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塑文化中构建新发展格局

2022-05-30 16:14:01王娜娜杨亮亮刘莹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2年9期
关键词:学校课程文化

王娜娜 杨亮亮 刘莹

“真是大变样,条件变得越来越好,孩子越来越喜欢上学了。”“之前还很纠结,到底要不要让孩子来这里读书,现在看来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家门口终于也有好学校了。”……说起孩子在读的郭茨口小学,家长们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2019年,与共和国同龄的郭茨口小学搬进新校区,3年来携手华中师范大学,抢抓发展机遇,着力内涵提升,以重塑学校文化激发蓬勃动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社会美誉度持续提升,教师获得感和幸福感持续增强……已然成长为武汉市汉阳区一张靓丽的教育新名片。

重塑理念文化,凝练师生共同遵循的价值追求

走进郭茨口小学,一处反映汉江流域文化风貌的大型3D实景景观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三五成群的孩子正围在一起“指点江山”:“西汉张骞就是从汉水边的城固踏出了第一条通向世界的丝绸之路。”“我老家是襄阳的,看,就是这里,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先生出山。”

“这是学校‘源远教育的物化体现,也是特色校本课程《读江记》的实物载体。”学校党支部书记周红缨热情洋溢地介绍,“孩子们对每周一节的《读江记》校本课总是充满期待。”

周红缨介绍,学校与汉江直线距离仅有660米,郭茨口古称“郭师口”,是汉江两岸“七嘴八口”中的一口,民族英雄岳飞曾在此屯兵操练。汉水是古代“江河淮汉”四大名渎之一,地处承东启西、勾连南北的文化交锋区和汇集地,在中国流域文化中,其文化的兼容性、开放性、固执性和创新性都非常典型。

汤汤汉水,源远流长。

学校以汉水文化为底蕴开发的特色校本课程《读江记》,试图通过人、城、江三大主题内容,让学生从人文、地理、历史、文学、科学、艺术、生物等众多领域全面了解汉江,了解家乡风土人情,了解祖国壮美河山,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家国情怀。

“我们培养的学生既要传承优秀传统,又必须具备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能力和必备素养。我们的教师既要坚守教育初心,又要有开拓进取的精神。”学校校长孙中强说,“我们以‘定位、关联、融合为思维框架打造‘源远教育品牌,学校凝练出‘思河汉之源,行江海之远的办学理念,确立了‘知新行健,思源致远的校训。”

周红缨介绍,“源”强调教育的本源在儿童,学习的本源在发现与认知;“远”意在通过创新教育方式,唤醒学生内在潜能,帮助学生行稳致远,走好通往人生幸福的每一步。“源远”教育以文化融合、儿童本位为特色,立足传统文化,面向未来世界,培养“知本源、行天地、创未来”的“源远”学子。

让办学理念成为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一条有效的途径就是让全体师生都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和体验者。为了科学定位办学目标,凝练文化内核,2019年1月,学校开启“‘共建新学校 同迈新征程文化大家谈”系列活动,全校师生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头脑风暴等方式进行思想碰撞,让每个人的声音都能被听见。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在档案室查阅学校办学的大量资料,寻访校友、拜访专家,听他们讲述与学校的故事。通过对校史的追溯,师生对学校发展脉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在寻根思源中厘清了学校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寻根固本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我们试图通过梳理学校的历史,找到学校发展的文化基因。”周红缨说,“学校的发展必须调动全校师生的积极性,激活每个人的智慧。理念来自人人,文化属于人人,对文化的认同感和文化凝聚力才会更强。”

文化在创新中不断发展。“源远”教育必须在融合中加强创新才能适应师生发展的需要。作为文化通识课程的《读江记》为了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也在不断延伸。据学校课程中心主任赵谦介绍,学校依托该校本课程设计了12个研学精品路线,编写了学生研学手册,带领学生实地探访贯通南北的交通脉络和文化通道;依托《读江记》课程让学生进行项目化学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技巧和能力。例如,将《读江记·城》教材中关于武汉盘龙城的青铜器与随州的青铜编钟等内容进行整合,再与学校的《“纸”向未来》课程融合,以“你想为学校‘青铜时代博物馆创作一件什么镇馆之宝”为驱动性问题,让学生进行“青铜时代”的项目化学习。学生“云游”博物馆,归纳、整合信息,进行创作,实现信息技术、语文、美术等多学科融合的创新性自主学习与探索。

“用课程的方式让学生感受汉水文化,进而了解学校和学校文化。久而久之,文化才能在学生心中扎根。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创新拓展,对老师们来说也是一次文化认同之旅。”学校青年干部魏璇老师在一次次探索与寻访中更加理解了“源远”的内涵。

重构课程文化,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课程是学校实施教育的重要载体,课程文化是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源远”教育课程理念倡导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让孩子在课程中启迪学习智慧,实现多元发展,呈现生命的多姿多彩。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是落实课程理念的第一步。在“源远”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学校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指导,建构“源远”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学力奠基课程、学科拓展课程、特色融合课程三大方面。学力奠基课程主要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学科拓展课程包含基于学科学习而拓展的专项微课程,比如“语文微写作”“数学微计算”“英语微对话”等;特色融合课程主要是根据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融合多种学科,并将学校的文化特色、办学特色融入其中而形成的校本课程,此课程细分为“知”“行”“创”三类课程群。

学校教学楼五楼的一面墙上,布展了一幅河流形状的图,并呈现了重大党史事件和同一历史时期的学校发展重大事件,展现了学校在社会历史浪潮中的变迁与发展。六年级学生在毕业前夕,都会分批来到这里上一堂毕业大思政课,讲述“我与学校的故事”。郭茨口小学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新生入学到毕业升学的全过程,打造了一系列特色思政课程:“入学彩袋”课程既传递家人对孩子的希冀,也丰富了孩子的劳动体验;“黄金·周”课程从就餐、上课、如厕、课间文明、路隊等方面细致指导学生如何养成良好习惯;“金色·社区导师”课程让学生感受各个职业的不易,感恩美好生活……

此外,学校大队部为全体队员开发了少先队课程,由“源远”微课堂、红领巾争章以及一系列少先队活动组成。队员们以中队为单位,线上线下多渠道参与活动,感受传承红色文化的意义。让孩子在“红色课程”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树立文化自信、培养家国情怀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也是“源远”教育的应有之义。“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必须让孩子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这是‘思源的一个重要方面。”周红缨说,“比起成才,成人更加重要。”

德育戏剧课程是学校的特色融合课程,学生自主完成资料搜集,合作编写剧本,自主进行演练,最后在全校进行展演。疫情期间,“一束光”红色剧团开展了《有光的时代》系列抗疫微剧的编排和录制,宣传疫情防控知识,传递人间大爱。《毛主席的睡衣》由展览馆一件打满补丁的睡衣开始说起,以当代学生和教师的视角切入,进行穿越时空的对话,沉浸式体验革命先辈艰苦朴素的作风和为国为民的精神。該剧在武汉市党史学习教育大会上展示演出,获得一致好评。

这样的课程还有很多:“纸”向未来社团课程,从认识“纸”到制作“纸”,再到用“纸”打造华彩汉服、青铜器皿等,让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和学科知识,完成多样化任务;依托《读江记》校本课程,在校园开辟劳动基地,学生在美术教师的带领下自主设计种植园“标牌”,在园林师傅的带领下学习翻地、播种、浇水、除草、施肥等,科学教师教学生“如何进行日常观察”并设计《观察记录表》,教会学生中草药采摘小技巧……

为了塑造知行合一的“源远”学子,培养学生良好品行,学校创新养成教育方式,开发“行规八礼”课程——“集会礼”“列队礼”“微笑礼”“就餐礼”“课堂礼”“课间礼”“如厕礼”“出行礼”,并将“八礼”的具体要求编写成三字歌,配上音乐,采用行规操的形式,让学生在身心愉悦中有效内化。

学校还为每个学生制定一本成长计划书,包括“月目标规划单”“成长阶段目标达成单”“目标达成认定书”,学生自己制定月计划并填写目标达成情况,然后由家长和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认定,评出月度好习惯养成之星。孩子在家校共育中健康成长,知行合一。

重建教研文化,整体提升教师发现力实现力呈现力

“我不行,这个做不了,以前也没有做过。”这是周红缨刚接手学校时经常听到的话。在区里开会,学校干部、教师总是低着头进、低着头出,缩在最角落的位置。这刺痛了周红缨的神经。

来郭茨口小学之前,周红缨曾在汉阳区一所名校当副校长,也是武汉市学科带头人。她深知,如果教师无法实现专业发展,这种不利的发展格局将无法打破,老师们更是没有职业幸福感可言,也无法实现学校发展的愿景。

在广泛征求教师意见的基础上,以“四有”好老师为培养目标,学校请专家指导教师运用SWOT工具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并出台了《郭茨口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指标》。

经过3年努力,郭茨口小学摸索出一条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路径,凝练出属于自己的独家经验。

坚持问题导向,让微课题成为质量提升的驱动力。发现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校鼓励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发现问题,那些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就成为微课题的研究对象。学科教研组针对各种微课题组织骨干力量开展教研活动,进行针对性教学策略的创新研究。譬如,语文学科中的“单元作业设计”“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研究”“学习情境创设”等问题;数学学科中的“课例的有效整合”“思维桥的搭建”“小组的深度合作”“生活的联系与拓展”等,这些微课题研究为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发挥了巨大的引领作用。

学校着力推进“3X源远课堂”教学模式探究与实践,打造品质课堂,取得可喜成绩。陈希老师的“发现—实现—呈现”教学模式的变式研究,聚焦高效课堂,开展习惯、基础、能力的教学策略以及个性化辅导研究,有效提高了数学教研活动的实效性。2020年,在陈希老师和数学教研团队的帮助下,鲍施敏老师执教的《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解决问题》一课获汉阳区小学数学教坛新秀比赛二等奖。2021年,陈希老师执教的《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单元整合课获汉阳区小学数学骨干教师优质课竞赛二等奖。

自主研发课程,广泛动员参与,在研发过程中提升教师的发现力与实现力。《Y次元·密室探索》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就是一个典型例证。郭茨口小学的“Y次元密室”是全国第一家校园学科游戏体验中心,占地110余平方米,由两间教室改造而成,设计有“我是小水滴”和“小航海家”两个主题。结合当下流行的密室游戏,该课程打破学科壁垒,通过游戏闯关的方式实现多学科知识的融合。这个课程没有可以参考和借鉴的先例,教师只能自己探索设计密室中的道具、游戏关卡。全校老师整合各个学科知识点,创造性地融合,形成知识树并将这些知识点以游戏闯关的方式呈现。这门课程开发之初,新校区建设还没有完全完工,教师在借用的一间仓库里用桌椅板凳搭建起了密室的模样,用废旧的快递纸盒制作密码宝箱,用淘回的木条铁皮做道具……

据该课程负责人朱胜老师介绍,教师不仅要自己制作道具,还要创设主题情境,根据所教学科知识的重点、难点及能力训练点设计一道道通关线索。这个过程“逼”得老师不得不去学习和研究,突破情境设置的难点,又能将学科知识恰到好处的融汇其中。

开展叙事研究,以教学反思和教育分享提升教师的呈现力。全校教师每月开展一次“教育叙事”展评,鼓励老师们拿起笔来,记录点滴教育感悟,倡导做有故事的教育人。“其实我们要的不仅仅是故事,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方式让教师能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总结经验得失,进而获得成长。”孙中强说,“现在已经不用动员,老师们都抢着分享自己的故事。”

为了帮助新入职教师尽快进入角色,学校组织编写了《今天怎样做教师》系列教材,包含《教师心理健康课程》《班主任管理课程》《新教师入门课程》《教师阅读课程》《常规管理通识课程》,每本教材依据“抓关键要素、抓关键问题”的原则,选择有独特价值的8个专题为基本培训内容,按照“发现—实现—呈现”的模块进行编写。这样的校本研修课程,让新教师很快上手,站稳讲台。

成效是显而易见的。通过重建教研文化,学校教师迅速得到成长。短短2年多时间,就有5位教师被评为区学科带头人,4位教师被评为区优秀青年教师。

郭茨口小学近七成学生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面对这样一群孩子,郭茨口小学的老师们怀揣着朴素的教育情怀和务实的教育理想,不断求索、不断实践,力求给孩子们更好的教育。周红缨说:“作为汉阳区首批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试点学校,我们不断健全管理体制机制,搭建更多成长平台,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自由而快乐的成长。”

责任编辑/鄢志勇

猜你喜欢
学校课程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桥(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计算机教育(2020年5期)2020-07-24 08:53:38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谁远谁近?
学校推介
留学生(2016年6期)2016-07-25 17:55:29
奇妙学校
MOOC起步,从微课程开始
物理与工程(2014年2期)2014-02-27 11:22:21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