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坤育
摘要:竖笛是小学阶段音乐教学的乐器之一,可分为六孔竖笛和八孔竖笛,本文对这两种竖笛进行对比,对其起源、流传区域、内部结构、音阶、音乐表现等方面进行探究,并且对六孔竖笛和八孔竖笛的演奏表现进行了整理,为竖笛在小学音乐演奏中的选择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音乐;八孔竖笛;六孔竖笛
器乐演奏是小学音乐教学的课题之一,竖笛是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常见的学具之一,在小学的每个学期都会对学生的竖笛学习提出具体的学习要求,由此可见,竖笛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六孔竖笛和八孔竖笛是目前小学音乐教学中常用的两种乐器,本文对这两种乐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分别进行了分析归纳。
1 开展竖笛教学的作用
竖笛和其他乐器相比较而言,有很多的优势。首先,竖笛的体积比较小,学生可以随身携带,随时随地进行练习,竖笛的演奏方式也比较简单,学生很容易就能够学会;其次,演奏竖笛需要学生手脑并用,因此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在手脑方面的协调性,促进学生智力发育;最后,竖笛演奏是一种创新性的演奏方式,学生能够跳出条条框框的限制,根据自身的想象进行创造性发挥,因此,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具体来说,竖笛教学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首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目前的小学音乐教学情况而言,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学生对于如今的音乐教学模式并不感兴趣,甚至有的学生会对教师一味的理论讲解产生抵触情绪,这种低迷的学习状态不利于学生音乐能力的提升,而如果学生可以接触到具体的乐器并加以练习,其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就能够得到大幅度提高。将竖笛教学应用于小学音乐教学中,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将其目光聚焦于竖笛这一乐器,提高学生对于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此外,竖笛相对其他乐器来说价格更便宜,所以不会对学生家庭造成过多经济负担,能够更轻易地得到大众的认可。
其次,辅助歌唱教学的开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歌唱教学是主要的内容,但是小学生由于其自身因素的限制,导致其很难把握音准。这一特点在合唱练习中较明显,在合唱中,如果有一名学生的音准不准,就非常容易影响整体合唱效果,更遑论达到和声要求,而竖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把握音准提供帮助,让学生可以通过使用竖笛更准确地找到发音正确点,從而解决这一问题。所以,利用竖笛教学可以在前期为学生奠定扎实的音乐基础,让学生在竖笛演奏过程中练习音准。
再次,更好地开展音乐赏析课。音乐赏析课能够让学生体会音乐的乐趣,自由翱翔在音乐的天空中,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教师要带领学生进行探索,以改变传统的知识灌输在竖笛表演学习中的弊端。相较让学生枯燥地对曲目进行鉴赏,学生更喜欢结合竖笛的使用开展曲目赏析,只有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过程中曲目赏析才会更加丰满。当学生尝试使用竖笛进行演奏时,就能在演奏过程中更加深入地思考曲目本身,从而提高自己的音乐鉴赏水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曲目,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学会音乐鉴赏。
最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竖笛有相当一部分曲目是以合作的方式进行演奏的,这就要求学生要正确处理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学会团队合作,用合理的方式和他人进行沟通和交往。在合作过程中,竖笛水平比较高的学生能够帮助水平比较低的学生,在互帮互助的氛围中,学生能感受到集体所带来的力量,在相互指导中实现共同进步,树立学习的自信心。由此可见,通过竖笛的合作演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竖笛演奏水平,还可以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塑造美好道德品质,从而实现在音乐教学中开展德育。教师要重视竖笛教学,用简单易上手的乐器教学提升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以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 六孔竖笛和八孔竖笛的区别
2.1优势和劣势分析
由于六孔竖笛只有六个孔,所以其指法相对比较简单,学生在学习时比较容易上手,能够更好地掌握吹奏的指法,但正因为如此,六孔竖笛所能吹出的调也比较单调。吹奏竖笛的每个指法都各不相同,所以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很容易出现记忆混乱的情况。此外,六孔竖笛的变化音比较难以掌握,学生在学习初期很难吹出变化音,对于一些需要转调的歌曲,学生无法熟练地掌握。由于六指竖笛的音域并不宽,所以在吹奏时对学生的气息要求更高,学生要随时依据音域的高低调整自身气息的强弱,但是在能力的限制下,学生很容易将高音吹成低音,影响合奏的效果。八孔竖笛的指法要比六孔竖笛多,但是八孔竖笛能够将所有的变化音都吹出来,在后期学生只要熟练地掌握指法,就能够吹奏任何曲调的歌曲,所以不会出现指法上的混乱。和六孔竖笛不同,八孔竖笛无论是高音还是低音,其气息都比较弱,因此,不会出现低音吹成高音、高音吹成低音的问题。
2.2结构和音域不同
八孔竖笛在结构上和六孔竖笛不同,具体不同之处在于,八孔竖笛活动笛口上的装置叫作叫簧,其背面的吹口叫作背孔或者0孔,背孔都统一在同一面,从下到上依次可以分为7、6、5、4、3、2、1孔,和其他孔不同的是,6、7孔是两个孔洞,自上而下从左手的大拇指开始,逐一按住,然后由右手按4、5、6、7孔,当筒音1=c时,可以演奏出c到d音节中的27个音列。构造上用十二平均律构建出了基本的音列,可以和各种键盘类的乐器搭配,适合演奏合作曲,或者作品中中转调和升降调比较频繁的单部音乐作品。
2.3演奏表现不同
结合之前的六孔竖笛和八孔竖笛在结构和音高上的区别来看,六孔竖笛更适合演奏F、C、B这三个大调以及关系小调中的音乐作品,在F、C、B的音调上可以选择六孔竖笛演奏,教师可以将其应用于民歌教学中,从而发挥六孔竖笛的作用,引导学生体会民乐的魅力。对于其他音域的作品或者在作品中有变化音高的曲目,八孔竖笛则能够很好地进行演奏。八孔竖笛可以实现频繁的转调以及多声部和声,利用音程半音程等特点在音阶练习和音程构成中结合常见的音乐节奏进行八度练习,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乐感。
3 六孔竖笛和八孔竖笛的相同点
3.1音高变化原理相同
3.1.1震动气柱
竖笛可以驾驭十六度在内的音域,依据气流的速度,豎笛的吹法可以分为缓吹法、急吹法和超吹法,一般1~7音域使用缓吹法,1~6音域使用急吹法,7~2音域使用超吹法。竖笛的高音是依靠气流在笛管中的振动频率达到的,气流在笛口形成振动气柱,实现笛内音高变化。音调上的变化和吹入笛内气流的速度相关,缓慢的气流会让音高变低,加快的气流能提高音律。
3.1.2新调变音
演奏者灵活掌握乐器的新调和音列的变化指法,能够更好地在演奏中使用竖笛,但是熟练掌握指法需要演奏者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反复练习。熟练掌握音调变音需要演奏者在日常练习当中熟练掌握基本的音阶。比如,在掌握筒音C大调音阶之后,就可以进一步学习升号的调,也就是在练C大调音阶的时候,可以把4音吹成#4音,自动转入G大调的音阶,在掌握C大调的音阶之后,还可以降调进行练习,也就是在吹C大调音阶的时候将7音吹成B7音,自动转入F大调音阶当中。等到可以熟练掌握大调音阶之后,就可以练习小调音阶,其指法和大调指法基本相同,将之前练习的C、G、F指法用到筒音的F上,自然成为F、C、B大调以及相关的小调音阶。用上述相同的方法进行升降号的训练,练习D、B、G、E大调以及小调音阶,用此方法,可以逐渐掌握其他音阶的训练,最终完全掌握24大小调的转换,在这其中,六孔竖笛只需要训练一个升小号即可。
3.2拿笛姿势要求相同
3.2.1发音动力相同
乐器掌握在演奏者手中,因此乐器的发音受制于演奏者本身,想要借由乐器发声来表达相应的情感,就需要在声音上进行处理,让发音有一定的持续时间,并且以相关的环境进行配合。就内部来说,要让身体保持平衡,呼吸顺畅,确保肺部器官正常,能够自由地运作。因此,对于管乐演奏来说,无论坐着还是站着吹奏,都要保持身体稳定,不能随意走动,站着演奏要挺胸收腹,不要耸肩,让肺部可以正常呼吸,保持呼吸系统的顺畅,呼气和吸气要自然。
3.2.2振动源点相同
竖笛发音的原理是吹气之后击打笛口处的笛片,通过控制气流的速度和强弱,决定对笛片振动发出声音的大小,因此笛片也就是竖笛的振动源点。演奏者两手要稳定拿笛,放置在胸前保持平衡,不能晃动,嘴含吹孔,对笛管进行吹气,手指按孔不能漏气,用吹奏声音的强弱表达歌曲的情感。
3.2.3共鸣腔体相同
进入气道的气流对笛片进行冲击所发出的声音其实非常微弱,为了让声音能够放大,主要是依靠声音在竖笛管体内的扩大,由演奏者使用不同的演奏指法,形成不同的振动气柱,从而对竖笛管壁内造成不同的压力压强,以获得音高的不同,让声音有音阶和力度上的变化,更好地表达出音乐的情绪。
3.3音色控制规律相同
3.3.1舌尖运动
演奏竖笛就如同说话,借由舌尖上的变化表达出情绪的强弱。音乐语言和人类语言不同,对事物的描写更加抽象,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同时又有一定的情景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能让人们在聆听音乐时通过想象创造出无限的情感联想,获得更好的音乐欣赏体验。而在竖笛演奏中,由音乐所表达出来的情绪需要靠舌尖在口腔中的运动来完成,通过舌尖不同的位置形成音乐的强弱大小,以及音和音之间的关系。
3.3.2断连强弱
声音的发出通常需要三个步骤,由开始到发声到结束,开始阶段,舌尖离开上颚,在口腔中形成气流涌动,气流融入冲击管弦乐器中的弹片,在金属的撞击下产生声音。气流进入乐器内部,因为气流的不断发力,让声音持续发出。在结束阶段,舌尖触碰上颚,阻断通道,停止涌入气流,声音也随之停止。两音之间如果是相互分开的状态,那么在第一个音完成之后,再用同样的流程进行第二个音的发出;如果两音之间是彼此联系的状态,那么在发出第一个音之后,随之发出第二个音,等到第二个音结束以后,再用舌尖触碰上颚阻塞通道的方式停止声音。声音发出的三个阶段的力道强弱以及音量的大小,对于音乐作品的情绪表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不断进行揣摩练习,用认真的态度对待声音的发出。
3.3.3意识控制
人类发明音乐是为了更好地表达思想感情,这也是人类和动物之间的区别,唯有人类能够创造音乐,并且用音乐抒发自己的情感。音乐中的歌词曲调是音乐作品的表现形式,在整个创作过程中,都离不开人的参与,音乐作品也集结着人类智慧的精华,反映了人类的思想意识境界。在演奏中,演奏者要正确理解音乐中的情感和内涵,要结合自己本身的感悟,在演奏过程中对其进行二次创作。演奏的效果与演奏者本身参与的程度息息相关,在整个过程中,都与演奏者大脑意识相关,需要参与者积极主动地运用大脑,有意识地控制整个演奏过程。
4 竖笛音乐传播的现状
竖笛音乐在当下受众群体在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竖笛音乐。纵观目前网上对于竖笛音乐的传播现状,在内容上过于同质化以及娱乐化,是目前竖笛音乐传播最大的问题。
以“哔哩哔哩弹幕视频音乐板块”为例,就竖笛音乐视频的内容上来看,第一,大部分都是由同一乐器竖笛演奏相同的流行乐曲或者二次元的乐曲,乐曲本身重复性比较高,区别只是在于运用不同音阶进行演奏,且没有进行相应的改编,或者是没有比较高质量的改编。这些竖笛音乐的视频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年轻人的喜爱,但是从音乐本身的传播角度来看,对于大众认识竖笛音乐、了解竖笛乐器的特色作用不大。在部分视频中,作者只注重炫技,以此吸引更多观看者,并没有真正传播竖笛的文化内涵。第二,从视频的内容以及弹幕中的互动来看,过分娱乐化也是比较严重的问题。竖笛音乐本身经典作品和原创作品比较少,所以在视频中,大部分都是以复制或者是模仿为主。另外,哔哩哔哩网站所提供的弹幕服务虽然提高了用户的参与程度,但是就弹幕的内容来说,鲜有有价值的信息,大部分用户的弹幕主要是为自身建立认同感和享受刷屏的快感。第三,对于很多视频播主来说,演奏爆款的音乐作品能够让其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多的粉丝,以这种方式进行创作,导致一些对于民乐了解比较少的受众群体容易对竖笛形成固化的认知。许多博主在看到某一视频内容吸引了粉丝之后,就会不自觉地复制这样的模式,因此会出现大量内容相同、质量不高、单纯模仿的竖笛作品。观看者本身对于民乐的了解比较少,因此很容易受到这类视频的误导,无法提高自身对于竖笛音乐的鉴赏能力。在缺乏主流媒体的引导下,很容易对民乐产生认知上的偏差,所以如何打破这种局面,让更多的人了解竖笛音乐和竖笛本身的内涵,是目前教育工作者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
综上所述,竖笛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音色优美,乐器本身经济实惠,便于随身携带,练习方便,学生能够通过练习竖笛提升音乐能力、审美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培养其对于音乐学习的信心
参考文献:
[1]许国屏.青少年学竹笛[M].上海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2]韩中健.快乐Do Re Mi[Z].江苏:江苏奇美乐器有限责任公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