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2022-05-30 10:48:04周莹
启迪与智慧·下旬刊 2022年8期
关键词:初中化学自主学习培养策略

周莹

摘要:自主学习与传统应试教育下的学习方式完全不同,其理念在于让学生在课堂上尽量独立思考,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積极性。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当前教育工作的重点。本文对初中化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就如何提升学生在化学课堂上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一些建议性措施,希望能对相关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化学;自主学习;培养策略

在初中化学课堂中一系列教学方式和观念的改变,使学生各方面能力得到提升,为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打下良好基础,从而落实当前大力倡导的素质教育理念。如果学生掌握了自主学习的技巧,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让教师将更多精力放在提高教学质量上,在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初中化学课堂效率将得到明显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也会得到锻炼。

1   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

1.1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化学课堂教学前让学生自主预习,能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化学学科的学习,只有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提前对化学内容有简单的掌握与了解,在听课的时候学生才能更加自如。即便是在课前大致翻翻书,也能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化学知识有简单的了解与掌握。长此以往,学生将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明确化学学习的目标,在理解教学内容的同时注重知识的学习过程,深化化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方式,进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知识的研究与分析中,保障学生有秩序地进行知识分析与预习。同时,通过有秩序的学习模式鼓励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在面对复杂公式的时候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式,全面投入到知识的分析理解当中,从而更加积极地进行化学学习,提高学习主动性。

1.2有助于培养学生大胆提出质疑

课堂是学生与教师共同交流学习的空间,也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场地。为了保障学生整体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采用自主学习模式就能够实现提升学生胆量的最终目标。初中阶段的化学知识结构非常复杂,如果教师进行笼统的知识讲解,有些学生就很难理解一些有难度的知识。因此,自主学习是很好的学习方式,能够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并在遇到学习问题的时候敢于质疑。在化学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争议,如果在课上遇到了有争议的问题,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一般不会在课堂上向教师提出疑问,而是选择默默接受或者下课寻找同学请教,长此以往,学生需要化解的难题就会越积越多,导致学生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违背了教学改革的要求。在自主学习模式的支持下,学生培养了责任心和自主学习能力,并且在开展学习的过程中得到了自己满意的答案,而不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参与化学学习,或者是实验操作。全面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现代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教学基础,学生也会更加勇敢地提出质疑了。

1.3有助于落实自主学习理念

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十分重要,但一些学校并没有深刻地意识到自主学习的积极意义,因此只能依靠教师积极培育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初中阶段自主学习方式的渗透打下基础,同时,还要提高教师的自主教学意识,鼓励学生在积极的学习思考当中拓展学习方式。教师通过趣味教学方式的引入,能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化学知识的学习当中,通过在这一过程当中的信息搜集与转化,使学生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深入理解化学知识。尤其是在化学实验的学习中,教师要优化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完成知识探究,同时在教学实验方法时要搜集资料,促使化学教学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引导学生更加主动地投入自主学习中,教师还要主动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料。通过教师的实验演示,让学生通过观察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鼓励学生进行实验步骤的设计与操作,全面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理完善教学方式,落实自主学习模式。

2   初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调查结果分析

以初中阶段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的现状为基本出发点,通过对学生学习动机以及学习主动性的调查,明确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化学知识的学习动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基本学习现状进行分析,为学生制订详细的教学计划。通过对学生的调查,教师应从多个角度进行教学评估,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为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供助力。

学习动机调查结果分析:针对化学学习现状而言,学生难以保持长久的化学学习兴趣。许多学生学习化学是迫不得已,只是为了应付中考。学生对化学学科难有学习兴趣的主要原因是课堂比较枯燥,教师对化学知识的讲解比较笼统,缺少实质性的教学意义,在课堂上知识讲解占据了大部分时间,而化学实验教学却很少。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到化学学习十分枯燥,学生的学习目标也模糊不清,学习方式单一,整体教学进程的推进十分困难。

学习主动性调查结果分析:针对现阶段化学预习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发现没有预习习惯或者应付式预习的学生所占比重较大,在化学实验课上,教师采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分工的方式比较多,在学习中悟性较高的学生能够自己完成所有学习任务,这就出现了有些学生不思考、不分析的情况,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导致很多学生难以对化学学习产生兴趣。

学习方法的结果调查分析:当学生遇到一些不会的化学问题时,解决的方式往往是寄希望于其他同学,希望别的同学能够帮助自己解决质疑。对于每次考试,学生只有在临考试之前才会有复习计划,由于学习时间比较紧张,在课后对化学笔记进行整理的机会又很少,学生经常采用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对知识进行记忆,这反映出大多数学生没有及时归纳总结的习惯,学生的基本能力比较欠缺。

学习时间结果分析:通过对学生课后化学知识学习习惯进行分析,学生的化学作业处理也非常重要。现阶段学生经常是在课后完成相应的化学作业,很少花时间主动探究化学知识,因此,化学教师应明确学生的学习时间,引导学生在课下主动探究化学知识,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但是,当前虽然学生的学习时间比较多,但整体学习效率仍然呈下降趋势,化学教学的效率也比较低,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

3   初中学生化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3.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初中学生刚开始接觸化学这门学科,相比其他的科目,学习的时间也相对较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运用一系列教学方式使学生愿意融入课堂中,并通过教师的引导自主探究化学中的一些问题,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在化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比如,在学习石灰石的相关知识时,为了让学生了解石灰石的反应环境和相应变化,就可以引入语文学科中的相应知识,如在古诗《石灰吟》中,通过“千锤万凿”可以让学生明白石灰石的坚硬,就“烈火焚烧若等闲”可以向学生提一些问题,比如“石灰石如果燃烧会有怎样的反应”等等,让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进行思考和假设。另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进行简单的实验,一一验证这些假设和问题。这个过程,会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学生的问题能够被解决,激发了他们学习更深层次知识的兴趣。因此,在课堂中适当创设学习情境或进行一些有趣的实验,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在教师的引领下独立思考问题并寻找答案,快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学生主体地位

忽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是当前教育活动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一般来说,都是教师占用课堂上大部分时间进行知识讲授,学生不需要参与教师的讲课,也不需要动手实践,只需要根据教师的讲课内容记笔记即可。这种课堂是典型的“灌输式”课堂,学生只是一直汲取知识而没有输出观点的机会和能力,对知识也不能很好地理解和领会,更不会加以运用,这样不但对于提高考试成绩帮助不大,对学生整体学习能力的提升也没有帮助。因此,为了改变当前的课堂现状,教师要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通过优秀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愿意参与到教学中来,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增加其与教师的互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化学课堂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通过举例等方式将知识点变得更有意思,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就在身边,只要认真观察就能发现。比如,在进行化学实验室器材讲解时,教师如果只运用课本上的插图引导学生认识各种器材,就会让学生觉得很枯燥,因为这些器材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太远,这样的讲解无法让他们快速地记住这些器材。因此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应该尽量带领学生到化学实验室中,通过亲身观察这些实验器材并自己动手进行一些简单的操作来加深对器材的印象。如“点燃和熄灭酒精灯”“用试管进行液体试验并清洗试管”等。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对化学的实用性有更深入的认识,也让学生更容易记住这些实验器材。学生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提升了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并逐渐在教师的引领下将所学到的化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进一步提升了自主学习能力,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3.3改变评价方式,积极鼓励学生

让学生在初中阶段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化学教师不但要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领,还应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积极鼓励学生,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使学生在学习中积极肯定自己,树立学习自信。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清楚学生的优点和缺点,并对其优点进行肯定和表扬,对缺点进行激励,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改正。在评价过程中要懂得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比如,当学生快速地理解了公式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表扬。当众表扬更有利于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学生的自尊心也会得到强化,从而愿意在更多场合表现自己。在化学实验课堂上实验做得好的同学,教师也要给予表扬,还可以让该学生帮助教师检查其他同学的实验状况,并进行指导。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实现了对学生的鼓励,学生也能在帮助同学的过程中强化对知识和实验过程的理解,提升自主探究实验的能力,培养帮助他人的意识。由此可见,教师能否正确鼓励学生,对学生能否提高学习效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不断树立信心,就会更愿意主动学习,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4   结语

总之,通过在初中化学课堂上创设相关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通过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自主探究;通过教师适当的评价和鼓励,学生能够树立自信,愿意进行自主学习。这些方式可以改变教师和学生的观念,在二者共同努力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了明显提升。教师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鼓励学生在枯燥的学习氛围中寻找学习乐趣。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十分重要,尤其是初中阶段的学生,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初中化学教学更应该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注重学生学习能力与学习兴趣的培养,在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下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落实教学改革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吴桂玲,邓维先,冯定坤.对中学化学课堂演示实验的一些思考[J].云南化工,2020,47(6):186-187.

[2]张初稳.基于自主学习的初中化学微课教学[J].西部素质教育,2020,6(3):128,131.

[3]沈芝,吕雅倩,赵强.中学化学实验对学生理解理论知识的意义[J].广州化工,2020,48(1):141-143.

[4]林朝阳.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J].西部素质教育,2018,4(24):65-67.

[5]伊娇.教学情境创设理论与中学化学教学实践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7):72-73,86.

[6]许石湖.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0):182.

[7]刘银平.提高实验能力培养化学素质[J].亚太教育,2015(27):43-44.

[8]林红,王菲菲.初中生化学学习自我调节能力的调查研究[J].化学教学,2015(1):23-26.

[9]李欣,付秀丽.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奠定终身教育基石: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黑河学刊,2014(1):153-154.

[10]王颖.利用初中化学教学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课题浅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3(4):107-108.

猜你喜欢
初中化学自主学习培养策略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13:13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12:31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53:25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47:47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57:49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10:26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56:16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3:04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