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晓晶
《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的经典作品之一,被收录于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下册。通常情况下,人们解读这篇课文中的主角——阿Q,往往都是从批判的角度进行的,这符合鲁迅先生的初衷,也符合主流价值观的认识。毕竟,鲁迅先生所创作的阿Q,其身上所存在的“阿Q精神”,也就是“精神胜利法”,确实表现着人性中的“小”。通常情况下,阿Q精神也就是精神胜利法的主要表现,就是妄自尊大,自轻自贱,欺软怕硬,麻木健忘;而进一步解析,其实质是“弱者无力反抗,只好在精神上求得安慰”,所以人们常常认为“精神胜利法”就是“自暴自弃的弱者的哲学”。
应当说这样的分析非常有道理,也应当说这样的分析结果已经成为一个基本的共识。在批判阿Q精神的同时,笔者以为文中还有一类角色也值得细细研究,这就是课文当中不时提到的闲人与看客。相对于阿Q这个角色而言,闲人与看客显然没有那么重要,其更多的是一个配角角色;但这种角色所代表的意义却是不可忽视的,无论是鲁迅先生所处的那个社会,又或者是任何一个社会当中,总难免会出现闲人与看客,对于这样一个群体及其角色而言,应当建立一个怎样的认知,非常值得思考。
通读《阿Q正传》这篇课文可以发现,阿Q这个角色是有些特立独行的,当然这也是作者鲁迅创作的重点人物,因此其获得人们的普遍关注也是必然的。相比较而言,闲人与看客属于大多数,尽管这样的人物人数众多,却容易被忽视。那么为什么笔者又想对闲人与看客进行解析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对于绝大多数的读者而言,其身上不可能存在阿Q这样的特点,或者说即使每一个人身上都多多少少的有一些阿Q精神,在某一些场合也可能会表现出一些精神胜利法,但是至少来说,其不可能成为一个人的主要特征,因此对于绝大多数读者而言,是不可能成为阿Q的。但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却很有可能成为闲人与看客。
从文本中的描述来看,闲人与看客在文中的表现有“普通”且“普遍”的一面。文中说,“未庄的人们之于阿Q,只要他帮忙,只拿他玩笑”——在这里,未庄的人们就是闲人,就是看客,他们在面对阿Q的时候,“只拿他玩笑”几乎是唯一的选择。这实际上是必须批判的(具体原因下一点再阐述)!问题的关键在于,假如在我们的身边也有一个类似于阿Q这样的人,那我们是不是也会有“只拿他玩笑”的语言或者行为呢?如果有,那又说明了什么呢?
将研究的视角回归到作者,笔者以为鲁迅先生在创作的时候,闲人与看客并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甚至可以认为,在鲁迅先生的眼中,闲人与看客身上所表现出来的一些人性,也是鲁迅先生批判的对象。认同这一点并不是对作为读者的自己的否定,恰恰相反,正是因为闲人与看客普遍存在,所以在解析这一类对象的时候,更有助于读者的我们去反思自己、审视自身。
综合来看,对文中的闲人、看客等其他人——这些在文中一闪而过的次要人物作深入分析,就能更加全面地理解鲁迅思想的深刻性。
所以,基于上述分析,笔者想亮明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闲人与看客也是具有价值的,批判阿Q精神的同时,也要批判闲人与看客身上更具共性的不足。
实际上,鲁迅先生对闲人与看客也是深恶痛绝的,这种观点在鲁迅先生的作品当中可以说是非常常见,而在《阿Q正传》通篇中尤其众多。在《阿Q正传》中,除了典型人物阿Q之外,未庄的闲人、酒店的人、看阿Q枪毙的城里人,甚至是赵太太,在他们的身上都表现出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闲人与看客的身份,所以从某些方面来说,他们实际上都是同类人。这些人虽互为形影,却不自知,更不互怜,他们丝毫不认为自己身上也存在着他人的缺点,更不认为自己身上存在阿Q那样的特点,他们麻木地以对方的尴尬和悲惨境地作为缓解自身压抑或苦闷的凭借,显得可怜又可恨。可以肯定的讲,在鲁迅先生的眼里,或者说在鲁迅先生的笔下,这些人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特点,无论是被动的盲目,还是主动的自欺,本质上都是病态的心理,是可悲的国民性弱点,都应当是被批判的对象。
因此,闲人与看客的警示价值,在课文解读的时候不可忽视。这里不妨从课文中挑一处描写来说明:“或者因为阿Q说是赵太爷的本家,虽然挨了打,大家也还怕有些真,总不如尊敬一些稳当。否则,也如孔庙里的太牢一般,虽然与猪羊一样,同是畜生,但既经圣人下箸,先儒们便不敢妄动了……”
在这段描写当中没有明确提及闲人与看客,但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更显得闲人与看客更具普遍性,甚至更具隱秘性。赵太爷原本看不起阿Q,阿Q也只能用精神胜利法去对待赵太爷和他那一巴掌,然而吊诡的是,却因为阿Q和赵太爷是本家,所以“大家”居然“也还怕有些真”——这里的“大家”是谁呢?除了闲人与看客又有可能是谁呢?那此时闲人与看客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特点与阿Q又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呢?还不一样应当是被批判的对象吗?此处鲁迅先生所写的另一个角色也是如此,这就是“先儒”。按理说先儒应当是学问大家,他们的思想境界应当超过一般人,可惜的是在面对“孔庙里的太牢”的时候,依然会因为“圣人下箸”,所以“便不敢妄动了”。这样的先儒与一般人又有何区别?与闲人和看客又有什么区别呢?
所以,阅读这些文字并且思考这些问题,就可以发现体现在闲人与看客身上的这些人性的不足,确实也应当是被批判的对象。如果只是因为阿Q吸引了批判的火力,而忽视了这些闲人与看客身上所暴露出来的不足,那即使读者能够回避阿Q的精神胜利法,也未必就能走向一个更高的境界。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无论是作为课文解读者的高中语文教师,还是作为教师的教学对象,也就是学生,在解读《阿Q正传》,在解读阿Q精神、精神胜利法的时候,要坚持整体和系统的思路,在关注阿Q的同时也关注闲人与看客,只有这样,才能走出闲人与看客的窠臼。
应当说,闲人与看客的窠臼是明显的:在面对阿Q的时候,他们只是将阿Q作为嘲笑的对象,极少有批判并改变自身的意识;在面对自己的时候,看不到自己身上的不足,自然也没有批判的意识。其实无论是面对生活中的经验积累,又或者是面对经典文学作品中的一些重要人物角色,当解读者不能真正面对自己的时候,那么课文解读的意义是有限的。
在笔者看来,不能面对自己,也就意味着没有走出闲人与看客的窠臼。这也就意味着看不到自己身上的“小”。如果是这样,那么在面对鲁迅先生所创作的这些作品的时候,又怎么可能有真正的收获呢?要知道,阿Q的性格本质是由“奴隶意识”和“帝王意识”构成的。无论是在鲁迅先生的笔下,还是在更多的解读者心中,阿Q应当是作为一个象征符号而存在的,他是对中国人的高度的精神本质的象征,而且未庄的所有人都与阿Q在精神本质上一脉相承。坦率地认识到这一点,并且在课文解读的时候留一只眼睛给自己,不让自己成为闲人与看客,那么才算是准确地把握了课文的脉搏,才能建立起真正科学有效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