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作为“非主流文化”的青年亚文化以其批判性、边缘性和颠覆性等特点,在青年群体中迅速传播开来,对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完善产生了双面性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从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发挥“同辈群体”优势等方面入手,使学生能辩证地看待青年亚文化,促进大学生思想健康发展。
关键词:青年亚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者简介:董雨佳,青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青岛266071)。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103(2022)08-0130-04
在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青年亚文化借助新媒介的力量,在青年群体中迅速传播。现如今,高校已经成为青年亚文化传播和发展的主要阵地,这些被大学生认为是承载着“自由”和“愉悦”的亚文化内容正逐渐侵蚀着主流文化地位,过于宣扬个人主义精神,与社会主流价值观方向日渐偏离。因此,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青年亚文化,将其向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和价值方向正确引领,对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青年亚文化的范畴及表现形式
随着新媒体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社会时代的变迁,各式各样的青年亚文化涌入大学生群体的视野,逐渐消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一)青年亚文化的范畴、特点
青年亚文化在西方亚文化研究中的定义,即是由年轻的群体创造的,相对于主流文化而言的边缘文化或从属文化[1]。青年亚文化的界定范畴主要体现在其与父辈文化和主流文化的关系中,代表的是各个时期处于边缘地位的青年群体利益,宣扬个人主义精神,通常用“个性”的穿着打扮和新奇的网络用语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心理状态与个人需求,往往充斥着“反叛”的色彩,以示其对主流文化的排斥和对抗。
青年亚文化具有时代性和创造性。青年亚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同时期其表现形式也不同,并且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在改革开放初期,对外开放已成为基本国策。在国外思想文化的影响下,此时国内的青年亚文化主要体现在衣着装扮上。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青年亚文化又紧随时代发展,从火星文到音乐再到各种网络流行语,都体现了青年亚文化的创造性。
青年亚文化具有颠覆性和批判性。青年亚文化被创造的初衷就是为了抵抗当时的主流文化和父辈文化,因此颠覆性和批判性是其从产生起就固有的特点。青年群体不羁的个性再加上外部压力因素,容易使其产生逆反心理。因此,会利用象征着他们“自由”与“边缘地位”的亚文化来表达其对主流文化的抵抗和消极情绪。
青年亚文化具有娱乐性和消费性。随着网络新媒体技术的发展,青年亚文化的娱乐性和消费性也愈加明显,尤其体现在网络世界里。青年群体为了吸引大众的目光,让自己获得满足感,往往会借着“舆论自由”的名义在网络平台上利用讽刺、戏谑等方式来宣泄自己的情緒,并通过网络社交媒体寻找自己的“亚文化组织”,一起宣扬个人享受主义和娱乐主义。同时,由于青年群体渴望表达自己的个性态度和价值,导致青年亚文化以近乎狂欢化的文化消费来抵抗社会主流文化。例如,追求明星代言同款或明星周边的“粉丝消费”就是最为典型的一种青年亚文化消费[2]。
(二)高校学生群体中青年亚文化的表现形式
青年亚文化具有时代性,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青年亚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表现形式也随之发生变化。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群体的青年亚文化表现形式包括以下几种。
一是媒体社交文化。媒体社交文化是由粉丝文化上升而来,区别于传统的偶像崇拜,依附于网络社交媒体的发展,是大学生青年群体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亚文化表现形式。在这个流量时代,各种冲数据流量方式层出不穷。随着新媒体网络科技的不断发展,随之形成的“饭圈文化”也在青年大学生群体中迅速传播开来,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二是“无厘头”文化。一种人们对公众人物、图片、文学影视作品等用调侃讽刺的态度对其进行扭曲和变形,使其拥有供人们娱乐的搞笑含义的文化称为“无厘头”文化。随着新时代网络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手机在青年群体中,尤其是高校学生群体中几乎是人手必备,这也使高校学生变成了青年亚文化最大的受众群体。这种颠覆经典、讽刺社会的恶意作品在某种程度上契合了当代青年过度宣扬个性、急于渴望表达自我价值的特征,扭曲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都带了不良的影响。
三是另类网络文化。大学生经常使用另类网络文化,包括近几年流行起来的网络热词、网络用语等具有青年亚文化特征的语言方式来形容或表达自己。这种直观性强、风格诙谐幽默的同时,又具有暗讽意义的表达方式在大学生群体中被广泛应用。例如,表现青年群体不积极主动的“佛系文化”,以“摆烂”“躺平”为代表的“丧文化”,传播治愈系短句或画面的“心灵鸡汤文化”等,都是依托于数字传媒的发展,符合当代青年亚文化群体特征的另类网络文化[3]。
二、青年亚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影响
青年亚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冲击和挑战的同时,也对其带来积极影响。作为“双刃剑”的青年亚文化,不能对其全盘地否定或肯定,要用辩证地眼光看待,分析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利与弊。
(一)青年亚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积极影响
首先,青年亚文化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青年亚文化本身具有时代性,会随着社会的变迁而发展。当前,我国的青年亚文化主要来源于青年群体对发生的社会事件的批判和思考,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可以整合青年亚文化带来的信息资源,提取其中积极的、正面的部分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这不仅有利于高校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关注度的提高,同时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新的内容,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现代化发展。
其次,青年亚文化促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的创新发展。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工作者向受教育者传授知识内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途径和方法较为单一,面对借助于网络新媒体技术的青年亚文化现象的来势汹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显然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发展的要求。因此,在新形势下,各高校都抓紧开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工作,面对形式多样的青年亚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其进行引导。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创新教学途径和模式,利用新媒体数字网络技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保证高校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
(二)青年亚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消极影响
首先,青年亚文化削弱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认知性,且不利于青年大學生主流价值观念的形成。每个时期都有蕴含当代特点的主流文化,当前我国正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所应当是目前的主流文化。青年大学生在青年亚文化的影响下,对主流文化产生了质疑,对主流文化信仰缺失,削弱了主流文化的影响力。青年亚文化依托消费主义产生的文化产品,同时又借助于后现代元素的表现形式对历史人物事件和文学作品进行拼接、剪辑、讽刺和恶意冲击,用娱乐化的方式戏谑主流文化产品,使学生接受“快餐式”阅读,缺乏深入思考,甚至依靠后现代主义动摇了青年大学生主体性思想的坚持,导致部分大学生出现道德信念模糊、法律意识淡薄等观念,消解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认知性。青年亚文化奉行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观、不存在绝对的是非对错标准的道德相对主义、歪曲虚构甚至否定历史,即历史虚无观和崇尚物质消费的消费享乐主义观等,阻碍了高校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也不利于青年大学生主流价值观念的形成。
其次,青年亚文化冲击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载体。目前大多数高校依旧采用课堂教学、校园宣传栏、演讲等传统载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表现形式,内容偏向于理论知识教育,对大学生的吸引程度不高。反观青年亚文化,借助于新媒体数字网络,如微博、小红书、微信等alp软件功能,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内容更新及时又具有很强的互动性,无论在时间和空间上都优于传统载体。再加之当代大学生“猎奇心理”比较重,对社会时事关注度比较高,青年亚文化很容易依托网络媒体在大学生群体中形成“首因效应”,更加稀释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资源。
最后,青年亚文化弱化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导向性,坚持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与灌输。导向功能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功能,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性体现。而青年亚文化的抵抗性使其带来的部分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的不一致,有些价值辨析能力尚未成熟的学生会选择并推崇符合自我个性特征、形式多样的青年亚文化,甚至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可以被专业课取代,这极大地阻碍了高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和价值观念。虽然与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思想政治教育相比,依托于网络新媒体的青年亚文化更易被高校学生接受,但是青年亚文化内容复杂多变,其创造的文化产品良莠不齐,其所推崇的价值观念也与主流社会观念有所不同,因此往往会误导高校学生走向误区,削弱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对青年亚文化影响的对策
青年亚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是长期且必然存在的,如何采取措施应对青年亚文化带来的消极影响并吸收其合理内核,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
(一)高校要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合青年亚文化
无论是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到的关于环境育人的作用[4]500-504,还是中国古代“孟母三迁”的故事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篷生麻中、不扶自直”等成语典故,都强调了环境对人的影响的重要性。因此,作为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高校必须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面对青年亚文化恶意扭曲中华历史传统文化价值、主流文化产品的现象,可以通过举办演讲比赛、集体观看经典作品等方式,还原历史经典,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尊重,树立起文化自觉意识。面对青年亚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性的冲击,高校要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地位,对青年亚文化中所提倡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反叛主流文化和与主流文化相抵抗的元素等,建设倡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其进行引领和整合。
同时,高校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主动权,可以通过开展讲座、在校园文化宣传栏张贴党的优秀事迹等方式,提高青年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深刻理解,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帮助学生用科学的价值观和主流文化价值武装头脑,提高文化辨析能力,自觉抵制青年亚文化带来的消极影响[5]。
(二)高校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构建
面对青年亚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冲击,高校必须加快创新步伐,将模式的转变提上日程。青年亚文化依托于新媒体数字网络技术发展,高校也可以适当地借用网络新媒体,在微博、公众号、校园网站平台等传播社会时事热点和最新的思想教育理论成果,并允许学生自由评论互相交流,教师也参与其中。促进师生之间沟通的同时,灵活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便于因材施教,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高校还可以借用网络教学平台,打破传统线下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性,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课程资源。此外,高校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构建。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运用正面的网络流行事件作为案例,也可以在课堂中适当应用网络热词,剔除陈旧老套的语言表达,将生硬刻板的话语转为生动有趣的课堂表达,让教师运用自身过硬的专业素质和知识储备,辅之以紧跟时代、有趣的、逻辑正确紧密的话语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魅力,在加强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同时,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青年亚文化[6]。
(三)高校要利用自身资源,发挥“同辈群体”优势
“同辈群体”是指年龄相仿、拥有相同或相近的性格、爱好等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群体,大学生的活动范围主要在高校内部,因此不能忽视大学生“同辈群体”的影响。面对青年亚文化在大学生“同辈群体”内的传播和影响,高校可以加强对社团的管理,開展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或以社会主流文化为主体的社团活动;以校园话剧社为例,高校可以组织话剧社开展《上甘岭》《芙蓉花红》等蕴含主流价值观的话剧表演,加深青年大学生对主流文化产品的认同感。同时,高校其他艺术社团在组织活动时,可以从社会时事热点中提取灵感编写剧本,在演出中展现大学生群体对时事的看法,在社团活动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社会主流文化思想,抵御青年亚文化带来的消极影响。另外,高校要发挥同辈群体中的榜样作用,尤其是同辈辅导员、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必须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对于群体中的榜样人物,必须不断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新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其加强引导,保持其思想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指导他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用于实践中。发挥榜样作用,用实际行动带领学生群体树立正确的主流价值,抵御青年亚文化消极思想的侵蚀。
辩证地看待青年亚文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以科学的对策加以应对,对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实现青年亚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结合、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等,有着重要的、划时代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崔家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亚文化健康发展研究[D].青岛:中国矿业大学,2020.
[2]刘东锋,张琪.网络青年亚文化现象梳理与特点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0).
[3]孙伟,于浩田.思想政治教育对后现代语境下青年亚文化的引领[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20,39(6).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李慧敏.青年亚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14).
[6]陆林召.全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构的多维审思[J].江苏高教,2022(3).
责任编辑:聂慧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