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实现机理及对策建议

2022-05-30 10:48鲁三妹
美与时代·上 2022年8期
关键词:公共艺术乡村振兴

摘  要:公共艺术与乡村振兴之间存在天然契合的链接点。乡村公共艺术有助于搭建乡村产业振兴的桥梁纽带,激发乡村人才振兴的内生动力,丰富乡村文化振兴的特色内涵,改善乡村生态振兴的环境基础,夯实乡村组织振兴的思想根基。要着力畅通公共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内在机制,充分挖掘公共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不同模式,积极完善公共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政策体系,为新时代公共艺术赋能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关键词:公共艺术;乡村振兴;实现机理

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公共艺术赋能安徽乡村振兴的机理、模式与对策研究”(SK2020A0166)研究成果。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后,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专门以《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为题,全面部署了实施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提出了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等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的重点任务。随后,2019、2020和2021三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继续聚焦乡村振兴,并进一步就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改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提出指导性意见。在此背景下,本文重点讨论公共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机理,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文化艺术与乡村的天然链接逻辑

文化艺术与乡村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但文化艺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被理论界与实践者在乡村振兴中予以高度重视。实际上,探寻我国文化艺术的起源可知,乡村是我国文化艺术的根脉所在。

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对我国悠久灿烂的五千年文明有着见仁见智的解释,但从中华文明赖以生存和演进的载体来看,以乡村而不是城市为载体的农耕经济的生产方式无疑是文化的根本,承载着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不断演化和发展[1]。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经历了多次的朝代更迭,作为皇权中心的城市更是数易其地,很多城市也因此而遭受毁灭性的破坏。然而,中华文明依旧源远流长。这是因为乡村的存在,农耕经济的延续,始终保留了文化文明的种子,埋下了文化传承的基因。因此,中华文明的本质是乡村社会主导的文明。

从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的乡村治理历程来看,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年到新中国成立前)的乡村改造,还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年到改革开放前)的乡村建设,抑或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到十九大前)乡村改革和新农村建设,都凝聚了共产党人以乡村为载体对中华文明的实践探索和发展[2]。从另一个维度观察,无论是基于自然地理风貌而形成的诗意乡村(丘陵地带)、桃源乡村(山地)、田园乡村(平原)、天堂乡村(高原),还是基于历史文化而产生的神话乡村、远古乡村、历史名人乡村,抑或是基于农业生产而出现的茶叶之乡、陶瓷之乡、刺绣之乡、武术之乡、耕读之乡,都是中华农耕文化绵延不息的见证。即便是当今我国超过60%的城镇化,也是在与乡村文明演化的时空交替中逐渐完成的。

对比来看,以古希腊和古罗马为代表的西方文明的基础则是以城市为载体的工商业经济。因此,城市而不是乡村才是西方文明的根基。西方文明的兴衰与城市的发展密切相关。西罗马帝国灭亡到文艺复兴之前,是所谓的欧洲黑暗的中世纪。这一时期,恰好对应了西方农耕经济与乡村发展的进程。由地中海城市繁荣而带来的文艺复兴,才是近代西方文明复兴的开端。

由上可知,乡村才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和文化世代传承、永续发展的主要载体。我国的文化艺术起源于乡村,发展于乡村,传承于乡村,也必然繁荣于乡村。中华五千年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正是在古老的农耕文明和乡村文明的洗礼下,才不断焕发出勃勃生机[3]。因此,文化艺术与携带着中华文明基因的乡村之间存在天然的链接逻辑,公共艺术与乡村振兴之间存在天然契合的链接点。高度重视公共艺术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不仅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现实需要,也是新形势下发展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诉求。

二、公共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实现机理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指出,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根基。乡村振兴为乡村公共艺术的繁荣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乡村公共艺术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乡村,归根结底就是要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民生活富裕,铺垫起乡村通往现代与未来之间的道路。乡村公共艺术作为一种在地性的文化生活,具有创作主体多元化、艺术作品开放化、文化成果共享化等本质属性,有助于搭建乡村产业振兴的桥梁纽带,激发乡村人才振兴的内生动力,丰富乡村文化振兴的特色内涵,改善乡村生态振兴的环境基础,夯实乡村组织振兴的思想根基。

(一)搭建乡村产业振兴的桥梁纽带

产业是实现农民生活富裕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也是乡村振兴可持續发展的根本保障。但乡村产业振兴并非仅仅局限于农业发展,而是要实现乡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因此,公共艺术对乡村产业振兴的作用,不能仅关注农业,还要关注适宜于乡村发展的手工业、轻工业,以及与乡村资源禀赋相匹配的旅游业,并通过公共艺术的力量提升相关产业的价值,增强乡村产业与城市产业的链接渠道,促进乡村产业融入城乡经济乃至国际经济大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中。

随着现代化技术手段的发展,公共艺术的创作不再局限于传统材料,艺术形式也更加丰富多彩。作为一种具有激活性、在地性和生长性的艺术形式,当代公共艺术与乡村产业的融合,不只是通过与产业形成良性循环促进乡村农产品、轻工业产品走向市场,更要通过公共艺术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的美化、优化与升级。特别是将乡村的地域文化元素融入公共艺术,构建出具有文化、商业、科普等属性的乡村基础设施,是乡村产业振兴的硬件基础。此外,公共艺术作为一种基于文化的艺术形式,其本身也是一种产业,具有输血+造血的双重功能,能够搭建公共艺术+旅游、公共艺术+产品、公共艺术+科技等载体,形成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因此,乡村是平台,产业是关键,公共艺术是桥梁和纽带。

(二)激发乡村人才振兴的内生动力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4]。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对于乡村振兴来说,人才振兴解决的“谁来振兴”的问题。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要寻找乡村振兴中的多元主体并发挥多主体协同的作用。任何一种艺术创作形式,都离不开各类主体的参与和创造。发挥公共艺术对人才主观能动性的激发作用,实际上就是通过公共艺术推动乡村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解构与重构。其中,乡土艺术人才作为一个重要的主体,是公共艺术首先应该关注的群体。

与传统艺术创作不同的是,乡村公共艺术设计不仅需要艺术家具有扎实的专业技术,更需要当地村民、基层政府管理者以及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参与和合作,吸引包括老艺人、老工匠等民间艺术人才在内的各类人才参与公共艺术设计,实现公共艺术与乡村振兴的良性互动。乡土艺术人才参与创造乡村公共艺术,会引发乡土社会的伦理秩序与情感、价值认同的重构,使参与主体在熟悉的场景中获得价值与乐趣,进而调动其振兴乡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由于乡村公共艺术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体现了乡土性、地方性,是一个多主体交融互动的过程,在参与公共艺术的过程中,不同主体在此场域中表达出各自的诉求,并在意识形态和制度规则等外部因素的制约下,找到最大公约数,形成乡村振兴的源动力、驱动力和主体力。

(三)丰富乡村文化振兴的特色内涵

文化包含文化生产、艺术创造、精神信念和价值追求等诸多内容,能够以润物细无声的力量改变村民的精神风貌。乡村文化振兴的切入点分为文化重塑空间和以空间建构文化两大主题。艺术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公共艺术与乡村文化振兴之间存在着天然的内在逻辑。公共艺术是乡村文化外延的现代化表达。公共艺术赋能乡村文化振兴,即通过“公共艺术+”等方式发掘利用乡土文化资源,拓展公共艺术的边界,激活乡村文化的艺术魅力,推动乡土文化的自我发展,对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和推动乡村文化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公共艺术与乡村结合的越来越紧密,艺术化已经成为乡村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早期具有乡土风格的农村题材的公共艺术不仅写实,而且写意。近年来乡土公共艺术重点关注乡村文化风貌和人文情怀,提升了乡村文化自信。公共艺术将乡村传统文化元素融入乡村景观设计,不仅体现了乡村景观的文化内涵,提高了艺术品位,同时也能够满足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深化了公共艺术的社会意义。与此同时,在参与公共艺术的过程中,也能够促使村民重新认识本地的人文地理、历史文化和艺术美学,逐渐认识和理解文化符号,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农民的文化艺术素养,增强对本乡文化的认同感,促进其自觉参与乡村的文化艺术建设,引导更多的本土本乡人才扎根乡土,有利于乡村文化艺术的传承。

(四)改善乡村生态振兴的环境基础

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对城乡尤其是乡村的生态环境带来了许多破坏性的影响。乡村生态环境的恶化,不仅影响着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也给乡村振兴带来了巨大障碍。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山理论”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绿色发展的总遵循。然而,当下以宣传说教为主的乡村生态环境治理方式并没有激发农民对环境治理的参与热情。根本原因在于乡村生态振兴措施忽视了激发农民的生态环保意识。公共艺术可以借助乡村公共空间中艺术作品的展现,重塑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重构人们的生态价值理念。

乡村拥有丰富的自然环境载体和传统文化艺术资源。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古色古香的古村落、古建筑,底蕴深厚的民俗、民间艺术,都是公共艺术大有作为的空间存在。但是,公共艺术对乡村生态环境的改造,不能局限于具有公共活动性质的广场、村头、庭院等乡村空间和乡村的物质层面,还要全面开展关于乡村生态系统建设的教育实践。因此,生态视阈下的公共艺术,应该具有公共性、生态性、艺术性和教育性等多维统一角度。在乡村振兴中,生态环境维度的公共艺术是一种生态美学的呈现,可以立足乡村自然环境乡村公共艺术的创作,充分结合乡村特有的物质材料,通过自我独特的艺术语言展示出物态化和生态化的艺术形象,实现乡村物质环境形态和生态文明空间的交融,引导村民将生态环保理念、生态文明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五)夯实乡村组织振兴的思想根基

基于开放和包容的乡村文化价值体系,公共艺术体现了一种开放、共享和交流的社会精神。公共艺术强调的艺术共享,与艺术的民主性、参与的大众化和组织的领导力密不可分。因为公共艺术不仅仅是乡村公共场所中的艺术,也是关于乡村公共治理问题的艺术,强烈需要农民意识的觉醒和组织权力的参与。公共艺术中的村民参与,不仅仅是享用艺术资源或欣赏艺术,更是直接参与艺术的生产创作。公共艺术进入乡村社会,其基本问题是保障农民权益,亟需乡村组织协调多元异质主体形成合力,处理好公共艺术在乡村的适应性问题。

公共艺术赋能乡村振兴,就是建立了乡村公众通过当代艺术表达思想观点的途径。在这一过程中,多元化的思想表达与当地乡村的组织领导之间可能会产生冲突。这无疑对当地乡村组织的领导力提出了巨大挑战,考验着乡村组织对乡村治理的智慧,给乡村组织振興提出了新要求。但这也为乡村组织建设提供了通过艺术熏陶加强村民思想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契机。因此,乡村党组织要在引导乡村公共艺术建设的过程中加深对乡村治理环境变化的感知,并根据乡村文化和村民思想变迁状况,不断引导村民加强思想建设,提高思想觉悟,进一步夯实组织振兴的思想根基。

三、公共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对策建议

(一)畅通公共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内在机制

一是多主体参与的动员和利益共享机制。公共艺术赋能乡村振兴涉及多个主体共同参与,必须及时有效地调动多元主体的参与热情,推进乡村公共艺术共同体建设,从而形成一种社群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在此过程中,要把乡村振兴放在社会共生的视域下,注意保护和尊重多元主体的利益诉求,构建利益共享机制。二是城乡艺术人才回归机制。新农人、新乡贤等“城归”群体是乡村艺术人才引进的重点[5]。以“乡情”为纽带,积极引导本乡艺术人才回乡,在乡村振兴中大展拳脚。做好人才回归的服务保障工作,为回乡人才的合理流动创造有利条件。三是公共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长效机制。加强乡村公共艺术品牌建设,积极打造乡村公共艺术综合体,不断提升人才、经费和乡村艺术教育的制度效能,形成公共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文化协同效应。

(二)挖掘公共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不同模式

初步研究发现,公共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模式主要有如下四种:一是艺术家自发模式,是以艺术家个体为主导,在乡村自发进行的在地性公共艺术活动;二是本土艺术能人引领模式,由本土的艺术乡贤、艺术新农人围绕某项传统手工技艺或民间工艺,挖掘传承本土文化艺术;三是大型艺术节模式,由地方政府资助,邀請策展人与艺术家到当地策划大型艺术节庆活动;四是艺术院校实践模式,源于艺术类高校与地方政府在乡村开展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实践项目。公共艺术强调与其乡村公共空间的有机融合,考虑到各地乡村的实际情况不同,公共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模式也不可能完全相同。不同的乡村要因地制宜地选择与本村实际相结合的公共艺术模式。

(三)完善公共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政策体系

公共艺术赋能乡村振兴,无论是理论层面还是实践维度,都得到了高度重视。但一些乡村公共艺术片面化、割裂式的开发苗头也逐渐显现。这对于乡村振兴和乡村公共艺术的可持续发展都是一种伤害,迫切需要构建稳定的集成化的公共艺术政策支持体系。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艺术介入、社会协作、村民受益”的乡村公共艺术发展思路,构建植根各地乡村语境的公共艺术生态体系。合理设置公共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政策框架目标,重点实现重建乡村知识阶层、培养乡土文化人才、加强乡村公共文化载体建设、活跃乡村文化市场、提高乡村文化消费水平、实施文化助农等方面的目标。在乡村公共艺术的不同发展阶段,更加需要灵活运用财税、人才、金融、教育、产业等多种类型的政策工具,以满足新时代公共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政策诉求。

参考文献:

[1]张孝德.大历史观视野下乡村振兴的使命与前途——读懂乡村才能振兴乡村[J].长治学院学报,2021(3):1-9.

[2]唐任伍,唐堂,李楚翘.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乡村发展的演进进程、理论逻辑与实践价值[J].改革,2021(6):27-37.

[3]王熙.如何守护乡村文化根脉[J].人民论坛,2018(14):132-133.

[4]徐姗姗.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的乡村人才振兴研究[J].农业经济,2021(6):109-110.

[5]梁广东,于莎莎,赵爽,潘月娟.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现实困境及实践路径[J].绥化学院学报,2021(5):35-37.

作者简介:鲁三妹,硕士,安徽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公共艺术理论与创作。

猜你喜欢
公共艺术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民办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改革与优化研究
校园公共艺术作品形态影响因素
中国古建筑色彩研究
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的协调与同步
大连滨海路公共艺术的美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