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与传统文化融合策略的思考

2022-05-30 10:48姜海萍
关键词:人文教学活动数学知识

姜海萍

摘 要: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探索当中构建了独特的文化体系,为学习者的认知、学习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引导素材。将传统文化融入教学活动当中,打造课程育人、文化育人的全新教育体系,可以加快现代教育改革速度。本文以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为对象,探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 传统文化 融合策略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2.09.018

从定位上来看,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与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冲突:传统文化的发力点在于文化故事、文化资源,重视学习者感性情感意识的开发与培养,教学活动围绕着学生素质开展;数学教学则重视理性知识的传输,强调对于数学技能、数学思维的训练,二者之间并不存在必要的联系。但结合现实进行分析,我国传统文化当中包含着独特的数学文化,其中的人文智慧可以发挥出智育、德育的双重价值。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来说,传统文化不仅是一种支撑教学活动的参照物,更是一种训练学生数学技能的有效资源。

一、传统文化中的数学文化论述

中华民族的文化体系、文化传承在五千年中始终不曾断档,在民族文化发展史上,中华民族以独特的智慧、态度探索世界,从而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纵观我国的文化体系,传统文化包含两大类型,一类是以人文思想、公序良俗为核心的人文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与独特智慧的表现。另一类则是以科学知识、科学素材为对象的科学文化,其涵盖了数学、科学、历史等多方面的内容。除了对天文、建筑、物理的探索之外,中华民族的数学文化同样属于世界翘楚:从文化著作角度,本土数学作品包含《九章算术》《算经》等经典名著,其中对于图形、计算、抽象概念的认识领先于世界;从数学人文角度,我国的数学家刘徽、祖冲之所开创的数学理论世界瞩目。在现代数学文化建设活动中,中华传统数学文化呈现出了不可忽视的引导与支撑作用,也正是因为如此,文化体系更为完善,新时期的文化服务正在逐步落实。

二、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1.趣味教学价值

著名心理学家吉布森认为,个体的早期行为和学习行为在没有任何学习经验的情况下便可以产生,这是由于外界环境与素材在直观感知上吸引了个体的注意力,而这种注意力就是兴趣。对于个体来说,兴趣是认知、学习的直观表现,兴趣的表达越强烈,个体的学习性行为越高效。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并没有满足激发兴趣的教学要求,教师借由问题、理论等要素组织数学教学活动,虽然在课堂上提出了数学学习问题,但教学活动并不能贴合学生的成长需求,单一的解题教学限制了学生的自由发展。基于传统文化设计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则可以进一步提升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有关教学工作以数学文化资源、数学互动素材为核心,更加重视对小学生感性思维的培养,在教学环节,教师甚至可以通过学生不曾见识到的数学问题、数学知识组织授课。在传统文化的推动下,数学教学以本土文化资源为参考素材,与学生进行高效互动。学生看见的不仅仅是理论知识,更包含趣味性更强的数学教学资源。

2.人文教育价值

我国的传统文化是基于人文思想与人文追求所演化而来的文化体系,在传统文化当中包含着对于美好生活、最高准则的不懈追求。对于当代中华民族来说,中华传统文化依旧保留着自身的人文性、教育性功能。将中华传统文化积极融入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当中,也能够以全新的方式对小学生发起教学指导。一方面,中華传统文化当中的人文思想与数学知识可以形成联动,赋予数学教材人文性、思想性价值,促使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展示个人能力与素养,以人文精神感悟中华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中华传统文化将人文要素与文化要素结合起来,在积极落实文化教育工作的同时,对学习者实施思想教育、技能教育,加快学生的全面进步。当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人文意识时,其同样可以借由教学材料挖掘教材中的人文资源,带动自我的不断进步。人文教育从人的需求与文化特色两个角度入手开展育人工作,传统文化的人文教育价值不容忽视,也正是因为如此,小学数学教学才能进一步发展。

3.思想教育价值

中华传统文化一直在以优秀的思想认知发挥自身的教育功能,在小学数学课堂当中,这种教育功能也被进一步保留下来:在数学教学环节,数学知识与传统文化联动,对学生的思想意识发起引导。无论是数学故事、历史人物还是数学概念,其都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表达形式活跃于数学课堂当中,进而对学生开展全方位的思想意识教育,加快小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持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将为学生提供学习榜样与学习故事,在思想意识层面加强教育。传统文化可以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学习的优秀素养,加强对小学生的思想意识引导,从而带动学习者不断进步。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融合策略

1.借由传统文化开展授课,文化育人

小学数学教学以技能教育与思维训练为主要目标,教学活动带有明显的约束性、强制性特点,也正是因为如此,学习者并不能积极配合数学教学活动,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大部分小学生的学习表现较为被动:其对课程缺乏兴趣,只有当教师提出问题、布置任务时,其才会参与到课堂互动当中。单元化的互动机制破坏了数学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导致小学生对于教学活动更为抵触。借助中华传统文化的引导,可在中华传统文化当中挖掘数学资源,实现文化育人的教育目标。

以《丰收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教学为例,便可以通过传统文化组织数学教学活动,教师以数学史上的“结绳计数”为突破口,帮助小学生掌握数的概念。通过阅读结绳记事的有关故事,学生可以了解到传统计数方式的单一性、复杂性,从而对数学当中的计数方法进行探究:对于成百上千的巨大数字,应该如何进行记录?引出数学方法:现代数学用阿拉伯数字来表示数量关系,通过进位来说明数字的计算规则。而在中国,我们的祖先利用汉字来记录数字,如个、十、百、千等。受直观意识的影响,学生认为,中国的汉字相较于阿拉伯数字更为复杂,书写流程烦琐,所以阿拉伯数字更加满足数学计算要求。教师可配合数学案例诠释中国的数学历史:小明购买一些文具花了26元,要求商店开发票,在发票上,售货员不仅写下了“实收26元”,还加入了“实收贰拾陆圆”的字样,这是为什么?相较于阿拉伯数字之间的相似性特点,每一个汉字都具有独立的结构特征,难以进行涂改,在发票、收据当中书写汉字,可以提升有关材料的保密性与安全性。通过简单的文字文化积极落实数学教学活动,可以让小学生在了解数学知识的同时形成民族自豪感,加强对小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

2.借由传统文化导入问题,趣味教学

中华传统文化的构成极为复杂,除了饱含人文思想的文化体系之外,其更擅长对群众所发现的科学知识进行应用,借由浅显的道理对后人发起思想教育、文化教育,从而实现构建大同社会的理想目标。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来说,传统文化当中的数学资源、数学要素不在少数,教师需要从文化的不同定位展开考虑,尝试将其应用到文化传输活动当中,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以传统文化带入问题,设计趣味性更强的数学教学模式,进一步满足小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师要配合传统文化挖掘数学问题,在组织教学互动的同时实现趣味化教学,加强对小学生数学技能与数学思维的引导,保障教学活动的专业性和人文性特点,构建全新的数学教学模式。如小学数学教材《甜甜的梦——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的有关教学,便可以结合中华传统文化导入数学问题,以我国的“马文化”为例,在课堂上实施趣味教学,借由传统文化设计问题,可以让小学生主动进行思考,如下列问题所示:

我国古代的马文化曾经盛极一时,对于名马的追求始终不曾停止。从著名的千里马、汗血宝马,到少数民族放养的大宛驹等,中华民族探索并创造了独特的马文化。在记载当中,我国先民这样描写千里马:其蹄若碗,其高五尺,日行一千,夜行八百。请你尝试说一下,千里马有着怎样的特点?

在借由传统文化进行互动的过程中,将中国传统的长度单位、计量单位带入到课堂当中,与现代数学单位进行对比,帮助学生掌握复杂的数学知识。学习者围绕着尺、里等数学概念展开讨论活动。在学生进行交流的同时,教师结合所涉及的数学知识提出问题:尺、里是传统的数学单位,但对于一些比较小的物件,应该如何计量其长度与大小?在现代数学中,尺、里等单位如何换算成通用的数学单位?在数学交流环节,围绕着基础数学知识展开讨论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认知能力,结合多元数学文化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思维。除了基本的长度单位之外,也可在传统文化当中搜集有关于面积、几何的数学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借由传统文化深化数学教学活动。

3.借由传统文化发起活动,实践感悟

实践是帮助学生透彻掌握数学知识、锻炼学生的理性思维的重要教学方法。教师在设计数学教学方案的过程中,要重视文化素材与数学教学活动之间的有效联动,由传统文化选择数学教学突破口,在传输数学文化的同时加强对小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以传统文化当中的人文思想、数学精神教育小学生,引导学习者感悟传统文化当中的优秀品格,将有关素质、资源引入到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当中,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教师可尝试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发起数学教学活动,在引导学生进行实践的同时创新数学教学方法,加强对小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全面落实数学文化教育。以小学数学教材《巧手小工匠——认识多边形》为例,教师可结合刘徽的“割圆法”开展数学教学活动:在数千年前,我国的数学家刘徽利用切割正多边形的方式说明了圆与正多边形之间的关系。现在,你有一次向数学家学习的机会,请利用不同数量的边设计不同的多边形,分析多边形的几何特点。教师可尝试以三边形为对象,以传统文化当中数学名人的探究为模板,激发小学生的活动兴趣。学生在深度挖掘传统文化知识的同时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多边形的几何特点进行整理:以三角形为例,增加三角形的边数,三角形可以变为四边形、五边形,当改变三角形的边数和角度时,三角形可能會变成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等数学图形。

除此之外,教师也可引导学生利用表格记录有关数学知识,并在课堂上提出探究问题:当三角形的边和角发生变化时,新得到的数学图形有怎样的几何特点?在数学探究环节,从最简单的数学图形入手,引出对于多边形几何特点的讨论。教师可结合我国经典的数学名著,如《九章算术》等素材说明多边形面积、周长的计算方法,引导小学生进行数学探究,以传统文化为跳板,挖掘带有趣味性特点的数学知识。在随后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则可以尝试以传统文化中的趣味知识、问题为对象,围绕着“如何将线转化为不同的多边形”这一话题深入开展数学活动,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创造力。多角度展开互动,深度挖掘数学知识,让学生主动了解传统文化与数学教学之间的关系。

4.借由传统文化开展德育,深度育人

传统文化不仅仅具有文化教育价值,其德育价值同样不容忽视。作为中华民族在探索过程中所构建的文化体系,传统文化当中包含着民众对于文化、情感与思想意识的独特认识。以文化落实德育,可以实现深度育人的教育目标,加强对小学生的教学引导。教师可尝试利用传统文化开发德育体系,在数学课堂上,以数学教材为参考,以传统文化为基石,打造文化与数学双向互动的数学教学新模式,全面落实德育。

教师要尝试开发以深度育人为目标的德育机制,加强对小学生的德育引导,创新小学数学德育方法。以教材《完美的图形——圆》为例,教师便可借助传统文化知识开展德育,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水平。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要求学生搜集与“圆”有关的数学知识,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切入点,探究圆的独特魅力。在互动的过程中,学生对圆的有关概念、圆的数学特点进行解读,从中华文化当中挖掘有关于圆的知识:我国对于圆有着一种独特的迷恋,作为一种最基本的文化标志,圆象征着圆满和饱满,是崇尚以和为贵的中国人的精神图腾。数学中的圆,是中华民族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而纵观圆的发现与探索历史,则更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6000年前,半坡人开始制造圆形的屋顶,发现圆的美学意义。到了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墨子最早提出了圆的概念:“一中同长也。”为世界数学史的发展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以传统文化为切入点的教学模式可以进一步唤醒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其形成责任意识与自学意识。

总之,中华传统文化与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融合应该以“相机授予”为基本要求,教师要开发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与人文价值,加强传统文化素材与小学数学知识之间的联动,以人文情感、数学知识、数学文化同步对小学生发起教学指导,发挥出传统文化的引导与教育功能。以传统文化串联课堂,以文化思想和文化素材组织授课,以此来加快中华传统文化与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融合。

参考文献:

[1] 盛世斌《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研究》,《学周刊》2022年第2期。

[2] 王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策略》,《数学大世界》2020年第10期。

猜你喜欢
人文教学活动数学知识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人文绍兴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