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语文课堂的实施策略之四

2022-05-30 23:59孙鸿飞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22年9期
关键词:造境实施策略信息技术

孙鸿飞

摘 要:诗意课堂的造境体现诗的意象性、意境性,通过举象的运用、情境的创设和媒体的融入来具体实施。造境是举象的延伸、拓展,造境使静止的象流动起来,使平面的象立体起来,使单薄的象丰满起来;情境的创设会给师生带来一种感同身受的心境,从而营造出课堂的意境;适当的现代化手段可以更好地为课堂造境。

关键词:诗意语文;实施策略;造境;举象;情境;信息技术

诗意课堂造境的基础是“举象”,所谓举象,就是将语言文字还原成一定的具体形象。我们曾经论述过汉字的诗性特征,汉字本身就是由具有一个个“象”的图案发源而来的,所以汉字作为一种工具,不仅仅具有交流的功能,本身就有一种由象达意的功能,所以对于有生活体验的人来说,文字不仅是符号,更是一个个“象”。

一、举象的运用

王崧舟老师曾这样来表述:我不敢说,举象的课就是诗意语文的课,但是我敢说,诗意语文的课一定充满着举象[1]。第一,举起的是一个个生动、活泼、具体的象;第二,所有的象都来自学生的生活体验;第三,由于这样的象是跟学生的生活体验结合在一起的,于是文本的语言文字转化为他自己的语言文字,积累为自己的东西,这才是活学活用的语言,这是真理。以课堂教学《伟大的悲剧》片段为例:

师:就在这天清晨,就在梦想即将实现的清晨,同时,也是梦想即将破碎的清晨,斯科特一行人热情高涨地行走在白色雪原上,让我们走近一些,想象一下,我们似乎可以看到他们神情面容、身影动作,甚至可以听到他们热情高涨的言语交流。你看到了吗?你听到了吗?你能不能把你看到的神态、动作,或者语言为我们描述一下。(屏显:他们热情高涨地行走在荒无人迹的白色雪原上。)

师:(指一生)你看到了吗?

生:我看到斯科特一行五人在雪原上奔跑、跳跃着,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嘴里喊着:“太好了,我们终于到达南极点了,可以为祖国和我们个人争得荣誉了。”

师:面带笑容,洋溢快乐,这就是热情高涨的画面。你看到了吗?

生:我仿佛看到了他们相互交谈着,脸上呈现出高兴的笑容,而且急速前行,用最快的速度跑向极点,他们心中充满了喜悦。

师:急速前行,奔赴极点,这就是热情高涨。我们似乎还听得到他们热情高涨的交流,你听到了吗?刚才的这位同学已经听到了,还有谁听到了?(生纷纷举手。)

师:(指几名举手学生)你就是斯科特,你就是威尔逊,你就是鲍尔斯,你就是埃文斯,我就是奥茨。队长,前面就是极点了!

生1:(兴奋地)嘿,朋友们,我们终于到达了,我们成功了!

生2:(高兴地)马上就要到极点了,我们终于可以完成自己的人生梦想了!

生3:(深沉地)这几个月我们的辛苦付出都没有白费呀!

生4:(激动地)快了吗,这是真的吗?

师:(热情地)朋友们,冲呀!这就是热情高涨,互相鼓励,热切期望,这就是热情高涨的语言,这就是热情高涨的画面,每个人心中都坚信:(学生齐读:为人类所作的决定性的业绩几乎已经完成。)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斯科特一行人发现了南极点,以为自己是第一个到达南极点的探险队,个人的价值、国家的荣誉、人类的挑战,一时间兴奋异常,面对目的地“热情高涨”。而“热情高涨”这个四字短语,明显在此处过于冷静,过于概念化,只有化成具体的形象,才能让学生们感受到传记中的主人公心中涌动着的激情和力量,根据生活实际中的现实体验,想象还原当时的情境画面,用具体的形象来感受“热情高涨”这个四字短语。这时,文字已变成一种具体可感的形象,一种具体可知的情绪,一种鲜活可见的生命。这就是举象,同时,就是在造境,创造一种氛围,一种情境,造境是举象的延伸、拓展,造境使静止的象流动起来,使平面的象立体起来,使单薄的象丰满起来,这是诗意语文的一个重要技术。

二、情境的创设

诗意课堂造境的关键是“情境”[1],王崧舟老師说,情境就是形成一种场,形成一种氛围,形成一种特定的空间。课堂中情境的创设会给师生带来一种感同身受的心境,从而营造出课堂的意境。我们以《伟大的悲剧》一课中“奥茨之死”的教学片段为例:

师:和前面同学英雄所见略同。他把生存的希望留给同伴,把必死的结果留给了自己。高贵而崇高,悲壮而伟大!而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奥茨只是突然站起身来,对朋友们说:我要到外边去走走,可能要多呆一些时候。(生读。)此时,他可以选择对朋友们说轰轰烈烈的豪言壮语。

生1:朋友们,永别了,我们来生再见!我们来世再见!

生2:啊,朋友们,为了不连累你们,我就要走了,再见了,我的朋友们!

师:不仅轰轰烈烈,而且情意绵绵。但没有轰轰烈烈、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情意浓浓、没有生死离别,奥茨只是突然站起身来,对朋友们说:我要到外边去走走,可能要多呆一些时候。(生读。)

师:内心决绝却语句平淡,必死之心而语气轻松,你能理解奥茨为什么这样说吗?

生:奥茨他不想让同伴们感到伤心,他让他们都活下去。

师:不仅把生的机会留给了别人,还要顾忌别人内心的感受。

生:因为伙伴们都已经很痛苦了,失败的痛苦,还有队友们死亡的痛苦,他不想让队友们因为他的死而更加痛苦。

师:把生命置身于外,把必死的结果留给自己,这是人性的高贵,而此时还要顾及别人的感受,这更是人生的纯美。其实不仅我们懂得,斯科特等人也懂得。

生:我们明白,这是一个勇敢的人和一个英国绅士的英勇之举。他的骑兵团将因他迎接死亡的无畏方式而引以为荣,我们能够体验得到他的英勇无畏。他是英勇之魂。

——摘自《斯科特日记》

师:奥茨一步步地走出了帐篷,走向了狂风怒号,茫茫天地之中,他回望帐篷,他可能会想到——

生:他可能会想到他的队友们,心中充满了不舍。

师:奥茨一步步地走出了帐篷,走向了抚摸着一切又放弃一切的大自然,他眺望南极极点的方向,他可能会想到——

生:他可能會想到他和同伴们一起奔赴极点时的兴奋和美好时光,还有他们去南极点路途中的艰辛。

师:奥茨一步步地走出了帐篷,走向了既造就了人类又收罗一切的大自然,他的思绪回到了遥远的家乡,他想到了自己的妻子和可爱的孩子。

师:奥茨就这样一步步走出帐篷,走向了死亡,他把生的希望留给队友,把死的结果留给了自己,他走得高贵而又惨烈,伟大而又悲壮!让我们充满敬意地一起来读一读:大家只是怀着敬畏的心情感觉到:劳伦斯·奥茨——这个英国皇家禁卫军的骑兵上尉正像一个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生读。)

我们可以试想,如果教学中我们这样设计:由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后,总结一下奥茨这个人物身上具有哪些我们学习的美好品质。然后,学生们回答出:舍己为人、视死如归、善良高贵等概括性的词语,教师板书写上,学生笔记记下,这个教学活动结束。那么奥茨这个人物形象是否能够立体地呈现在我们眼前;奥茨的伟大美好的品质是否能够浸润到学生的内心,融入学生血脉;学生是否会从心里产生对奥茨这个悲壮的英雄人物的敬意和崇拜——而这所有的效果都是在教师情境的创设中让学生感受到、体会到的,并且由衷向往、憧憬,对英雄敬仰、崇拜。

诗意课堂不允许过多地出现师生为了某种功利性的、结论性的解决问题而碎问碎答,所有结论应该是由学生从文本的理性感悟和情境的感性设计中体会出来的,是水到渠成的结论概念,是经过感受体会,具有鲜活生命意义的概念和结论。正如曾经有人描绘过的,语文看上去就应该是一幅美妙的画,这种“美妙”首先来自于感知,而后形成结论,不可将结论强加于学生,这样的课堂不仅不是诗意课堂,更是一种没有生命意义的课堂。而这种诗意课堂状态的呈现,关键就在于教师的设计。

三、媒体的融入

时代发展,科学进步,未来的课堂可能直接实现身临其境的实景教学,如讲授《苏州园林》,那么整个教室就变成了苏州园林的实景,这种“境”就更加真实可感了。这不难实现,但我仍认为感官的刺激并不能带来长久深刻的精神震撼,而通过文字的还原、自身的联想、情境的设计、心灵的震撼,其教育意义与直观的感官刺激不可同日而语,相提并论。但是,诗意课堂并不因此拒绝科技的融入,相反,适当的现代化手段可以更好地为课堂造境。

例如《伟大的悲剧》课前的导入,我通过查找资料制作视频,视频从茨威格的人物传记《人类群星闪耀时》图片进入,接着出现地球,再凸显南极,呈现南极风光,最后出现阿蒙森和挪威国旗、斯科特和英国国旗。配上字幕,配合画面和音乐教师进行课前的导入,导语摘自《人类群星闪耀时》第九章《斯科特——争夺南极之战》:“这个世界在20世纪的视野里几乎没有秘密,人们被探索的意志推动着找寻新的方向。几万年以来,极点作为抽象的轴线帮助地球旋转着,它们几乎没有生命存在。探寻地球的真面目,个人勇气和国家间的竞争掺杂在一起,人类竞相将自己国家的国旗第一个插在这块新领域上,以赢得国家的荣誉、民族的尊严,体现个体的价值和理想。这是伟大的时刻,阿蒙森代表挪威,斯科特海军上校代表当时世界实力最强大的英国,向着南极进发!我们伟大的、悲剧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教师手持《人类群星闪耀时》一书,在多媒体画面的配合下进行朗读,集渲染气氛、激发兴趣、介绍背景、强化探寻南极点的价值和意义、推荐书籍、进入课文主体、蓄势为一体,可谓一举数得。

但在媒体的融入中教师一定要加以注意,媒体呈现的直观感受绝不可以代替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联想想象,要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文字中呈现的画面通过联想和想象在学生头脑里形成一种具有独特认知的场景,然后才可以与生活中实际的景物相映衬,也就是说,要让学生先在文字中见到,然后再运用媒体使其看到,这样文字的意义和媒体的意义才有价值。而且,文字本就是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的,所表现的内容既有现实中的美感,又有作者本身独特的审美体验和文字表达,所以,在呈现真实景物时一定要精心选取景物的美感来呈现,不能以所谓的真实来打破文本呈现的美感,如果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那么就弃之不用。

比如在教授光未然现代诗歌《黄河颂》一课时,我先通过品味词语、反复诵读让学生努力“见到”黄河,这条大河就这样由模糊到逐渐清晰地横亘在学生们的眼前:

师:同学们,诗的魅力就在于给每一个人不同的想象,想象赋予画面不同的感受,就有不同的节奏、不同的语调、不同的速度。诗是要慢慢地读,读出它的情感,这首诗篇是要用赞美的语气来读,读出情味。我们读着读着,就仿佛看见了这条长河,它就在你的眼前流过,你看到了一条怎样的大河,可以用一个词,也可用一句话来描述一下。

生:它是条很雄伟的长河。

师:雄伟壮阔,惊涛澎湃。

生:它是条坚强的长河。

师:坚强不屈,永往直前。

生:它是条很有气势的长河。

师:气势磅礴,势不可当。这是一条绵延不断、生生不息的长河,这是一条历经千年,永往直前的长河,这是我们中国的母亲河,这是中华民族横亘东西的大动脉,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你们想看看我们的黄河吗?

生:想看(十分热切)。

师:好,让我们一起走近这条长河。(播放视频“黄河”。)

(视频中突出“滚滚”“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奔向黄海之边”“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等画面,配有黄河水流和壶口瀑布的声音,配有文字:黄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世界第五大长河,中国第二长河,黄河呈“几”字形,自西向东分别流经9个省。黄河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壶口瀑布,瀑布上游黄河水面宽300米,被压缩到20~30米的宽度,从30多米高的陡崖上倾注而泻,形成“千里黄河一壶收”的气概,是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

师:让我们的眼前继续横亘着这条长河,心里默默地诵读记忆这节诗,用情去“沸腾”它,用心去“滚烫”它。(学生认真默读,用心记忆。)

为了制作这段视频,我查找了大量的资料,无论从画面的美感、画质的清晰还是专业性的表述都经过了严格的考证,配以乔羽词,刘炽曲,中国女高音歌唱家郭兰英演唱的电影《上甘岭》(1956年出品)的插曲《我的祖国》,“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黄河滚滚,磅礴气势,扑面而来,流入心底,流入血脉。

所以,媒体融入课堂,我们既不要拒绝,因为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又不可盲目,一定要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总之,运用要得当,不可代替文本给学生的联想、想象和美感,制作要精美,要和文本中呈现出来的美感相映成趣,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王崧舟.诗意语文——王崧舟语文教育七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9.

猜你喜欢
造境实施策略信息技术
观物造境——李昂界画世界的生态隐喻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造境、起伏、强化——妙用技巧增强故事感染力
论沈从文小说的造境艺术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无才勤补拙 造境意传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