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学经典《瓦尔登湖》阅读笔记

2022-05-30 10:48彭凤兰
雨露风 2022年9期
关键词:文学经典瓦尔登湖梭罗

摘要:《瓦尔登湖》是世界文学经典,为美国近代作家梭罗所著。作为美国超验主义代表人物和哲学家,他在该书中充分表达了自己的思想理念。本文从他的生活观、自然观、阅读观、教育观、劳动观等方面加以归纳,其崇尚简朴、追求精神自由、人人都可接受教育等朴素的科学思想,至今对现实社会仍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文学经典;观念;瓦尔登湖;梭罗

近年来,笔者所在的高校图书馆以“经典阅读”项目为载体,通过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形式,着力强化传统阅读方式,努力营造“书香校园”氛围,以此滋养读者生命,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之目的。以下是笔者阅读《瓦尔登湖》随手抄录、即兴思考后串联整理的读书笔记。

一、梭罗其人其书

亨利·戴维·梭罗(1817—1862年),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康科德镇,是美国文学的开创者之一,如今已成为美国人的文化偶像。美国人认为是梭罗启蒙了他们感恩大地的思想。受爱默生超经验主义观点影响,梭罗反对权威,提倡个性绝对自由;崇尚直觉,认为人能超越感觉和理性直接认识真理。他一生放弃了太多的东西,没有任何职业,没有结过婚,没有任何不良嗜好,生活极为简朴。梭罗所著的《瓦尔登湖》[1],不仅是一部文采飞扬的散文随笔,更是一部公认的极富思想的哲学名著。梭罗一生崇尚简朴,亲近自然,热爱阅读,重视教育,喜欢劳动。他总是沉思冥想,并随时将其所思所想用笔记录下来。《瓦尔登湖》即其思考和思想的结晶,内容生动有趣,富有哲理。经梳理,笔者认为有以下观念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二、梭罗的生活观

梭罗一生追求简朴,崇尚简朴生活,可谓极简生活鼻祖。他认为,大多数奢侈品,以及很多所谓舒适的生活方式,非但没有必要,而且妨碍了人类进步。他认为智者的生活相比贫困者往往更为简单,更为朴素。他说不管在哪安身,他都可以生活下去。在他眼里,房子说到底不过是一个座位而已。过去除了一艘小船,他拥有的唯一的“房子”,是一顶帐篷。那只小船几经转手,已然沉入时间的溪流。湖畔小屋建成后,他便在人世间有了安生之处。他以为印第安原居民有“栅屋”就可以了,舒适豪华的新英格兰文明人住的“宫殿”太浪费。梭罗说,假使一间房子塞满家具,就如同住进自己设下的陷阱。他小屋里的布设不过一张床、一张桌子和三把椅子而已,简陋如斯,昼出夜伏用不着闩门上锁。梭罗认为饭食也应该简化。他甚至想,一日不必三餐,倘若非吃不可,有一顿饭便足够了,其他事项按比例往下缩减。因为追求奢华,恣意挥霍,就是浪费自己的生命。在梭罗的思想观念里,他甚至认为,一个诚实人几乎无须识数太多,能够数清楚自己几根指头足矣。遇到极端的情况,至多再加上他的十根脚趾头,其余统统算一笔糊涂账。他说,把事情简化到两三件,而不是100件或1000件。在文明生活风急浪高的大海之中,这样的东西就是乌云,就是暴风雨,就是流沙。

梭罗的生活观具有一定的朴素的科学道理。如他说,自己反对食肉的理由是因为其不洁。他只需一点面包和几片土豆就可以把吃喝问题解决得很好。他反感食用荤腥,不吃过多食物,并非完全出于经济考虑。在他看来,简陋生活、艰苦度日是美丽的,且能让诗意功能保持在最佳状态。他认为想象力与肉、脂肪是无法相容的,乐观也是如此。他说人们常言的“某某成了肉食动物”,这话其实就是一种责备。人们应当自律,食用更加清白无罪和更加有利于健康的饮食。人类的命运需要逐步改善并逐步放弃食用动物的习惯,如同野人部落与文明种族接触之后,渐渐放弃部落之间人吃人的习惯一样。

梭罗倡导的“生活简朴,精神崇高”的自然生活方式,在当下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效仿。虽然有太多因素让我们无法像他那样真的去瓦尔登湖寻找宁静生活,但至少可以试着在心里为自己寻觅一处瓦尔登湖。不被世俗侵扰,只图宁静就好。

三、梭罗的自然观

梭罗热爱自然、欣赏自然,并融入自然、感悟自然。在他看来,自然不仅赐予我们健康、快乐,而且还藏着丰富的精神资源,蕴涵着可指导人类健康运行的伦理法则。因为自然给我们力量,教我们自新、教我们完美,所以梭罗敦促我们亲近自然、守护自然。我们到底应该靠近谁而栖居?他在书中自问自答:当然,肯定不是车站码头、邮局、酒吧等人多的地方,而是永不枯竭的生命之源——自然,我们的一切经验都来自它。在《瓦尔登湖》一书里,他对湖水、树木变化的传神描述,对鸟儿、小动物的绘色叙说,对地质考古的细腻渗透和入微诠释等,这些自然财富翔实生动的展示,吸引着读者为之入迷、为之痴狂。这些观察、发现和体验,洋溢着原始的生命力,也带给读者如梦似幻的精神享受。

梭罗为了完全真切地融入自然,他把小屋建在湖畔一座小山的山腰上,位于一片北美油松和山核桃树的小林子中央,前院生长着草莓、长生草、黄花、矮橡树、沙樱、乌饭树。因为屋前没有院子,无遮无拦的大自然直接来到了窗台前。一片长满小树的林子就在窗户下,野黄栌树和黑莓藤悄悄地爬进地窖里。融入生机盎然的绿色之中,远离尘嚣和烦扰,一切都是新的,没有丁点玷污,这才是他要的理想生活环境,也就是他寻觅已久的心灵家园。

作为美国超验主义运动的杰出代表人物之一,梭罗的自然观与物质主义的自然观是截然对立的,倒与中国道家的“道法自然”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处。他以为,自然是一个由人类、动物、植物及其他一切非生命形式共同组成的有机平衡整体,按照自身的规律而运行。人类无权践踏自然规律,否则将为他们的无知与贪婪付出惨痛的、不可挽回的代价。为此,他呼吁人类亲近自然,守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存。梭罗走向瓦尔登湖,其主旨即寻找精神食粮,是其心路历程的象征。从某种意义上说,《瓦尔登湖》是其凝聚自然之美及有关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层思索的经典之作,梭罗也因此成了绿色圣人,成了简朴、崇高、生态型生活方式的浪漫意象的建构者。

四、梭罗的阅读观

梭罗能“安坐下来”(诗人马斯特语),潜心阅读,静静地在精神世界驰骋。他将阅读比之如饮美酒,推崇经典阅读,讲究读书方法。他说,在喝下深奥教义的美酒时,体验到了愉悦并陶醉其中。他建议“择良声读”,亦即读货真价实的书籍是一种高贵的练习,尽管这种练习将会花费读者的很多精力。他提倡仔细阅读、含蓄阅读,因为书本就是仔细、含蓄地写出来的。他说,不管我们多么赞赏演说家在特定场合爆发出来的雄辩,但是最高贵的书面语往往是远远躲在或者高踞变化无常的口语之后或者之上,如同布满星星的天空隐藏在云团的后面。他赞同学生阅读希腊的荷马和埃斯库洛斯的作品,认为这非但不會有放荡和奢侈的危险,还会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效仿英雄。把早上的大好时光用来阅读他们的著作,它们值得花费年轻的岁月和珍贵的时光。

梭罗认为,书是世界的宝贵财富,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健康遗产,一个又一个民族的健康遗产。书的作者是每个社会自然而然不可抗拒的贵族,对人类产生一种连国王和皇帝都望尘莫及的影响。目不识丁也许还不以为然的商人,兴办实业,赚得钱财,得到了梦寐以求的闲暇和独立。置身于富有时尚的圈子,最终不可避免地转向更高也更难接近的圈子,那就是知识和天才的领域。因为自身的文化层次较低,就会煞费苦心地为其子女争取自己强烈感到缺乏的文化知识。

五、梭罗的教育观

梭罗毕业于哈佛大学,在其家乡康科德短暂从事过教育工作,他对当时的教育现状很不以为然。梭罗的教育理念十分超前,認为启迪民智、提高国民素养非常重要。他提出应该及时建立“不普通”的学校,所有人都可以接受教育;村村寨寨都应该成立大学,上了年纪的居民业余可以成为大学研究员,把剩余的生命用来自由地学习。他甚至以为,莘莘学子随时随地都应在蓝天下接受自由教育。好比趣味高雅的贵族,让自己身边包围着各种高雅的文化:绘画、雕塑、音乐、哲学,诸如此类。他认为新英格兰请得起世界上所有有智慧的人,让他们对新英格兰指点迷津,使人们不再处于偏狭的状态,而都成为高贵的村镇居民。这就是他所谓的“不普通”的学校概念。他把对教育的投入上升到这样的高度:河上可以少建一座桥,绕着多走几步路,至少先在我们无知的深渊上架一座拱桥好了。梭罗如此高调、高瞻远瞩的教育观,尽管是那么不切实际和遥不可及,即使现在看来仍有几分幼稚可笑,但充分体现了他对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并快速发展的期许。实际上,这与社会提出的“办没有围墙的大学”相吻合。我们时下的在线教育、开放教育、继续教育等理念及模式,莫不发轫于此。

梭罗比较靠谱和实用的教育理念,就是他认为学生应该在实践中学习,在自然中体验,这样更事半功倍,学有所得。他还说,如果要对艺术和科学有所了解,就不能太循规蹈矩。譬如只在课堂上学习,只从望远镜和显微镜下观察世界,却从不用他与生俱来的眼睛看世界;学习化学,却不懂面包如何烤制,也不了解烤制工艺。再譬如:与其在课堂上学航海,还不如到海港转一圈,肯定一下子就能学到更多的航海知识。梭罗的这些议论并非空穴来风,无中生有,即便梭罗身后200多年的今天,理论脱离实际的教和学还一直存在着。对于实践教学的认知偏差和忽视,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六、梭罗的劳动观

梭罗认为劳动是为了维持物质生活,满足生理需求。应该以最少的劳动及其成果支撑最低标准的生活或仅仅维持生存,而把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精神生活追求之中。过多的劳动是浪费精力,甚至耗费生命,也是对自然及其生态的破坏,不仅毫无意义,而且十分有害,甚至是罪恶的。他认为,一个人干活越多越狠,就会吃得越多越狠,耗损生产生活资料亦越快越多,而且形成恶性循环以至无穷。这是完全不必要的。他曾试图用自己极简生活方式影响邻居,使他们免于为生计而过度劳作。如建议他们修建一间属于自己的简单住所,可以免除租金;像他那样不喝茶和咖啡,不喝牛奶,不吃黄油和新鲜肉,这样生活费用所需无几,也就不必狠狠干活赚钱了。

在湖畔林中小屋独居期间,梭罗悠闲地生活,一切都是自给自足。为了获取基本的食物,他种豆子、玉米等农作物。他说自己种下后,每天就围着这些东西转,时间一长便熟悉了这一套:那无非就是下种,锄地松土、收割、打场、扬场、粜出等等。说到这里还不忘“幽它一默”,他说,最后一道活儿尤其难干——那就是吃。在那些时日里,一些人在波士顿或者罗马投身于艺术,另一些人在印度沉思冥想,还有一些在伦敦和纽约做生意,而他自己却和新英格兰的农人们在一起投身农事。他并非没有豆子无法过活,因为他天生就是一个精神生活享受者。他的劳作除了解决自己最低的生理所需,更多的是思想层面的收获和精神层面的享受。正如他所说,“下一个播种季节,我将不会花费那么大的劳作种豆子和玉米,而是要播种诸如诚恳、真理、简朴、信仰和纯真这样的种子。只要这些种子还没有失落,就定能在土壤里生长,因为土壤还没有消耗殆尽,不至于长不好这些庄稼。”

七、结语

一个多世纪以来,人们将《瓦尔登湖》奉为世界文学的经典之作,不仅因为其文字优美,而更重要的在其所蕴含的深刻的思想哲理。梭罗作为美国超验主义代表人物和哲学家,他在书中所表达出来的生活观、自然观、阅读观、教育观及劳动观等,虽然也有其个性、偏颇的一面,但就其主旨看,具有十分显著的朴素科学道理,在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类生存状况已得到极大改善的今天,仍具有一定指导社会现实的意义,值得我们学习、思考和借鉴。

作者简介:彭凤兰(1964—),女,土家族,湖南永顺人,本科,吉首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阅览管理和阅读文化。

参考文献:

〔1〕梭罗.瓦尔登湖[M].苏福忠,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文学经典瓦尔登湖梭罗
The hermit thoughts in Walden《瓦尔登湖》中的隐士情怀
《瓦尔登湖》中的隐士情怀
卷土重来
200
亨利·大卫·梭罗的《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澄明之境,澄澈之书
汉人政治权力与文学经典传承的关系
永恒的莎翁
从文学名著到舞剧成品
事关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