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婴鹂
摘 要:“断舍离”是日本作家山下英子提出的一种现代居家生活的理念,其要旨是学会舍,才有得。这同样也适用于小学数学教学。数学教学“断舍离”,是要对数学教学的内容、环节、手段等做筛选,這涉及备课、上课、布置作业等教学的各个环节。在筛选时,要考虑两个维度;一是教学目标与教学大纲的关系这条关系轴;另一个是当下学生的接受能力和需要目标程度的时间轴。换句话说,要注重选择的教学内容与当下教学大纲联系是否紧密,与学生的需求和能力是否匹配,是否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断舍离”; 教学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总想着把所有知识都教给学生,把所有知识都装进学生的大脑,自认为这样就能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就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为了让学生掌握足够多的技能,教师恨不得倾自己所有,全都教给学生。然而在客观上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学生也是有个性差异的。教师的愿望往往与现实有很大的差距。“贪多嚼不烂”,这种教学方式不仅给学生和教师带来了负面影响,教学效果也不尽人意。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按照《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和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在教学内容、教学环节、课堂建构等方面进行“断舍离”。
一、“断”——优化教学环节
现在许多教师上课,求新求异,设计了许多花样,领着学生做这做那。教师讲到哪里,学生跟到哪里,没有时间去思考。对小学生来说,一节课的内容不宜太多,多了他们就分不清哪个重要、哪个不重要。因此,小学教师在上课时可以减少一些教学环节,这样做有利于聚焦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节省课堂上的教学时间,留出更多的时间给学生思考。
因此,在日常教学中,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果断地“断”——断绝重复的、不必要的环节,让课堂更加连贯,让教学的重点更加突出,难点更能有效突破。
一节课,我一般只安排三个教学环节,一是导入,二是新授或探究,三是练习和作业。在这三个环节上,导入力求做到“快”而“趣”,探究力求做到“慢”而“透”,练习和作业做到“精”而“活”。比如笔者在教学《轴对称图形》这一课时,先出示几幅图片,让学生观察这些图片的特点,学生很快就说出了:两边一样、两边对称等。笔者接着就说:“对,这些图形都是对称的,看起来都很美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些对称的图形,看看它们有什么特点。”板书课题:轴对称图形。整个导入过程不超过5分钟。接下来的新授和探究也不安排过多的形式,重点放在数学知识的纵向深入,做到“透”,而不是横向走过场,一般不超过15分钟。后面的时间全是练习和作业。这样设计也是因为儿童的注意力往往只有20分钟,在这20分钟里,儿童的注意力相对集中,思维相对活跃,便于思考探究、接受新知识。小学课堂有40分钟的时间,后面20分钟,儿童的注意力容易发生转移,所以笔者尽量在前20分钟完成例题的教学。一节课的后20分钟,笔者也分成两段,前一半时间边练习边讲解,后一半时间让学生独立作业。这样的安排减少了教学环节,充实了课堂内容,让巩固练习和作业尽量在课堂上得以完成,减少学生课后的任务,能够有效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二、“舍”——优化教学内容
(一)教材内容要适度调整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因此在教学时要善于根据学生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度调整,因人施教。比如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有“小数的认识”和“小数加减法”两部分内容,教参给予这两部分内容各5个课时的教学时间。笔者在教学时把这部分内容做了调整。认识小数的内容,对后续学习小数至关重要,而从整数到小数的学习,有一道坎,必须把小数的意义理解透。小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和整数加减法一样,只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就行了。如果小数的意义理解透了,那么学生就很容易理解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小数点为什么要对齐。笔者在教学时,把重点放在了“小数的认识”这部分内容上,用了六节课的时间,帮助学生详细了解小数的意义。然后学习小数的加减法,学生就很容易接受,只用了一节课的时间就完成了教学任务。
再比如笔者在教学二年级“3的乘法口诀”时,舍弃了按部就班教学乘法口诀编制的过程,先问学生:“今天我们学习3的乘法口诀,你会编吗?试试看。”让学生根据书本主题图、乘法算式等,自己编出口诀。由于学生前面学过“5”和“2”的乘法口诀,所以很快就把“3”的口诀编出来了。这时笔者试着引导学生发现“3”的乘法口诀有什么规律?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能够很快记住“3”的乘法口诀?利用“3”的乘法口诀可以解决哪些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样安排不仅完成了教学目标,加深了学生对乘法口诀的理解,还对课外进行了拓展,努力做到“授之于渔”。
(二)作业设计要精炼有效
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课程改革,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可是身在其中的教师,往往感觉到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现实中往往是学生的课业负担不仅没有减轻,反而变得更重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通过在日常教学中的观察,笔者发现,小学生每天需要完成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的作业。假如每学科只要半小时,这个作业量并不算多,三科加在一起就有了一个半小时的作业量。据统计,现在小学生的完成作业的时间远远不止一个半小时,仅语文就有写字、背诵、作文、日记、预习等,再加上家长给孩子报的兴趣班等,学生的课业负担就更重了。
笔者在布置数学作业时就发现许多数学题目只是重复课堂教学的内容,题型没变,形式没变。学生机械性地重复做着同样的事情,自然而然对学习就产生了倦怠。学生虽然练熟了会轻车熟路,增加解题熟练度,但会觉得负担太重,学习起来就没有兴趣。
学生的作业量增加了,教师的任务也增加了。因为学生的作业是需要教师批改和检查的,一个班按50人来算的话,学生做1份作业,教师就要批改50份。批改作业占据了教师许多本该去看书、教研、交流的时间。渐渐地,教师不再是通过提高课堂效率来减轻学生的负担,而是通过给学生增加作业来提高教学成绩,不知不觉中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教书匠”。所以我果断“舍”——舍弃了机械、重复的作业,减少了作业量,精选出有代表性的题目,安排在每节课后半部分的20分钟里完成。这样既能督促作业拖沓的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又能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当堂辅导,实时掌握课堂效果;既减轻了学生的课后负担,又为自己节约了课后单独辅导、补差补缺的时间。
三、“离”——优化课堂建构
(一)脱离“高大上”的课堂语言
记得刚参加工作时,每次上公开课写教学设计,经常会思考這样一个问题:上一个知识点到下一个知识点之间如何进行语言上的过渡?教学语言如何组织才不显得突兀?前一个知识点讲完以后,往往想了许多办法,用了许多的语言才引出下一个知识点来。当时觉得只有这样的课堂教学才叫精彩。直到后来笔者才意识到,与其纠结于两个知识点之间的过渡,不如直截了当,直接引出下一个例题或知识点,脱离华丽的辞藻,把更多的时间用在知识点的讲解或者学生的思考上。
比如我在教学“分数的认识”这一课时,教材安排先是分数的意义,再是分数的写法。对这两个知识点的衔接,笔者并没有进行复杂的设计,只是在教学分数意义前就提醒学生注意教师是如何在黑板上写分数的。到了教学写法时只问了一句:“刚才大家看到我怎样写分数了吗?谁来写一写,并说说写分数时应该注意什么?”简单明了地将学生指向了知识的要点。
(二)脱离复杂的思维描述
许多学生认为数学知识十分严谨,充满了抽象的名词、概念、术语等,对复杂的思维活动,要求学生用严谨的数学语言来描述就会变得非常困难。学生有了这种感觉,学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为了拉近学生与数学间的距离,对复杂的思维活动,我变“说”为“做”,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比如在课堂上,笔者遇到了这样一道题:小红有10支笔,小丽比小红多6支,小红和小丽一共有多少支笔?按照常规思路,要么从已知条件到所求问题来进行分析,要么从所求的问题出发,寻找已知条件来进行分析。过去教师总是会让学生模仿标准的语言叙述解题思路,千篇一律的语言,让学生望而生厌,从而使学生对数学产生畏惧感。于是笔者在教学这一题目过程时,脱离了固有的数学语言表述的设计,特意隐藏了题中的第二个条件。笔者问学生:“请大家猜一猜,中间这段话可能是什么?”立刻就有一个同学说,中间这个条件一定是告诉大家小丽有多少支笔。笔者忙着追问:“为什么呢?”学生马上回答:“不知道小丽笔的支数怎么能求小丽和小红一共有多少支呢?”一句话,道出了解题的关键。等笔者将第二个条件展示出来以后,同学顺利地完成了此题。紧接着笔者又把小丽比小红多6支改成了小丽比小红少6支,同学也很容易就解答了出来。复杂的数学问题,经过处理人为把难度降了下来,虽然脱离了学生用语言叙述解题思路的过程,但却留下了学生主动积极思考、快乐开心学习的空间,学生自然而然掌握了数量之间的关系。
(三)脱离华而不实的活动设计
小学生的注意力往往不集中,因此,在教学时,教师经常安排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愉快地掌握新知。尽管如此,但活动毕竟是教学的一种手段,如果本末倒置,把手段当作目的来追求,势必导致为了活动而活动,把一堂数学课上成了活动课,反而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
比如在教学“观察物体”这一课时,笔者安排了一个教学活动,让孩子从家里带来玩具,然后用相机分别从玩具的前、后、左、右、上拍照片,传到大屏幕上,还让同学和玩具合影留念。在学生打着手势,喊着“茄子”的口令声中热热闹闹地结束了一堂课。可是课后练习时,笔者却发现孩子对知识的掌握并不理想。在课后反思中我发现,活动中,学生过多地欣赏了各种各样的照片,却很少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不同结果,更没有思考这些结果与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所以再次教学时,笔者脱离了拍照活动,直接让同学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笔者带来的教具,说一说自己看到的结果是怎样的,从大屏幕上找到看到的图像,然后再猜测一下别的同学从另一个位置看到的应该是什么结果?说一说为什么看到的结果不同?最后再引导学生相互交换位置,观察验证刚才的猜想。这样的设计虽然失去了华丽的课堂表象,却让学生能够正确掌握数学知识,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四、结语
教师在钻研教材设计教案时,喜欢学习他人的策略,但在借鉴时需要不断清点,不能看这个也不错,看那个也很好,结果把别人所有的东西都糅合在一起,放进自己的课堂,反而使自己的课堂杂乱无章。只有根据自己课堂的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进行科学取舍,才能使数学课堂扎实有效。
参考文献:
[1]山下英子. 简单断舍离生活[M]. 纪鑫,译. 济南:青岛出版社,2016.
[2]叶建云. 可以这样教数学[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许凡. 数学教学需要“断舍离”[J]. 当代家庭教育,2019(09):31.
[4]庄洁. 习作教学需要“断舍离”[J]. 小学教学研究,2016(13):27-29.
(责任编辑:胡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