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阶段古诗词情境教学的策略研究

2022-05-30 10:48:04李阿雪
作文周刊(教师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古诗词中学生诗人

李阿雪

情境教学法指的是在课堂教学环节为学生创设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情境,让学生能够在真实情境中感知教学内容,以此提高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情境教育理论的四大核心元素是“真、情、思、美”,结合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过程,教师应运用这四大核心元素,在诗词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具体生动的情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将学生的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阅读情境

阅读古诗词的具体方式包括朗读、背诵和吟咏。朗读是阅读的开始,背诵是阅读的延续,吟咏是阅读的升华。虽然阅读情境是由阅读产生的,但机械阅读不能形成学习所需的场景和氛围,不能称之为情境。如果想要改善这种状况,它必须具有重复性、情感性和体验性的特点。想要将诵读升华为一种情境,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教师示范

这是阅读情境所需的基本外部条件,模仿是学生的天性,通过老师的示范,学生可以纠正字词的发音,学习断句,清除障碍,使朗读更流畅。

2.把握节奏

古诗词在发音、节奏、音调等方面与现代汉语相比都有细微的变化,把握诵读节奏,是学习古诗词的内在要求。

3.重复阅读

重复不仅是语言表达的重复,也是语义理解的深化,还会形成螺旋式上升的阅读过程。

4.师生合作

师生合作进行阅读活动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形成独特学习氛围,拓展学生的诗词理解能力。

二、直观情境

情感是人类最古老的精神资源,也是学习的开始和成长的源泉。由于历史悠久,题材广泛,古诗词的大部分内容与当代中学生的所见所闻相去甚远,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在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时代理解起来是相对困难的。

更重要的是,中学生对世界了解不深,经验不足,这也决定了古诗词教学虽然以语言为第一客体,但古诗词教学不应“困在文字中”,它应与图片、字画、实物、视频等直观可见的形式相结合,将“直观的事实”和“生动的现象”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激活学生内心深处的灵感和同理心。

三、表现情境

“表现情境”主要用于支持中学生丰富的情感、想象和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主要心理活动是联想、想象和创造,它的特点是体验性、文艺性、趣味性和表现性共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说书、绘画、书法、歌唱、舞蹈、戏剧、游戏等富有表现力的学习活动,以新的方式表达和展示古诗词的意义。

表现情境的优势在于学生可以参与文艺活动、创作活动和表演活动,如讲故事、绘画、歌舞、游戏等,以娱乐、有趣、创造的方式表达感受,在这种情境下,学习不再是围绕课本和文字的枯燥活动,而是将知识情境化,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古诗词。

四、体贴情境

古诗词源远流长,诗人处境各异。相比之下,中学生要准确理解诗人心境和诗歌意境就显得尤为困难。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中的意象。移情是学生体验诗人情感的基础。教师可以在分析意象、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学生的同理心和想象力,巧妙引导学生化身诗人或意象通过角色扮演和自我投射,完成对诗人心境和诗歌意境的深度赏析。“体贴情境”重在引导学生进行沉浸式个人体验和换位思考,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主要心理是同情、理解和体验,其特点是通过共情实现共鸣。

五、欣赏情境

欣赏情境有助于中学生阅读古诗词,洞察情感的微妙之处,具有人文性和审美性。与阅读情境、直观情境、表现情境和体贴情境相比,欣赏情境的创造难度最大,因为它涉及两种专业方法:作品比较和情境还原。作品比较是将一首诗与相似的诗、散文联系起来比较阅读,看到诗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征;情境還原是指为了理解更深刻,从作品中提到的情境和形象回归到生活本身的原始现象和原始体验,并将二者进行比较和结合,从而发现作品的丰富性和艺术独特性。

总之,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为了降低古诗词学习的难度,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水平,教师可以通过情景教学引导学生理解古诗词的内涵,让学生在古诗词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古诗词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湖南怀化市靖州县一中】

猜你喜欢
古诗词中学生诗人
踏青古诗词
华人时刊(2022年7期)2022-06-08 07:01:14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晒娃还要看诗人
我理解的好诗人
中华诗词(2018年6期)2018-11-12 05:28:18
诗人猫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新年
公民与法治(2016年3期)2016-05-17 04:09:04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中学生(2015年34期)2015-03-01 03:4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