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哭,“共情”为什么不管用?

2022-05-30 10:48郭真礼
家教世界·V家长 2022年9期
关键词:设身处地套用共情

郭真礼

孩子闹情绪、发脾气始终是让家长头疼的问题。书和文章看过很多,方法也学了不少,好声好气“共情”了半天,孩子的情绪就是无法平复。父母的耐心被彻底耗尽,情绪也跟着崩溃,真的太难了。孩子哭,“共情”为什么没用?

其实孩子哭只是情绪的表达方式之一,他们可能在说:我很着急、我很生气、我很懊恼、我很难受、不知道怎么办……尽管都知道要“和孩子共情”,我们却常常让自己筋疲力尽,孩子也始终陷在坏情绪里,可谓两败俱伤。问题的关键也许是你对孩子使用了“假共情”。

很多家长在学习了共情之后,认为共情就是灵丹妙药,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直接套用共情的句式:“因为……,所以你感到很……,对吗?但是……”当说完这句话之后,孩子并没有如预期的那样停止哭闹、发脾气,家长就会很疑惑,我也对孩子共情了啊?怎么一点用也没有呢?

看似共情,实则是在控制孩子

孩子不小心把积木弄倒了,开始大哭大闹,甚至还把积木摔了,很多妈妈会说:“积木倒了,你很生气,对吗?妈妈理解你,但是我们不能摔東西哦!”但说完之后,孩子并没有停止哭闹。这其实是因为很多时候,我们是走脑不走心的“假共情”。我们期望通过套用共情的句式,来让孩子感受到被接纳和理解,进而停止大哭大闹、摔东西、撒泼打滚等我们看来很糟糕的行为。

就像刚才那位妈妈一样,她看似是在共情孩子,但是并没有设身处地地去感受孩子为什么会有这些所谓的“不良行为”,也没有真正看到这些行为背后,孩子的需求和隐藏的情绪,而是着急地想通过共情达到让孩子不哭的目的,也就是利用共情的方式来控制孩子。而孩子的感受力是极其强的,他们能够听得出来我们是饱含真诚地接纳和理解,还是披着共情的“外衣”在敷衍他们。长时间下来,孩子眼里,我们的共情只是要说服他的前奏,是用来控制他的工具。

而真正的共情,是站在孩子的立场,说出、并认同孩子的感受和体验。当我们设身处地体验孩子的情感,就能感受到,孩子花了很长时间搭这个积木,还没来得及分享他的杰作,积木就倒掉了,他一定沮丧极了。以他手眼的协调能力,搭积木并不容易;以他的语言发展能力,他也很难描述自己的心情,所以他需要用哭和摔东西来表达。只有体验到孩子的内心,我们才能设身处地理解他当时的感受,也才能真正共情到孩子。

所以,停止哭闹和发脾气并不是共情的“终点”。我们不能用“是否哭”和“是否听话”来衡量共情的效果和价值。

共情过度,适得其反

共情的另一个陷阱就是过度共情,很多妈妈在学习了共情之后,觉得要想让孩子的心灵不受到伤害,就要时刻关注孩子的感受,以至于把感同身受变成了对感受的过分在意。对孩子过度共情,会适得其反,父母的回应会令孩子对自己的感受感到困惑。比如:孩子走着走着,摔了一跤,可能他本身并没有感到特别难受和想哭,这时妈妈连忙跑过去抱着孩子说:“哎呀,宝贝一定摔疼了吧,没事,妈妈在呢,妈妈帮你呼呼,不疼啊。”本来没事儿的孩子,突然哇地就哭了。事实上,孩子的感受不需要被过度保护,而是需要被认真对待。

共情应该是让孩子学会自我感知和探索,在实践中去感知自己在遇到不同事情时内心真实的感受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能让自己好一些。不断地体验中,孩子才能形成一个客观、真实的自我认知,也才能更有勇气去探索未知的世界。而例子中的妈妈,她并没有真正地进入到孩子的内心世界,是在用“我以为”来代替孩子的感受。长时间下来,会让孩子混淆妈妈的感受和自己的感受,让孩子无法确认和识别自己内心真正的感受。本来他自己摔倒了,拍一拍衣服就起来继续玩,妈妈的过度共情会让他觉得“我摔了就应该疼、应该哭”。未来面对很多事情,他可能都会犹豫不决,怀疑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想法,不敢去勇敢尝试。所以父母要做的是,在孩子经历这一切的时候,能够给予孩子信任,倾听他们的心声,让孩子感觉到安全,从而有勇气深入地探索和感知自己的内心。

究竟如何正确和孩子共情呢?

态度比语言更重要。共情虽然有一定的句式,但生搬硬套的效果并不好。因为,态度往往比语言更重要,孩子从我们的态度中能够感知到,妈妈是否真正理解我。共情孩子其实有很多方式,这里我并没有去套用公式,而是发自内心地陪伴和安抚,这一个简单的动作,已经足够向孩子传递我的理解和接纳。所以,有时我们不要急于为孩子的感受赋予一个标签,比如“你现在很难过”“你一定很生气”。要给孩子自主处理情绪的空间,因为情绪有时是复杂的,标签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感同身受的态度。只要持有这样的态度,那么一个眼神、一个拥抱、默默的陪伴,都是共情。

放下成人的价值判断,接纳孩子的情绪。情绪没有对错之分,情绪是孩子对当下事件的一种内在体验和感受,而每个人对同一件事情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我们不应该以自己的价值判断来衡量孩子的感受,而是应该去接纳。先不要急于和孩子的观点较劲,不要说:“你怎么可以这样说呢?那是你亲弟弟。”而是要针对孩子的感受说:“看起来你很气。”只有当孩子的情绪被我们看见的时候,才能感受到被尊重和理解,也才能把情绪释放出来,使得“理性大脑”恢复工作。

帮助孩子识别和表达情绪。孩子不认识情绪,就说不出来,只能哭和发脾气,这是他们唯一能做到的表达方式。所以,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带着孩子去做情绪的识别和理解,这是孩子习得情绪管理能力的第一步。而孩子的情绪识别需要我们像教小宝宝认识眼睛、鼻子、嘴巴、身体各个部位一样,先给孩子的情绪命名,再让孩子在生活中不断去重复运用。

引导孩子反思复盘,找到解决方法。最后,共情并不代表单纯地接纳,我们还需要向前一步,引导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我们仅仅是接纳孩子的情绪,而不去引导孩子找方法,孩子也不会得到有效的帮助。

猜你喜欢
设身处地套用共情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
幼儿共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中语文阅读答题教学中的“静”与“动”——模板套用与能力积攒、实力发挥的灵活结合
成语班
设身处地,追本溯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美丽实验室
品德课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实践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