呢?

生2:小巧爷爷和小巧都是过第15个生日,但小巧爷爷和小巧肯定不会一样大,所以小巧爷爷肯定是四年过一次生日,小巧爷爷只能是2月29日出生的。

师:那小巧爷爷今年多少岁呢?你是怎样计算的?

生2:由于小巧爷爷四年过一次生日,过了15次生日,也就是15×4=60岁。

师:同学们审题真仔细,那小巧爷爷过第17个生日时又是多少岁呢?

生2:小巧爷爷在2020年是60岁,过了15次生日,过第17个生日时是60+4+4=68岁。

通过对教学目标的统整,在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日常生活产生联系,引导学生解决现实问题。在学生已经掌握平年与闰年的判定方法后,以问题驱动为导向设置情境。这两个教学片段都是以生日为背景,而过生日是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所以学生在学习时很有代入感,而不是单纯地利用平年与闰年的相关知识与判断方法去进行枯燥的练习和计算。当与已有的生活经验产生冲突时,学生必然会进行思考,通过对教学目标的统整,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知识是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

2. 统整学科资源,完善学生认知体系

在小学数学学科的统整过程中,不仅可以将数学学科知识进行系统整合,其他学科的知识也可以融入课堂,利用不同学科间知识的补充与碰撞,完善学生的认知体系。在介绍“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时,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将自然科学的知识在数学课堂中展示给学生,丰富学生的认知。通过动画将地球一圈一圈绕着太阳转的过程清晰地展示在學生面前,并在课件上同步展示关键词与计算过程,学生很容易就能理解像这样绕太阳转四圈就比365天多出一天的时间,所以有“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利用自然科学的知识建立起与数学学科的联系,不仅增进了学生的理解,丰富了课堂的内容,更扩充了学生的知识体系。

通过对不同学科的资源进行统整与融合,可以搭建起不同科目之间的联系,完善学生的认知体系,从而实现更有效的学习。利用自然科学中所学的太阳与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结合数学知识进行阐述,学生不仅能更好地理解,更能发现学科之间奇妙的联系,提升综合素质与学科素养。

3. 统整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多元发展

教学评价是教学实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教学评价不仅能更加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更能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自我效能感[3]。在课程统整的课堂中,设置以问题为驱动的情境,将结果性评价、及时性评价、生成性评价、表现性评价等评价方式融为一体,更关注学生的学习经历与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多元发展。

在提出最后的思考题“1896年的下一个闰年是哪一年”时,有的学生直接举手回答是1900年,因为1896是闰年,所以下一个闰年只需加4就是1900年。教师首先要给予这样的学生积极肯定的评价,表扬他们愿意动脑,敢于表现,乐于分享自己的想法。其次,教师可以利用疑问的语气,“真的是这样吗?你们都同意吗?”学生会再进一步思考,就有学生发现1900是整百年份,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所以1900年不是闰年。教师对于能进一步思考得出正确结果的学生给予正面评价与反馈后,再对前一位回答错误的学生给予鼓励:“×××同学思考问题的方式很正确,要是下次在解决问题时能考虑得更仔细全面一点,老师相信你就会更优秀。”

[?]四、思考与展望

在如今“互联网+”的大背景下,人工智能教育也在蓬勃发展,当课程统整成为常态时,学生就会逐步拥有“自学习”能力。通过课程统整培养的综合素质与高阶思维能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新模式教育,实现知识与理解的互相转化,从而得到更好的发展,充分实现个人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嵇康. 语文学科课程统整方式的思考与探索[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15):34-35.

[2]  张德红. 小学课程整合的个案研究[D]. 西南大学,2013.

[3]  李会民,代建军.基于课程统整的跨学科项目化学习设计[J]. 教学与管理,2020(04):29-31.

猜你喜欢
学生本位
谈基于学生本位的习作指导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学生本位教学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新版译林英语教材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中职德育课教学探讨
以学生为本,让个性化阅读梦想成真
基于项目活动研究性学习模式的应用
课堂评价语,打开思维那扇窗
我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本位
普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的探索
新建本科院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