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会心理服务作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重要举措,其作用日益显现。文章以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地区A市为个案,采用“访谈+问卷”的方式对社会心理服务建设中的供需现状开展实地调研,结果发现,当前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供给主体不力”“现实需求不足”“供需匹配不优”等现实困境。为此,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可从以下方面推进:加强服务人员的精准管理,盘活有限供给力量;加强服务壁垒的精准破除,激活有效现实需求;加强服务供需的精准匹配,育活有序发展态势等。
关键词: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供需困境;对策
基金项目: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供给侧改革视域下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推进路径研究”(XSP21YBC181)。
作者简介:杨丽,中共长沙市委党校副教授(湖南长沙410004)。
中图分类号:C91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103(2022)08-0054-05
社会心理服务,是应用各种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向个人、家庭、团体或组织提供的专业化服务,其目的在于促进个体心理健康和自我发展、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社会心理服务作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重要举措,其作用日益显现。2018年11月,国家衛生健康委、中央政法委、中宣部等10部门联合印发《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并指出,要坚持预防为主、突出重点、问题导向、注重实效的原则,强化党委政府领导和部门协作,建立健全服务网络,加强重点人群心理健康服务,探索社会心理服务疏导和危机干预规范管理措施,为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积累经验。2019年1月,多部门联合启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连续3年研究制定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地区名单以及当年重点工作任务。本文以试点地区A市为个案,以试点地区重点任务为蓝本,采用“访谈+问卷”的方式对该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供需状况开展实地调研,了解当前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中的现实困境,提出切实可行的突破对策,以期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后续推进提供依据。
一、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供需现状与困境——基于A市的调查
为较全面地了解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供需状况,本次调查分三路进行:一是采用访谈法,对A市卫健委、政法委、民政局、教育局等单位相关工作人员开展面对面访谈;二是采用自编《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现状问卷》,借助“问卷星”小程序,通过微信对334名分别来自医疗系统、教育系统、社区(村)公共服务中心从事心理服务工作的人员以及从事心理服务的社会机构工作人员进行网络抽样调查;三是采用《心理学症状自评量表SCL90》以及自编《心理服务需求问卷》,在全市9个区(县)随机选取27个乡镇(街道)54个行政村(社区)共计8122名人员进行入户抽样调查。综合上述调查结果,发现当前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以下供需困境。
(一)供给主体不力
一是服务组织和服务人员数量较少。访谈调查发现,自2019年被纳入国家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后,A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创建平安城市、健康城市的重要内容,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建立了党政领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联动机制,不断建构并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供给平台。截至2021年12月底,该市已开通与12345市民热线互联的心理援助热线,并建有市级心理咨询中心、基层心理健康服务远程技术平台以及心理健康新媒体宣传平台和互动平台等。全市9个区(县)1569个行政村(社区)已建设完成996个心理服务场所,占比63.5%。在医疗领域,已有24家医院提供精神心理卫生服务,其中综合性三甲医院6家,二级综合医院2家,民营综合性医院1家,公立专科医院9家,民营专科医院2家,康复医院4家。在教育领域,全市9个区(县)有6个建有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占比66.7%;全市1559所中小学校中660所学校建有心理辅导室,占比42.3%。此外,全市已登记注册提供心理服务的市场主体达670家,个体主体163家。
然而,在实际运行中,各领域各平台均存在工作人员数量严重不足的窘迫困境。首先,从基层村(社区)来看,超过80%的行政村(社区)无专职心理服务人员,90%的行政村(社区)虽建有心理服务场所,但较少开展过心理服务。其次,从医疗领域来看,目前全市提供精神心理卫生服务的24家医院中从业人数总计1550人,其中医师385人,护师981人,心理治疗师25人,心理咨询师36人,社会工作者123人。在教育领域,全市6个区(县)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共有专职教师6人,其中2个区无专职教师;兼职教师3人,志愿者60人。全市中小学校共有专职心理教师394人,其中有专职心理教师的学校仅为257所,占比16.5%;403所建有心理辅导室的学校无专职心理教师;102所建有心理辅导室的学校连兼职心理教师也缺乏。在工商局注册提供心理服务的社会机构中,专职心理服务人员总量微乎其微。其中,近四分之三的机构实为按摩、养生等场所,所谓的“心理服务”涉及较少。此外,近两年开通的免费心理援助热线电话苦于人手不够,不得不将服务时段由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的24小时不间断,调整至工作日8∶00-20∶00,周末及法定节假日暂不提供服务。
二是服务人员专业背景较为多样。网络抽样调查发现,当前心理服务人员专业人士不多,学科背景较杂。在接受调查的187名村(社区)心理工作者中,大专及以下学历114人,占比61%;本科学历67人,占比35.8%;硕士及以上学历6人,占比3.2%。其中,心理学专业仅3人,占比1.6%;教育学专业5人,占比2.7%;医学专业17人,占比9.1%;法学专业8人,占比4.3%;社会学专业16人,占比8.5%,其他专业138人,占比73.8%。在接受调查的83名医疗系统心理工作者中,大专及以下学历50人,占比60.2%;本科学历29人,占比35%;硕士及以上学历4人,占比4.8%。其中,心理学专业4人,占比4.8%;医学专业72人,占比86.8%;法学专业1人,占比1.2%,其他专业6人,占比7.2%。在接受调查的20名教育系统心理工作者中,本科学历8人,占比40%;硕士及以上学历12人,占比60%。其中,心理学专业7人,占比35%;医学专业1人,占比5%;教育学专业6人,占比30%;其他专业6人,占比30%。在接受调查的15名社会机构心理工作者中,大专及以下学历4人,占比26.7%;本科学历9人,占比60%;硕士及以上学历2人,占比13.3%。其中,心理学专业7人,占比46.7%;教育学专业和社会学专业各1人,分别占比6.7%;其他专业6人,占40%;无医学专业人才。
由此可以看出,在学历层面,接受调查的教育系统心理工作者的学历普遍较高,而在接受调查的行政村(社区)心理工作者、医疗系统心理工作者和社会机构心理工作者中,硕士及以上学历的人普遍较少。在专业层面,接受调查的4类心理工作者的专业比例不太均等,有的心理学专业或教育学专业占比高但同时医学专业占比低,有的则医学专业占比高而其他专业占比低。心理服务人员学历层面有待提升,专业层面有待均衡发展。
(二)现实需求不足
一是刚性需求不活跃。入户抽样调查发现,虽然与国内常模数据相比较,A市市民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水平良好,但仍有较大的改善空间。分析接受调查的8122位居民的《心理学状况自评量表SCL90》可以发现,阳性症状者占83.7%(6796人),阳性项目数均值为14.31,阳性症状均分为2.29,也就是说,当前A市居民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需要引起关注并加以调适。但访谈调查了解到,A市市民在面对心理健康问题时,绝大多数都不太在意,更谈不上主动寻求心理服务。当被问及“感到心情非常不好或有明显心理不适,通常会采取什么方法进行调节”时,只有4.3%的被调查者选择“寻求专业帮助”,52.2%选择“自我宽慰”,34.8%选择“转移注意力”,34.6%选择“和亲友倾诉”,10.9%选择“吃东西或买东西”,7.4%选择“喝酒或抽烟”,还有4.2%选择“不知道怎么调节”。
二是弹性需求不旺盛。入户抽样调查发现,当前民众接受心理服务的意识并不强烈,心理服务弹性需求不旺盛。被调查者中,只有27.9%(2266人)表示既需要也愿意接受心理服务;29.8%(2418人)表示既不需要也不愿意接受心理服务,23.7%(1925人)表示需要但不愿意接受心理服务,18.6%(1513人)表示不需要但愿意接受心理服务。进一步追问“不需要”“不愿意”接受心理服务的原因,发现主要有两大因素。一方面,是对心理服务不了解。被调查者中虽有53%(4302人)通过参加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义诊活动,或观看心理健康方面电视节目、宣传栏海报、相关书籍等各种形式了解或接触过心理服务,但也有47%(3820人)从未接触过心理健康教育及其他心理服务。另一方面,是对心理服务有顾虑。因为“担心费用太高”“不知道该到哪里寻求帮助”“不信任心理服务”“担心别人发现自己接受心理服务后对自己有异样看法”“担心接受心理服务后会对家人或自己的前途有影响”等,53.5%(4343人)的被调查者甚至表示“即便以后出现了心理问题,也不会去寻求帮助”。
(三)供需匹配不优
一是服务方式供需匹配不优。入户抽样调查发现,民众作为心理服务的需求方,最喜欢的心理服务方式按频次从高到低前七位依次为:“心理讲座”(40.2%)、“心理健康义诊”(29.6%)、“心理健康方面的电视节目”(24.6%)、“心理咨询”(17.8%)、“发放书籍、小册子等”(14.6%)、“开通心理健康咨询热线”(9.3%)、“张贴宣传海报”(8.2%)。而网络抽样调查显示,村(社区)、医院、学校以及社会机构等作为心理服务的主要供给方,目前提供的心理服务方式按频次从高到低前七位依次为:“心理咨询”(占69.2%)、“心理讲座”(48.8%)、“团体辅导、拓展活动或心理沙龙等”(20.7%)、“危机干预”(17.4%)、“心理治疗”(16.8%)、“心理健康检查”(15.9%)、“心理督导或专业培训”(9.6%)。两相比较,不难发现,当前的社会心理服务在服务方式上供需匹配度不高,尤其缺乏“心理健康义诊”“心理健康方面的电视节目”等形式的心理服务供给。
二是服务内容供需匹配不优。入户抽样调查发现,民众最想了解或获得的心理服务内容按频次从高到低前七位依次为:“压力管理和情绪疏通”(67.7%)、“心理对身体健康的影响”(47.7%)、“家庭教育问题”(32.4%)、“人际沟通和关系协调问题”(24.1%)、“心理问题的早期觉察”(16.9%);“常见心理问题的类型”(15.9%)、“心理服务的获取途径”(10.3%)。而网络抽样调查显示,行政村(社区)、医院、学校以及社会机构等提供的心理服务内容按频次从高到低前七位依次为:“人际沟通和关系协调问题”(48.2%)、“婚姻情感问题”(43.7%)、“青少年心理和行为问题”(38.9%)、“压力管理和情绪疏通”(35.6%)、“家庭教育问题”(38%);“身心调节问题(失眠、减肥等)”(27.3%)、“物质依赖(如酗酒、过量吸烟、网络成瘾等)”(22.2%)。比较后发现,当前社会心理服务在内容方面也存在着强需求弱供给、强供给弱需求的供需失衡现象。
二、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关乎社会和谐、人民福祉的“民心工程”,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其核心是社会宏观层面的社会情绪、幸福感和安全感等问题[1]。因此,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必须始终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理需求为导向,以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为任务,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目标,其顺利推进需要党委政府、社会以及民众共同参与、共同发力。
(一)加强服务人员的精准管理,盘活有限供给力量
一是摸清服務人员家底,实施分层分类管理。首先,对本地区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现有心理服务人员进行摸底调查,将其按专业背景、学历层次、从业经验等维度进行分层分类,设立不同层级的心理服务人才库,如心理健康宣教人才库、亚健康管理人才库、心理咨询人才库、心理治疗人才库等。其次,要精准使用培育好人才,坚持因人施用、因岗定人的原则,为不同层级的心理服务人员提供不同的从业渠道和服务平台。如对于专业对口、学历较高、经验丰富类人才,要引导激励他们将有限的工作时间主要用于承接中度及以上心理异常人员的服务工作;而专业关联度不强、学历层次不高、经验欠丰富类人才,则主要承接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普及、心理健康检查等基础性工作。
二是理顺服务供给体系,优化服务配给方案。即坚持从实际出发设置服务供给机制以及相应的考核指标等,因地制宜搭建心理服务平台和网络,既避免因心理服务人员缺乏而导致服务供给“形式主义”“挂牌主义”,又避免因低端心理服务平台的重复建设而导致服务人员的错配和闲置等问题。从调研情况看,基层行政村(社区)以及中小学校层面,宜以提供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检查等基础性、大众型服务为主;乡镇(街道)层面适宜设立以处理心理亚健康和轻度心理异常问题为主的心理咨询室或社会工作室;区(县)及以上层面则需要设立针对较严重心理问题的线上线下心理服务中心以及心理专科医院等。此外,还可以分片区构建流动心理服务工作站,通过外聘心理顾问、购买第三方服务等方式搭建基层心理服务网络等举措,加大心理服务人力资源的整合,提高心理服务人才的使用频率和效率。
(二)加强服务壁垒的精准破除,激活有效现实需求
一是建立养“心”护“心”宣传教育常态化制度,破除阻碍民众求助服务的认知壁垒。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健康的心理、理性平和的心态不仅是个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保证,而且是个体干事创业以及高道德素养和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基石。然而调研显示,相当数量的民众对心理健康、心理服务的重要性知之甚少、认识不透。对此,可通过动漫作品、电视节目、影视作品、网络短视频等广大民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养“心”护“心”相关知识的常态化宣传普及教育,营造关爱心理、优化心态的浓厚社会氛围,不断提高民众心理素养,激发其主观心理服务需求。
二是建立心理问题患者权益保障和责任义务制度,破除阻碍民众接受服务的思想壁垒。一方面,通过建章立制,切实保障心理问题患者及其家人的合理合法正当权益,保证心理问题患者及其家人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歧视。但一些心理疾病不仅直接影响个人和家庭,而且可能危害社会。因此,另一方面,还需通过建章立制,加大对心理问题患者及其家人的责任约束。如明确规定,对已经确诊为严重心理疾病的患者,家属有责任和义务保证患者及时接受治疗。
三是将心理服务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或行业津贴制度,破除阻碍民众求助服务的经济壁垒。已有研究显示,当前心理服务的实际费用不低,而免费或低费用的咨询服务通常一号难求[2][3]。心理问题通常并非通过一两次咨询就能解决,心理服务要见成效,往往需要多次治疗,其费用显然超出普通民众的经济承受范围。因此,可将心理服务费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或通过设立行业津贴对心理服务进行间接补助的方式,减少心理服务的实际支出,减轻有服务需求者的经济压力。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就有委员建议,将心理健康体检纳入入职体检和常规体检中,可先对一些行业作出要求,如教师、医生、公安执法人员等入职时,将心理测评作为参考条件,逐步面向全社会形成心理健康体检筛查常规化、预防干预专业化的局面[4]。
四是建立心理服务行业规范,破除阻碍民众求助服务的信任壁垒。有研究发现,当前社会“心灵毒鸡汤”盛行,各种“心灵课程”喧嚣尘上,心理服务领域鱼龙混杂、良莠不齐[5],严重影响了民众对社会心理服务的整体认知与求助意愿。此外,随着心理咨询愈加受到关注,行业中的一些乱象也逐渐显现,比如某些平台上从事有偿心理咨询的从业者并没有资质[3]。因此,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推进,还需要大力整顿社会心理服务市场、着力规范社会心理服务行业,通过提高社会心理服务从业门槛、明确服务收费标准、规范服务流程、实施服务监督等措施,重建民众对心理服务的认同和信任。
(三)加强服务供需的精准匹配,育活有序发展态势
一是加大需求调研力度,将心理服务供需匹配做实。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稳步推进,广泛深入调查民众心理服务需求是前提,也是保障。对此,各高校、社科联以及其他科研院所需要凝心聚力,加强关于社会心理服务需求的基础性研究,全面掌握民众心理健康以及社会心态现状,全面了解民众对心理服务内容、服务形式、服务场地、服务时间等具体问题的现实需求。当下,各地要结合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要求,积极探索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机制。如2020年,浙江省嘉兴市创新地校合作,创新服务机制,推出“嘉心在线”公益互动心理服务平台,将“健心客厅”嵌入城乡图书馆,让群众更加方便地接受“面对面”心理服务。湖北省武汉市建立健全多部门心理服务合作机制,建立“三专”(专班、专员、专干)心理服务体系,实施“五社一心”服务项目,整合各方力量开展疫情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加强心理热线及线上平台服务,推进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进社区等[6]。这些社会心理服系建设试点地区的有益探索为其他地区提供了良好借鉴。
二是加快供给更新进度,将心理服务供需匹配做活。当前,随着各类新媒体新技术的层出不穷,广大民众的信息传播接收方式、人际沟通交流模式等都已发生极大改变。社会心理服务供给也应顺应时代发展、受众变化大潮,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以及VR虚拟现实、AI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不断加快线上线下服务供给内容和方式的更新升级。在满足广大民众既有心理服务内容和方式需求的基础上,不断引领、创造新的服务需求,切实构建起社会心理服务的供需良性循环系统。
参考文献:
[1]黄大庆,赵辉.后疫情时代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着力点[EB/OL].https://theory.gmw.cn/2021-06/05/content_34902573.htm.
[2]杨丽.新时代规范发展社会心理咨询服务业的对策——基于长沙市的调查[J].党政干部論坛,2018(3).
[3]贺梦璐,魏小凡,曾筱涵.心理咨询升温“聊效”有那么好吗?[N].金融投资报,2022-07-12(2).
[4]加强完善心理健康预防筛查干预体系[N].兵团日报,2021-03-08(3).
[5]曹鸿鸣,黄武,姚宏文,等.建立健全经常性社会心理服务疏导和干预机制,防范化解个人极端风险[J].中国发展,2022,22(1).
[6]关于印发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EB/OL].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1-03/22/content_5594964.htm.
责任编辑:钟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