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视野下海洋题材纪录片的叙事启示

2022-05-30 23:20崔书妍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10期
关键词:南太平洋

摘要:“海洋题材纪录片”以海洋空间为依托,以海洋情节为串联,在叙事层面将海洋主题贯穿始终。中国海洋题材类纪录片经历了政治宣传导向、海洋观念建构、海洋形象构建这三个过程,逐渐成为我国外塑形象、内安民心的重要传播形式。在“海洋命運共同体”理念提出的背景下,加强海洋题材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对我国海洋强国形象的展现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文章选取中英海洋题材纪录片代表作《大太平洋》与《南太平洋》,试图从叙事结构、叙事视角、视听语言三个角度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内容分析法,发现中国海洋题材纪录片在叙事结构上偏向于使用“中心线串联式”结构,以所述主线串联全局;叙事视角方面,中国海洋题材纪录片以“全知视角+内视角”的方式展现海洋及海洋生物,会使得纪录片内容出现一定程度的断裂。以此结论出发,作者认为中国海洋题材纪录片应该更加注重跨文化传播技巧,运用“故事化+真实感”的叙事方式、“内容+表达”的叙事结构、“视觉+听觉”的视听语言,才能实现传播中国海洋文化的宏伟目标。

关键词:海洋题材纪录片;叙事启示;《大太平洋》;《南太平洋》;比较视野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10-0222-03

自1922年第一部与海洋有关的纪录片《北方的纳努克》诞生后,百年来,纪录片创作者从未停止揭开海洋面纱的脚步。

英国广播公司(BBC)作为世界上第一家由国家成立的广播公司,自然史纪录片频道是英国最大众化的频道,自2001“世界自然纪录片之父”大卫·爱登堡团队制作的《蓝色星球》问世以来,BBC蓝筹大片成为公司的一张王牌,惊艳的动物奇观、戏剧的叙事呈现、解说的人文魅力让各个国家都嗅到了蓝筹纪录片的发展前景,引发了各国海洋题材纪录片的追赶。

基于此,文章选取海洋题材纪录片中的两枚硕果:一是由中国央视与新西兰自然历史公司(NHNZ)、美国公共广播电视台(PBS)、德国电视二台(ZDF)等机构联合摄制的4集大型自然类高清纪录片《大太平洋》;另一部则是英国广播公司为揭开南太平洋独有的文化历史所拍摄的《南太平洋》。这两部纪录片都将叙事视野聚焦于太平洋,对二者叙事方法的针对性比较分析,能够更加直观地展现其叙事层面的差异性,有助于探寻我国海洋题材纪录片更高层次转向发展的新路径。

一、《大太平洋》与《南太平洋》叙事差异比较

叙事艺术是纪录片创作者寻求“真实”内核与“故事”形式之间平衡的重要框架。纪录片所强调的真实性也不能只依托流水账式的记录,而是需要运用合适的叙事艺术来进行故事化呈现。海洋题材类型纪录片在对海洋生物、海洋景观、海洋生态等海洋生态系统要素进行视觉化的真实呈现中,也需要相应的叙事结构、叙事视角、叙事策略来达到与观众高质量对话的目的[1]。

(一)叙事结构

依据不同海洋题材纪录片的拍摄需要,创作者会将思路与海洋景观进行组合、重构,贯穿特定的叙事结构。与主题吻合的叙事结构能够有效展现纪录片的创作逻辑,进一步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纪录片叙事结构有不同的逻辑串联方式。“板块式”叙事结构通常将极大板块内容并列起来,这些内容一般可以独立存在,创作者会通过主观逻辑进行板块之间的关联;“中心线”的叙事结构通常会确定多条或一条中心线来串联整体纪录片故事,纪录片故事须服务于统一的主题;“绘圆式”叙事结构则是找出一个叙事中心点,并从叙事中心点向外延伸,但叙事中心点并不是人为设置的,而是通过总体纪录片的拍摄画面,自然产生的叙事中心点,这个中心点能够更加吸引眼球。

《大太平洋》整部纪录片都以“中心线串联式”的叙事结构展开故事,并且每集都会凝练出一个主题,并将与这个主题相关的画面剪辑出来。这样的叙事结构有利于帮助观众归纳中心,作出思考,但也存在着逻辑相对跳跃、内容衔接欠佳、内容呈现单一的问题。而《南太平洋》这部纪录片在运用叙事结构上更加灵活,六集中运用了三种叙事结构,并根据表达内容的不同对叙事结构进行组合,以达到纪录片传播效果的最佳状态。这样的叙事结构有利于突出主题,并根据内容呈现的不同有针对性地运用叙事结构,可以让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都有丰富多元的观看体验[2]。

(二)叙事视角

选择不同的切入角度,可以阐释不同的纪录片情感,而叙事视角上的切入差异则被称为叙事视角的差异。主流叙事学中,结构主义叙事学家托多洛夫(Tzvetan Todorov)以全知视角、内视角、外视角来区分叙事视角。全知视角也叫零视角,纪录片叙事者全知全觉,比观众和任何人物知道得都多,叙事者也不需要向观看者解释其是如何知道这一切的。内视角则是站在同等视角叙事,叙事者与观看者一同探索未知的海域,借助自身的感受、听觉、视觉来传达看到的一切。与“全知全能”完全相反,外视角不仅对所阐述的一切知之甚少,甚至可能比所有人物知道得都要少,更像一个毫不知情、一无所知的人,仅仅是在人物的背后向观看者阐述人物的行为,其需要在创作的过程中一步步知晓[3]。

这两部纪录片中,《大太平洋》结合运用了全知视角和内视角。例如在第一集《激情》中,在叙述大白鲨的交配之谜时,纪录片就通过鲨鱼研究人员毛利西奥·奥约斯博士的叙述来展现其研究大白鲨交配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并展现了其研究过程中捕捉到的绝美画面,表达了其期望对大白鲨进行保护的美好愿景。这样的组合方式有利于提升纪录片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但若无法巧妙构思内容的衔接,有时也会使得纪录片内容铺陈断裂,降低观众身临其境的观感体验,不利于纪录片的情感表达。

《南太平洋》则运用了全知视角来展现内容,采用格里尔逊式的零视角叙事,依靠成熟的解说词配合精美绝伦的画面,着重传递纪录片的社会功能、科普作用等。运用全知视角,“可以时而俯瞰纷繁复杂的群体生活,时而窥视各类人物隐秘的视觉活动。可以纵观前后,环顾四周,‘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南太平洋》中的解说词站在历史视野的高度,俯瞰全局,全面概括了所要呈现的内容,并且配合较多的全景式鸟瞰镜头,用快速变化的简洁画面呈现太平洋的浩瀚无垠、广博无边,使整个纪录片对故事主体的陈述更加深入和直接,对建构纪录片故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纪录片中统领性和权威性的解说有利于帮助受众认识整体事物,仿佛拥有了“上帝之眼”。

(三)视听语言

以视听语言分析海洋题材纪录片,是分析其叙事策略的重要维度。对比《大太平洋》和《南太平洋》的视听语言可以发现,它们都具备用视听语言表达意图的专业性、流畅感和成熟度。

首先,《大太平洋》和《南太平洋》都运用了能够制造积累效果的蒙太奇手法,使专业性的视听艺术创作思维可以通过蒙太奇的剪辑手法更加具有感染力和煽动性。例如,在《大太平洋》中就运用了四个主题平行蒙太奇的方式去展现太平洋的浩瀚神秘,在每一集中,创作者多依靠同一个核心主题串联整集的逻辑,将故事的线索连接在一起,并通过场景的相互交替和景象的出现来烘托、对比呈现的事物。

其次,大量的运镜将不同景观联系起来。例如在《南太平洋》的第二集《四海为家》中,创作者通过对不同场景的运动转换,将蜘蛛、果蝇、低冠蜥等伴随人类四海为家的生物串联起来,建立起了人为联系。在《大太平洋》的第三集《狂暴》之中,通过对毛伊岛、巴拉望岛、比基尼环礁等地的狂暴天气和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的镜头切换,展现出太平洋深处的残酷生存法则。

第三,《大太平洋》和《南太平洋》都有对特殊视觉的运用,既能够提升纪录片的视觉表现力,又能够传递出海洋环保的“言外之意”。例如,《南太平洋》的第一集《众岛之洋》通过聚焦气旋这一天气气象,来展现人类破坏自然的行为可能带来的巨大危害。相比之下,《大太平洋》则更多聚焦于海洋环境和海洋生物本身,潜移默化地表现海洋对人类的重要性,唤醒观看者内心对海洋的喜爱以及环保意识。

二、跨文化背景下我国海洋题材纪录片创作路径启示

(一)“故事化+真实感”的双重叙事

纪录片本身具有非常强烈的真实感,这使许多纪录片创作者专注于真实记录所要叙述的内容。而在新闻媒体时代,更需要故事化的叙事方式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因此,纪录片的创作要在真实感的基础上,加强故事性的联结,到达观众的内心世界。“故事化+真实感”的双倍加持,会更加凸显纪录片的传播魅力。

首先,海洋题材纪录片创作者在选择题材时可首先把“有故事感”的事件和人物放在核心位置。在《南太平洋》中,创作团队特意拍摄了南太平洋附近居住的居民,使清冷的海洋纪录片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具有人文情怀。好的选题能够使纪录片创作事半功倍,故事感可以让受众沉浸其中,震撼不已。

其次,海洋题材纪录片创作者可以从细节入手,在不损害纪录片完整性的基础上,着重展现情节的因果性和曲折性,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推动剧情发展,无须太多的雕琢,只需用细腻的细节呈现就可以将观众带入情景中。

最后,在故事化与真实感的呈现过程中要讲究平衡。这就需要海洋题材纪录片创作者重视后期剪辑,在剪辑的过程中通过对素材进行宏观把控和微观蒙太奇运用,使纪录片具备撩动人心的镜头语言,使海洋景象更加具有感染力和立体性[4]。

(二)“内容+表达”的双重运用

通过《大太平洋》和《南太平洋》的叙事对比能够发现,尽管描述对象是一样的,但不同的内容与表达也会使呈现出来的视觉、听觉千差万别。

我国纪录片创作者在拍摄海洋题材纪录片时,要注重运用合适的叙事结构来安排叙事内容,尽量避免运用单一的叙事结构,要使叙事结构的运用更加灵活,运用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叙事结构,使叙事内容更加充盈[5]。

此外,要讲好纪录片故事,还要注意找到可以被全球观众接受的表达方式,不能一味运用本国擅长的表达方式,要关注对话的可能性,只有这样,才能在跨文化时代背景下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在这一点上,可以充分借鉴英国海洋题材纪录片的表达方式。

(三)“视觉+听觉”的双重震撼

纪录片的视听艺术是纪录片能否进入受众内心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纪录片在制作的过程中,大多注重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这种制作方式固然可以让人眼前一亮,但无法全方位调动人的多重感官,不能直抵人心。因此,在制作出奇幻的海洋景观之后,还要辅以合适的配乐,这样才能够更明确表述画面所传达的情绪。

《南太平洋》中的画面切换经常有明亮转入灰暗的画面,此时画面会首先通过音乐的渐进式切换来调转受众的情绪,再进入画面的变化,能够使画面切换不断裂、不突兀、不尴尬。让受众在听觉的渲染中由明亮转入昏暗,能够极大地调动受众的感官。

三、结语

文章依据叙事学的相关理论,对中英两国海洋题材纪录片进行了叙事比较研究,运用多学科理论的经验进行综合分析,从共时角度对中英海洋题材纪录片的叙事差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发现,中国海洋题材纪录片在叙事结构上偏向于使用“中心线串联式”结构,以所述主线串联全局;英国海洋题材纪录片更加偏重于根据所述内容,综合运用“板块式”“绘圆式”“中心线串联式”叙事结构,真正做到使敘事结构为内容服务,更好地将叙事结构与所述内容结合起来。在叙事视角方面,中国海洋题材纪录片以“全知视角+内视角”的方式展现海洋及海洋生物,使纪录片内容出现一定程度的断裂;英国海洋题材纪录片倾向于从一而终地以“全知视角”向人们传递海洋知识,内容连贯度更高。中英海洋题材纪录片的叙事差异性也彰显出了中国与英国在纪录片制作理念、纪录片制作成熟度、叙事真实观等方面的差异。

对中英海洋题材纪录片进行叙事比较研究,能够使两国纪录片创作层面互相学习、交流共鉴。此外,还能在海洋环保层面促进两国的积极践行、互学互鉴。可以进一步为中国海洋题材纪录片转型升级提供创作思路,为纪录片创作者开拓更丰富的表达形式。对于英国海洋纪录片讲故事方面的成功经验,我们要积极借鉴,同时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不能一味“东施效颦”,要保持东方特色,更好地促进中国特色与先进理念的互融互通。

海洋环保是全球性的话题,但它又不仅仅是生态领域的问题,更是文化意识方面的问题,需要全球各国人民勠力同心。而纪录片作为倡导环保意识的重要途径,必须以符合时代需求的叙事表达传播海洋环保观念。未来,也应更多地借助新媒体的力量,迎合受众小屏连接、多屏互动的信息获取习惯,大力创作海洋纪录片。

参考文献:

[1] 牛慧清,王滋.跨文化传播视域下“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的创作路径探寻[J].当代电视,2020(12):84-87.

[2] 黄皓明.中西文化差异下的传记阐释:以BBC传记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为例[J].传记文学,2020(11):154-160.

[3] 李宜秋.叙事理论视角下中英自然类纪录片研究[D].兰州:兰州财经大学,2020.

[4] 常江.从本质真实到体验真实:论数字时代纪实文化的流变[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42(2):113-117.

[5] 苟博,宋航.俯拍主轴与辅助性策略:纪录片《航拍中国》的叙事建构[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42(9):115-118.

作者简介 崔书妍,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影视传播。

猜你喜欢
南太平洋
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的独特魅力
基于南太平洋的AMSR2 L1R亮温数据质量评估
“印太”战略下的美国南太平洋政策探析
南太平洋
Easter Island Statues南太平洋复活节岛石像
南太平洋
在南太平洋上,肆意放逐
南太平洋能源战略通道的价值、面临的风险及中国的对策
“张譬”号开展首航第二航段前往南太平洋新不列颠海沟
南太平洋环流区底层水可培养细菌多样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