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财政“三个聚焦”坚决守住返贫底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

2022-05-30 10:48:04四川省财政厅
当代农村财经 2022年8期
关键词:市县重点财政

四川是全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最重的省份之一。“十四五”以来,全省各级财政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落实财政部工作部署和有关政策要求,紧紧围绕省委“讲政治、抓发展、惠民生、保安全”工作总思路,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目标,按照全省“1+37”巩固衔接政策体系统筹安排,强化财政保障,突出支持重点,加强资金监管,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一、聚焦投入,构建多元保障格局

面对经济下行、减税降费、新冠疫情等诸多不利因素,在中央财政大力支持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千方百计拓宽筹资渠道,持续加大资金投入,确保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相匹配。一是强化省级投入。严格落实“省负总责”要求,切实履行省级支出责任。2021年省本级投入衔接资金82.5亿元,占中央补助资金近三分之二;2022年省本级年初预算安排衔接资金83.3亿元,继续保持投入力度和强度。二是压实市县投入。将市县衔接资金投入情况纳入省对下绩效评价考核重点内容,督促市县优化支出结构,加大财政投入。2021年,市县财政共计投入衔接资金86亿元,较2020年增加1.6亿元。2022年,截至7月底,市县财政已投入衔接资金85.2亿元,预计全年投入将超过上年。三是协调帮扶投入。创新实施省内对口帮扶,组织省内较发达的12个市和35个县,全覆盖帮扶50个国家和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按照帮扶县上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0.3%(对口援藏任务的5个市和成都市10个区按0.5%),真金白银投入受扶县,助力受扶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2021年以来,已安排帮扶资金23.67亿元。四是引导金融投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采取财政奖补、贴息、分险、“政担银企户”五方联动等方式,支持实施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农业信贷担保、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贷款、农业产业化项目银行贷款等财政金融互动政策,2021年以来累计撬动金融资本投入超过350亿元。

二、聚焦重点,抓牢巩固衔接关键

根据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推动脱贫地区更多依靠发展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一是突出重点区域。在25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基础上,明确25个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统筹政策资金重点支持。每年衔接资金分配,在因素测算基础上,把国家和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作为单独因素,再次予以倾斜支持。2021年以来,中央和省级衔接资金累计安排50个重点帮扶县221.2亿元,占资金总规模的52%。二是突出重点群体。将脱贫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等作为衔接资金测算分配重要因素,倾斜支持。同时,按照精准帮扶要求,资金优先保障到人到户项目的需求,重点支持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三类监测帮扶对象以及脱贫户发展生产、就业增收。三是突出产业发展。围绕构建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大力推进脱贫地区“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特”。坚持因地制宜,重点支持监测帮扶对象、脱贫户发展资源禀赋和市场前景较好的产业,提高家庭经营性收入。建立健全联农带农富农机制,把监测帮扶对象、脱贫户嵌入产业发展链条,更多分享发展收益,更好激发内生动力。2021年,用于产业发展的中央和省级衔接资金达到112.23亿元,占比53.5%。四是突出就业增收。实施外出务工、就近就业、创业带动、培训提能、公岗安置就业增收“五个一批”。对有外出务工意愿的,加强劳动技能培训,通过“点对点”输出、劳务协作等方式优先安排外出务工。对外出务工意愿不强的,优先推荐到当地农业产业园区、联农带农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就业帮扶车间等就业,鼓励通过以工代赈方式吸纳其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项目建设。对有一定劳动能力因故不能外出但有就业意愿的,统筹利用现有公益性岗位帮助就业。2021年,全省脱贫劳动力实现就业226万人,其中25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脱贫劳动力务工人数达26.81万人。依托东西部协作、对口帮扶等平台,转移输出易地搬迁劳动力10.97万人,吸纳4.99万名搬迁劳动力就近就业。

三、聚焦监管,全面提升资金绩效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特点是点多、面广、线长,随着衔接资金规模的不断增加,对监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四川省从创新制度、健全机制、强化督导等方面下苦功夫,不断提升资金使用效益。一是加强资金调度保障。指导全省21个市(州)和176个涉农县(市、区)在同级国库将原扶贫资金专户转为乡村振兴资金支出账户,专门用于归集、拨付和核算包括衔接资金在内的各级各类财政乡村振兴资金,实现衔接资金专项调度、封闭管理、安全运行、精准使用,推动财政指标和资金同步落实到县。2021年以来,已调入乡村振兴资金支出账户资金404亿元,其中,中央和省级衔接资金221亿元。二是加大监控督导力度。依托直达资金监控系统和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定期分析进展情况,开展通报调度。全面落实行业主管部门责任,分任务资金使用管理情况与下年度相关任务资金安排挂钩。会同省级行业主管部门,每月对各市、县衔接资金投入、项目实施、支出进度等情况进行监测分析和通报,抄送各地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截至7月底,中央衔接资金支出进度为70%,高于全国平均支出进度。三是实施“两书一函”制度。定期调度资金使用管理情况,对资金使用、资金管理、资金效益等方面发现的问题,发整改通知书,要求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力的,发约谈通知书,第一时间进行约谈;对倾向性、苗頭性问题,发提醒敦促函,及时提醒敦促。四是强化考核结果应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综合考虑巩固拓展任务和乡村振兴实际,将全省176个涉农县分为重点帮扶县、其他脱贫县和其他涉农县三种类型予以分类推进和考核。考核优秀等次的市县,省委、省政府通报表扬;较差等次的市县,约谈主要负责同志。同时,将考核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对考核为乡村振兴先进县、成效显著县和重点帮扶优秀县,安排资金给予奖励;对存在问题较多的县,相应扣减资金。

下一步,四川省财政厅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严格按照财政部工作安排,高质量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责任编辑:李丽君

猜你喜欢
市县重点财政
重点推荐
略论近代中国花捐的开征与演化及其财政-社会形态
近代史学刊(2018年2期)2018-11-16 09:19:42
这些是今年要重点做的事
今日重庆(2017年2期)2017-03-04 01:59:12
市县传真
市县传真
医改需适应财政保障新常态
中国卫生(2015年5期)2015-11-08 12:09:42
县财政吃紧 很担忧钱从哪里来
中国卫生(2015年6期)2015-11-08 12:02:36
重点报道
中国火炬(2015年2期)2015-07-25 10:45:23
重点报道
中国火炬(2015年1期)2015-07-25 10:26:24
市县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