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时代意蕴

2022-05-30 03:58朱青青
学理论·下 2022年9期
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

朱青青

摘 要: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关于人类解放的学说,旨在阐明共产主义社会人们逐渐摆脱对人和物的依赖关系,真正占有人的本质。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描绘了未来社会的美好愿景,同时也是激励着我们为此不断奋斗的动力源泉。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改变,以及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决定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依然是一个复杂长期的过程。因此,在新时代更要以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通过社会的全面发展来带动人的全面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关键词: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实现条件;时代意蕴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2)09-0025-04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作为解放人的学说,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始终,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和世界的重新认识,政治经济学对人和社会发展畸形根源的揭露,还是科学社会主义对共产主义蓝图的构建,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指正确认识利用自然、思维以及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摆脱对人和物的依赖性,使人的个性、才能、体力、智力等得到充分的彰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这种高度的自由就决定了只有在以发达的社会化生产消除旧式分工、以生产率的提高增加人民自由支配时间的情况下才能实现。为了实现这个发展目标,就需要全世界无产阶级致力于缔造一个与“一些人统治,另一些人受压迫”截然不同的崭新的联合体,在这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新时代以来,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避免地存在多种因素制约着人的全面发展,在积极应对这些发展难题与挑战的同时,深入研究这一理论对实现人的高层次发展、社会的高度和谐至关重要。

一、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形成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摆脱异己力量回归本身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马克思虽然并没有直接、系统、明确地提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而是后来学者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发展思想的论述整理而成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在马克思的众多伟大思想中,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占有重要的位置”[2]。这一理论有其产生的思想基础和时代背景,并是在马克思恩格斯一系列重要著作中萌芽、发展和成熟的。

(一)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思想基础

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指明了无产阶级的奋斗目标、明确了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状态、蕴含了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在对社会发展规律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对不同时期出现的关于人的发展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继承与创新的结果。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在这一时期人们转向对人自身的研究,涵盖了人的起源、人性、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的发展的理论[3],标志着自我意识的觉醒。文艺复兴时期,新兴的资产阶级提倡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价值和地位,推崇个性自由和解放,提出以“人的思想”代替“神的思想”,经过漫长黑暗的中世纪,这一运动更加促进人们追求自身的全面发展。德国古典哲学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其中关于人的发展思想必然会深刻地影响到马克思,这一时期对人的研究由“神学”回到“人学”本身,具有代表性的有康德构建了以人为中心的理论体系,完成了从“人是工具”到“以人为中心”的转变;黑格尔提出人的本质就是劳动,并认为国家和社会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费尔巴哈把人作为哲学中心,非常强调人的本性,但他所提到的人只是抽象的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空想社会主义作为科学社会主义诞生前的重要思想,对人的发展有着更为深刻的见解,正式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概念,积极探索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并付诸实践。可以看到,在马克思之前,很多思想家都对人的发展问题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并形成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但由于受到多种条件的限制,他们并未完全认识到人的发展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正是站在这些前人的肩膀上,才形成了科学完善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二)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产生的背景

每一种思想的产生都是时代和历史的产物,是在回答时代课题和解决现实问题中产生的,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必然也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因此深入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第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迅速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18世纪60年代,资本主义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过渡,创造了比过去更高的生产力,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新的可能性。具体表现为:大工业的发展解放了生产力,奠定了人的全面发展所需要的物质基础;产业革命和科技的发展提高了生产率,使人们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多;生产要素的跨地域流动加强了人际交往,建立了丰富的生产关系,使劳动者有了全面发展的新的可能性。第二,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异化造成了人的畸形发展。机器大工业的发展在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使人们成为资本的奴隶、机器的附庸。旧式的社会分工、机器大工业的发展、资本私有制等因素使劳动发生了异化,工人不断从事机械化劳动,束缚了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造成了人的需要的动物化、粗陋化和工具化,社会交往的隶属性、从属性,以及能力发展的片面性、单一性,人们逐渐成为单向度的人。资本主义的私有制使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显现,贫富两极分化严重、阶级矛盾升级,使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暴露出来。正是在此背景下,马克思恩格斯揭露了阻碍人的發展的因素,进一步发现了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的发展的一般规律,勾勒出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和未来社会所特有的人的具体形态,形成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三)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发展历程

马克思虽然没有明确地提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但是从马克思一生的重要著作中我们都可以看到所蕴含的人的发展思想,并且马克思剖析资本主义的主要矛盾、揭露资产阶级的剥削本质、描绘共产主义的美好世界,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人的自由解放。这一理论是在他的著作中萌芽、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第一,萌芽阶段。马克思在中学毕业论文中写道:青年在选择职业时应该追求的是人类的幸福和自身的完美。这时的马克思虽然尚未对人的发展有着深刻的认识,但已经意识到要通过职业的选择为个人和人类的幸福创造条件,可以将此作为马克思开始关注人的发展问题的起点。从博士论文到《德法年鉴》,马克思的历史观逐渐转向唯物主义,开始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探讨人的自由和解放;《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通过分析异化劳动对人的束缚以及如何消除异化劳动来探究人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深化了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认识。第二,形成发展阶段。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到《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是其形成时期。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将人的发展理论建立在唯物主义的立场上,第一次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讨论人类社会和人生活的本质问题;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考察和分析了人类社会和个人的历史演进,揭示了旧式分工导致了人的片面发展,推进了这一理论的深入发展。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提出要通过全世界无产阶级的胜利来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并阐明了通过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使这一理论逐渐走向成熟。第三,完善成熟阶段。《经济学手稿(1857-1858)》把社会演进划分为三大形态,规定了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进程;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通过剩余价值理论,讨论了人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并指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途径,标志着这一理论的成熟。

二、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容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者的终极追求,要想深入地理解这一科学理论,就要首先了解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所涉及的范围,即应该使人的哪些方面、哪些能力、哪些需求得到发展。在逐渐摆脱对“人的依赖”“物的依赖”关系之后,走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阶段[4],更要深入了解这一理论所包含的丰富内容,具体如下:

第一,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需求作为人的本性是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动力,同时也是进行生产生活实践的关键,人正是“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5],人类需求从低到高的过程一方面反映着社会的发展水平,另一方面也推动着社会向更高层次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言“一切压抑人的正当需要的行为,都从根本上否认了人本身”[2]。为了更好地满足人的需要,首先,要尊重人的需求的历史性。人的社会性本质决定了人的需求具有社会历史性,即:不同主体有不同的需要、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需要、同一主体的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需要、不同主体的不同发展阶段也有不同的需要等。这就要求根据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来满足人们的需求,而不能超越社会发展的规律。其次,要满足人们多样化的发展需要。人的需要不是单一不变的,而是丰富多样的,包括人的自然和社会需要、个体和群体需要、物质与精神需要、生产与生活需要,只有关注并满足人的需求的多样性,才能让人在社会的发展中感受到作为人的尊严和自身的解放。最后,实现人的需要的层次化发展。人虽然具有多样化的发展需求,但总的来说分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三个层次,不同层次的需要与社会的发展水平具有重要关系,同时也是渐进发展的,只有分层次地满足以上三类需要,才能真正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人的能力和个性的全面发展。人的能力是指人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所表现出来的改造自然环境、构建和谐社会、处理人际关系的水平,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关键因素。马克思在对人的能力发展的论述中,指出个人能力的发展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又指出人的全面发展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提高人各方面的能力,认为“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6]。并把人的能力分为:自然与社会能力、体力和智力、个体和集體能力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体力和智力的发展,通过新式分工使两者之间的差别消失,促进其他能力的综合发展,人才能激发出自身的潜力占有自己的本质,成为一个完整自由的人。人的个性,在马克思看来是“主体通过在社会互动与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独特的心理与行为特征的总和”[7],是人的独特性、自主性的最好表现形式。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就是要使个体由于社会关系的多样性所造成的思维、习惯、品质、爱好等各方面的不同得到发展;同时也使作为主体的人的创造性、独立性、能动性得到发展,通过塑造独特的个性、增强主体的创造性能力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第三,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8],丰富多样的社会关系打破了人们之间由于分工、地域等因素导致的相对封闭的状态,使人们之间的交往变得更加普遍,这也说明了是社会关系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6]。因此社会关系的完整性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不仅能够保证人从异己力量中回归自身,同时也能在完整、多样、和谐的社会关系中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所需的社会条件。从马克思的“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9]论述中,可见社会关系的重要性。其一是推动社会关系的丰富发展。人作为现实的人,是社会关系的直接参与者,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每一个人所处的社会关系都是多元的、复杂的、多变的,因此只有在社会中不断使人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种关系得到全面发展,这样才能使人们在和谐的社会关系中获取人的全面协调发展所需要的有利条件。其二是实现人的社会交往的普遍发展。交往的限制制约着人的发展,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使跨地区、跨领域的交往成为可能,交往关系更加密切、交往形式更加多样、交往内容更加多元,交往的普遍性,使世界市场成了基础,这种基础是个人全面发展的可能性[10]。

三、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实现条件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当前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力量对比悬殊,这就决定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必然要经历从“必然”状态向“自由”状态过渡的一个历史过程,这就是说人的全面发展是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和基础的,只有在各种条件成熟的背景下才有可能实现。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摆脱了抽象人本主义的禁锢,从现实的人出发,在社会关系中寻求人的自由解放、全面发展所需要的现实条件,并认为只有在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精神境界极大提高、从事多样化的生产劳动,人的全面发展才有实现的机会和可能。

(一)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

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综合因素中,充足的物质基础才是最基本的条件,这是因为只有在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情况下,劳动者才能摆脱劳动的束缚、金钱的支配、机器的奴役,才能为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物质支撑和时间保障。离开了物质基础,人和社会的发展都无从谈起,而生产力作为满足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只有生产力高度发达才能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而这正是人的全面发展所需要的物质保障。首先,生产力的充分发展能够提供人们所需要的物质资料。生产力的发展所创造出的丰富的物质财富在满足人们基本需求的基础上,使人们有机会和能力追求更高层次的发展,逐渐使人们摆脱对人的依赖和对物的依赖,从而为实现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提供条件。其次,生产力的发展也缩短了必要劳动时间,使人们的自由时间增加;自由时间的延长使人们能够在参加多样化的劳动和活动中,使人的自主性、创造性、积极性、能动性得到充分发展,有利于人的个性的解放。由此可见,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仅使人摆脱了贫困,摒弃了对物的依赖的交往关系,也让人们能够有充足的可以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来参与社会的交往活动,使人与自然摆脱对立的状态,使人与人的关系更加融洽,同时也必然会促进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

(二)消灭私有制和旧式分工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消灭私有制是全体成员共同享有生产生活资料的前提,也是消除异化劳动的重要途径,通过消灭私有制奠定了按需分配的经济基础;消灭旧式分工将劳动者从僵化、局限、不自觉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使其摆脱“奴隶般服从分工”的状态,促进了人的自由解放。因此,这二者的消灭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私有制是一种社会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的所有制度,剥削最本质的因素就是私有制,因为私有制的存在使那些不占有生产资料的人不能同等享有发展的权力和机会;同时私有制作为异化劳动的根源和结果,又是造成贫富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要想摆脱这种不平等,实现自我的解放,就必须要消灭私有制。同时,私有制所产生的旧式分工,将人限制在狭小固定的范围之内,使劳动者成为机器的附庸、资本的奴隶,是阻碍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种分工方式。这种强制性、固定性的分工,使人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被压制,使人的自由个性得不到释放、思想意志得不到表现、内心情感得不到宣泄,进而造成了人的片面、畸形、机械的发展。想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必然要扫除旧式分工对人的本质的压制,使人的自由个性得到充分彰显。因此,消灭私有制和旧式分工是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两者缺一不可。

(三)自我意识的觉醒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内在因素

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但不是无条件实现的,而是在内外因素完全具备的条件下才有实现的可能,这就要求除了具备充足的物质基础、自由时间,以及通过社会制度的变革消除私有制和旧式分工的外部条件外,还需要人追求自由个性、实现自身解放的自我意识的觉醒这一重要内因。在成熟完备的外部条件下发挥内部条件的驱动作用,通过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的提升,真正认识到自身是发展的主体与目的,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来为自身的发展创造各种条件、寻求各种机会时,人的全面发展才有实现的可能。人的自我觉醒表现为对自身主体地位的充分确认,即认识到“每个人都有权全面发展自己的能力”,人们只有自觉清醒地认识到“人的主体地位”这一关系后,才能更充分、更自觉、更主动地利用有利条件来为自身的全面发展、自由解放服务。在人的自我意识觉醒之后,人作为发展主体所拥有的创造性、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就会使主体能力不断得到提升,根据主体发展的需要处理好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在认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使人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大的發挥,从而推进人的解放、自由和独立的实现。

四、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时代意蕴

马克思作为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将全人类的自由解放作为一生的奋斗目标,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更是深刻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这一理论是在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对共产主义美好的憧憬中形成的,指明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多重维度以及实现条件。同时马克思也明确地指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只有在进入共产主义社会,随着阶级的灭亡、旧式分工的消除、生产力的高度发达才能实现。但是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受生产力、生产关系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尚不具备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综合条件,因此,新时代背景下依然要将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目标任务,自觉用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指导社会实践,通过创造良好和谐的社会环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同时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全面性、历史性,特别是开放性的特征,就决定了其在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过程中得到丰富与发展。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都将人的发展作为基本的价值遵循和行为导向,从德智体全面发展思想,到培育“四有”新人思想,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再到新时代形成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旨在通过营造良好和谐的社会氛围,满足百姓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从而实现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这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阶段性表现。新时代为了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一方面,以社会的全面发展带动人的全面发展。通过总体布局,使经济高质量发展、政治生活更加民主、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社会发展更加和谐、生态环境更加优美,从而很好地解决制约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问题,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和谐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重视人民群众道德品质的提高,培养新时代公民。只有在人民群众的总体素质和精神境界极大提高的情况下,人民才会自觉自愿地维护他人的利益、爱护公共设施、保护自然,从而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高度和谐。党在新时代发展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并提倡全体人民要注重家庭、家教、家风的建设,通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新人来助推和谐社会的建设,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

可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价值追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致力实现的理想目标。但我们要看到人的全面发展不仅内容丰富,更有其实现的现实条件,这些条件就决定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必然要经历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在摆脱对人的依赖和对物的依赖之后,人的自由发展才有可能。我国进入新时代以来,虽然在各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但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必然还会受生产力、生产关系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制约,我们要正视并承认这一矛盾的存在,同时以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为指导解决这一现实问题,为新时代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物质文化基础、提供满足人的多层次需求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从而不断推进人的发展向更高层次迈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

[2]袁贵仁.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140.

[3]丁振中.帕菲特人学思想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6:11.

[4]陈新夏.人的发展的阶段性和当代含义[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6(6).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130.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30,295.

[7]骆静.论马克思哲学中人的个性[D].南京:河海大学,2007:9.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5.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36.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41.

猜你喜欢
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一个半世纪后的卡尔·马克思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视域下的共享发展理念
浅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浅析《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