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正莲
【摘要】本文结合广西新教材、新课程、新高考的改革背景,对高中历史教学进行研究,指出教师要在进行角色转换、自我提高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方式引导,激发学习兴趣”“实施多元化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等,不断加强学生的历史思维,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三新”改革 高中历史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2)23-0110-04
2021年,广西开始实行以新教材、新课程、新高考(以下简称“三新”)为背景的教导方式。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也从2021届高一新生起开始试行。在“三新”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出现了相应的变革,教师的教导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也面临着较大的变化。基于此,笔者结合“三新”改革背景,对高中历史教学出现的变化进行探析。
一、“三新”改革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的要求
在广西,高一历史科目为必修科目,讲解了从文明起源到当今社会的发展。目前,广西高一历史学科使用的教材为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下册,上册内容为中国通史,下册内容为世界通史。基于此,教师要在把握新课标要求前提下,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引导学生学会自主阅读、合理整合教材内容、设计大单元整体学习、设计主题学习等。教师要优化教学方式,利用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对历史进行解读与学习,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科学态度以及树立端正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一)搭建良好的学习平台
新高考对高考历史试题进行了相应的变革。传统的高考问题提问方式通常以文字形式进行直观的表述,改革后的高考历史题目,多是选择文字与图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提问,要求学生通过文字或图片来对当时的历史背景以及事件进行分析,并了解人物所在的历史阶段,说明该人物在当时有哪些影响。这种新型的提问方式对学生自身的知识储备能力要求更高。学生只有在理解题目后才能进行相应的答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让学生在学习平台的帮助下,提高自身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二)关注过程性评价
“三新”改革明确要求历史教学要重视高中历史学习的过程性评价。也就是说,考核、关注的重点不仅仅局限于学生的历史成绩,对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的日常表现同时也纳入考核标准。整体而言,偏重于考核学生自身的综合水平。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积极开展如主题辩论、社会考察等多样性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不同的活动中了解历史的魅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仔细观察学生的表现,然后给予学生客观性评价,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多元化教学模式
教师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学,让所有学生都能有所进步。在“三新”改革背景下,一些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用于当前的历史教学。为此,教师可以结合当下新兴的信息技术,如运用多媒体、视频等教学手段进行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再枯燥、烦闷。愉悦的学习氛围可以帮助学生加快对知识的理解与吸收,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
二、“三新”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面临的新挑战
(一)促进教师角色的转换
“三新”改革取消文理分科,一方面,学生可以依照自身兴趣进行学科的选择,这样有利于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的学习更加轻松、高效。但另一方面,过早地让学生进行自主选择,有可能导致学生在不清楚自身发展情况下进行错误的选择。如一些学校会在高一学期末甚至高一下学期刚开始,就让学生进行学科选择,但此时部分学生的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对自我认知能力较弱,在选科时往往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
“三新”改革背景下,教师的角色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还应成为学生人生发展道路上的导师。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一般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上的指导
历史科目属人文学科。正确的历史科目学习,能够给学生提供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基于此,历史教师要拥有正确的思维观念,才能真正引领学生步入正确的发展道路。历史教学内容包含着古今中外所有的历史事件,这些历史事件中蕴含着大量的情感,历史教师要积极挖掘、发现、传递这些情感背后的真实故事以及含义,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指导和教育。
2.学业上的指导
在传统的历史课程学习中,大多历史教师往往习惯让学生通过历史事件记忆高考所需掌握的历史知识。基于此,部分历史教师便采取强制背诵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学习——这样无疑让课堂变得十分无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能作为知识被动的接受者,很难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知识的创新。而“三新”改革要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教师要在学生学习面临困难时给予必要的帮助,引导学生学会自主解决问题,而非将问题解决好然后供学生参考。在这样的要求下,教师的教学方式也要进行相应的转变——教师不能仅仅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自身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力。只有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方法,学生才能真正地理解历史背后所蕴含的深层含义,才能真正挖掘自身的学习潜力。只有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历史知识,学生才会明确自身面临的不仅仅是高考,还有更好的人生成长与发展。
3.生涯规划指导
“三新”改革实施后,学生的选科成了一项相对以往更加重要且影响深远的任务。一方面,因为高中阶段时间紧,学生学习压力较大。如果学生在选好科目并学习一段时间后,再变更学习科目是相对困难的。排除科目更改较难的问题,学生在接触新科目后,可能会出现跟不上学习进度等一系列问题。另一方面,学生的选科直接影响着自身的高考报考范围,进而影响到学生对未来的谋划与发展。基于此,高中选科成了学生成长的重要转折点,高中教師有必要针对选科给予学生一些指导意见。对高中历史而言,教师可以利用教材内所包含的内容,让学生明确与历史相关职业的要求,如让学生明确外交官所需要具备的素养和品质等。此外,教师也可以通过讲解杰出人物的生涯故事,让学生了解这些杰出人物的工作内容,进而让学生熟悉不同的职业需求。教师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探索能力,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喜好和能力,从而在选科目时不盲目跟从,而是清晰地规划自己的人生方向再进行选科学习。
(二)促使教师自我提高
“三新”改革对学生来说,更重要的是选择性,这主要体现在学生的选科方面,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进行自由的组合,这种多样性的选科使得学校的教学方式有了较大的改变,而学生往往需要通过走班的形式进行学习。在走班学习成为学习主流的同时,也让教师和教师之间的竞争关系变得更加明确——学生往往会选择在能力较强的教师班级里进行学习。同时,教师的教学能力也直接影响了班级的人数——教学能力较强的教师班级人数自然多一些,教学能力相对较弱的教师班级人数自然少一些。在这种情况下,历史教师唯有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才能真正吸引学生选择自己的班级进行历史知识的学习。笔者认为,历史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自己:
1.更新教育理念
“三新”改革对学生的个性化表现十分重视,因此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更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化教学,避免依据俗套的模式进行历史教学,以培养不同的具有个性化差异的个体。根据调查情况,部分历史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仍是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学观念仍是沿袭以往的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听的陈旧观念。这些历史教师未从根本上进行教学观念的革新,因此他们很难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进行相应的教学。
2.完善专业知识,扩大知识面
“三新”改革对历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无论面临多大的改革,历史教师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无疑是最基本的。历史教师的专业知识主要包括教育教学知识、历史学科知识和通识性知识这三个方面。但在现阶段,多数历史教师往往将过多的精力放在历史学科知识的传授上,忽视了其他两方面知识的传授,此种情况在某种程度上,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导致学生出现对历史学习不感兴趣的“偏科”行为。
三、“三新”改革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一)多种方式引导,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学习是历史教学中的主要环节,它要求教师充分利用课堂开始的时间,通过多样化的引导方式,带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投入的状态下进行历史知识的学习,这样,一方面可以保证学生更好地吸收新课知识,另一方面对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具有重要作用。
第一,利用多媒体库中的图片、历史资料进行引导。例如在《鸦片战争的冲击与因应》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呈现相关历史资料或影视作品、图片(如图1所示),使学生站在当时历史事件的角度对历史知识进行学习,加深他们对鸦片战争的理解、加快对知识的吸收。
再如讲解《八国联军侵华》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选取其中较为重要的事件进行讲解。以火烧圆明园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火烧圆明园的历史资料或相关的影视作品,让学生有直观的视觉感受,并深刻感受当时情景,以此深刻理解八国联军侵华给我国带来的深重灾难。
第二,利用故事进行引导。利用故事引导的方式可以更快地促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例如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先讲述:“在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有一个国家做到了一件惊天动地的事——第一次统一了中国。下面,我们将学习这个国家对当时历史时期的影响。”通过这种故事或悬念铺垫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故事进行思考,能非常顺利地带领学生进入新课内容的学习中,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进行历史知识的学习。
第三,通过建立详尽的知识体系进行引导。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知识体系不仅仅局限于历史事件本身,更要拓展至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以此构建基础、完整的知识架构,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可以不断挖掘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事件的影响等方面,进而拓宽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学习广度。
(二)实施多元化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教师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第一,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进行教学。例如在《三国至隋唐五代的文化》的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来分析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中外文化交流对世界的影响(如图2所示)。这种以小组讨论为主的教学活动,可以让每一名学生表达自身的理解,促使学生吸收每一名小组成员的结论,最后经过整理,得到完整的答案,同时,还促进了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培养了学生协同合作的能力。
第二,利用案例方式进行教学。在高中历史学习中,案例教学可通过真实的历史故事,让学生近距离理解史实,在学习当中获得启发和教育。
第三,利用实践方式进行教学。课堂学习时间毕竟有限,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必然存在一定的限制。历史学科的学习不应局限于对课本知识的学习,更多的是自身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理解以及对时代背景的理解。为此,高中历史教师可以组织班上的学生去参观历史遗迹,或者積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寻找历史足迹,通过这种方式来拉进历史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精神上与历史产生共鸣。
第四,利用类比方式进行教学。对学生不熟悉的内容,教师可加强历史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譬如古代的货币体系的演变、发展等知识,由于存在年代间隔,且在生活中基本不会触碰到,对学生来说一时间较难理解。对此,教师可以将现实生活中的货币体系与之对比,将当今日常生活的交易体系一层一层带入古代货币交易体系当中,将抽象的历史知识具体化。通过这样的类比,将历史事件同实际生活相关联,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可供选择的教学方式有很多,但是一切仍需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特点进行合理选择。首先,教师要充分理解教材的内容,不断审视自身的教学情况,逐渐形成独特的教学方式。其次,在每节课教学之前,教师需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动态,精心策划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节奏,保证教学质量,确保教学方式可以发挥最大的优势和作用。
(三)进行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在“三新”改革背景下,对学生能力的考核不再局限于衡量学生的学习情况,而是对学生的综合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确保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对每一名学生的表现都要做到客观评价,以便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情况,使得他们对自身的综合水平有所了解,明确欠缺的方面和优势方面,以至于在今后的学习当中,不断完善自我,积极发展。
第一,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相互评价。由于学生更了解各自小组成员之间的学习情况,因此学生之间的评价会更为准确。此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由发言,让每一名学生充分地表达自身的看法和理解,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还能让教师深刻了解学生的学力水平。
第二,利用电子档案进行客观评价。教师可以建立电子档案,记录每一名学生的每个学期的学习情况以及成绩变化——通过查找不同学期的电子档案,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变化情况以及发展情况,为教师的评价提供了可靠全面的信息。同时,电子档案的建立也是一种学生审视自我的过程——学生可以通过查找电子档案的方式,了解自己的进步历程和学习过程,从而全面了解自我,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并及时改正。在学习特点评价方面,教师应当明确的是每一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使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他们是不正确的,有的学生可能学习能力较强,学习成绩较好,有的学生可能学习能力相对弱一些,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教师应当利用电子档案准确识别这些差距,做到客观评估,在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身上寻找其可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在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身上寻找其尚需完善的地方,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为学生提供正确的发展方向,让学生在保持原有水平的基础上获得持续发展。
第三,利用优点统计进行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充分挖掘学生个人的优缺点,将优点统计下来并进行积极鼓励,让学生在看到自己闪光点的同时,提升学习的兴趣。在提升学习兴趣的同时,教师可鼓励学生对自身的不足加以认证,在不断发挥自身优点的同时,有针对性地改正缺点,提升自我。
综上所述,在“三新”改革背景下,各界对学生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更全面的要求,高中历史教师要从根本上改变自身的教学方式,从思想观念到教育观念进行转变;要重视过程性评价,不仅要重视历史成绩,还要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要让学生从课堂的被动方转变成学习的主动方,积极参与历史知识的学习,从而不断加强学生自身的历史思维,培养学生的歷史学科核心素养,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罗建波.浅析新教材、新课程、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职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D].西南大学,2021.
[2]马耀东.中外历史纲要教学中历史解释素养培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21.
[3]杨倩茹.新课程下的高中历史“主题式教学”实践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20.
[4]褚会波.“新高考”与高中历史教学的“新应对”[J].高考,2019(22).
(责编 蓝能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