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应用文写作课堂实训效率研究

2022-05-30 20:05郭颖华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2年9期
关键词:例文应用文实训

郭颖华

内容摘要:应用文写作水平的提高离不开保质保量的训练。写作训练放在课后完成,抄袭问题较为突出,教师无法发现学生真实存在的问题,从而造成无法有针对性进行辅导答疑的情况。而写作训练放在课堂上开展,用容易出现撰稿时间过长的问题。唯有提高课堂实训效率,才是解决以上问题的出路。

关键词:应用文 课堂实训 效率

应用文写作水平的提高离不开保质保量的训练。写作训练放在课后完成,抄袭问题较为突出,教师无法发现学生真实存在的问题,从而造成无法有针对性进行辅导答疑的情况。而写作训练放在课堂上开展,又容易出现撰稿时间过长的问题。唯有提高课堂实训效率,才是解决以上问题的出路。在教学实践中,要结合当前应用文的使用实际,注意创设情境,学练结合,发挥学生自主性与合作性, 形成“例文识文——病文找错——布置任务——观察模仿写作——批改作业”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良好。

一.应用文写作教学现状

(一)课堂情况的变化

近年来中职课堂的气氛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在智能手机没有普及,上网成本相对较高的时间里,部分不爱学不想学或者跟不上老师步子的学生,会在课堂上“讲小话”打发时间,胆子大一点的学生会插科打诨,乱起哄,以至课堂有点“闹”。现而今的课堂,只要授课老师管理手机的力度不够大,控制课堂的程度不够严,就会出现大面积偷偷玩手机的情况。有的打游戏,有的刷小视频,有的聊微信,有的甚至用头发遮住无线耳机,完全与课堂隔绝。今天的课堂是静悄悄的,不再“闹”了。教师如何与手机在课堂上争夺学生,成为笔者一直思考的问题。

(二)学生语言基础薄弱

中职生大多学科基础薄弱,语言表达能力更是呈现逐年下滑的趋势。课堂练笔出现大量的病句;不会使用标点,用空格或黑点代替;只会口语化表达,只会使用网络语言,不懂书面表达。但最影响课堂效率的,不是表达的错误与不得体,而是表达不出来。学生组织语言非常吃力,囊中空空,没有可用的词句,拿起笔半天憋不出一句话,大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之感。学生应该在日常大量积累阅读公文,但对自我要求较低的中职生而言,这个要求实现起来存在一定困难。因此,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在课堂里大量阅读成为笔者努力的方向。

(三)找不到“模仿”对象

俗话说“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笔者在教学中发现,让在“仿着写”的过程中“学会写”,让学生“会找”“会抄”“会改”,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所在。公文的写作常常有固定的模式和套路。在实际工作中,公文的拟稿人接到写作任务后,为节约拟稿时间,提高拟稿效率,常常会上网络搜索资源,在他人所形成的材料基础上进行修改、借鉴。

非常遗憾的是,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大量的学习资料、参考资料、各种文件在网上随处可见,高质免费。但学生们却视而不见,只能找到低质错漏的文章。

二.提高课堂实训效率的研究意义

《应用文写作》课程在我校法务文秘、人力资源等专业开设,这些专业的学生未来大多会专门从事办文的工作,应用文写作的功底是否扎实,决定了她们在未来岗位上是否具有竞争力。应用文写作能力的显著提高离不开大量的训练和及时的指导,如何使训练与指导变得高效,是需要研究的课题。

《应用文写作》在中职二年级上学期开设,每周两次共4课时,学生要用一个学期的时间完成对约20种应用文体的初学到具备一定实践能力,这无论对学生还是教师,都是不小的挑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在课堂中完成练习,教师现场给出反馈意见,学生即时根据意见修改完善练笔作品的方式,对应用文的真正掌握的效度和牢度是最好的。如果课堂时间不进行实训,而把练笔放在课后作业,学生容易出现大面积抄袭的现象,最后只有几位学习拔尖的学生得到了真实的锻炼,教学的效率是很低的。

课堂实训所面临的问题是,学生撰写初稿的速度较慢,耗时较多,从初稿到教师反馈再到修改定稿,可能一节课40分钟就过去了,课堂训练的“量”达不到,“效”就出不来。提高应用文课堂实训效率,就是提高学生拟稿速度,增加训练量,加强实践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撰写应用文的能力。

三.学生在应用文写作课堂上存在的困难

在进行大量的教学观察后,笔者发现,学生在实训中面临的困难虽有个性,但存在着更多的共性,呈现出以下特点:

1.在教师在布置写作任务之前讲文种概念的时候容易走神;

2.在练笔小试之前展示和讲解范文例文的时候容易瞌睡;

3.在老师讲完概念与例文后开始执笔的时候比较茫然;

4.在搜索可利用材料时,时间较长且搜索关键词高度一致(网站预设词);

5.在利用网络资源在搜索到适合借鉴的文章时比较兴奋;

6.对应用文的格式不熟悉,经常出错;

7.手写速度较慢,修改稿版面乱七八糟;

8.有部分学生自觉练笔任务太难,放弃写作,消极参与课堂。

四.研究的主要过程

(一)研究教学设计

教无定法,同样的课程内容,同样的教学目标,可以有许多种不同的教法,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但哪条路最平坦易行,哪条路距离最短,需要大量的观察、思考和研究。

在教學观察的基础上,在对过往教学实践的回顾反思中,形成了一些新的教学设计,加入了新的教学尝试。比如让学生上课使用手机上网搜索资料,用关键词法比对搜索结果,用微信群讨论,用手机里的WPS或备忘录软件拟电子稿,增加病文找问题的游戏加分,学生小助手检查课堂练习,优秀作品展示等环节,想方设法地不让孩子们觉得无聊,绞尽脑汁地让学生动起来,主动去探究,形成探究性课堂。

我们主张摒弃掉“孩子不懂”的观点,不再在课堂开始之初详细地进行概念讲解和范文分析指导,不再是“先学会,再实践”,而是“看着学,学着做”、“未教先做,不会再问”和“做中学”。

我们有着“理论指导实践”的强大意念,在教学中就容易进入“先把理论和方法讲透”的陷阱。实践的确需要方法指导和理论指导,但这个方法和理论是否非要由教师来讲?是否非要讲得十分详尽?是否非要在实践之前先完成学习?

课题组在教学设计中大胆尝试减少理论和方法的讲解,大胆相信学生的自学能力,大胆放手,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时间与主动。然后再与传统教学设计的课堂进行比对。

(二)同课异构分析

在同年级同专业同人数的两个班级分别、多次、轮换开展传统教学与新设计的教学。经过观察比对,放手让孩子们在看完例文或结构模板后直接尝试写作练习的方式的确优于传统的先细讲再练习的方式,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傳统课堂走神瞌睡多

一般的教学程序是先讲文种的概念,再讲该文种的写作方法,第三步用例文逐一分析写作要点,这个过程大约耗时30分钟。以往的教学中,两堂连堂的课基本形成了第一节课讲概念,第二节课做练习的模式。然而执教人苦恼的是,讲概念大概到10分钟的时候部分学生开走神瞌睡,他们用大大的哈欠、长长的懒腰甚至是趴倒的姿势告诉你他们接收信息的量满了。到做练习的时候,就会有学生一窍不通,教学推进缓慢。

2.传统课堂下笔茫茫然

在详细讲解概念与分析例文后,学生开始课堂练习任务——自主完的成某一应用文种的写作。写作要点老师已经讲得十分细致,学生却不能领悟,是老师讲的知识太艰涩,学生不能理解吗?其原因往往不是学生听不懂,而是学生听不进去。在练笔环节,学生遇到困难向老师提问,经解答后是可以完成习作的。“听不进”的难题在传统课堂难寻答案,可能只能靠学生追求知识的强大的意志力。

3.传统课堂搜索费时间

在被同意使用手机搜资料时,大量学生开始在百度搜“……范文”、“……怎么写”“……的格式”,搜索结果不尽人意,大大消磨课堂时间。有时候学生在百度文库搜到了符合任务要求的例文,如获至宝,大抄一通,孰不知却是被百度文库大量不负责任的上传所欺骗。在抄的过程中,还把错误的文章在脑海中加深了印象,并且是较难纠正的“第一印象”,实在是得不偿失。

4.新课堂学生参与多

学习应用文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在考试卷上写出各文种的概念,而是为了在日后的实际工作中能够使用。既然最终目的是“使用”不是“背诵”,那就可以抛弃掉学生看不太懂的概念陈述,追求学生会写会用的目标。如此便节约了大量的教师独角戏时间,可以直接用于课堂问答、游戏与实训。

在搜索引擎使用上,引入讨论分享,大家一同探究输入哪些关键词可能搜到更多更可靠的资料,学生尝试的积极性很高,得出很多种答案。最后,再尝试老师提供的方法,搜索结果理想,对比诸多方法后,欣然接受老师提供的方案,并且在每次课堂都重复使用,在期末可熟练掌握搜索技能。

5.新课堂老师讲得少

在阅读教学中,探究性学习使用得较多,比如探究人物塑造、探究谋篇章法、探究作者感悟经验等等。学生中职二年级之前从未学过、写过应用文,最多只是接触过通知这种常见文种,更别谈熟悉。教师不多讲,不细讲,学生脑袋空空,探究什么呢?实践告诉我们,是我们执教者带着“学生不懂”“应用文太难”的成见进入课堂,非要讲很多。当我们只把搜索的关键词、值得参考的政府门户网站告诉孩子们,他们已经可以依样画葫芦地写出一篇基本完整基本正确的应用文了。当我们提供了结构模板和参考例文,学生的写作就更趋于准确完整。在实践探究性应用文写作课堂时,学生的聪明才智被大大地激发出来。

6.新课堂完稿速度快

模仿几乎是所有学习初始的模式,新的教学设计鼓励学生通过网络“模仿学习”。“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这句话用语应用文写作最合适不过,应用文不讲求版权,不在乎谋篇章法和遣词造句的抄袭,只要实事求是地把实际情况讲明白说清楚,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即可。在不用听对他们而言艰涩枯燥的概念和要点和可以抄袭的巨大诱惑下,在完成练习可以加平时分的鼓励下,新课堂最明显的变化在与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度。

学生一开始会下意识地认为通过“抄”达到加分不是难事,都会积极投身到第一稿的“创作”中。通过复制、粘贴和修改的第一稿,成稿速度很快。老师给出修改意见之后,因感觉距离成功仅一步之遥,不容易放弃。加之是手机电子版的草稿,修改起来非常方便快捷,不像以往手写稿那样经常需要重新写。

7.新课堂目标多层化

通过研究之初的教学观察不难发现,以往的应用文教学实训课堂会出现“旱的旱死,涝旳涝死”的情况:基础差能力弱的学生,无从下笔,很多情况下也不敢请教老师,直到下课也难以完稿,最后索性抄同学的;基础好能力强的学生,通过认真听讲、主动请教、主动讨论等办法可以较快完稿,但常常因老师为了等未完成的同学做完后集体评讲,而浪费了许多等待的时间。

对能力强的学生,应该有更高的要求,题目的数量、难度和完成质量都应该可以要求更高。我们通过设置不同难度的训练内容,从易到难地呈现,让学有余力的孩子可以挑战更多更难的题目。完成更多更难的练习并通过批改获得加分,学生的成就感较高,常常表现出得意的神色与言行。

8.新课堂学生即老师

比起请教老师,学习困难的学生更倾向于向这些学有余力的孩子请教,并且能较快听懂。学生教学生的成功的教学案例有很多,这些成功的教学案例告诉我们,孩子更了解孩子,他们用他们互相能理解的语言在沟通。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讨论更多地以同桌和四人小组为单位开展,效果并不太理想。我们原以为,是因为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导致讨论容易偏离主题,甚至聊游戏和八卦新闻。新的教学尝试中,我们不再以附近的几个同学为单位组织讨论,而是自由讨论——想问谁就去问谁,想离开座位就离开座位,想问几个问几个。课室像菜市场一样热闹,但却没有失控,学习有序地在开展。率先完成的、完成质量高的学生成为众多同学“追逐”的对象,他们的作品成为其他同学的参考,他们也成为其他同学的老师帮助同学提出修改意见。

学生当小老师的的方法并非课题组预设的,而是在教学实验中自然生成的,我们最初的愿望是自由讨论,结果是产生出一批小老师。学生害怕第一稿被老师指出太多错误,会先让小老师们帮忙检查,小老师帮助同学的同时,也在帮助老师提高课堂的效率。

费曼学习法中提到:“不要使用术语,因为当一个人不理解某个事物的时候,往往喜欢使用复杂的词汇和术语来掩饰,使用术语在很大程度上表明我们没有真正的理解。当你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知识时,你就是在强迫自己在更深层次了解这个概念,简化了想法之间的关系和连接。如果你感到痛苦,你就可以清楚地知道哪里还有差距。”当小老师的学生其实也在无意中使用费曼学习法,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与领悟。

五.课堂实训有效策略的梳理

经过两轮的教学,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调整设计,逐渐梳理出应用文实训课堂中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

1.问题化策略

问题能够激起学生的疑惑,促进其思考,教学内容的问题化就是讲教材中以“定论”形式陈述的材料,转化为引导学生探究的“问题”形式,让学生变被动接受式为主动探究式学习。以“问题”的方式呈现教材内容,能唤起学生探究的热情,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勤于思考的内在需要。教学内容问题化策略的关键是教师要从教材中提取出有价值的问题,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追求事物本源的欲望。在实际教学中,问题化策略具体表现为任务引领和病文找茬。

2.少说多练策略

减少教师在课堂上“讲”的时间,增加学生在课堂上“练”的时间。文种的定义介绍是不需要学生记忆的,学生在练习写作公文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可以领会,不必在此项内容上花时间花精力。在过往的教学中,教师总喜欢先“教会”学生怎么写,再让学生练习。可是在教怎么写,应该注意什么的过程中,学生容易犯困走神。

学习应用文写作,学习的是技能不是仅需记忆的知识。学习技能就应该像学习骑单车那样,先看别人怎么骑,然后自己尝试骑,在不断的尝试中寻找到平衡感。就像应用写作,听老师讲怎么写,就如听老师讲骑单车的技术要领,如隔靴搔痒。我们在教学中尝试让学生看结构模板,看例文,然后直接完成撰写公文的练习。学生在尝试写作中,会遇到各种困难,从而提出具体的问题,教师可以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与点拨。教师在观察学生练习的过程中,也能及时发现语言不得体、格式错误、缺少必要内容等问题,便于及时纠错。

3.搭建支架策略

任务型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般有两个重点任务:意识提高学生原有的水平,二是发展学生固有的潜能。具体来说,教师首先在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和学习目标之间建立一种帮助学生学习的支架,然后在这种支架的支持下,帮助学生掌握、建构和内化所学的知识技能,再逐步撤除支架,让学生独立完成对学习的自我调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设置学习任务、创设学习环境、提供学习线索、指导学习方法、促进合作学习、开展有效评价等环节,为学生搭建了高效的学习支架,促进学生带着任务学,当堂任務当堂情,提高了教学效率。

4.融合传统文化策略

实用文体与艺术文体不同,没有引人入胜的情感,没有扣人心弦的细节,没有波澜壮阔的叙事,只有明确的要求、精简的语言与高效的表达,学生每次课都只是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容易对课程内容产生疲劳。我们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也注意增加课程的“营养”与“口味”,即增加课程的文化内容与趣味性。

如在书信的写作教学中,引入中国尺牍文化的介绍,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了解现行应用文中一些习惯的文言表达是继承了中国书信文化的基因。

5.借助网络策略

学习的第一步常常是模仿,应用文写作亦然。学生大多在生活中没有关注过应用文,对应用文不熟悉,应用文的语言节奏并不存在或极少存在于学生脑袋里。所以往往优秀的学生也会觉得下笔困难。学生需要阅读并观察较多的例文,模仿着一步步完成自己的写作任务。教材所提供的例文大多是国务院、省市人民政府的文件,与学生即将面临的工作内容相关度不是很大,模仿难度也较大。

在完成课堂实训练习的过程中,允许学生使用手机搜索相关的例文进行借鉴与模仿。因为学生初学应用文,对网上呈现的各种文章不能分辨好坏与对错,因此在学生使用搜索引擎的时候,要同时教会学生高效使用搜索引擎的方法,从而避免模仿病文的情况发生。

6.小先生策略

班级授课制的优势是以一对多的方式,节约教师资源,提高了教育的效率。但班级人数众多,在教师在课堂上进行面批带来了挑战。如果实现精准指导又多快好省,我们在实践中借鉴了“小先生制”,即请学得好、任务完成快的学生对其他学生进行“即知即传”。请小先生们对同学的作业进行初步批改,先扫除一些明显浅陋的错误,同学经过小先生审阅通过后,请老师面批。小先生制的引入,一方面提高了教师批改的效率,一方面让小先生们温故而知新并通过费曼学习法使自身所学迅速内化,另一方面同学减轻了请老师批改的心理压力,任务完成度、课堂活跃度都有较大提高。

7.电子版策略

随着手机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手机成为了现代社会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其工具性不仅仅表现在社交会议功能上,还表现在使用各类办公软件处理工作信息上。手机WPS和Office的APP被大量应用,学生应该在进入社会前掌握手机处理文档的技能。

传统的实训作业是采用手写方式完成,由于使用单行本,教师有时候难以判断学生的格式问题,比如有的学生的正文首字对齐主送的冒号而不是空两格的问题,手写稿的问题存在隐蔽性。

课堂实训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使用WPS或Word完成写作任务,在学生完成电子版作业的过程中,教师和小先生可以较为容易地发现错误,学生在改成错误的时候,可以直接处理电子文本,大量节约修改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8.分级评价策略

课堂作业经过面批并通过考核的,予以加平时分。教师按照学生完成质量进行加分,格式准确、行文得体、内容充实、语言凝练的作业,加25分,其余视完成质量按5-20分进行加分。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发现,那些能力较强的,甚至能力一般的学生,没能加到25分的,会通过借鉴满分同学的文章,请教小先生,把课堂作业进行不断完善,并要求老师再次批阅,努力要加分至25分。

这种情况是在做设计之初所没有预料到的,通过多次课堂观察发现,学生这种追求最高分的热情不仅仅表现在某一堂课,而是几乎表现在每一次作业上。因此我们把分级加分的手段设置为应用文写作课的常规手段,以激励学生在做学习任务上精益求精。

六.形成较稳定的教学模式

通过两个学期的教学实践、教学观察与教学反思,形成了以下教学模式:

例文识文——病文找错——布置任务——观察模仿写作——批改作业

在具体的文种教学中,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可以增加一些趣味性与文化性的内容以活跃课堂气氛。

参考文献

[1]张家军,钱晓坚.有效教学策略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2]夏雪梅.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

[3]吉姆·奈特.高效教学:框架、策略与实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作者单位:广州市司法职业学校)

猜你喜欢
例文应用文实训
应用文写作:语言简练、得体、有效
以例文引路,促妙笔生花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例文引路,读写相随
“未来的桥”写作指导及例文展评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职应用文教学方法初探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关于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