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琪
作品分析
儿歌《月光光》读来朗朗上口,且富有童趣,充满宁静与温馨的气息。在儿歌的前半部分,作者让月亮化身为月儿婆婆出现在幼儿脑海,“月儿婆婆来查房”一句不仅点明了月儿婆婆前来的目的,饱含着月儿婆婆对宝宝的关切之意,也能引发幼儿对后续内容的好奇和猜测。此外,这首儿歌韵脚十分整齐,句末的“光”“窗”“房”“香”都押了“ang”的音,具有较强的音乐感和节奏感,描绘了在柔和月光下宝宝香甜入睡的画面。儿歌贴近生活,意境优美,易于幼儿感知、体验。
幼儿分析
小班幼儿主要使用简单句进行日常交流和表达,并乐于模仿。《月光光》的句式简单、语言浅显易懂,儿歌中有关月亮、睡觉的元素贴近幼儿生活;自然和谐的音韵和富于动作性的语言能让幼儿在听听、看看、说说、动动的过程中加深对儿歌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设计思考
1.由于儿歌插图中“月儿婆婆”和“娃娃”的形象不够突出,幼儿理解儿歌内容会有一定困难。于是我们制作了动画效果的幻灯片,让幼儿从动态的视觉效果中进一步感受儿歌传达的意境。
2.小班幼儿处于直觉行动思维阶段,他们的认知很大程度上要依赖行动。为了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儿歌内容,体会其宁静而温馨的意境,我们准备了轻柔的音乐、布娃娃和小月亮手牌,让幼儿在听听、说说、演演的过程中感受月儿婆婆对宝宝的关爱和呵护,满足幼儿想要长大、关爱他人的心理需求。
活动目标
1.喜欢听儿歌,能用轻柔、好听的声音朗诵儿歌。
2.理解儿歌内容,能用语言、肢体动作进行表达。
3.体验朗诵儿歌的乐趣,感受儿歌宁静、温馨的意境。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作品《月光光》PPT,大月亮头饰一个,小月亮手牌、布娃娃每人一个,音乐《勃拉姆斯摇篮曲》。
经验准备:初步理解“睡得香”的含义。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发欣赏兴趣
师:今天我带你们去一个安静的地方,到那里后要保持安静哦!一起来看看,这是哪里。
教师出示作品PPT,边指着图片边提问:你们看,这是哪里?原来睡觉的地方就是安静的地方。
师:如果在这样的地方睡觉,你感觉怎么样?
师:看!宝宝的窗户上跑进来一束光,你们觉得它可能是什么光?你是從哪看出来的?
师:天黑了,宝宝也进入了梦乡。大大、圆圆的月亮照耀着宝宝,原来跑进来的是月光。今天老师带来一首儿歌叫《月光光》,请你听一听。
【说明】观察图片,引导幼儿将睡觉、月光与月亮建立联系,从而为理解第一段儿歌“月光光,跑进窗,月儿婆婆来查房”做铺垫。
二、完整欣赏儿歌,感知儿歌内容
1.完整欣赏儿歌,初步感知儿歌内容。
教师边播放PPT,边完整朗诵儿歌。
师:你听到了什么?你喜欢这首儿歌吗?为什么?
【说明】教师应营造温馨、舒适的氛围,鼓励幼儿大胆表达想法。随后,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回答,用儿歌里的语言予以回应,引导幼儿初步感知儿歌的内容和韵律。
2.再次完整欣赏儿歌,理解“月儿婆婆来查房”“睡得香”的含义。
教师播放PPT,完整朗诵儿歌。
师:你听到儿歌里还说了什么?月儿婆婆是谁?她来做什么呢?
师:月儿婆婆是怎样查房的?
教师边扮演月儿婆婆边朗诵儿歌:娃娃们,你们睡得香不香?睡得香是什么样子?请你们做一做。
师:我们看着图画,一起念一念这首儿歌吧!小朋友们也可以站起来,边念儿歌边做动作哦!
【说明】教师可边朗诵儿歌,边带动幼儿做相应动作,这样不仅能帮助幼儿深入理解儿歌内容,还能调动他们的肢体和感官经验,感受儿歌传达的宁静、温馨的氛围。
三、情境表演,体会儿歌传达的情感
师:当月儿婆婆来看宝宝睡觉时,你心里有什么感觉?
教师扮演月儿婆婆,邀请个别幼儿扮演宝宝进行情境表演。其他幼儿边欣赏表演边朗诵儿歌。
师:你们不光儿歌念得好听,动作也很好看呢!月儿婆婆想请几个小朋友变成小月亮,一起去看看娃娃睡得香不香!
教师可先邀请几名幼儿扮演小月亮,为其他幼儿做榜样示范。然后依次邀请其余幼儿也扮演小月亮,并在每名幼儿的椅子上放一个布娃娃。
师:这次月儿婆婆邀请小朋友们都来当小月亮,一起去看看娃娃睡得香不香!
师:小月亮们,娃娃睡得香不香呀?我们一起抱着娃娃再睡一睡吧!
【说明】通过情境表演的方式,不仅能调动幼儿对儿歌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幼儿在充满想象和趣味的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儿歌内容。表演过程中,教师需重点提示幼儿注意音量和动作幅度的控制,语气、动作要轻柔,在表演中深入感受儿歌宁静、温馨的意境。
附:儿歌《月光光 》
月光光,
跑进窗,
月儿婆婆来查房。
瞧一瞧,
看一看,
娃娃睡得香不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