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首次提出了“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概念,“‘语文学习任务群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若干学习项目组成学习任务群”。其中“以学习项目为载体”“若干学习项目组成学习任务群”说明了任务群教学的实施的有效手段是项目学习,尤其是对高中语文新教材(统编版)的推行,无疑是为语文项目化学习的设计和实施提供了可供选取的切口。
一、认识“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的地位和现状
尤其是综合活动单元,首次提及“综合活动单元”是在温儒敏(2019)《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的特色与使用建议》一文中,他提到“综合活动单元是新课型,教材的设计虽然数易其稿,还是不满意,老师们可以结合学情放手去摸索”。例如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的“家乡文化生活”和“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必修下册的“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选择性必修上册的“逻辑的力量”都属于综合活动单元这一新课型。本文就以“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为例来谈谈项目学习的实践。
“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属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在当前诸多传播媒介盛行的信息时代里,语文教学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极大的改变。而在学科素养层面,本单元要引导学生在了解跨媒介传播的背景下,认识常见媒介与语言辅助工具的特点,学会用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展现方式,学会辨析媒介信息的真实性及其立场。在立德树人层面,本单元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开阔学生的眼界。因为这早已不单纯是过去大学中文的新闻媒体或者播音专业了,而是一种常态的跨学科的融合状态。
二、实施“项目化学习”的积极意义
(一)“项目化学习”能变“碎片”为“整体”,有助于“综合活动单元”教学目标的达成
“语文学习任务群”作为课程架构的核心元素,承载着课程目标有效落地的任务,从操作层面来讲,语文学习任务群是依据学习内容而设置的若干学习项目的整合,是阅读方法与材料提示、对学习和交流活动的组织引导、读书的引导等;而新教材的使用,让“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异于以前的课文单元,甚至很多老师把它看成可有可无而放弃了讲解,这让项目学习凸显出来,成为有力的教学方法。项目学习的设置是有一条任务主线,在推进任务完成的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设置合适的学习情境,提供贴近学生生活的任务需求,使得完成“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单元教学成为一种新的尝试,成为一种可能。
(二)“项目化学习”能变“课堂”为“生活”,创设情境有助于学生素养的提升
项目式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得到使用后,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寻求角色的特征,实现了学习的生成性。在“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单元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创设了媒体人利用媒介传播知识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模拟中实现“课堂”到“生活”的转变,教师和学生角色都发生了改变,教师也不再是课堂中心,教师的身份也不是权威和领导者,而以学生为中心。项目式学习中由活动贯穿始终,活动具有不确定性,也会生成出许多学生的想法与经验。正如温儒敏教授所说:“教案的设计形式要改一改,多往学习活动方面靠拢。不全是授课的讲稿或者程序,而主要是问题(课题)、解决”。[1]说明了项目化学习推进课堂、教师、学生转变的必要性。
(三)“项目化学习”能变“求结果”为“求过程”,有助于实现立德树人的终极目标
项目化学习由过去的求结果求答案,变成了现在的求过程求方法。例如“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单元教学中,一改过去的单纯强调媒介信息在语文中应用的广泛性,变成了如何在语文生活中运用媒介项目化学习方法性,学生不再为求结果而求结果,反而把视野转向了求过程,既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又有利于学生在真实的语言实践情境中通过思考、认知和审美,进行复杂的辨析,有利于形成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进而最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三、实施“项目化学习”的原则
(一)创设贴近生活的真情境
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中说:“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丰富多彩的生活本身。”项目式学习正是“通过设计良好的项目、问题和设计任务,主动、深入地学习,关注学生在学科中围绕中心问题探究”和“让学生参与到作家、科学家、数学家、音乐家、雕刻家和评论家的工作中”。[2]因此在高中语文课堂的项目化学习中,教师要根据项目的需要设置不同的角色:记者、演员、导演、作家、导游……这种不同的角色体验给学生创设了一个真实生活的情境。
“情境”是指一种环境条件,它可以影响有机体的行为或事物的发生,也可以是在一定时间内相对的或结合的各种境况。所谓“真实”,即指“设计的项目联系现实世界或自身经历”。由此,真实情境是指在项目式学习中结合现实生活与经历,创造的环境氛围与条件。真实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与语文之间的联系,让教育回归现实。项目情境一定的真实性与目的性,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项目学习中,联系自身经历,产生兴趣与共鸣。
例如在“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单元教学中,为了承载“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任务,第一个项目活动中,学生可以扮演一个记者,这样就有更多的机会去参与多种媒介,例如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甚至是自媒体,有了这样一个情境之后,学生就能主动比较各种媒体的独特性。
参与到这些不同的角色当中,学生拥有了不同行业的不同身份,他们不再是学生这个简单的身份,能够让自己与生活和社会拉近距离,进而体验不同职业工作的特点,这样可以超出课堂而又高出课堂,避免出现学校与社会脱节,最大程度提高學生的综合素质。
(二)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
在语文项目化学习的设计与实施中,教师要统观全局,理清教材内容的素养要求,在设计学习项目时,要贴近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逐步推进,不能为了完成目标而设立目标和活动。要基于人文主题,依据教材单元的不同特质和要求,整合语文教材内容,将学习变成一个由浅入深、积少成多的积累过程。
例如在“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单元教学中,包含三个学习活动,分别是“认识多媒介”“善用多媒介”和“辨识媒介信息”三个学习活动。这时候我们设置项目化活动要符合以上的认知,从创设情境开始,让学生扮演“记者”,初步认识到多媒介的不同之处。
例如在第二个项目活动上,让学生利用各种媒介,进行“防疫宣传”,包括“新冠病毒危害”“做好个人防疫”及“做好公共卫生消杀”三个方面。学生就可以利用第一个活动所认知的多种媒介,展开形式多样的宣传。例如报刊杂志可以设置宣传专栏进行文字传播,学生写一份简报即可;广播可以通过公益广告进行播音,学生写一份播音稿,注意与报纸文字稿的区别,例如多用口语化语言,避免晦涩生僻的书面语,避免同音字引起歧义等;电视方面学生可以利用公益广告的方式播放动画视频,配以文字;网络这一块形式灵活多样,可以采用问卷星设置调查问卷,亦可以制作文字、音频、视频等,手段多样,花式翻新。
(三)重视学生的思维提升
第三个项目化活动就可以选用各个媒体上的一些关于疫情的新闻与传言,让学生讨论关于疫情谣言的特点与实质,总结辨识这类虚假信息的方法,提高辨识媒介信息的能力。谣言产生有一下几个原因:一是人们对新事物不了解,内心产生恐惧制造出谣言,例如某某地区又出现多人感染,且致死率极高,妖魔化病毒,造成恐慌;二是有些人借助疫情背景下人们想要消除疾病的心理,出于对名利的极度渴望而发出的不负责任的言论,例如某中药可以根治新冠病毒,于是造成学生疯狂购买;三是监管不健全,给少数人以可乘之机,一些虚假广告趁机“破土而出”,欺骗民众。
项目活动可以设置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和阅读经验,讨论辨识谣言有哪些方法。学生可以辨析谣言出现的时间或者地点较为模糊;学生可以在谣言身上找到某些过去新闻的影子等。
(四)要会设置合适的驱动问题
驱动问题顾名思义,驱使学生思维动起来的问题,不同于以前传统课堂的问题或者活动,不是单纯地在课堂上回答。好的驱动问题就像设置项目一样,需要做许多前期工作例如收集信息资料,创设情境、模拟角色来完成各项任务,它要从结果来追寻手段,毕竟一个好的驱动问题可以使项目更加复杂并更具挑战,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设计驱动问题是项目式学习的突出特点之一,也是项目式学习设计中的关键任务。驱动性问题一般有一下几个特点:
1.挑战性。驱动问题是重要的并且急迫的,它可以激励学生直面困难并采取适当方式解决问题。比如本单元让学生制作出一个关于防疫的公益广告,以便在电视上播出,这样就需要学生模拟角色,了解公益广告的特性,弄清电视的播放特点,抓住视频制作的要求等等,都是需要学生去面对并解决。项目式学习的课堂的特征是以问题为中心来组织学习,问题是课堂的起点,也是核心要素。而驱动性的问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多维的探索空间,既可以激发他们的内在动机,也可以为其不断思考和自我探索指明方向。
2.开放性。开放性意味着这个问题不是短时间可以轻易解决的,它对学生关于信息的整合、分析、综合、反思和评价的能力有较高要求。驱动问题不是传统的非是即非的答案,它常常伴随着两难的境地,又或者两个答案都有合理性。例如让学生选一个合适的媒介来传播语文知识,这个时候学生需要去比较各个媒介的特点,每个人的看法其实不一样,有着很大的开放空间。当然虽然爱驱动问题具有开放性,但我们在设计问题时也要考虑全面。
3.延展性。驱动问题是具有争议性的问题,并非短时间内可以回答,一般也没有标准答案,教师也不能单纯而绝对地评判学生答案的是非对错。设计提出驱动问题不是以得到答案为目的,而是延展学生思维和课堂的一种有效手段。所以驱动问题的延展性就是评价的重要标准,看其是否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开启学生的心智,发散学生的思维。研究者已经发现,如果学生没有学会问题解决策略和解决过程,他们很难把所学的知识迁移到另一个新的环境中去。项目式学习中的驱动问题应该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能够反映真实世界的问题,但是又不能囿于课堂,要有延伸和拓展。
项目式学习是以“情境创设”为载体、“问题驱动”为线索、“活动开展”为方式[3],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探索的一种探究型教学模式。项目学习打破了学生在课堂与生活之间的界限,通过情境的创设让传统的授课学习变得不再枯燥,让知识变得鲜活立体。“学习任务群”继承了项目学习的有益基因,又以“项目化学习”为载体,使得“综合活动单元”的任务群教学落在实地,使得统编版新教材的使用变得“游刃有余”。
注释:
[1]温儒敏.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的特色与使用建议[J].语文学习,2019(09):4-10.
[2]王本華.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的设计思路[J].人民教育,2019(20):55-57.
[3]刘克.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教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0.
唐品诗,江苏省海头高级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