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探究性教学例谈

2022-05-30 03:31:59李翔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22年10期
关键词:内角重量三角形

李翔

教师引导学生经历数学探究性学习活动,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

激发探究兴趣。对小学生而言,有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因抽象而难以理解、掌握。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投入探究活动中,以强化学习体验、增进知识理解。

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笔者给每个小组配发若干三角形纸板学具,然后引导:你们随意说出一个三角形中任意两个角的度数,老师一定能知道第三个角是多少度,你们相信吗?学生听了都跃跃欲试。经过几轮问答,学生发现老师的答案和他们所测量的三角形中第三个角的度数总是相同的(忽略测量误差)。笔者趁势激趣:大家想知道是为什么吗?想不想和老师一样快速知道答案?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被激发起来,急于揭开“谜底”。后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的规律,并通过测量来验证,使学生明确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注重探究体验。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再现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经历知识的再创造。

教学《年、月、日》时,笔者没有直接讲解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等知识,而是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功能,引导学生发现关于年、月、日的奥秘。例如,学习“闰年”这个知识点时,笔者先引导学生观察年份表,从中找出闰年的年份,并探究闰年出现的规律,然后引导学生随意抽取几个闰年的年份,通过计算发现它们都是4的倍数。学生经过仔细观察、反复试算以及自主阅读教材相关内容,理解了“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的现象。

强化探究指导。教师要以学生的学作为教的基础和依据,并运用现实生活中的素材支持学生自主探究,促进师生交流互动。

《克与千克》的教学重点是: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会进行相邻重量单位之间的转化。课堂上,笔者分三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首先出示去超市购物的情境图,引导学生找出各个物品的重量,引出要学习的内容;然后借助实物,引导学生以直观的方式感知1克、1千克的重量,为后面进行合理估算建立标准;最后依托实物演示,引导学生发现克与千克的关系。最后一步的教学中,笔者先把标明重量是1000g的食用油放在盘秤上,学生观察发现指针指在“1kg”处,笔者再把2捆标明重量是500g的面条放在盘秤上,学生又发现指针指在“1kg”处。笔者顺势提出问题:都指在“1kg”处,说明什么?“1000g”和“1kg”是什么关系?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到“1kg=1000g”,明确了克与千克之间的进率关系。

以上教学,学生借助实物和现实素材,通过掂一掂、看一看、说一说、算一算等学习活动建立了质量观念,培养了量感。

(作者單位:襄阳市谷城县盛康镇小学)

责任编辑  张敏

猜你喜欢
内角重量三角形
多边形内角和再探
三角与数列试题精选
重量
文苑(2020年6期)2020-06-22 08:41:34
三角形分割问题
三角形,不扭腰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
多边形内外角问题的巧解
画一画
创新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