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婷?胡杨
【摘 要】“双减”政策下,完善作业管理机制和提高作业设计质量有助于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本文以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实验小学(西校区)为例,探索在“双减”政策下,小学作业设计与管理的做法与过程、成效与反响、反思与建议。由此,健全学校作业管理机制和提高作业设计质量,有利于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从而推进教育高质量地发展。
【关键词】“双减”政策 作业设计与管理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我们的教育目标和教育理念愈发清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学不仅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更重要的是实现学习知识、培养技能集于一体,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以及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作业是教学过程中的环节之一,是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知识的手段,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学生在学习中除了巩固运用、加强记忆、领悟方法与技巧外,还可以让学生运用知识,增加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获得更多的交流机会,从而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在学校的常规作业管理中我们发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①作业布置量较大,导致部分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不高。学生做作业为了完成任务,严重降低了作业的有效性。②重复练习。有些教师为了追求所学知识的全面性练习,布置大量重复的练习,而没有把握住主干、重点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造成学生的重点知识没有突破,基础知识和技能也未得到提高,既浪费时间,又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③形式单一或者单纯地指向考试,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合作与探讨精神。④没有分层布置作业,不注重学生的认知水平差异和个性差异。⑤缺乏指导,有些作业要求学生课后完成却缺乏具体指导、检查和反馈,易使学生产生被动应付、消极对待,不能发挥作业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上述问题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和思考,因此,我们从2020年开始着力研究如何健全学校作业管理机制,如何提高作业设计质量,以此来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从而推进教育高质量的发展。随着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我们更加明确完善作业管理机制和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对于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必要性。
一、做法与过程
在前期面向学生、教师和家长进行充分的調研之后,我校以教导部牵头、备课组协调,师生全员参与,家校携手,根据实际情况制订了“ling作业”模式,建立了“三级管理”减负体系,具体做法如下:
(一)“ling作业”模式,优化作业设计
1.备课组,集体设计
备课组在集体备课时,由备课组组长统筹单元进度,组内教师一同对单元主题作业进行分解,明确课标的要求,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和任务,了解和掌握学生的个性、认知差异,根据学情、课标对下周的作业进行设计,设计时包括基础性作业、提高作业、个性化作业、探究性作业、实践性作业等,要有层次和梯度,避免机械的、重复的练习,使学生的学习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备课组在设计作业的同时做好题目质量分析,包括表述用语是否精练、情景设计是否合理、作业目标是否明确、是否反映思维过程、答案设计是否合理等;不同方式题量分布,包括书面类、听说读写类、操作类、综合运用类等;不同难度题量的分布及占比,同时根据学生上周作业实际完成的情况对上周作业情况做分析以及优化完善建议,形成周作业布置表,从而有利于设计下周的作业。
2.“灵”作业,彰显活力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推出了“灵”作业日,即规定每月前三周的周四为全校“灵”作业日,这天全校均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倡导开展亲子互动、阅读分享、户外活动、同伴游戏、PBL(Project-Based Learning,基于项目的学习)项目化探究活动、劳动体验等个性化作业。“灵”作业以展示或表演等形式,让作业在学校“流动”起来,让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
3.“零”作业,放松自我
除了“灵”作业的特殊设置外,学校还规定每月的第四周的周四为全校“零”作业日,这一天全校老师不布置任何形式的作业,真正实现“零”作业,让学生放松自我、亲近自然、亲近家庭,感受生活之美,真正实现减负。
(二)“三级管理”体系,减负落到实处
1.三“员”同管理,流程清晰
(1)各班设置学生“作业监督员”,每天向科任教师反馈各科作业信息,协调作业量,避免作业“扎堆”现象。在作业完成的过程中,如果学生反馈作业量超标、设计不合理,“作业监督员”就会向任课教师反映学生对作业的相关意见和建议。
(2)各学科设置“作业监控员”,由各年级学科备课组长担任,统筹规划本学科作业项目,包括分层作业、常规作业、个性化作业、探究作业、实践作业等。“作业监督员”监督各年级学科教师的作业布置总量不能超标,对学生反馈的作业问题及时处理。
(3)学校设置“作业督查员”,由督学担任,统筹安排各年级、各学科作业形式,不定期对各班作业形式及作业总量进行督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并监督整改。
2.一“栏”两“本”三“反馈”,“双减”看得见
(1)每学期初在黑板上专设“作业布置栏”,其中包含本次学业的预估时间。专栏的设置可规范教师的作业布置,方便“作业监督员”实时与科任教师沟通并及时调整作业量。
(2)我们还设计了“作业监督本”,每班“作业监督员”,用“作业监督本”对每日作业内容、时长进行监督,如果时长超过则及时与任课教师沟通反馈,严格把控作业时长。
(3)为保证学生能够尽可能多地在学校完成作业,也为减轻学生、家长的负担,我们设计并运用“作业完成情况登记本”,鼓励学生在校完成作业,并对能够在校完成作业的学生给予实时的奖励。
(4)“作业监控员”根据“作业监督本”“作业完成情况登记本”的记录情况,先对本月作业情况和下月作业布置进行整体把控和调节,再反馈给“作业督查员”。
(5)“作业督查员”在每月末召开“作业监督员”会议,了解各班作业情况,督查学生的“作业监督本”“作业完成情况登记本”的填写情况,并对作业的整体情况进行督导、反馈,形成月减负报告(本月作业布置基本情况、应用结果分析、优化完善建议、总结),反馈给全体教师,督促教师对教学进行相应调整。
(6)家校动态监测,每周以问卷调查、每月以电话访谈的形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当前作业提质减负的效果,然后进行相应调整和完善。
二、成效与反响
在各项“减负”活动下,我们取得以下几点成效:
(一)有效地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在学校的各项“减负”活动中,两项“ling作业”,不仅减轻了学生的作业压力,还丰富了学生的作业项目,鼓励学生增加兴趣和发挥特长,引导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奠定基础。
(二)提高教育质量,精简作业
学生的作业减少意味着教师应更精准地把握课堂,更有针对性地布置作业,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布置弹性作业,分层管理
弹性作业分为基础作业与自主作业。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情况进行选择。我们对学校弹性作业进行分层管理,主要分为弹性管理和个性化管理,取得了学生与家长的一致好评。
在实施各项“减负”工作后,许多家长都表示支持与赞同,大部分学生都可以在校内完成作业,既减轻了家长的负担,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学生也喜欢这些创新性的作业。弹性作业的布置让学生回家之后,有更多的自我支配時间,如亲子阅读,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又能够促进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做一些手工,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强体育锻炼;等等。
三、反思与建议
(一)强化作业管理机制
1.合理调控作业结构
学校虽然建立了“三级作业管理”制度,各学科尤其是语数英学科每周都会经过讨论,确定作业布置清单。但是各学科之间并没有进行相互的调控,导致有些时候各学科的作业结构比较单一或者又特别丰富。因此,我们仍然需要加强各学科之间的合理分配和合理调控,也需要班主任带领“作业监督员”加强班级学科教师之间的合理分配和合理调控。
2.建立作业公示制度
学校有专门的信息员每天对班级作业进行整理,并发送至家长手机上。各备课组成员对每课时的作业布置内容也进行了讨论与整理。但是学校并没有建立完善的作业公示制度。因此,学校可建立作业公示制度,确定公示的形式、公示作业的内容、公示作业的用时等,接受家长与社会各界的监督。学生的家庭作业可以公示在学校的网站或者以微信推文的形式进行推送,学生每日及节假日的作业可由信息员在教师下班前更新完毕。公示的作业内容要表述清楚,应包括具体的年级、班级、学科、作业所在的书本名称、页码、完成形式等。公示的作业时间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每周至少安排一天无书面家庭作业日。
(二)提高作业设计质量
1.建立智慧作业管理系统
学校将作业设计纳入了教研之中,备课组每周召开备课会议进行下周作业布置的设计并对上周作业的设计进行反思,并完成基础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的题集整理。但在实施过程中,方法偏传统,作业的功能偏向诊断。针对这些问题,学校可以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发挥作业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建立现代智慧的作业管理系统。
2.建立学生反馈机制
学校的作业布置是教师根据学情、课时等进行的,学生作业的反馈是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的。在此过程中,教师可适当引导学生自主选择或设计作业,建立学生对作业的反馈机制,充分调动学生的作业主人翁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韩璐.小学中年级语文实践性课外作业的现状调查研究[M].扬州:扬州大学,2021.
[2]李梦杨.小学中年级语文作业设计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8.
[3]潘文清.“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开放性作业设计[J].教育管理,2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