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凯
教学目标:
1.运用人物关系图,理清复杂的长篇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对应情节、关键事件,感受主人公童年成长中的苦难。
2.借助人物评价图,运用比较、联结等阅读策略,学习用追问策略进行深度阅读,在环境、情节中全面立体地感受人物形象。
3.与同学交流阅读心得,展示多种自主阅读成果。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了解阅读进度,交流阅读收获
1.短短的一周时间,我们都在共读《童年》,先来了解你们的阅读进程:读到第几章了?有没有按照原定的计划阅读?有什么收获?
预设一:交流阅读这本小说的方法。
学生呈现阅读计划表,交流运用预测、快速阅读、批注、和同学家人交流、联结生活等方法。
预设二:交流阅读前半部分的感受。
学生交流对阿廖沙、外祖父、外祖母等人物的看法,对阿廖沙寄居生活的阅读感受。
2.小结:大多数同学都能按照阅读计划阅读完了前八章。《童年》这部小说比较难读,大家边阅读边自主选择运用了我们之前读整本书的方法,读有收获。
(设计意图:读中交流课的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承前启后。本节课一开始就设计了“承前”的环节:了解学生阅读状况,交流阅读收获。这一环节的交流,是学生承接导读课中制定的阅读计划,将以往学到的各种阅读策略自主运用到阅读小说中的展现;是学生基于“篇”学习了本单元语文要素“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后,运用于读“本”中的一些收获。了解学情,以便保证后续阅读的有效推进。)
二、分享阅读成果,建立要素关联
1.展示人物关系图。
在导读课上,我们学习了将读单篇小说梳理人物关系的阅读方法运用到读《童年》这本书中,我们来展示一下你们的阅读成果。
(1)学生展示鱼骨图、环形图,交流。
(2)小结:《童年》人物众多,按照不同人物的出场顺序边读边梳理,这些人物和主人公阿廖沙之间的关系也就一目了然了,读起故事来也就顺畅多了。
2借助人物关系图,理清主要人物。
(1)老师发现有些同学边梳理还边在人物旁边作了数字或文字的标记,追问:你标记的是什么?為什么这么做?
根据出场的次数,可以看出他(她)在阿廖沙童年成长中的重要性;可以梳理出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
(2)共同梳理出前八章中的主要人物,在人物关系图上作不同标记。
3.借助人物关系图,梳理小说情节。
(1)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环境、情节,三要素是相互关联的,我们可以通过人物梳理出情节。来试一试:通过“人物关系图”,你能回忆起他和阿廖沙之间发生的故事吗?
学生交流,用一两个词在人物关系图上记录事件。
(2)选择两个主要人物,小组合作快速回读相关章节,在人物关系图中梳理出发生的相关事件。
(3)小组汇报。
(4)小结、推进思考:这么多事件,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前八章中阿廖沙童年的生活,你会用什么词?(预设:苦难、痛苦、可怕、复杂;温暖……)《童年》描写的都是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比较琐碎,借助“人物关系图”,我们将人物之间发生的故事一一对应,前八章的整个故事情节就自然而然地呈现在我们眼前,帮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阿廖沙的童年生活经历。
4.根据情节,提炼关键事件。
(1)主人公阿廖沙童年成长中发生的这么多故事,有的如过眼烟云,有些则让他难以忘怀。在书的前半部分大家梳理的人物情节中,影响阿廖沙成长的关键事件有哪些?我们可以通过“阿廖沙童年大事件表”进行梳理。(出示“阿廖沙童年大事件表”,共同梳理前两个事件。)
(2)小结:通过人物关系梳理情节,是阅读长篇小说的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在后面的阅读中,同学们可以这样继续进行梳理,你会对众多的人物、复杂的情节更加清晰。
(设计意图:《童年》是一部长篇小说,出现的人物众多、关系复杂、情节丰富。交流“人物关系图”这一板块,展现学生边阅读边运用导读课上习得方法的成果,但这并不是最终目的,而是以“人物关系图”为阅读切口,理清主要人物,梳理情节,提炼关键事件,在层层推进中引导学生将自己阅读小说时原本收获的零散的人物、情节等要素串联起来,学生在分析整理的过程中,思维将更加清晰。基于学生阅读收获的推进,也提高了他们继续阅读整本书的积极性。)
三、基于阅读现状,提出阅读困难
1.同学们交流了阅读《童年》的前半部分的收获,在阅读时你们有没有遇到困难?或产生了什么困惑?
预设:
书中人物很多,我虽然进行了整理,但发现他们的称呼前后不一样,我读得就比较慢,需要前后关联着细细读。
有些情节、人物的表现我不太能读得明白。例如:阿廖沙的外祖父有时候是残暴的,可有时候却是温柔的,在师傅和外祖母的眼中,外祖父还有不同的特点,是不是很矛盾?
阿廖沙寄居在外祖父家,这家人为什么总是争吵?
外祖父对亲人为什么会这么残暴?
对待阿廖沙,外祖父更多的是打骂,外祖母却非常温柔慈善,为什么差别这么大?
外祖母和外祖父对上帝的看法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不同?
阿廖沙的童年到底是苦还是乐?
……
2对于这些困惑,大家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吗?交流:回读、观看电影《童年》、和家长老师交流等。
(设计意图:阅读话题的交流,应该来源于学生的阅读收获、阅读困惑,此环节就是从学情出发,尊重学生真实的阅读体验,为下一环节从学生关注度最高的角度入手,深入阅读小说的研究做铺垫,也凸显读中交流课的针对性、有效性。)
四、比较小说要素,推动深度阅读
刚刚大家谈到的困惑,主要来源于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接下来我们就围绕这两个要素继续聊一聊。
1.交流“人物信息图卡”。
(1)谈到人物性格,我们在阅读《童年》前八章的过程中,还进行了小组合作,分别为阿廖沙成长中出现的一些人物制作了“人物信息图卡”。
(2)出示学生制作的《童年》人物卡片、《童年》人物图,学生分享,重点交流对人物性格评价的依据。
(3)小结:通过交流,我们可以发现高尔基在塑造人物性格时,将其放入到围绕阿廖沙展开的日常生活环境以及不同场景、情节中,人物形象就更加丰满、鲜明。
2.运用“人物信息图卡”,比较相似人物。
(1)比较“小茨冈”和“好事情”。
“小茨冈”和“好事情”是《童年》前半部分中阿廖沙寄居在外祖父家时认识的朋友。同样都是伙伴、朋友,“小茨冈”和“好事情”有什么相同之处?又有什么不同?结合图卡记录的信息,寻找依据,还可以回读记录的相关页码,前后比较着读一读。
预设相同之处:
A.都善良乐观。“小茨冈”虽然被外祖父和舅舅当成牛马使唤,仍然开朗活泼,勤快地干活。“好事情”面对外祖父和其他邻居的嘲笑讥讽,没有在意,乐观面对。
B都给予阿廖沙温暖。“小茨冈”在阿廖沙被外祖父暴打时,用自己的胳膊挡住,让孤独的阿廖沙第一次感受到了友情。“好事情”默默地关怀阿廖沙,指引他正确地看待人和事,是阿廖沙形成正直品行的启蒙者。
预设不同之处:
A陪伴阿廖沙的方式不同。“小茨冈”是开心地聊天,活泼好动。“好事情”则少言寡语,安静地相处。
B.两人的结局不同。“小茨冈”在干活时被砸死。“好事情”和周围人志趣不投,被迫离开。
(2)推进:人物之间的比较,我们可以用“人物比较维恩图”进行梳理。(出示)
3.在比较中质疑,学习追问。
(1)这样比较着阅读,你又会产生什么新的疑问?
预设1:“小茨冈”勤劳能干,但他为什么有时候会犯“偷癖”?教师提供背景资料,帮助学生理解。(出示)
十九世紀七十至九十年代的俄国社会,正是俄国大革命的前夕,整个社会处于沙皇的统治之下,人民流离失所,偷窃在村民中形成了一种风气,已经不算是罪恶,而且对于半饥半饱的小市民来说差不多是唯一的谋生手段。
学生得出结论:当时俄国的人民真可怜!进一步质疑:书中还提到阿廖沙的舅舅也有这样的行为,是不是也是这个原因呢?
预设2:阿廖沙觉得“好事情”有吸引力,能触动心灵,为什么外祖母却让阿廖沙离他远一点?
预设3:当阿廖沙把自己和外祖母赶走欺负人的小市民的事情告诉“好事情”时,“好事情”激动地肯定阿廖沙的做法,可是为什么“好事情”面对大家的讥笑欺负却选择离开?
……
(2)认识“追问法”。
回顾对“小茨冈”和“好事情”的比较,同学们解读这两个人物,不断产生疑问,然后寻找答案,又产生新的疑问的过程,其实就是层层追问的过程。用“追问法”读复杂的长篇小说,能帮助我们把书读深、读透。
(3)指导“追问法”。
同学们围绕“小茨冈”和“好事情”提出的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呢?建议像我们课上这样前后对比着反复细读,尝试回答。也可以补充阅读关于十九世纪七十至九十年代的俄国社会的背景资料。《童年》是作者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我们还可以通过了解高尔基的生活思考和解答。
4.选择话题,打开思路。
(1)你还想把谁和谁比较着读一读?追问追问。
预设:比较大舅和小舅的性格、比较外祖父和外祖母的性格、比较每次搬家的环境、比较外祖母几次讲的故事……
(2)推进:除了相似人物性格的比较追问,我们还可以把人物在情节中的前后变化进行比较追问。例如外祖父暴打阿廖沙的前后行为、语言等方面有什么不同?追问:为什么会不同?我们还可以将前后情节进行比较追问,例如都是挨打,两个舅舅和阿廖沙挨打的原因、挨打的方式、挨打的结局有什么异同?追问:外祖母为什么呵护挨打的阿廖沙?“小茨冈”为什么甚至帮阿廖沙抵挡挨打?
(3)小结:大家可以自己挑选一个话题进行质疑,寻找答案,再提问,再寻找答案这样层层深入,你会发现你将越来越接近问题的本质与核心,你的思考也将越来越深刻。
5.总结:阿廖沙回忆童年的这些人、这些事时,这样来形容—(出示书中第九章开头文字)
我总是把我的童年时代比作一个蜂房。各式各样的平凡的人好似蜜蜂一样,把各自的知识和生活体验当作蜜一般送进蜂房里,他们从方方面面毫不吝啬地滋养着我的心灵。这种蜜通常夹带着一些污浊的东西,而且味道有点儿苦,但是无论什么知识终究是蜜。
接下来的阅读中,你们可以围绕阅读中产生的困惑,或者选择自己喜欢的话题,像这节课上一样进行比较和追问。坚持这样读下去,当读完这本书时,你会有更多的思考和收获。
(设计意图:读中交流课应该引导学生对“小说借助环境、情节感受人物形象”这一特点进行深层的探究与方法策略的渗透。这种渗透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而是基于学生的困惑,把“阅读困难”变成“阅读钥匙”,为学生开启深度阅读的大门。比较和追问是阅读小说实用又有效的方法,本节课学生初识追问,教给方法,点到为止,实现了方法引路,为“启后”铺路,阅读更有品质。)
(作者单位:江苏镇江市香江花城小学)
责任编辑郭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