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中的赤壁意象及教学策略

2022-05-30 10:48陈忆雯陈昕雨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2年9期
关键词:赤壁赋怀古赤壁

陈忆雯 陈昕雨

内容摘要:赤壁是古人咏史作品中一个经久不衰的文学题材。以部编版初、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赤壁”作品为基础,研究“赤壁”意象的历史内涵及其教学,有利于以历史的视野把握“赤壁”意象的发展嬗变与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提高自身诗词素养的基础上,开展比较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渗透地理、历史知识,探究“赤壁”意象。

关键词:赤壁 赤壁意象 地理意象 语文教学

“赤壁之战”作为三国时期的重要战役,赋予了“赤壁”以历史和人文色彩,后世文人多从中生发出强烈的历史感慨。在部编版初、高中语文教材中,涉及到三篇关于“赤壁”的作品,分别是杜牧的《赤壁》、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赤壁赋》,三篇作品的主题各不相同,在教学中也应有所体现。本文以部编本初、高中语文中所涉“赤壁”意象的作品为研究对象,探讨赤壁意象的历史内涵和其文化意蕴,以期从人文地理及历史文化角度审视赤壁意象,从而加深对赤壁意象的理解,为语文教学提供借鉴。

一.“赤壁”意象的历史内涵及其文学表现

关于赤壁的地理位置,历来存在很大争议。其中最具有影响力的是位于湖北省蒲圻县境的“蒲圻赤壁”和湖北省黄冈市的“黄州赤壁”,两地相隔二百多里,分别处于长江南岸和北岸。位于蒲圻县境的赤壁被认为是三国时期著名的赤壁之战的遗址,因此被称之为“武赤壁”,位于黄冈市的赤壁因当时被贬黄州,痛苦万分的苏轼面对赤鼻山借题发挥,写出了著名的两赋一词,为其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名声大噪,而被称之为“文赤壁”。无论是文赤壁还是武赤壁,皆与三国时期赤壁之战相关。

对于“赤壁之战”的记载较早可见于《三国志》,《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曰:“九月,公进军江陵,下令荆州吏民,与之始。……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又《三国志·吴书·吴主传》中云:“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近,遇于赤壁,大破曹公军。公烧其余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史书中的记载较为简略、分散,但通过各个人物传记中的描写,仍可窥见“赤壁之战”的真实全貌。赤壁之战作为三国时期的一场著名战役,具有改变三国格局的意义,赤壁之战的失利打碎了曹操在世的统一梦,曹魏损失过大,一时无力南顾,给东吴立足江东与刘备夺取益州创造了绝佳的机会,也为魏、蜀、吴三分天下的局面奠定了基础。赤壁之战之所以被视为经典战役,不仅因为其重要的政治、军事意义,更主要的是为后世文学提供了丰富的军事、政治、文化素材,成为了后世文学中着力表现的内容。尤其是《三国演义》的出现,将赤壁之战的过程描绘得极富文学色彩。增加了故事内涵的丰富性和多元性,使故事情节趋于完整化、集中化,既高度的还原炉真实的历史,又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其中塑造的曹操、诸葛亮、周瑜等人物形象生动立体,深入人心。

其实,在《三国演义》之前,已有大量与赤壁相关的作品。在《全唐诗》中收录的有15首,包括李白的《赤壁歌送别》中“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崔涂的《赤壁怀古》中“不知征伐由天子,唯许英雄共使君”,以及选入部编本初中语文必修三的杜牧的《赤壁》等。而宋代关于赤壁的作品更为丰富,在《全宋诗》中收录了157首与赤壁相关的作品;在《全宋词》中收录了秦观的《赤壁舟中咏雪》、戴复古的《赤壁怀古》、苏轼的“一词二赋”等共33首;在《全元曲》中收录的有10篇,如关大王独赴单刀会,破苻坚蒋神灵应等。

通过对历代和赤壁有关的的文学作品的整理来看,宋代最为丰富。宋代以来,三国的故事作为话本的原型,在勾栏瓦舍中得到广泛传播,关于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也逐渐丰满,加之南宋以来外患严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使文人墨客对“周郎赤壁”有了无限怀想,因此,三国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经典战役“赤壁之战”自然也成为宋人喜爱吟咏的对象。他们或借历史战争抒发己怀,或阐述对三国历史的认识,或咏叹三国中出现的自然风光,或赞美三国英雄人物。在此背景下,“赤壁”意象的文学趣味及其多重含义也在其中得到了充实。

二.部编版初、高中语文所选“赤壁”作品的主要特点

语文教材作为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的重要凭借和载体,教材中的选文会对学生的学习内容与情感建构产生深刻的影响。纵览古今,赤壁佳作不计其数,部编版语文教材为何独选了杜牧的《赤壁》、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赤壁赋》这三篇“赤壁”作品,自然有其独到之处。

首先毋庸置疑的是,三篇作品皆属于经典之作。自古以来,对此三篇作品评价颇高。对于杜牧的七绝《赤壁》,清代吴乔认为:“杜牧诗,惟绝句最多风调,余不能。”(《围炉诗话》)绝句在诗歌创作中最具难度,而杜牧恰长于绝句,且风姿绰约,此诗是其七绝中的上乘之作。古人对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赤壁赋》评价更高,如元好问在《题闲闲书赤壁赋后》中称:“东坡赤壁词殆戏以周郎自况也。词才百余字,而江山人物无复余蕴,宜其为乐府绝唱。”元好问将《念奴娇·赤壁怀古》视为乐府之绝唱。面对《赤壁赋》文学与哲学的完美融合,宋代的张表臣评价其“卓绝于雄风”,清代古文家方苞也认为:“所见无绝殊者,而文境邈不可攀,良由身闲地旷,胸无杂物,触处流露,斟酌饱满,不知其所以然而然。岂惟他人不能摹效,即使子瞻更为之,亦不能如此调适而畅遂也。”(王文儒《评校音注古文辞类篆》引方苞语)在方苞看来,苏轼的《赤壁赋》无论是意境还是文笔,都臻于化境,达到无以复制的境界,可视为古文创作的典范之作。

其次,这三部作品于后人更是一笔可贵的精神馈赠。苏轼因“乌台诗案”表达了对那些少年得志的新党人士的不满,被贬黄州,官场的失意与内心的痛苦,激发了他的创作激情。黄州的山水成为了他寄托感情的对象,而黄州赤壁则成了苏轼的心中高地,对于苏轼来说赤壁不仅仅是一处纯粹的自然景观,更承载着他对过往的纪念和对当时的感慨。他在这里留下来许多高质量的诗词和文章,其中最著名的即为以赤壁为题的一词两赋。《赤壁赋》中苏轼以清新的笔调营造了优美的意境,将苦闷、无奈、超然物外和乐观旷达的心境融进了赤壁的美景。通过一句“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将苏轼心中无法释怀的东西表露无遗,才华横溢而又壮志凌云的苏轼不仅没有在大舞台崭露头角反而被贬黄州,面对理想与现实的极大落差,不禁感叹与贤君“天各一方”,又通过江水、清风、明月等意象的组合与重构,表达着自己随遇而安,顺其自然的心境。景物的穿插,悲喜的变化再现了苏轼矛盾的內心世界,到达了诗情画意与义理的完美结合。

《念奴娇·赤壁怀古》则更加直率、更加豪放。上阙咏赤壁之景,为下文描写人物作衬托。面对滚滚东去的长江拍打着赤壁岸边卷起的千堆浪花,苏轼联想到千古风流人物也随着江水一去不复返,如崩坠的云一般的乱石,要把堤岸拍裂般的惊涛,使使无数浪花卷起无数“雪堆”,既勾画出了古战场险要的地理环境,又写出了赤壁此隐彼现的壮观景象,更暗含着赤壁之战中惊心动魄的激战搏斗。下片慕赤壁之人,抒发功业无成的感慨。面对着几十万大军的生死对战,寥寥数笔将周瑜从容指挥、满腹韬略、年少有为的形象刻画的淋漓尽致。而词中所塑造的周瑜并非历史形象,而是诗人表达情感所服务的文学形象,苏轼刻画周瑜,实则借古写今,正是孙权对周瑜的绝对信任使他意气风发,击溃敌军,从而表达自己忠心耿耿却不被理解的愤懑之情以及自己不屈的人格。

相比较之下,杜牧同样也是面对着当年赤壁之战的战场吊古怀今,却没有像其他诗人一样面对赤壁大奖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其中则更多的透露着一种理性的沉思。《赤壁》的开篇没有描绘壮丽的赤壁山水,也没有描述壮烈的赤壁之战,而是以一只在江边看到的折断的战戟入手,间接而含蓄的指出这里曾发生过的历史风云,以小见大,联想到当年的赤壁之战,引发怀古之情。而后一句“东风不与周郎便”,反说其事,假设当时东风没有帮助周瑜,恐战局有变,将胜利的关键归于“东风”,使后人争相歌咏的“风流人物”周瑜也变得黯然失色,使惊心动魄的赤壁之战与曾经叱咤风云的英雄豪杰也变得平淡无奇,这也正是这首七绝的魅力所在。末句未写周瑜的对手曹操,而是选择了与东吴密切相关的“二乔”和代表曹操的“铜雀台”,想象东吴战败后,周瑜的夫人小乔和孙策的夫人大乔都会被曹操掳去。诗人的构思十分精妙,一方面将东吴失败后的屈辱和曹操胜利后的骄恣刻画无遗,另一方面 ,更加突出了东风对周瑜胜利的重要意义,借此抒发自己没有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壮志难酬的感慨和遗憾。

三.“赤壁”意象的教学策略

地理名称,其本身作为一个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形成的地域符号,不具有人文和历史意义,但是随着历史事件的发生和文人墨客的反复雕琢,赋予了其历史感与文化魅力,成为了世代相传的文化象征。地理意象中所承载的不仅是诗歌的情感,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但在地理意象教学中,目前仍存在着应付考试,忽视语文与生活、语文与其他学科之间联系等现象,加之部分老师文化素养不够,知识积累不足,无法对意象进行深入解读,导致学生“只知其表,不知其里”,难以把握古诗文的情感与意境美,不利于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以及对美的享受。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归纳出了以下三种教学策略。

1.意象教学渗透地理、历史知识

各学科知识之间存在着相同点和不同点,他们相互交叉、相互补充。不论是人文地理意象,还是自然地理意象,其中都隐藏着空间、时间给作者的灵感、情感寄托、象征意义等深厚内蕴。在教学中渗透地理、历史知识,可以引导学生开阔视野,实现各学科间知识的有机融合。“赤壁”不仅是点明诗歌背景的地理环境,也是作者深厚情感的寄托,了解“赤壁”意象的含义,有利于理解诗文的脉络以及其中蕴含的深意。比如学习杜牧的《赤壁》,向学生介绍作品的背景——“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借助东风,采用火攻的办法,以少胜多,大败曹军于赤壁的故事。杜牧从一支折断的战戟入手,联想到当年的赤壁之战。同时还可以向学生着重解释一下诗中的“铜雀”这一地理名词,“铜雀”即铜雀台,是东汉末年曹操在邺城建造的一组建筑群中最为著名的一座台,其目的在于攫取最大权利和最高权势。至南朝时期铜雀台的开始向“铜雀歌姬”意象转换,后人多借此咏史怀古。杜牧将本无联系二乔和铜雀台联系起来,提出“如果东风不给周郎方便,恐胜负移位”的猜想,将胜利归功于东风,正是借史实抒发心中的抑郁不平之气。“铜雀歌姬”意象以“二乔”的身份得到更深广的传播。

2.转变教学方式,开展比较教学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同时选取了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赤壁赋》,这两部作品作者相同,意象相同,都作于同一时期,但其中却也存在着诸多差异。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将这两部作品进行整合,从“赤壁”意象的角度入手进行比较教学。《念奴娇·赤壁怀古》尽显豪放派的词风,词的开头从浩荡江流滚滚而想到古往今来的英雄豪杰也随时间被淘洗一空,将浩浩荡荡的江水和顶天立地的风流人物尽收笔下。一方面以周瑜年少有为衬托自己年事已高,却功业无成的失意与痛苦,另一方面表达了诗人希望在宋朝国力软弱的状况下能够有一个像周瑜一样的人物来改变现状的迫切心情以及渴望报效国家的耿耿忠心。《赤壁赋》运用了“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由赤壁之景联想到曹操,借客人之口,赞颂曹操曾经的丰功伟绩,然后笔锋一转,一句“而今安在哉”引发己悲,抒发对自身渺小,人生短暂,宇宙无穷的无奈之感。黄州赤壁,本不是古战场的遗址,但雄浑壮阔的山势,汹涌奔腾的水冲击着苏轼跌入低谷的心,赐予了他不屈的人格和写作的灵感,“赤壁”意象也在其中不断深化与超越。对二篇诗文进行比较,突破了单篇教学中对意象的孤立解读,发展学生发散性、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能力,使学生可以更加深刻的了解苏轼借“赤壁”想要表达的情感,对于文赋和词两种文体在表达上的差异也会更加清晰。

3.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探究意象

在网络十分发达的今天,学生对于信息的摄入量远超从前,但教材中选编的诗文量十分有限,因此对于古诗文以及意象的学习不应局限于课堂之内。作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积极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教师要积极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拓展语文学习资源。在“赤壁”意象的探究教学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从书籍、报刊、网络等渠道采集信息、搜集课内外“赤壁”意象的诗文。例如可以补充李白的《赤壁歌送别》,这是李白一首著名的送别诗,诗人在其中花费了大量笔墨描绘赤壁宏伟开阔的景象,既通过怀古营造了雄伟壮丽的气势,又与送别友人巧妙的统一起来,设想友人将要将往赤壁所要面临的景象;又如胡曾的《咏史诗·赤壁》,借赤壁战场之景追忆赤壁之战,与当时其他同类诗歌不同的是,曹操虽然是赤壁之战的败者,但胡曾仍将其称为“英雄”。虽然不同的赤壁作品其体裁和立意各不相同,但都表达了诗人对赤壁之景的赞美,对赤壁之人的崇拜。通过举一反三,带领学生更深入分析古诗词内涵,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意象鉴赏能力。

综上所述,关于“赤壁”意象的作品十分丰富,这些作品在提升了赤壁不同的情感表达,沉淀历史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则以教材中所选的三篇赤壁作品为例,重点分析了“赤壁”意象的文學表现,以及地理意象教学的具体策略。在同类研究中,我们可以以此为例,在探讨地理文化与文学的关系的同时,加强古诗文中地理意象的解读及其教学策略的研究,进一步开拓研究空间,将古诗文中地理意象的研究引向深入。

参考文献

[1]彭定求.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2008.

[2]唐圭璋.全宋词[M].中华书局,1999

[3]王迎娜.“赤壁”文学意象的故事嬗变研究[J].大众文艺,2019(08):29-30.

[4]宋鑫鑫.《赤壁赋》语文教学价值的确立及教学设计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7.

[5]陈嘉敏.中学语文古诗文教学地理意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

[6]喻晓萍.此心安处是吾乡——解读苏轼心中的赤壁[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03):49-51.

[7]刘瑞芳.赤壁怀古咏史中的两首名篇[J].社会科学论坛,2014(12):162-168.

本文系“河南省中小学学科教育教学(语文)研究基地”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洛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猜你喜欢
赤壁赋怀古赤壁
行书方拱乾《混同江怀古》(33cm×21cm)
节录苏东坡《前赤壁赋》
清晏园怀古
千江有水千江月——《赤壁赋》任务学习
上都怀古
苏东坡《前赤壁赋》
鏖战赤壁(下)
鏖战赤壁(上)
翠云廊怀古
《赤壁赋》用典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