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校行为文化的含义、性质、作用与建设策略

2022-05-30 10:48林毅林成策
新校园 2022年8期
关键词:育人学校建设

林毅 林成策

学校行为文化在学校文化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认识学校行为文化的含义、性质和作用,在聚焦问题的基础上探讨学校行为文化的建设策略,对学校行为文化的健康发展,促进学校的内涵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学校行为文化的含义及其组成

1.文化与行为文化

文化与自然相对应,经过人类作用过的一切均可视为文化。广义文化是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狭义文化仅指精神文明。文化的组成有三分法(亦称三层次理论)、四分法(亦称四层次理论)之分。文化的三分法是指文化由精神文化(理念文化或价值观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组成;文化的四分法是指文化由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组成。行为文化是以物质文化为基础,在精神文化引导下、在制度文化制约下形成的。具体来讲,行为文化是指人们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特定行为方式和行为结果,这种行为方式是人们所作所为的具体表现,体现着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受到制度文化的约束和引导。

2.学校文化与学校行为文化

学校文化是人类社会文化的一种亚文化,是文化在学校的存在,学校一切存在方式的总和均可视为学校文化。学校文化可以按上述文化的分类方式分为学校精神文化、学校制度文化、学校行为文化和学校物质文化,但实际上,大部人都认同从学校文化建设的角度将学校文化分为学校精神文化(理念文化)、学校视觉文化、学校行为文化和学校环境文化,这种分类强调了视觉文化对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将学校制度文化融入学校行为文化来考虑,将学校环境文化代替学校物质文化,把学校物质文化作为学校环境要素来考虑。可见,学校文化的这种分类只是在一般文化分类的框架下,为满足学校文化建设需要而作出了适当的改变。学校行为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广大师生员工在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和行为结果,反映了学校师生的精神面貌和学习、工作作风。

3.学校行为文化的组成

学校行为文化组成的分类方法不尽一致,有两种分类较为常用且又相互交叉,一种是以行为主体为依据进行的分类,另一种是以行为内容为依据进行的分类。按照行为主体可将学校行为文化分为学生行为文化、教师行为文化、干部行为文化和工勤人员行为文化等;按照行为内容可将学校行为文化分为教学行为文化、学习行为文化、管理行为文化和服务行为文化等。考虑到行为主体和行为内容的交叉性,我们主张将主体和内容结合起来对学校行为文化进行分类。为突出重点,根据学校的主要人员组成和主要工作任务,我们将学校行为文化分为学生学习行为文化、教师教学行为文化、干部管理行为文化和工勤人员服务行为文化等。其中,教辅人员放到教师行列考虑;校领导作为管理人员的一部分,不单列为宜。有些研究将班干部行为文化单列一类,我们认为不妥,班干部的主要身份还是学生,兼做了一些班级管理工作,其主要行为还是学生的学习行为,当然,学生干部在兼做班级管理工作时还要受管理行为文化的影响。同理,有些教师兼做行政管理工作,既要受教学行为文化的引领,又要受管理行为文化的引导,在做好教学的基础上做好管理工作。

二、学校行为文化的性质与作用

分析学校行为文化的性质有助于把握学校行为文化建设的规律,在分析学校行为文化性质的基础上探讨学校行为文化的功能,对于明确学校行为文化的建设方向,充分发挥学校行为文化对学校教育的引领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学校行为文化的主要性质

(1)学校行为文化的动态性与发展性

“行为”和“动态”是紧密相关的,可以说,动态性是学校行为文化的固有属性,或者说是基本属性。学校行为文化是学校理念文化的动态反映,行为文化是一种过程性文化,是一种极具“活性”的学校文化形态,体现着学校的精神风貌和工作作风。发展性是指学校行为文化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断提高的发展过程,学校行为文化的建设要与时俱进,坚持和弘扬时代主旋律,体现出新时代教育发展的主题。

(2)学校行为文化的整体性与系统性

学校行为文化是由众多要素和部分组成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就是学校行为文化的整體性。系统性是指学校行为文化是一个系统,系统内的各系统要素乃至各子系统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性,它们之间构成一个系统性整体。在建设学校行为文化时,不能孤立地考虑问题,要统筹兼顾,系统、整体地思考和安排学校行为文化建设的内容。

(3)学校行为文化的思想性与涵化性

学校行为文化作为学校师生员工在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和行为结果,是学校理念文化(或价值观文化)的具体体现。学校行为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和思想,这种思想性是学校行为文化的灵魂。正是学校行为文化所具有的思想性,才使得学校行为文化对广大师生员工具有教育、引导作用,即学校行为文化的涵化性。学校师生员工在学校行为文化精神和思想的沐浴和涵化下,展现出学生乐学、教师爱教、干部爱岗、工勤人员敬业的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

(4)学校行为文化的差异性与特色性

不同学校由于所处地区的社会经济与历史文化不同、办学性质和办学特色不同,行为文化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学校行为文化建设应尊重这种差异性规律,根据办学特色开展行为文化的建设,彰显特色性。强调学校行为文化建设的特色性,也是打造学校特色品牌、扩大学校社会影响力的需要。

(5)学校行为文化的实践性与应用性

学校行为文化关键在于“行”,学校理念文化再好,不实践、不行动,也难以起到引领学校发展的作用,这就是学校行为文化实践性的意义。发挥学校行为文化的实践性作用,使学校理念文化落地生根,形成学校良好的精神风貌。学校行为文化实践的过程是应用的过程,强调学校行为文化的应用性是要求在学校行为文化的建设过程中要学以致用,力求做到知行合一,使学校行为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6)学校行为文化的能动性与创新性

学校行为文化是以学生、教师、干部和工勤人员为主体的文化,行为文化的主体具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这种主观能动性对于学校行为文化建设非常重要。创新性是对学校行为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的学校行为文化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引导和涵化作用,从而取得更好的育人效果。因此,要激发学校师生员工的能动性和创新性,始终保持学校行为文化的先进性,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校精神面貌,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

2.学校行为文化的主要作用

(1)对学校精神文化的彰显作用

学校精神文化或理念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但学校精神文化要有载体才能发挥作用,其中很重要的载体就是学校行为文化的建设。学校行为文化是学校精神文化的反映,学校精神文化通过学校行为文化建设而彰显出来。学校精神文化要贯穿、渗透到师生员工各种行为之中,无论是学生的学习行为文化、教师的教学行为文化、干部的管理行为文化还是工勤人员的服务行为文化,都要彰显学校的精神文化。

(2)对学校制度文化的执行作用

学校制度文化是固化了的价值观文化,是学校师生员工日常学习、工作乃至生活的行为准则,是具有强制性和约束性的文化,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必须遵循。学校制度文化对学校行为文化具有制约和规范作用,学校行为文化是对学校制度文化的执行和践行。

(3)对学校环境文化的营造作用

学校环境文化通过对校园环境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来体现和传播学校的办学理念与特色、历史底蕴等内在特质,是反映学校整体形象的系统工程。从广义角度讲,学校行为文化是学校环境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学校行为文化与学校环境文化之间相互作用,行为文化会因受到环境文化的熏陶和沐浴而更有美感和品位,环境文化则因受到行为文化的赋能而更具有活性和润育作用。

(4)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培育作用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学生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通过学校行为文化的建设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是学校行为文化的基本功能。引领学生的德育教育,不仅让学生接受政治、思想方面的教育,还要接受礼仪礼貌、为人处世、行为规范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知识与技能的行为习惯,不断提高智力水平;帮助学生拥有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不断提高其审美能力;让学生热爱劳动,端正劳动态度,提高劳动能力。

(5)对教师教学行为的引领作用

教师是学校教育活动的施教者,教师的教学行为对教育教学质量有重要影响。通过行为文化建设,引领教师的教学行为,促进教育教学效果不断提升。第一,开展行为文化活动,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使教师爱生敬业,团结合作,勇于奉献。第二,开展行为文化活动,引领教师持续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第三,开展行为文化活动,引领教师提高科研水平和专业能力。

(6)对干部管理行为的提升作用

管理是指组织管理者对组织所拥有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调配和使用,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任何一个组织要正常运转都需要有效的管理。学校干部行为文化建设,首要是校领导特别是校长的管理行为文化建设,校领导要先规范自己的管理行为,对其他管理者起引领示范作用。校领导行为文化主要是提高决策行为能力,其他管理者行为文化主要是提高执行行为能力。学校要构建起“以人为本”的管理行为文化体系,建立起一个团结和谐、具有强大凝聚力的现代化学校。

(7)对校本课程建设的促进作用

课程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基本依据,是实现学校教育教学目标的基本保证,课程建设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学校行为文化建设的主要着力点之一就是促进学校课程建设特别是校本课程建设。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各种行为文化活动的开展过程,本质上就是校本课程的建设过程。行为文化活动要以育人目标为导向,按照课程标准进行建设,各活动之间紧密相关,构建起具有本校特色、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校本课程体系,以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三、学校行为文化建设的策略

1.提高对学校行为文化建设的认识

学校行为文化是对学校精神文化的展现,对学校制度文化的检验,对学校环境文化的丰富,在学校文化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学校行为文化对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乃至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有些学校对学校行为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影响了行为文化的建设;有些学校对学校行为文化建设缺乏理性思考,对行为文化活动的育人意义认识不足。因此,学校要提高对学校行为文化重要性的认识,深入思考行为文化活动与学校育人工作的内在联系,增强学校行为文化建设的全员参与意识,积极开展各种学校行为文化活动,打造健康活泼的学校精神风貌,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2.强化学校精神文化对行为文化建设的引导

学校行为文化建设要在学校精神文化的引导下进行,即学校精神文化要贯穿行为文化建设的全过程,但现在不少学校在学校行为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了精神文化与行为文化脱节的现象,行为文化建设的思想内涵不足,存在“重外化、轻内化”“重硬化、轻柔化”“重强化、轻感化”等倾向,影响了学校行为文化的建设效果。一方面是由于学校精神文化(理念文化)不够凝练,针对性、指导性不强;另一方面,忽略了精神文化对行为文化的指导、贯穿和融入,出现了精神文化与行为文化“两张皮”的问题。学校行为文化建设的目的是育人,思想内涵不足的行为文化活动难以达到预期的育人效果。因此,要强化学校精神文化对行为文化的引导,增强行为文化的思想内涵,以提高学校行为文化的育人作用。

3.增强学校行为文化建设的整体性与系统性

增强学校行为文化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对于提高行为文化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不少学校的行为文化建设主题不够多元、内容不够全面、项目不够细致、活动不够系统,呈点状或散状分布,影响了行为文化活动的育人效果。学校行为文化活动的建设要以育人目标为导向,全面设计和规划相关项目,各部分之间要有合理的逻辑关系,构成一个系统性整体,以发挥行为文化的最佳育人效果。要贯彻“三全育人”的行为文化活动理念,即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实施行为文化建设,达到春风化雨、润物于无声的育人效果。

4.张扬学校行为文化建设的个性与特色

学校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打造学校的特色和品牌。目前,学校行为文化建设存在个性不突出、特色不鲜明问题,行为文化建设的盲从现象、拿来主义比较突出。在学校行为文化建设中,学校要根据办学特点突出自身特色,发挥学校全体师生员工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推动学校行为文化的特色发展,打造行为文化建设品牌,提高学校办学的社会影响力。

5.加强学校行为文化建设与学校管理的深度融合

现代学校管理已进入文化管理的发展阶段,将学校行为文化建设与学校管理工作深度融合起来,能不断提升学校管理的层次和效能。首先,要加强干部行为文化建设与管理工作的融合,以干部特别是校级领导干部的行为文化建设带动管理工作不断上层次、上水平。其次,要加强教师行为文化建设与教学工作的融合,以教师的行为文化引领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效果。再次,要加强学生行为文化建设与学生学习的融合,以学生的行为文化促进学生的学习,提升学习效果。最后,要加强工勤人员的行为文化建设与后勤服务工作的融合,以工勤人员的行为文化指导后勤服务工作,以提高后勤服务质量,保證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6.发挥学校行为文化对校本课程建设的促进作用

课程建设是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工作,向课程要质量已成为共识。目前,学校行为文化建设与课程建设特别是校本课程建设的衔接和融合不尽理想,不少学校没有从课程建设的角度开展行为文化活动,一些行为文化活动的教育目标不是很明确,行为文化活动或项目之间关系不紧密,影响了行为文化活动的开展效果。因此,要树立行为文化活动即课程的理念,按课程建设的要求组织和开展行为文化活动,构建起教育目标明确、活动或项目之间逻辑关系清晰、内容全面系统的课程整体,以充分发挥行为文化活动的育人作用。

(作者单位:林 毅 山东职业学院;林成策 齐鲁师范学院)

责任编辑:闵 婕

猜你喜欢
育人学校建设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学校推介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