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川
一日晚间,我批阅学生日记。当看到满满一页的“上课不说话”时,我惊叹许久。这是干什么呢?我定睛细看,一行文字跃入眼帘:“因晚自习说话,写‘上课不说话一百遍以示警诫。”那工工整整的书写,足见他对自己违反课堂纪律一事的重视,平平常常的五个字道出了他纠错决心之强烈,让我顿生佩服之情。他一步步成长起来的故事,在我的脑海浮现……
这名学生姓端木,在过去一年多的初中生活中,他干过吸烟、翻墙上网等大事,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更不用说了。曾经的他是一个让我头痛的学生。
记得有一次,当他父亲得知他又一次翻墙上网的事后,来到学校,严厉地警告他:“再有上网情况,我决不轻饶。你试试看!”目睹如此暴躁的父亲,再看他面对父亲时那双胆怯的眼睛,我心里一软,想:对他的教育,我决不能再用这样的惩罚。“多表扬、少批评,努力寻找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这句话从我心头流过,我坚定地对自己说:“对,就这样做。”
从哪里着手呢?我开始细细地观察他,寻找他身上的优点。功夫不负有心人,好长时间我才发现了一点眉目:初二男生的声音已经开始变化,他的声音哑哑、略带磁性,算是不错的音质,我决定从这点入手。
一次課上,我选了一段比较简单的文字让他读。他的声音不是很高,是处于变声期的青春男孩儿的声音,很好听。我及时鼓励说:“同学们听听,端木同学的声音多美,这是他独有的音质,很好!”学生充满善意的笑声让他的脸红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只要是需要读的课文,我就选容易的让他读,不断地表扬他。也许是一次次成功的喜悦,他写的字也变得工整了。我不失时机地表扬他。虽然期末考试他的语文成绩依然不理想,但我没再听到学生反映他给班级找过大麻烦。在我看来,他已经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了,是值得欣慰的事。
新学期开始,排座位时我们以一名成绩优异的学生帮扶一名后进生。他进步很快,学习劲头更大了。不少学生在日记中表示对他的变化刮目相看,甚至有学生开始担心他会在学习上超越自己。我把“有同学把你当作自己学习上的对手”这一信息传递给他,给他打气,让他一定要坚持下去,克服自己的不足。他听后重重地点了点头。
课堂内外我继续关注他,只要是有利于他发展的机会,我都努力为他争取。学校招聘广播员,我第一个想到的是他。我建议他毛遂自荐,他不敢。我就鼓励他说:“在我们学校,有你这样音质的播音员很少见,你一定要把握这次展现自己优势的机会……”在我的不断鼓励下,他终于鼓起勇气走进广播室的选拔大厅,庆幸的是他被录用了,找到了发光的机会!成为广播员的他就像变了个人,以前那个总是闯祸的他再也看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自信、充满阳光的青春男孩儿。
端木的成长让我明白:教育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我愿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做一颗为学生成长铺路的“雨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