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要“调动多元主体,丰富课程资源类型”“建立合作开发机制,实现课程资源的共建和共享”等。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课程资源的类型与开发两个角度,提出教师要善于整合资源,学会利用教材中的优质资源和生活中的资源等建议。
【关键词】课程资源整合,类型,教材,生活资源
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相 比,《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 版)》(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在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表述上作了较大调整,提出了更高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四点:一是坚持目标导向,精选优质课程资源;二是调动多元主体,丰富课程资源类型;三是建立合作开发机制,实现课程资源的共建和共享;四是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育人功能,优化教与学活动。
这里不逐条分析,仅就教学实际中一线老师容易出现的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和建议。
一、对课程资源类型的理解要清晰
新课程标准对课程资源从不同维度进行了分类:“语文课程资源既包括纸质资源,也包括数字资源;既包括日常生活资源,也包括地域特色文化资源;既包括语文学习过程中生成的重要问题、学业成果等显性资源,也包括师生在语文学习方面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等隐性资源。”[1]
如何理解和区分各类课程资源呢?我们不妨借助 2011 年版课程标准的表述,以对新课标课程资源的分类有更为直观的理解。纸质资源包括教科书、相关配套阅读材料、其他图书、报刊、工具书、教学挂图等,电影、电视、广播、网络则属于数字资源;国内外的重要事件、日常生活中百姓热议的话题以及社区生活等,都可归为日常生活资源,而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自然风光、文化遗产、风俗民情、方言土语等,则属于地域特色文化资源。相比于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等学习成果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生成的问题等显性资源,师生在语文学习方面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等隐性资源往往容易被忽略。还有一类资源非常重要,但在新旧课程标准中都没有明确指出,即作家、不同领域的学者专家等组成的人力资源。不少学校开展作家、科学家进校园等活动依托的就是这类人力资源。
新课程标准的分类极大地拓宽了 2011 年版课程标准对课程资源界定的边界。对照教学实际,我们不难发现,上述不同类型的课程资源确实具有“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以及“海量”的特点。准确掌握哪些资源适用于语文课程,有助于教师形成资源整合意識。
所谓资源整合意识,就是教师要在准确、充分了解新课程标准精神的基础上,能紧紧扣住课程主题、载体以及课程内容的具体要求,处处留心,随时发现并积累可以利用的资源。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避免“临时抱佛脚”“书到用时方恨少”的被动。
这里要特别强调一点,“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海量资源不是拿来就能用的,必须设立“高门槛”,经过严格遴选后才能使用。这也就是新课程标准所强调的要“精选优质课程资源”。优质课程资源的标准首先是政治导向正确,必须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这个标准也应当成为一线老师整合资源时须把握的“红线” 和“底线”。优质课程资源还有一个标准,就是“适 恰”。在充分考虑学情的前提下,教师应选择与语文教材内容密切相关,且有利于语文实践活动的组织和实施的资源。特别是所遴选的现代白话文和古代文言作品,要经典,文质兼美,能真正有助于学生传承优秀文化,有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紧贴语文教材开发优质课程资源
紧贴语文教材开发优质资源,教师要掌握好“度”和“量”。“过度”和“过量”既会喧宾夺主、削弱教材的应有之用,也会浪费有限而宝贵的教学时间,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在将新的教学资源融入教学时,不妨追问自己三个问题:这部分资源和教材是什么关系;新的资源能起到什么作用;是不是学生展开这部分学习时所“必需”的。这三个问题的背后应该有教师清晰的教学思路。
统编教材执行主编温儒敏先生一直提倡语文阅读要“1+X”,“连滚带爬”地读,语文教师要当“阅读种子”。笔者认为,在赞同这些主张的基础上,还要追问:“X”是什么?“1+X”怎么“+”?“连滚带爬”地读,又该怎么读?语文教师应该当一粒怎样的“阅读种子”?不仅要追问,还要形成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对于上述问题,我的回答是:“X”就是阅读教学要整合的资源;阅读要“1+X”,这个“X”应该是从教材中生长出来的,打通课内外阅读,不能是“两张皮”;语文教学要做到“四个打通” “两个最大化”。“四个打通”是:打通听、说、读、 写,打通课内外,打通单篇与整本书,打通前后学段。“两个最大化”包括作品的“个性”,即写作特点最大化;找到不同作品文体特点的交集,实现共性的最大化。
以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例。该单元为小说单元,由《桥》《穷人》《金色的鱼钩》这三篇课文组成。先对照新课程标准进行梳理。本单元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在第三学段中的学习内容,三篇课文都是表现人与社会的优秀文学作品。通过学习课文,学生应能够“品味作品语言、欣赏艺术形象,复述印象深刻的故事情节,积累多样的情感体验,学习联想与想象,尝试富有创意地表达”[2]。单元提示中则提出更为具体的学习要求: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发挥想象,创编生活故事。
这是整个义务教育阶段中学生第一次按照文体特点学习阅读小说。根据上述目标要求,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可以定位为“初识小说”,进而设计相应的学习任务群的活动方案。学生须完成三项学习任务。
任务一:召开小说读者分享会,学生自主分享自己最喜欢的小说。
虽然这是学生第一次“正式”学习阅读小说,但其之前已有过阅读小说的经验,对小说并不陌生。此项任务意在“唤醒”学生以往的阅读经验,激发学习兴趣,营造学习氛围,同时也帮助教师充分了解学情,找准教学的起点。在这个任务中,整合的资源是学生曾经读过的小说,属于在以往语文学习过程中生成的显性成果。
任务二:围绕课文展开读写活动。
阅读教学以写促读,学习阅读小说的基本方法,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作文教学则通过一系列的微写作练习循序渐进,最终以“编故事,争做故事大王”的写作竞赛的方式组织学生开展习作训练。这部分教学紧扣教材,教师除为学生提供阅读支架和写作支架外,没有进行更多的资源整合。这样设计的底层逻辑是“减头绪、立主脑”,保证一课一得,得得相连,凸显课文在阅读与写作方面的典范引领作用。在教学中,除了课文的学习,教师还要鼓励学生继续广泛阅读小说。
任务三:再次召开小说读者分享会,让学生们“七嘴八舌说经典”。
开始本单元学习时,教师就要布置《童年》等小说的整本书阅读任务。因此,学习任务三在设计上要作更大力度的整合。教师可以把本单元语文园地的要求与“快乐读书吧”的阅读任务融进任务三中,安排三个环节:一是以《穷人》为例,谈谈阅读中应该怎样理解人物形象;二是围绕《童年》《小兵张嘎》《草房子》等成长小说交流阅读方法与体会;三是学生自主推荐小说。自主推荐环节既可以推荐之前没推荐过的作品,也可以重读经典。学生要用上在本单元学习过的小说阅读鉴赏的方法,复述精彩的故事情节,围绕重点展开交流。因此,同样是整合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生成的显性成果,但很明显,本次分享活动更强调学以致用,也更能体现本单元学习的“增量”。在这样的阅读交流活动中,实现了听说读写、课内外、单篇与整本书、不同学段前后的“四个打通”,教师还可以对学生是否掌握了小说阅读的基本方法作出过程性评价。2021 年,笔者曾指导山东省某五四制学校的六年级师生开展“初识小说”学习任务群方案的教学实践。在教学复盘总结会上,老师们说,教材单元经过“二次加工”,不仅融入了新的教学资源,容量大了,而且极具统整性。他们还惊喜地发现,学生对小说读者分享会的活动有浓厚兴趣;教学局面一经打开,学生的学习热情就空前高涨。
上述案例紧贴语文教材整合资源。由于本单元的课文都属于微型小说,在学生学有余力且课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整合更多的教学资源,如设计类型化的专题阅读,教学生发现微型小说中的“留白”,并调动想象,运用笔谈的方式对小说情节与细节进行“补白”的扩写与续写练习,最终实现读写能力的双提升。
三、要重视积累现实生活资源
除围绕教材整合资源外,教师还应关注现实生活资源的积累。新课程标准中“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跨学科学习”等学习任务群与现实生活的关系都极为密切。
以“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为例,第三学段的学习内容之一是“阅读关于中华传统美德、社会公德等方面的短论、简评,结合校园或社会生活中的实际事例,学习有理有据地口头或书面表达自己的观点”[3]。“校园或社会生活中的实际事例”,就属于日常生活资源。这类资源的最大特点就是真实。学习任务群的设计提倡创设真实的情境与任务,利用好日常生活资源,有助于教师设计高质量的学习任务,更好地实现让学生“在做中学”,打通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教师可以遴选学生既感兴趣又有能力驾驭的焦点与热点新闻,组织学生开展口头或书面讨论。我们曾将现实生活中发生的“高铁男霸座事件”的案例引入课堂,組织学生发表观点;同时介绍新闻评论员的观点和其对该事件展开思考、形成观点的具体步骤,让学生体会新闻工作者是如何运用“追问”的手段,不断加深对问题认识的。
2020年2月,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其间,笔者整合了日常生活资源,设计了一套完整的创意读写方案,其中若干项读写活动都可以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场景中。[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报道中,出现了若干例少年儿童和婴幼儿发病的例子。请你也加入到对这部分低龄人群的预防宣传工作中来——先搜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预防知识,在此基础上编写一首《新拍手歌》,亦可创作其他童谣、科学童话等。
要求:没有科学性错误;押韵,朗朗上口;结合你的作品,画一幅低龄儿童看得懂的宣传画(或漫画等);诗配画,均在A4纸上完成,开学后,优秀作业将在年级里展示。
这个设计依托真实生活创设写作情境,设置了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具有一定挑战性且其力所能及的任务。笔者不仅将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课文《拍手歌》当作学生编写《新拍手歌》的范本,还向学生推送了中国数字科技馆公众号“科学开开门”音频节目《新型冠状病毒是什么》、中国科技馆公众号的相关音频资源,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强化他们为低龄儿童创作的意识。面对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期间的网络谣言,向学生提出“要像科学家那样思考”的要求。学生通过阅读一组批驳谣言的科普文章,总结辨析信息传播真伪的方法并尝试运用到生活中。有的学生还将自己辨析“自来水处理过程中,可以在允许的范围下加大氯气的注入”这则谣言的经过写成文章,向同学和家人进行科学知识的普及。
日常生活中也不乏重大命题可以利用。近期较为典型的例子当属 2022 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成就“双奥之城”的重大命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特别强调:“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既有场馆设施等物质遗产,也有文化和人才遗产,这些都是宝贵财富,要充分运用好,让其成为推动发展的新动能,实现冬奥遗产利用效益最大化。”“冬奥精神”的这一宝贵财富能运用到语文课程中吗?当然能。据报道,北京冬奥会通过使用大量光伏和风能发电、地方捐赠林业碳汇、企业赞助核证碳减排量等方式,圆满兑现了实现“碳中和”的承诺,成为迄今为止第一个“碳中和”的冬奥会。我们完全可以将“绿色科技助力冬奥会实现‘碳中和”这个主题提炼出来,围绕主题进一步整合阅读资源。例 如,科幻作家陈楸帆新近出版的科普型科幻小说《零碳中国》非常适合小学生阅读。在“和作家面对面”公益读书活动中,我们带领小学中高年级学生阅读《零碳中国》,并与作家陈楸帆开展线上交流,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以上几个例子的共同之处是都在开发利用生活资源上下了功夫。要进行这样的资源整合,教师必须有自觉的资源整合意识。在六大学习任务群中,“跨学科学习”任务群对一线教师资源开发的能力要求最高,需要教师先于学生具备跨学科、跨领域的知识结构。新课改理念强调大任务、大观念,教师也要具备“大资源观”。从这个角度上讲,不但是语文教师,各学科老师都要努力培养资源整合方面的“破圈意识”和“破圈能力”,要会“出圈”。近年来,不少老师开展跨学科读写课程的设计与实践。一线老师开展跨学科学习,主要有两条路径:一是不同学科的老师联手作战;二是各学科教师均要在阅读方面不断拓展,实现知识结构的“自我升级”。实现“自我升级”的当务之急,是对照六个学习任务群的具体要求进行反思,通过专题学习拓展阅读领域,改善知识结构。
正如新课程标准指出的那样,课程资源“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以上所述挂一漏万。课程资源必须经过遴选、整合、不断优化,有机地融入课程中,才能实现教育价值最大化。所有的资源中,优质的人力资源最为稀缺和宝贵。这里所说的优质人力资源,既包括科学家、作家等专业人才,也包括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教师。关于人力资源,笔者特别想表达的观点是:人力资源价值最大化,是指发挥人力资源的创造性,赋予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不仅要为之提供合适的平台发挥其能力,更要给予其最大程度的尊重,使其有使命感,感受到将智慧运用于创造性工作的荣光。
参考文献[1][2][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54,27,29~30.
[4]周群.《抗击病疫:初中语文创意读写练习》方案与设计思想[J]. 语文建设,2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