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跞
【摘 要】教学资源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能被教师利用的一切要素,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挖掘和整合丰富的学科教学资源,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利用者,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教师要获取丰富的积极心理品质教学资源,就必须深入挖掘教材。只要我们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那么我们进行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资源就无处不在。
【关键词】积极心理品质 教学资源 教学氛围
教学资源是指在教學活动中,供教学活动开展,为实现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活动而被教师利用的一切要素,并且能够发挥或辅助发挥一定教育价值功能的各种资源的总称。其包括构成教学目标、内容的来源和保障教学过程实施、教学评价活动进行的设备和材料。
一、深挖教材,开发原生性教学资源
原生性教学资源是指来源于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未经深加工的原始性教学资源。教师对学生进行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时,应该从身边的教材着手,将教材中积极的情感因素、丰富且形象的内容,以生活的场景呈现给学生,为学生营造一个创新思考、勇于探究、开放包容、充满希望的教学氛围,让教材以多维度、深层次的形象展现教育内涵。
(一)开发教材中显性的积极心理元素
显性的积极心理元素是指通过教材文字和图片等内容,直接表达积极心理品质。当教材内容直接反映人的活动,或是直接反映人在活动中的心理感受时,其中所蕴含的积极心理元素便以显性的形式体现。显性积极心理元素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对学生而言,显性积极心理教育元素比抽象的理论、空洞的说教更能起到情感的感染作用。教师要善于深入体验教材内容中的显性积极心理教育元素并尽可能地把它们充分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接受学科知识的同时,受到相应的积极心理品质教育。
1.集中萃取,彰显资源
集中萃取是指以积极心理品质为培养目标,对教材内容进行整体梳理,将相同素材集中在一起,萃取出共同的培养点。以积极心理品质为主线的主题式教学,把学习活动植根于学生的心理认知体系中,从而促进学生品质形成。
2.深度提炼,凝练资源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主要载体,为了更好地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积极心理品质,教师应深入研读教材,挖掘教材中学生的情感体验点以及品质培养点,使零散的心理教育资源变得凝练、丰富。
3.全面搜索,丰富资源
提炼和搜索教材中的资源,教师还应秉承全面的原则,不仅要在知识型学科中挖掘,而且还要在技能型学科中搜索积极心理品质元素。通过对所有学科教材资源进行归类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艺术类课程中含有大量的积极心理品质教育元素,例如:在音乐教学中,音乐的节奏、音调、速度不同,产生的心理调控效果也不同;而在美术教学中,绘画中的色彩和线条,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也可以唤起学生不同的心理感受;在体育教学中,不同形式的体育技能以及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和游戏,可以培养学生的意志力,让学生形成团结、自律的积极心理品质。
(二)开发教材中隐性的积极心理元素
隐性的积极心理元素是指教材的文字和图片不带有明显的积极心理品质,但却隐含丰富的积极心理品质教育元素。由于隐性的积极心理品质元素不容易被发现,因此,教师需要有较强的感悟教材和融会贯通的能力。通过研究提炼,一些教材中的隐性教育元素可以得到利用和开发,从而为培养积极心理品质服务。
1.体验式学习,唤起积极情感
与传统“坐而受道”的学习方式不同,体验式学习强调的是“行而体道”“行而察道”,它伴随着积极心理活动的实践过程,是形成正确价值观、唤起学生积极心理的重要途径。它需要学生经历融入情境,全身心参与并在参与中获得体验、形成感悟的过程。
2.探究式学习,践行积极品质
探究式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在经历探索发现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感受,从而提升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学科教学中实施探究式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究精神和开放的思维方式,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努力达成学习目标,提升积极心理品质。
3.发散式学习,激发潜在品质
发散性思维是教学活动中基于通常采用的发散式学习思维的方式之一。其过程是鼓励学生敢于打破常规去思考问题,不满足已有的一个答案,而是去寻找更多答案。在教学中,教师利用有效的语言引导和情境创设,引导学生进行发散式学习,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激发隐藏在教材中的积极心理品质因素。
教育应该潜移默化,良好品质的培养应该渗透在每一门学科、每一节课之中。只要我们用心开发、精心设计,不管是富有人文关怀的学科,还是严谨理性的学科,我们都能在其中找到积极心理教育的元素和培养点。
二、善于引导,关注生成性资源
生成性资源是指学生在课堂中所表现出来的感受、见解、创新,甚至是困惑与错误,也是指教学实践中即时生成的生动情境、充满童趣的问题、学生反馈的信息。教师要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充满智慧和理性的思考,应与学生平等对话,用心捕捉一切有利于建构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生动情境与鲜活的教学资源。
(一)及时把握被动性生成资源
被动性生成资源指由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引入相关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开放、民主的课堂氛围下自由表达观点和想法,并围绕相关主题开展有意义的对话,从而生成的资源。对这类资源的处理方式,一般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抓取有意义的信息,从中提取有效资源,迅速开发和利用生成性资源,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相关积极心理品质教育。
1.顺势诱导,层层追问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会采用一些开放性的话题,但学生因年龄、心理、阅读视界等限制,思维较易停留在横向的层面上。比如,面对教师“你读懂了什么”这样开放式的提问,学生由于自身的局限,答案大多停留在初步感知的水平上。此时教师就必须根据提问的内容顺势诱导,层层追问,把学生的思维由横向发散向纵向发散引导。教师要引导学生内化文本中蕴含的教育价值,形成理性认识,从而实现课堂中最大化的积极心理感受。
2.“借题发挥”,拓展延伸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生发问题”环节。这个环节往往是学生思维火花碰撞最为激烈的,最能显示精神上的沟通与共鸣,许多对话即使是预设,但也会带来惊喜。此时教师就应该相机“借题发挥”,对问题进行拓展和挖掘,从而让学生的情感体验积极而深入。
3.审时度势,见好就收
在课堂的“生发问题”環节,当教师发现学生的思想和心理感受停留在同一层面横向发展时,应该适时“收场”,引导学生从关注教学内容和学科技能层面上升到情感体验和价值观培养层面,推动他们在课堂中的互动与对话,从而提升他们的积极情感体验。
(二)灵活运用主动性生成资源
主动性生成资源源于教学实际过程,其与学生的思维活动适切,一般并非由教师充分预设,而是由学生自觉或自发生成的教学资源。这部分资源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表达形式上,都可以满足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能有效促进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所以,教师应该做出相应的判断,对这种教学资源应即时开发和运用,使之成为积极心理品质教育的资源。
1.提取错误,点石成金
学习的过程就是动态知识的生成过程,它需要让学生去经历和探索,所以出现错误是在所难免的。教师不必忽略学生的错误,而应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错误。教师还应该整理学生的错误,将其开发成资源并有效利用,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学生获得更加广泛的心理体验。
2.利用“意外”,“见风使舵”
学生充满活力和动力,但课堂会与“意外”相伴,这就需要教师及时调整预设内容,捕捉“意外”,变“意外”为有效生成的情感生长点,关注学生隐性的心理需求,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
3.捕捉争论,博弈双赢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难免会出现不同的意见。当学生发生争论时,教师先不要急于表达自己的态度,而应该及时捕捉这些“争论”,借此给学生创造表达话题的情境,引导学生就争论的话题进行讨论,从而使学生学会站在不同的立场想问题、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教师应把握教学契机,充分利用课堂上即时生成的教学资源,做到有效生成、机智运用:一方面,可以突破教学内容的限制,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另一方面,也可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和积极的心理体验,使学生能够积极乐观地面对未来。
三、科学整合,丰富结构性资源
结构性资源是指教师将各个学科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机整合,科学地进行知识迁移和融合,从而开发出一种内容丰富、跨越学科界限的新型教学资源。结构性资源因其内容的丰富性成为积极心理品质教育的重要资源。
(一)方式整合,丰富体验
每门学科都有不同的学习方式,数学通过思考练习培养思维,语文通过听、说、读、写提高素养,科学通过观察实验探索知识,体育通过技能训练发展能力。然而,这些学习方式之间并非天然割裂,如果教师能够整合不同学科的学习方法,就会获得意想不到的心理教育效果。
(二)知识互补,加深理解
知识互补可以理解为两门以上学科的知识彼此融合、互补,形成单一学科所不具备的知识优势。知识互补不仅可以拓展学科知识的厚度和广度,而且可以伸展出一些独特的结构性知识,这些知识终将成为新型的积极心理品质教学资源。
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利用者和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教师要获取丰富的积极心理品质教学资源,就必须深入挖掘教材。只要教师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那么进行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资源就无处不在。
【参考文献】
[1]曹建彬.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学周刊,2015(31).
[2]叶澜.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J].教育研究,2002(5).
[3]曾晓梅.农村思品学科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科学咨询,2013(36).
[4]陈云.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资源的整合[J].新课程(小学),2015(6).
[5]李志勇.架起心灵的彩虹再现语文课堂活力[J].宁夏教育,2004(2).
[6]孙会莲.对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思考[J].教育科学,2016(2).
[7]孟菊.农村思品学科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观察与思考,2015(5).
[8]陈素链.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资源开发及利用研究[J].语文教育研究,2015(18).
[9]颜艳辉.小学数学教学资源开发策略[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5(12).
[10]何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错误性生成资源有效利用[J].新课程学习,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