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静感文化及其美育功能

2022-05-30 11:34史丽晴
美与时代·下 2022年9期
关键词:校园

摘  要:校园静感文化是指以静态和静感形式呈现出来的校园文化,包含了偏重于物质化的“静”和偏重于精神性的“感”两个方面。校园静感文化的审美属性有静态之美、艺术之美、环境之美、科学之美、人文之美等。其美育功能包括以美舒心、以美启智、以美育情、以美生趣和以美化人等。

关键词:校园;静感文化;美育功能

基金项目:本文系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庆祝建党100周年专项课题“文化软实力视域下中国共产党的传统文化传播经验研究”(21ZXYB0213)阶段性研究成果。

校园文化是以学校校园为主要载体的各类文化的总称,涉及到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等多个层面。其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表层结构,而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则是校园文化的深层结构。本文所谈的校园静感文化,凝聚了以“静感”为特色的各类校园文化共有的内涵,体现出校园各类文化的深层次融合。当前,一些大学校园氛围缺乏宁静感,不利于学校的内涵建设和校风凝炼。我们提倡建设校园静感文化,旨在凸显校园文化的审美教育功能,为建设新时代和谐文明的大学校园服务。

一、校园静感文化概述

校园文化可以从不同角度、依据不同的标准加以分类,如根据校园文化的存在形态,可以将校园文化分为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我们根据校园文化的表达方式,将校园文化特别是大学校园文化分为校园动感文化和校园静感文化两大类,这里我们重点阐述校园静感文化及其美育功能。

要明确校园静感文化的内涵,首先要弄清什么是“静”。静可以从多个方面来定义,包括客观方面的静,如风平浪静;也包括主观方面的静,如平心静气;同时还涉及主观和客观相统一的静,如清静无为。由于受制于中国传统农业文明特有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静”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钟情的主题和境界。毋宁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偏静的文化。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在《道德经》中说:“致虚极,守静笃。”这是对静的最高境界的说明,其实就是要求人们在观察世界时,保持内心的一种高度虚静、不怀杂念的状态。其后,很多中国文人都以“静”为题来赋诗作画,如李白的《静夜思》、辛弃疾的《静女》、李煜的《捣练子令·深院静》、鹿虔扆的《临江仙·金锁重门荒苑静》、苏舜钦的《沧浪静吟》、张泌的《临江仙·烟收湘渚秋江静》等。我们所说的“静感文化”是吸收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关于静的思考,立足于当下社会环境而追求的一种具有现代意义的静文化形式。

校园静感文化是针对校园动感文化而言的。如果说校园动感文化是指以动态形式呈现出来的校园文化,如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节、艺术节,校园节日庆祝活动,校运会等的话,校园静感文化则是指以静态或静感形式呈现出来的校园文化,既包括物质性静感文化,如校园建筑造型、楼面美化、树木绿化、教学教研设施建设、楼廊橱窗的布置、校园专题展览、校园雕塑设置等美化與亮化项目;也包括精神性静感文化,如校园理念与校园价值观建设、校德校风建设、办学特色、图书馆和教室的静态化表征,以及各种物质化的“静”带给人们相应的心理感受,广大师生平和宁静的心态和处事方式等;还包括制度性静感文化,如保证校园安全稳定、宁静和谐的各种措施等。简单地说,校园静感文化就是既包括物质层面上的“静态”,也包括精神层面上的“静感”,还包括制度层面上的“静理”。

二、校园静感文化的审美属性

任何文化都可能带有一定的审美意义,与校园动感文化相比,校园静感文化的审美属性更为明显。校园静感文化的审美属性具体表现为六个方面。

(一)静态之美

静态是静感产生的前提,有态才有感。“态”和“感”之间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物质化的“态”虽然是引发“感”的前提,但“感”并非是物质之“态”的被动反映,俗话说“心静自然凉”。同时,“态”本身既可以是物理性的,如“状态”“势态”等;也可以是心理性的,如“心态”“态度”等。所以,校园静感文化建设既要注重物化之静态的建设,即“安静”;又要注重心理之静态的教育,即“心静”。也就是处理好“物态”和“心态”的辩证关系。同时,从物质层面上讲,校园是一块静土;从精神层面上讲,校园也是一块净土。

(二)艺术之美

校园是视觉艺术展示的最佳场所,可以在校园里设置一些雕塑、绿植造型、廊桥亭榭等以丰富校园的文化空间,校园布局及其建筑本身也是一种艺术形式,并且这些带有静感色彩的校园环境艺术并不只是一些单纯的艺术符号,而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精神的艺术化表达,是学校内涵建设的审美化展示空间,所以这些环境艺术都能对师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黑格尔在《美学》一书中说:“艺术却不应只利用单纯的符号,而是要使意义具有一种相适应的如在目前的感性面貌。所以一方面呈现于感官的艺术作品应寓有一种内在意义,另一方面它应把这内容意义和它的形象表现成为使人看来不只是直接存在的现实界中的一件事物,而是人的思想和精神的艺术活动的产品。”[1]校园里的各种艺术展示及具有静感文化色彩的艺术氛围,都能对学生起到相应的审美感染和审美熏陶作用。

(三)环境之美

校园静感文化建设可以依托优美的环境来给人以审美的愉悦,譬如树木花草、环境布局、景观设置等,都能很好地诠释校园静感文化。中国工程院院士、建筑学家关肇邺先生指出:“科学文化知识的获得当然主要来自讲堂、图书馆或实验室,而全面素质的提高,则非潜移默化不为功,这有赖于大学校园的整体环境,建筑空间形象。”[2]54他还引用美国斯坦福大学第一位校长大卫·乔丹在首期建筑完工及开学典礼上的讲话说:“那些长廊和庄重的柱子,那一池池的棕搁树将对学生起着它们的一份教育作用,实实在在的就和化学实验室一样……这庭院中的每块石头都在进行着教育。”[2]54在一些著名大学校园里,如国内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厦门大学,国外的剑桥、哈佛、麻省理工等,都非常重视校园环境的审美育人作用。

(四)科学之美

艺术与科学是一对孪生姐妹,校园环境是艺术,更是科学。赏花识草,既可以陶冶性情,也有助于了解名木花草的知识。在打造校园静感文化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来展示科学的宁静之美,如建设科普长廊,在师生经常活动的区域设置著名科学家雕塑,在图书馆、阅览室、宿舍走廊等区域悬挂科学家画像及一些科学活动的摄影作品等。在安静的图书馆和教室里学生们全神贯注地读书学习,也是一种静感文化,而这种静感文化更能体现学生徜徉知识海洋的科学理性之美。

(五)和谐之美

校园静感文化是多元化合的结晶,在打造校园静感文化时要整体上营造一种和谐之美。这种和谐既包括空间布局上的和谐,也包括不同空间设计所追求的多种育人功能上的和谐,还包括师生各种心态的和谐,即所谓的“心平气和”。例如各种不同的校园文化景观作为校园文化精神的物质载体,融括了校园门厅、各色建筑、建筑小品、绿植景观、桥梁湖泊、雕塑工艺、廊道小径等经过精心设计的环境元素,这些物质空间的环境元素和谐搭配,相映成趣,能够起到很好的环境育人作用。再如通过校园静感文化长时期的熏染,会增强广大师生对校园环境的审美感知,激发他们丰富的审美想象,培育他们高雅的审美趣味,增强他们面对困境的心理调节能力,以此获得心理上的和谐。

(六)人文之美

大学校园理应成为文化展示与文化传承的核心,特别是校园的物质文化不仅要有效展示出精神文化的内涵,更应该通过一定手段来延续大学的历史文化血脉。有学者说:“大学物质文化直观地反映着大学历史、传统、特色和价值。建设大学物质文化的关键是使校园的每一处物质形态都能充分地体现其特有的大学文化信息,赋予物质形态以文化的韵味,形成特色浓郁的大学文化氛围。”[3]23例如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在维护10座历史建筑的时候,就聘请了多位世界著名建筑师进行诊脉设计,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让广大师生体验到学校厚重的历史文化,并发挥其文化熏陶和审美感染的作用。也就是要“将大学文化景观建设作为培育和弘扬大学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将大学精神和治学文化的内核‘审美化‘景观化”[3]42。

三、校园静感文化的美育功能

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中说:“盖人心之动,无不束缚于一己之利害;独美之为物,使人忘一己之利害而入高尚纯洁之域,此最纯粹之快乐也。”[4]11所以他非常重视美育在学校育人中的重要地位,而校园静感文化建设是进行校园美育的有效手段之一。朱博雅、杨琴在《试论北京大学校园景观的价值与校园文化之关系》中称:“高校不仅要重视文化塑造,也要重视景观建设,实现校园文化通过一定的景观环境使生活在其中的个体无形中在思想观念、心理素质、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诸方面对现有的文化价值产生认同,从而实现对个体精神、心灵、人格的塑造。”[5]具体来讲,校园静感文化的美育功能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以美舒心

人处在美的环境中,心情自然也会变得愉快。校园静感文化对广大师生的心理培养是很重要的,例如通过精心打造校园静感文化氛围,可以凝聚师生精神,陶冶师生情操,规范师生行为,激励师生目标,强化师生认同感,营造师生归属感等。王国维在《霍恩氏之美育说》中写道:“审美的感动即对美之观念之快感。而常能诱起其感情者,不外美术的建筑物、雕刻、绘画、诗歌、音乐或自然景色之类。吾人之心意,常由此等而进于幸福之冥想。”[4]19这些大都是具有静感文化色彩的艺术空间,都能对学生起到以美舒心的作用。

(二)以美启智

“宁静”可以“致远”“致远”则可以“启智”。因为“宁静”可以使人“安静”,心安则“理”得。也就是说,内心安静使人获致理性。当然,静并非与世无争,而是在静中积蓄力量、积攒能量,等待时机的成熟。《象山全集》卷三十四《语录》云:“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而已。”《王文成公全书》卷八《书诸阳卷(甲申)》有言:“天下宁有心外之性,宁有性外之理乎,宁有理外之心乎?”内心虚静,就会承纳万理,积蓄出无穷的智慧和力量。例如学校的制度建设在学校的整个文化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导引着学校的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在制度建设中融入静感文化理念,有助于从治学理念上养成冷静思考、稳步发展的态势。在将静感文化贯穿于学校制度文化建设中时,必须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在制度生成时注入静感文化内涵,使制度因静而生、因理而成,同时要把静感理念贯穿其整个过程,杜绝那些浮躁、功利、形式化的东西;二是在制度贯彻执行中,坚持把静感理念转变为一种冷静稳妥的管理和服务行为,从而有力推动学校的整体文化建设,促进学校的各项事业有条不紊地发展。

(三)以美育情

无论是物质性校园静感文化还是精神性校园静感文化,都可以引发人们丰富的情感。我国西晋著名文学家陆机在《文赋》中写到:“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以芳春。”例如北京大学美丽的校园环境,随着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会呈现出不同的审美情调。处在优雅静谧的校园环境中,会使人因静而平,也就是说“宁静”可以使人“平静”,心平则气和,心平气和就会使人获致良好的心胸和境界。一个人内心平静,就会气脉畅通,这样的人往往待事宽容、善解人意,便会以一颗宽宏大量的心去看整个世界、去处理人际关系。内心平静,还可以让人平静地思索,回忆过去、瞻望前程,让未来永远充满快乐。

(四)以美生趣

在原燕京大学校址上建设的北京大学校园,有着“冈峦起伏,林木幽深”的古典韵味,校园里保留了原燕京大学的朗润园、淑春园、鸣鹤园、镜春园等古代园林遗址,不仅有效地诠释了北京大学的历史文化精神,而且使人徜徉在美轮美奂的环境之中,心静思聪,趣味横生。梁启超先生在《趣味教育与教育趣味》中指出,“趣味是生活的原动力,趣味丧掉,生活变成了无意义”。但人的趣味并不见得都是好的,例如在学校里学习的学生正是人生趣味最浓的时候,若不加以合理引导,可能就会滋生出不健康的趣味来。他说:“人生在幼年青年期,趣味是最浓的,成天价乱碰乱迸;若不引他到高等趣味的路上,他们便非流入下等趣味不可。没有受过教育的人,固然容易如此。教育教得不如法,学生在学校里头找不出趣味,然而他们的趣味是压不住的,自然会从校课以外乃至校课反对的方向去找他的下等趣味。结果,他们的趣味是不能贯彻的,整个变成没趣的人生完事。我们主张趣味教育的人,是要趁儿童或青年趣味正浓而方向未决定的时候,给他们一种可以终生享用的趣味。”[6]梁启超先生所说的“趣味教育”,包含了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当然宁静优雅的校园环境和校园静感文化,也是趣味教育的重要环节。

(五)以美化人

近代教育家余箴在《美育论》中说:“所谓美育也者,第置诸美之环象中,使夫耳目之所触,旦夕之所接,无往而非美。如是习而安焉,积而久焉,终有心领神会之一境,盖非欲使之知其美而使之化于美者也。”[4]36-37也就是说,在校园里设置相应的审美元素,打造清净幽雅的校园环境,可以使学生在这种“美之环象”中不知不觉地受到熏染,“耳目之所触,旦夕之所接,无往而非美”。有了这样审美接触,不用理性灌输而能春风化雨般受到感染,久而久之就会起到以美化人的作用,即“非欲使之知其美而使之化于美育者”。王国维在《霍恩氏之美育说》一文中,也强调“宜利用境遇之感化”的重要性,譬如“于学校中,开拓美之感觉”“窃以为其最要者,在用境遇之感化,使家庭學校之一切要素,悉为审美的,则儿童日处其中,所受感化必大矣”[4]21。

此外,校园静感文化建设建设本身还是一种节约型文化建设,我们在校园静感文化建设中要注意各种元素的“空间感”,既让广大师生有充裕的活动空间,也能使校园布局呈现出一种“简约之美”。

参考文献:

[1]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上册)[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33.

[2]关肇邺.大学校园中的围合空间——兼记清华大学理学院设计[J].世界建筑,1999(9):54-57.

[3]蔡劲松.大学的文化逻辑:理念·议题·实践[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7.

[4]俞玉滋,张援.中国近现代美育论文选(1840-1949)[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5]朱博雅,杨琴.试论北京大学校园景观的价值与校园文化之关系[C]//王义遒.当代中国大学的文化与精神.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254.

[6]梁启超.梁启超趣味人生论美学文萃[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8:17-18.

作者简介:史丽晴,硕士,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人文艺术教育中心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美学、艺术教育。

猜你喜欢
校园
Q爆校园
Q爆校园
Q爆校园
Q爆校园
Q爆校园
Q爆校园
Q爆校园
再见,我的校园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