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堂 王磊
摘 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和学校教育工作的着力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统筹联动、相融共生,其行动逻辑始于对“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共同体理念的准确理解和解读,并最终全方位、多维度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艺术具有把抽象概念具象化的独特功能,因而艺术教育成为实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支点,诉诸多种艺术形式和工作平台,可操作性强。发挥艺术教育的辐射效应,逐步形成复合叠加效应,亟需改革师范生培养体系,加强课程思政建设,锻造堪当铸牢中华民共同体意识教育重任的专业师资队伍。
关键词:爱国主义;民族意识;民族团结;实施路径;艺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2)21/24-0009-05
2021年8月,習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深刻阐释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极端重要性、历史必然性、时代针对性和特殊紧迫性。总书记强调,“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因而,亟需将其贯穿于党的民族工作各领域全过程,民族工作的所有任务和内容都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纲领、为依托、为焦点、为目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产生到铸牢,首在教育,功在学校。学校承载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下文简称“铸牢”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推广的使命,是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重要着力点,是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基础力量,所以学校“铸牢”教育要全覆盖、无遗漏,无论什么性质、类型、层次的学校、无论什么民族成分的学生,无论分布在民族地区还是其他地区,都亟须加强“铸牢”教育过程管理和教育形式创新。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站位高远、思接古今、睿智深邃的民族思想真正在学校落地生根,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萌于心而表于行。这需要学校“有人抓”“有人做”“有人懂”“做得对”。“铸牢”教育的实施路径与行动逻辑探究关乎学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成效,关乎到国家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成效。
一、厘清“三个教育”的逻辑关系
“三个教育”指爱国主义教育、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教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事关为党和国家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千秋大计。在五育并举的教育实践中,深刻认识“铸牢”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在人才培养、塑造,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所具有的基础性战略性意义,并全面厘清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和关系,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有之义。
(一)三者统筹联动、相融共生
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结合新形势新任务,相继召开了一系列重要会议,如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2016年12月7~8日)、全国教育大会(2018年9月10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2019年3月18日)、中央民族工作会议(2021年8月28~29日);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如《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2019年10月)《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2019年11月)《深化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指导纲要》(2021年4月)等。这些会议精神和文件内容为新时代学校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也有助于理解和厘清“铸牢”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三者之间的关系。从整体和部分来看,爱国主义教育内涵和外延最广,包括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铸牢”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在新时代的进阶与提升,应贯穿“铸牢”教育主线,全面加强以“四个共同”“四个与共”为核心内容的爱国主义教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三者互相关联,各有侧重,相融共生,不能简单地相互替代,混为一谈。
(二)“铸牢”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演进和具象化表达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从本质上讲,“铸牢”教育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十分重要的内容。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指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光荣传统代代相传。梳理“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的提出和发展历程,可以深刻洞察“铸牢”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在联系。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2017年党的十九大将之写入党章;2019年9月总书记强调,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并列为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之一;2021年10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明确规定为家庭教育的内容。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刻把握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国情基础上做出的科学论断,是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准确把握及未来长远发展的战略构想,关系到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和伟大复兴。因此,近几年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政界、学术界、教育界的高频热词,随之而来的“铸牢”教育也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内涵和主旋律。
(三)“铸牢”教育是学校深化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主线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民族团结进步的原动力。《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要求“强化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作为“铸牢”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载体,丰富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时代内涵。因此,各级各类学校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要与时俱进,聚焦“铸牢”主线,根据主线安排教育内容,通过各门学科课程思政渗透融入、主题教育活动直接引导、校园文化建设浓厚氛围、艺术创作生成体验、社会实践促进情感共鸣、深度家访推动家校互联等多种路径创设。搭建交往交流交融的机会和平台,教育引导各民族学生,充分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认真总结梳理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脉络。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中不断坚定文化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铸牢”教育的逻辑起点是准确解读“四个与共”
学校是“铸牢”教育的主阵地,教师是“铸牢”教育的主力军,是故教育者一定要准确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并采取适切的教育方法,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深深播撒在学生的心田,使之扎根萌芽并茁壮生长。而这些教育行动的起点始于对核心概念的准确理解和解读。
(一)“四个与共”的概念解读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旨在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与共”就是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分开,都在一起。“休戚”指欢乐和悲伤,“休戚与共”即是欢乐着彼此的欢乐,悲伤着彼此的悲伤,同甘共苦之意。“荣辱”即光荣和耻辱,“荣辱与共”即是光荣一起甜蜜分享,耻辱一起感同身受,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之意。“生死与共”意为情谊深厚、关系紧密、互相依存、彼此信赖、是生死之交、可以同生共死。“命运与共”意为彼此的发展变化趋向、成长中的贫富悲喜等情形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坚不可摧。
(二)“四个与共”的关系解读
“四个与共”就是这四种情形下都要“在一起、不分开”,其中前三组“与共”是极端对立关系下的高度统一,第四组“与共”是对前三组“与共”的总括收纳。“休戚”与“荣辱”都属于情感体验范畴,因而前两组“与共”可以理解为中华民族是一个情感共同体。
“生死”与“命运”都属于实践体验的范畴,所以后两组“与共”可以理解为中华民族是一个共同经历了磨难和生死考验,忠诚相依、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谁也离不开谁的实践共同体。中华民族凝聚成情感体验与实践体验共同体的“四个与共”,是五千多年历史积淀形成的,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这归之于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和谐统一的内生动力,归之于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文化基因、经济交流中的相互依存、生活交往中的相互亲近。
三、“铸牢”教育实施路径的重要支点是艺术教育
现代汉语大词典中解释,意识是人的脑部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对某一方面的认知和重视的程度。由此可以理解,意识是一个包括感性和理性认知、情感和实践体验、思辨和意志呈现等的心理过程。意识由产生、犹豫、趋稳到铸牢是一个渐近发展的过程,期间会有无知、迷茫、彷徨、动荡、反复和顿悟、执拗等心理现象纷纭交错,因而教育手段和方法对于在人脑中铸牢某种意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中华各族人民感觉到中华民族“四个与共”的存在,就会产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但究竟“四个与共”体现在哪里?为什么中华各民族是“四个与共”的关系?需要通过适切的方式方法,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种抽象的理论变得可听、可见、可感,让学生在教育实践中真切感悟到“四个共同”“四个与共”的理念,从而坚定“五个认同”,并自觉自愿、积极主动、不畏困难、勇往直前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一)艺术教育作为重要支点的恰切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艺术能够让人们发现自然、生活及心灵的美,具有洗礼灵魂的功能。艺术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教育,不仅在于让人掌握一种技能,更在于塑造人的美好心灵、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和主要手段,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有独特的功能和价值。通过艺术教育,启发、引导学生懂得什么才是美,学会欣赏美、创造美,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艺术眼光,涵养学生的个性修养和社会人格。古希腊著名物理学家阿基米德有一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艺术教育正是撬动学校“铸牢”教育的支点,通过这个支点可以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变得可听、可见、可感、有效。把“四个与共”共同体理念融入到艺术教育和艺术创造实践的全过程,学生在欣赏和创造等参与性体验活动中多层次、多角度感受“四个与共”的历史和内涵,耳濡目染、动脑动手,既有丰富、专注的情感投入,又有多样、厚实的实践操作。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受学生欢迎的艺术创造和艺术体验中反复浸润、反复巩固,从抽象的概念具化成看得见、摸得着、扎得牢的创造性艺术实践。
(二)艺术教育作为重要支点的可行性
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学校教育标志性话语的背景下,课程教学、课堂实践及艺术社团活动等多种样态,为艺术教育赋能增效,使之成为开展“铸牢”教育的有益尝试和可能。因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时代主旋律,依托书法、绘画、手工制作、歌曲、舞蹈、话剧等艺术形式,把抽象的概念具化成可听、可见、可感的内容,将艺术教育功能重新审视和定位并发挥到最大化,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教育实践中内化为教育实效。这是深化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创新实践,也是主动推进民族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行动自觉。
(三)艺术教育作为重要支点的可操作性
在操作层面,可创建专门的艺术工作室、工作坊、研究中心、实践基地,依托其育德、育才、办学等功能,教师可开展科研、德育、施展才华,培养学生艺术特长、审美情趣、高尚情操,努力打造生动形象的“铸牢”教育试验田。专门的艺术教育机构可根据不同的目标任务,分设理论研究组、艺术实践组、学科课程推广组、主题教育实践组、宣传报道组、组织协调组等,从理论学习、科研先导到艺术创作实践,牵动学科“铸牢”课程思政及相关主题教育活动,围绕“四个与共”依序延展,统筹推进。综合运用多种艺术创作和艺术实践形式限定时间节点,聚焦展示某一个“与共”主题,大量积累“铸牢”教育素材。各項创作、展示活动突出学生的参与性和代入感,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历史上中华各民族休戚与共的丰富史实,通过艺术创作进行情感表达,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写、可画、可讲、可演、可听、可感、可融入。
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艺术特长,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在心中并外化为维护民族团结进步的自觉行动,关键在教师。需要加强高端培训和校本研修,引导教师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教育实践中深刻理解“铸牢”理论的科学内涵,掌握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的教育教学方法,锻造一支深谙“铸牢”理论和实践转化能力的具有艺术专业特长的师资队伍。同时,要丰富品牌艺术教育活动形式,探索常态化机制,撬动“铸牢”教育实践设计与督导评估等工作向纵深开展,全面提升师生践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在“铸牢”教育方面发挥引导、助推效应。
四、“铸牢”教育的逻辑终点是融入教育全过程
艺术教育对课堂教学主渠道和众多支渠道的辐射带动,最根本的目标导向就是全过程多维度向“铸牢”聚焦,形成同向同行、同频共振的复合叠加效应,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效融入教育全过程。
(一)着眼长远打造“铸牢”教育的专业师资队伍
在人才培养方案当中增设“铸牢”课程,研究开发适合不同学段、不同年龄特点的校本教材,使“铸牢”教育科学化、系列化、规范化。专业师资是有效开展“铸牢”教育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师范专业应致力于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铸牢“教育”的核心要义,准确把握“多元”与“一体”、“差异性”与“共同性”、“一致”与“一律”等辩证关系。全国人大代表、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院长殷红梅建议,探索开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相关专业,培养坚决拥护、善于宣讲、广泛传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专业人才。“铸牢”教育专业师资队伍的打造需要一个过程,现阶段专题培训和长远培养规划须有机结合,既立足眼前实际,又放眼未来发展。在增强教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上,不断提升专业教师的政治站位和理论视野,不断更新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专业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教学实效。
(二)着眼实效培养擅长“铸牢”课程思政的学科教师队伍
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深入实施文明创建、公民道德建设、时代新人培育等工程是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最核心最鲜活的内容。各学科教师在课程思政大背景下,要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创新,深入挖掘学科中蕴涵的教育内容和思政元素,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内容有效融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使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全方位进课程、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三)着眼全局将“铸牢”教育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工作的主纲主线,学校要落实三全育人方针,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一要实现师生共育,即师生共同实施和接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二要全程共进,即入学、学中、毕业所有过程逐步深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三要全方位覆盖,即教学组织、教育管理、后勤服务、校园文化建设等都要围绕主线融入“铸牢”教育,具体体现在课堂教学、校本科研、学生管理、主题教育、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第二课堂、文化建设、志愿服务、师生评价等学校办学的所有方面、所有环节。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育手段、丰富教育形式,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机融入教育教学和后勤服务全过程。
结语
“铸牢”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四个共同”“四个与共”“四个关系”理念的指引下,共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增强中华文化认同,促进各民族文化包容互鉴和创新发展,用共同理想信念引领各民族共同奋斗。探索越来越多的艺术教育平台发挥示范、助推的支点效应,把“铸牢”教育工作变得有形、有感、有效。
参考文献:
[1]中国政府网.习近平出席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http://www.gov.cn/xinwen/2021-08/28/content_56
33940.htm.
[2]人民日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N/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2297641092294737&wfr=spider&for=pc.
[3]人民网.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9/1112/c1001-31451404.html.
[4]杨 兵.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N].中国教育报,2021-08-12(03).
[5]朱小杰.围绕主题 把握主线 深入推进学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N].中国教育报,2021-08-09(01).
[6]刘 琉.用艺术教育成就通识之才(新论)[N].人民日报,2022-03-02(05).
[7]杨菲菲.全国人大代表殷红梅:推动民族民间文化进校 建民族教育专家智库[N/OL].https://www.bjnews.com.cn/detail/164631133214350.html.
【责任编辑 刘梦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