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新闻单元教学策略探究

2022-05-30 10:48卢苹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22年9期
关键词:特写体裁建构

卢苹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活动·探究”安排学习的内容是新闻,由新闻阅读、新闻采访、新闻写作三个活动任务组成,意在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单元课文,探究新闻的特点与采写方法。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教材提供的课文就显得特别重要,让学生以课文为例子在举一反三中去建构新闻知识体系,并延伸到新闻写作中去。

一、在群文阅读、自主阅读中建构

新闻单元安排学习的课文没有教读、自读的区分。对此,教师需要从单元整组的理念出发,了解编者意图,采用群文阅读的策略,让学生以自读为主,教师则通过设置适当的专题驱动学生进入教材的课文阅读中,重点完成相应的探究任务,从中建构起属于学生自己的新闻知识体系。

其一,教师可以从新闻要素与新闻内容结合的角度设置专题,概括每则新闻的主要内容。学生需要仔细阅读每则新闻,按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做、如何等要素梳理各新闻要素的具体表述,再分条列举或者制表填写。实际上在阅读一篇课文时,个别新闻要素受体裁或表述的影响,被隐藏或忽略,有时难以确定,如《“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中“何时”就不容易从课文中看得出,这样看上去就是一种缺失。但通过群文阅读,更多同一类体裁的作品中“何时”的表述是很明白的,就能有效弥补这种缺失,使学生形成对新闻要素的整体认知,借此学生可以完成对新闻内容的概括,并进入新闻要素知识的建构。

其二,教师可以从新闻体裁的角度设置专题,让学生在阅读中比较不同新闻体裁的特点与要求。学生阅读本单元的课文,根据“新闻阅读”导读要求和旁批、补白等内容,从篇幅、时效性、表达方式等角度,来认识其中的消息、特写、通讯、评论等不同新闻体裁的特点。尤其对消息、特写、通讯的内容和表达进行比较,从中获得对每种新闻体裁最突出特点的认识,这比从新闻要素的角度获得的认识更深入一层,能够直接沿用在后续的新闻写作指导上。

其三,教师可以从新闻表达的角度设置专题,让学生阅读“任务三”的相关要求,并将在新闻阅读中所学习的新闻知识适时运用到自己选择的新闻表达任务中,建构相关新闻体裁的表达模式。以必做任务消息写作为例,首先要确定一个具有新闻价值的标题,既要概括消息的主要內容,以叙事为主,又要突出重点、见解醒目,对事实的表述以动态呈现,让人仿佛置身现场。其次需要关注正文的结构。消息的正文通常分为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四个部分,但倒金字塔结构决定了这些部分在消息中的地位与作用很不一样:导语处在倒金字塔最上部,需要写出新闻中最重要、最新鲜、最有特点的事实,以简要的文字传达出新闻的自身价值,需要精心提炼;然后进入主体写作,具体、详尽地写出新闻的事实;之后,还需要适当介绍背景及结果等;最后,要回看整个消息写作的整体效果与细节表达是否得体,进行必要的修改与补充。有了这样的写作建构,学生再进行相关新闻作品的写作,就能够有据可依,不再纠结了。

二、让教材贯穿整个“活动·探究”

编者将新闻学习作为“活动·探究”单元,意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亲身实践中探究文本的形成过程,体验文本的应用与创作,以多种方式感知文本的魅力。换言之,教材贯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是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并为学生所选择、重组、借鉴和利用。

如在学习新闻采访时,教材就属于一种范本。新闻采访先要有充分的准备,有些学生可能一时认识不到采访准备的意义和价值,认为采访只要到了现场去看看就明白了,实际上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看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有的人看到的是新闻,有的人看到的是平常。造成这种不同结果的原因就在于准备不同。以《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为例,文中出现的关于舰载机着舰发生事故的大量数据,作为背景资料足以说明舰载机着舰的风险高。这些数据不会随着舰载机成功着舰一下子出现在航母的甲板上让记者“捡到”,而是作者采访之前做过的大量准备工作。这种准备对这次采访和写作来说,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重要的。因为如果没有做好这方面的准备,看到舰载机着舰许多人为之欢呼,感觉到场面很喜庆,却感受不到成功背后所隐藏的惊险与挑战以及飞行员的胆识、毅力和智慧。因此重新认识了新闻采写中准备工作的重要性,学生又可以再度从已有新闻中充分认识作者可能做过的准备,从中明白自己学习新闻采访时需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准备工作才算是充分的。可见,在学习新闻的活动中,课文时时能够给学生起到示范和启发的作用。

又如学习新闻写作时,课文就是学生学习范本;即使所学的只是其中一种体裁,但这些课文呈现的新闻类作品的共同特点,对新闻体裁的写作同样具有指导意义。首先,需要结合教材课文中的新闻特写《“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及课后的小贴士《什么是新闻特写》,弄明白新闻特写的特点:以形象化的手法表达新闻事件中最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有特征的片段。其次,要注意区别相近的新闻体裁,如消息、通讯,这就需要借助已经学习的课文中的不同体裁要素异同的比较,抓住新闻特写在新闻类作品共同特点,如时效性、瞬间性、现场感等。再次,根据所表达的需要,可以采用新闻特写课文中出现的侧面描写,还可以采用其他新闻体裁中运用的方法,如背景资料介绍,使特写所截取的片刻通过时间的延伸获得更丰富的表达。

三、重视发挥教材助读系统的作用

新闻单元的课文学习中,编者基本上都安排了助读系统,在帮助学生获得必要知识的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研读助读系统会发现,不同课文中的助读方式不同,如课前导语提示、旁批、小贴士等。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注意因“课”制宜地借助助读系统开展自读活动,并在相关探究中,帮助完成新闻知识的系统建构。

如学习《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一课,助读系统给出四条批注,每条都是对通讯体裁特点的注释,应引导学生分析并把握。第一条是“关注电头和导语交代了哪些内容”。其中“电头”属于新名称,指出现在课文最前面用黑体呈现的那行字,具体内容通常是“编发这一新闻稿的传播机构所在地+时间+电”,而导语内容中,则需关注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奖项名称及首次颁发人员,二是奖项由来。由此决定了这一通讯将报道该奖项的来龙去脉。在第二条批注中,指出课文所列举的获奖者的具体情形及获奖缘由,指向的是通讯着重对新闻事实进行翔实表达。在第三条批注中,点出课文对颁奖情况的介绍,可以让读者明确这一奖项是怎样评定的。在最后自然段给出的旁批中有:“作者特别说明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的分离,有什么用意?”编者借助这样的旁批,是提醒学生自读时思考这样做的目的何在,学生从这样的旁批中会明白作者此处想表达的是诺贝尔奖评审的公平和公正,进而使学生在挖掘新闻报道背后所隐藏的信息时能够深刻地认识到新闻的客观性。此处虽然只是旁批中的一种表述,但能够帮助学生对新闻通讯的特点有新的理解。

总之,在初中新闻单元教学中,教师需要善于运用教材,引导学生在自读活动中不断探究,主动建构新闻知识体系。

猜你喜欢
特写体裁建构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中考英语不同作文体裁的写作指导(二)
从特写到长镜
“社交新闻”:一种新兴的新闻体裁
电视新闻特写的采访与写作研究
建构游戏玩不够
Learning English By Reading Books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印度军人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