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涛
近年来,甘肃省平凉市农广校在高素质农民培育方面进行了探索实践,研究总结出四种培育模式,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运用。
一、角色互换式
在培育过程中,要以学员为中心。开班仪式结束后的第一堂课,要告知学员根据个人特点和产业基础找准定位,教师授课和实践指导完成后,学员要充当“教师”、基地负责人、业务骨干等角色,就某一章节、某一技能、某个环节,通过5-10分钟的反向授课、技术技能演示、领导协调才能展示等过程,理解、掌握、消化知识要点,加深对所学技术技能的扩展程度,可由一名或几名学员单独或配合完成。案例一:甲承包了村里20户村民的100亩土地种植瓜果,村委会代表村民与甲签署了5年承包合同,每年每亩承包费1000元,协商5年期内分年度打到村民“一卡通”账户上,合同履行结束后恢复土地原状,由村民自主经营。合同履行至第三年,甲由于其他原因放弃经营,村民既得利益受到损失,经多次协商无果后,20户村民联名将甲和村委会告上法庭。在这个案例中,学员可分别充当甲、村委会负责人、村民、法官等角色,演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处理,教师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指导纠偏。
二、分类提升式
在一个班级中,遴选的学员的产业基础、文化学历、理解能力有差别,因此在培育的过程中,教师不能满堂灌,也不能一条路走到底,培训的效果差。为了使每位学员都有存在感、获得感,在课程的设置中,培训机构尽量以红色教育、市场营销、法律法规等公共基础课实现集中授课,专业课可通过远程教育网,建立的微信群、QQ群等平台推送,由学员自主选择,专业教师进行线上指导。实习实践、考察学习、后续服务可照顾到每位学员个体的差异,实行一对多甚至一对一的专业辅导。案例二:静宁县农广校举办了一期50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班,含农业种植、养殖、营销、服务等领域的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场电商、农业小微企业等农业经营主体的负责人或业务骨干。看起来像“大杂烩”的班怎么办?怎样才能办好?可将专业课教师拉入培训机构建立的微信群内由学员自主点单,或者在“云上智农”App等线上平台优化组合线上教学,在实习实践和考察学习活动中,按产业分类选择实训考察点,专业课老师全程跟进指导,培训完成后,由专业课老师分类进行考评,学员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升培训质量和效果。
三、利益联动式
遴选基础较好的学员组班,是高素质农民培育的客观要求。在调研环节和开班准备的过程中,设置一个表格,记载学员享受的扶持政策、产品的产销趋向、购买的保险理赔服务、发展产业的合理诉求等信息,这个方面对培育和后续服务相当重要,既能反映学员的基本情况按需施教,又能对学员的跟踪服务有个明晰归类,在下一步衔接调动政府部门、培训机构、金融保险、新型经营主体等行业的联动方面,对学员进行针对性的扶持和服务有现实意义。案例三:崆峒区农业经营服务中心举办了一期50人的农村创新创业青年培训班,据统计,有25人办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2人建办了家庭农场,6人有农村电商平台,3人为种植大户,4人为养殖大户,他们均不同程度地享受了农村小额贷款、东西部协作资金、技术服务等政策,也购买了不同公司的农资和保险,人均年纯收入均是当地居民的5倍及以上,发展后劲持续向好。问题来了,在这个区域,他们基本上是单打独斗,没有形成抱团取暖的良好局面。这就要求培训机构要对他们进行归类,通过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牵线搭桥,进一步整合扶持资金、农资统购、保险理赔、产品销售等发展渠道,一方面节约了学员的生产成本增加利润,另一方面让学员拧成一股绳感受到团队的力量,也对当地劳务协作、典型树培、品牌打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多方聚焦式
在培育的前期、全程和服务中,党委、政府部门应研究出台高素质农民培育的相关政策,明确各部门的分工、责任、保障和措施,并依托部门职责合力完成,共同打造关爱、聚焦、扶持高素质农民发展的浓厚氛围,为乡村振兴储备一大批优秀的土专家、田秀才和乡土人才。案例四:灵台县组建由组织部牵头,农业农村局、人社局、文旅局、乡村振兴局、教育局等13个部门,历时半年时间,制定出台了由县委、县政府印发的乡村人才振兴实施意见、乡土人才培养细则、农民职称评定使用办法等3个切合实际、操作性强的约束性文件,规定在培养、使用、推介、服务以高素质农民为主,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并以附表的形式列出目标、考核、奖惩的赋分。在此政策的驱动下,该县两年来培养了1000名高素质农民,其中1名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3名被评为全省劳动模范,4名荣获省市五一劳动奖章,5人参加省市技能大赛并获奖,20人被评为市级乡土人才,35人的经济实体评选为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合作社示范社、家庭农场和培训基地,120人取得高素质农民培训证书后被乡镇评为按月领取报酬的技术员,奔走在乡村产业一线。这个案例说明,政府的有效作為是高素质农民发展的动力源,各地应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和投入力度,从产业发展、收入水平、生活保障、社会尊重等方面构建有利于高素质农民发展的政策环境。
(作者单位:甘肃省农广校平凉市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