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于科学史问题情境的生物学科育德

2022-05-30 22:07顾娟娟
新校园 2022年9期
关键词:科学史命名史料

顾娟娟

情境教学指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创设各种场景,使学生形成新的认知,获得新的技能,发展心理机能的一种教学方法。按创设内容分类,可以分为科学情境、历史情境、社会情境、生活情境、人物榜样情境等;按创设形式分类,可以分为文字材料情境、语言描述情境、问题情境、实验情境等。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生物学是一门注重科学探究的学科,在初中生物课堂上,教师常常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赫尔巴特认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德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德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失去了手段的目的。因此,笔者认为基于问题情境的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问题场景,在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的同时,还能在学生的潜意识中引起一定的情感体验,并促进学生心理机能发展和品格提升的教学方法。生物科学史中蕴含着大量的德育内容,有助于学生心理机能的发展和品格的提升。因此,本文重点阐述基于科学史问题情境的生物学科育德的意义和教学实践。

一、基于科学史问题情境的初中生物学科育德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立德树人”是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也指出:“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中小学德育内容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中,融入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基于科学史问题情境的初中生物课堂上,要利用科学史料呈现问题情境,对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暗示。学生在有意识地关注并解决实际生物问题的同时,会无意识地受到情境中所蕴含的德育内容的影响,继而转变成有意识的记忆,并最终转化为个人认知,达到道德内化的目的。

二、基于科学史问题情境的初中生物学科育德教学实践

生物科学发展史中包含着探索生物世界的科学史实和应用生物科学等方面积累起来的相关科学概念、事实依据、原理等知识,此外它还反映了生物科学的思想和精神。学生通过学习生物科学发展史,在获得学科知识的同时,也受到生物科学思想的熏陶,更易形成投身于科学事业的志向,并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务实的科学精神,并最终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1.用生物科学史问题情境激励学生

学生品德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环境的影响,这里的环境不仅指学生周围真实存在的各种人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格,还包括了学生听到、看到的各种故事等。在生物科学史问题情境中有很多关于科学家研究探索的故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挖掘这些故事背后所蕴含的生物学家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借助榜样示范的力量,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提升学生的心理素养,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

例1:生物的俗名具有同物异名、异物同名、读音误解的现象,容易造成名称混淆、交流研究困难,能否给生物起全世界通用的、科学的、唯一的名称,这是生物学家在千百年前就有的愿望,并为此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他们曾提出了很多种命名法,但由于不太科学,都没有被广泛采用。看来“给每种生物起唯一的科学名称”还真是一座很难攀登的科学高峰。那么,谁是这一科学高峰的攀登者?他又运用了什么方法呢?

生物的命名经历了从无名无效到俗名有效,再到学名高效的演变,每一次演变都是一次历史的飞跃,都需要科学家付出异于常人的艰辛努力。在学习《生物的命名》这一课时,教师首先呈现俗名在生活中应用的缺点,引导学生产生给生物重新命名的愿望,自然地引出“如何给生物命名”的问题情境。接着,展示千百年来生物学家给生物命名的史料,引导学生分析各种命名的优缺点,从而了解到为生物命名的艰难,由此深刻认识到科学家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永不放弃的科学精神,从而引出“给生物科学命名的人是谁?他运用了什么方法 ”的问题情境。最后,向学生介绍卡尔·冯·林奈随探险队到瑞典北部拉帕兰地区进行野外考察,周游欧洲各国搜集各种植物标本的史料,引导学生从史料中感受科学家务实的科学态度。

这一段段史料真实呈现了生物的命名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的科学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家不畏艰难、精益求精的探索精神。这些真实的史料不断地激励着学生,当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会想起科学家的这种精神,从而勇于面对挑战,提高抗挫能力;当他们出现得过且过的想法时,科学家坚韧不拔、求知创新的精神会激励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2.用我国生物学发展史问题情境鼓舞学生

例2:《人体的激素调节》一课涉及糖尿病与胰岛素的知识,可适时介绍史料:1965年,中国首次人工合成了結晶牛胰岛素,并提出问题——糖尿病和胰岛素之间有怎样的关系?《传染病的预防》一课涉及传染病的传播环节,可适时呈现史料:2015年,中国研究员屠呦呦因为发现治疗疟疾的新药青蒿素,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并提出问题——青蒿素针对的是传染病传播的哪个环节?在《生物的命名》一课的导入环节,教师先展示资料:2020年,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90后”博士研究生张睿妍发现并命名了海洋新物种“派大星”背板海星。继而提出问题——对于生物的这种命名是否合理?从而引入本节课的学习。

以钮经义为首的中国科学家团队经过八年的研究与探索,攻克了一道道科学难关,最终在世界上率先人工合成了胰岛素,这一史料将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优良传统体现得淋漓尽致。起初,屠呦呦所提出的研发复方青蒿素的设想并未受到国际同行重视,但她仍坚持研发,终因研发出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贡献获诺贝尔奖。之后,其团队又进一步深入研究,在“抗疟机理研究”“抗药性成因”“调整治疗手段”等方面获得新突破,提出了新的治疗应对方案。这一史料展现了我国生物学家锲而不舍、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发现海洋新物种的张睿妍从小对海洋充满兴趣,在读研究生时,她毅然决定从英语专业转到海洋生物学专业。这一史料展现了我国在生命科学领域的迅猛发展,同时也体现出我国生物学家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执着的科学态度。

我国生物学在不同时期的成就不胜枚举,这一段段真实的史料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鼓舞着一批又一批少年儿童立志长大后积极投身到祖国的科学事业中,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贡献力量。

三、结语

学科育人是生物学的重要价值追求,也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保障。基于科学史问题情境的生物教学从学科育人的高度,充分利用科学史问题情境中所蕴含的德育内容,将学科知识与学科德育有机整合起来,实现了“教书”与“育人”的统一,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太仓市沙溪实验中学)

责任编辑:庄 源

猜你喜欢
科学史命名史料
科学史上十大革命性理论
——博弈论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人类科学史上的重大发明
命名——助力有机化学的学习
史料二则
有一种男人以“暖”命名
为一条河命名——在白河源
例谈数据史料的辨伪与解读
科学有意思
——“科学史上的今天”10月号
史料教学,史从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